抗侧力结构与布置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3458557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5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抗侧力结构与布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抗侧力结构与布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抗侧力结构与布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资源描述:

《抗侧力结构与布置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侧力结构与布置课件(8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章 抗侧力结构体系与布置v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的组成方式。: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的组成方式。v高层建筑中基本的抗侧力单元有高层建筑中基本的抗侧力单元有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实腹筒实腹筒( (又称又称井筒井筒) )、框筒、框筒及及支撑。支撑。由这几种单元由这几种单元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v结构体系有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体系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筒体结构框架筒体结构) )体系体系筒体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其他结构形式,如:板柱剪力墙结构、框架支撑其他结构形式,如:板柱剪力墙结构、框架支撑(

2、(抗震抗震墙板墙板) )结构、竖向桁架结构、核心筒加复合巨型柱结构等。结构、竖向桁架结构、核心筒加复合巨型柱结构等。2.1 2.1 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v整幢结构都由梁、柱组成,就称为框架结构体系整幢结构都由梁、柱组成,就称为框架结构体系( (见图见图2-1图图2-3) ),有时称为纯框架结构。,有时称为纯框架结构。v由梁、柱构件组成的结构称为框架由梁、柱构件组成的结构称为框架。2.1.1 2.1.1 分类分类v按材料不同分为:钢、钢筋混凝土、钢骨按材料不同分为:钢、钢筋混凝土、钢骨(型钢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等。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等。v钢筋混凝土框架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

3、框架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框架、半装配式框架、全装配式框架等。现浇框架、半装配式框架、全装配式框架等。2.1.2 2.1.2 框架结构的特点框架结构的特点2.1.3 2.1.3 框架结构的布置要求框架结构的布置要求( (1) )承重框架的布置承重框架的布置v承重框架指承受楼面竖向荷载的框架。承重框架指承受楼面竖向荷载的框架。v框架结构承重方案有框架结构承重方案有( (见图见图2-4)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案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案(2)(2)结构布置要求结构布置要求v应设计成双向框架;应设计成双向框架;v抗震设计的框架结

4、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v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v结构应受力明确,构造简单;结构应受力明确,构造简单;v 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 (框架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v 电梯井贴梁柱布置,不得独立;电梯井贴梁柱布置,不得独立;v填充墙应位于框架平面内,并受柱约束;填充墙应位于框架平面内,并受柱约束;

5、v现浇框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一级抗震等现浇框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应低于级设计时,不应低于C30;按二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不应;按二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低于C20;v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40;框架柱的混凝;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土强度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不宜大于度时不宜大于C60,抗震设防烈,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为8度时不宜大于度时不宜大于C70;v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当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当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结构分析计算应考虑该

6、剪力墙与框架的协同工作。结构分析计算应考虑该剪力墙与框架的协同工作。2.1.4 2.1.4 框架结构的变形特点框架结构的变形特点v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点: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点:(1)(1)柱和梁的弯曲变形产生柱和梁的弯曲变形产生剪切型:剪切型:下部的梁、柱内力大,层间变形也大,愈下部的梁、柱内力大,层间变形也大,愈到上部层间变形愈小。到上部层间变形愈小。 (2)(2)柱的轴向变形产生柱的轴向变形产生弯曲型:弯曲型:这种侧移在上部各层较大,愈到底部这种侧移在上部各层较大,愈到底部层间变形愈小。层间变形愈小。(3)(3)框架结构中第一部分侧移是主要的,框架结构中第

7、一部分侧移是主要的,随着建筑高度加大,第二部分变形比例随着建筑高度加大,第二部分变形比例逐渐加大,但逐渐加大,但合成以后框架仍然呈现剪合成以后框架仍然呈现剪切型变形特征切型变形特征 。2.2 2.2 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v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见图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见图2-5、2-6)。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及房间分隔构件。2.2.1 2.2.1 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点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点 ( (1) )在承受水平荷载作用时,剪力墙在承受水平荷载作用时

8、,剪力墙相当于一根下部嵌固的悬臂深梁。相当于一根下部嵌固的悬臂深梁。( (2) )剪力墙的水平位移由剪力墙的水平位移由弯曲变形和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剪切变形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组成。( (3)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以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以弯曲变形弯曲变形为主为主,特点是结构层间位移随楼层增,特点是结构层间位移随楼层增高而增加。高而增加。2.2.2 2.2.2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 (1) )承载力要求容易满足承载力要求容易满足( (截面尺寸大截面尺寸大) )。(2)(2)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 (现浇现浇钢

9、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适合于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适合于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 (1030层,层,100140m) )。(3)(3)抗震性能好抗震性能好延性剪力墙结构。延性剪力墙结构。(4)(4)平面布置不灵活,平面布置不灵活,( (剪力墙的间距取决于楼板的跨度。一般剪力墙的间距取决于楼板的跨度。一般情况下剪力墙间距为情况下剪力墙间距为38m,适用于要求较小开间的建筑,适用于要求较小开间的建筑) )。(5)(5)结构自重较大。结构自重较大。v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见图见图2-7) )2.2.3 2.2.3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布置要求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布

10、置要求(1)(1)结构布置原结构布置原则则剪力墙应沿结构的主要轴线布置。剪力墙应沿结构的主要轴线布置。剪力墙应沿竖向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剪力墙应沿竖向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得比较规则,拉通、对直。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得比较规则,拉通、对直。剪力墙的厚度应按阶段变化,每次厚度减少宜为剪力墙的厚度应按阶段变化,每次厚度减少宜为50l00mm。剪力墙的洞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剪力墙的洞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 (见图见图2-8) )。避免小墙肢避免小墙肢( (见图见图2-8) )。墙段的高宽比应墙段的高宽比应2( (呈受弯工作状态呈受弯工作状态)()(见图见图2-9) )。每一墙肢的宽度不宜每一墙

11、肢的宽度不宜8m。(2)(2) 平面布置方案平面布置方案v横墙承重方案:楼板支承在横向剪力墙上。横墙承重方案:楼板支承在横向剪力墙上。v纵横墙承重方案:楼板直接支承在纵横向墙上或通过纵横墙承重方案:楼板直接支承在纵横向墙上或通过进深大梁传递。进深大梁传递。v底层大空间剪力墙方案底层大空间剪力墙方案特点特点:框支墙上下刚度相差悬殊,不利抗震。框支墙上下刚度相差悬殊,不利抗震。要求:要求: 不允许单独采用框支剪力墙。不允许单独采用框支剪力墙。控制建筑物沿高度方向的刚度变化幅度。控制建筑物沿高度方向的刚度变化幅度。落地剪力墙的间距落地剪力墙的间距L L应满足一定要求。应满足一定要求。提高转换层附近楼

12、盖的强度及刚度。提高转换层附近楼盖的强度及刚度。(3)(3) 剪力墙的数量剪力墙的数量 剪力墙的间距:剪力墙的间距:3m7.2m剪力墙的厚度剪力墙的厚度a.a.构造要求构造要求( (规范规定规范规定) ): bw160mm及及h/20b.b.墙肢轴压比墙肢轴压比N限制限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不宜大于0.5、0.6、0.7。v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的剪力墙,即:即:hw/bw= 58。v一般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是指hw/bw8的剪力墙。的剪力墙。v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T

13、1 1=(=(0.040.05)N)N,(N(N为层数为层数) )。v调整结构刚度的方法有:调整结构刚度的方法有:适当减小剪力墙的厚度;适当减小剪力墙的厚度;降低连梁高度;降低连梁高度;增大门窗洞口宽度;增大门窗洞口宽度;对较长的墙肢设置施工洞,分为两个墙肢。对较长的墙肢设置施工洞,分为两个墙肢。墙肢长度超过墙肢长度超过8m8m时,一般都应由施工洞口划分为小的时,一般都应由施工洞口划分为小的墙肢。墙肢由施工洞分开后,如果建筑上不需要,可以墙肢。墙肢由施工洞分开后,如果建筑上不需要,可以用砖墙填充。用砖墙填充。c.c.结构刚度判断结构刚度判断v当周期过短,地震力过大时,宜加以调整。当周期过短,地

14、震力过大时,宜加以调整。2.3 2.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v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使框架和剪力墙两者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使框架和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就组成了框架剪力结合起来,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就组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墙结构体系 ( (如果把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又可称为框如果把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又可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架筒体结构体系) )。v剪力墙将承担大部分水平力剪力墙将承担大部分水平力( (有时可达有时可达8090) ),是抗侧力的主体。是抗侧力的主体。v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提供了较大的使用空间,提供了较大的使用空间,

15、同时也承担少部分水平力。同时也承担少部分水平力。( (见图见图2-10) )2.3.1 2.3.1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变形特点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变形特点( (2) )剪力墙则呈弯曲型变形;剪力墙则呈弯曲型变形;( (3) )当两者通过楼板协同工作,当两者通过楼板协同工作,侧向变形将呈弯剪型;侧向变形将呈弯剪型;( (4) )其上下各层层间变形其上下各层层间变形趋于均匀。趋于均匀。( (1) )框架本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呈剪切型变形;框架本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呈剪切型变形;2.3.22.3.2 结构布置要求结构布置要求v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要注意以下方面问题: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布置要注意以

16、下方面问题:剪力墙数量;剪力墙数量; 剪力墙的位置;剪力墙的位置;框架、剪力墙的设置要求;框架、剪力墙的设置要求; 剪力墙的间距。剪力墙的间距。2.3.2.1 剪力墙数量剪力墙数量( (3) )剪力墙的合理数量:剪力墙的合理数量:兼顾抗震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要求兼顾抗震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要求在满足侧移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剪力墙尽量少。在满足侧移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剪力墙尽量少。( (1) )当每当每m m2 2楼面平均剪力墙长度少于楼面平均剪力墙长度少于50mm时,震害严重;时,震害严重;多于多于150mm时,破坏极轻微,甚至无震害时,破坏极轻微,甚至无震害。( (2) )当平均压应力当平均压应力 =G

17、/( (Ac+Aw) )1.2Mpa,壁率大于,壁率大于5000mm2/m2时时,无震害,无震害。两个条件均不满足时,严重震害。两个条件均不满足时,严重震害。( (4) )剪力墙的合理数量确定的方法剪力墙的合理数量确定的方法参考目前国内实际工程中的剪力墙数量:参考目前国内实际工程中的剪力墙数量:v(Aw+Ac)Af值或值或Aw/Af值大约在下表的范围内。值大约在下表的范围内。 设计条件Aw+Ac)/Af Aw/Af 7度,II类土 8度,II类土 3% 5% 4% 6% 2% 3% 3% 4%满足轴压比要求。满足轴压比要求。由刚度特征值由刚度特征值 判定:判定:vVf,maxV0在在0.20.

18、4之间较合适,相应的之间较合适,相应的 值在值在1.12.2之间。之间。由剪力墙截面抗弯刚度确定由剪力墙截面抗弯刚度确定由自振周期由自振周期T T1 1和地震力判定和地震力判定v基本自振周期大约在下式范围内:基本自振周期大约在下式范围内:计算周期计算周期Tl =( (0.090.12) )n实际周期实际周期Tl=( (0.060.08) )n ( (考虑考虑 T=0.70.8,n为结构层数为结构层数) )v比较适宜的地震系数比较适宜的地震系数 值值( (FEk= G) ) 场 地烈 度7 度 8 度 9 度0.010.020.020.030.020.040.030.050.020.040.03

19、0.060.040.080.050.09 0.030.08 0.050.12 0.080.16 0.100.20v当自振周期和底部剪力偏离上述范围太远时,应适当当自振周期和底部剪力偏离上述范围太远时,应适当调整结构的截面尺寸。调整结构的截面尺寸。2.3.2.2 剪力墙数量剪力墙的位置剪力墙数量剪力墙的位置( (1) )剪力墙布置,应遵循剪力墙布置,应遵循“对称、均匀、分散、对称、均匀、分散、周边周边”的原则。的原则。( (2) )竖向荷载较大处。竖向荷载较大处。( (3) )建筑物端部附近。建筑物端部附近。 ( (4) )平面形状变化处。平面形状变化处。( (5) )楼梯、电梯间等。楼梯、电梯

20、间等。2.3.2.3 剪力墙数量框架、剪力墙的设置要求剪力墙数量框架、剪力墙的设置要求( (1) )框架应在各主轴方向均做成刚接。框架应在各主轴方向均做成刚接。( (2) )剪力墙应沿各主轴布置剪力墙应沿各主轴布置( (在非抗震设计,层数不多的长矩在非抗震设计,层数不多的长矩形平面中,允许只在横向设剪力墙形平面中,允许只在横向设剪力墙) )。( (3) )纵横向剪力墙宜合并布置为纵横向剪力墙宜合并布置为L L形、形、T T形和形和H H字形。字形。( (4) )合理调整剪力墙的长度:合理调整剪力墙的长度:每一道剪力墙每一道剪力墙( (包括单片墙,小开口墙和联肢墙包括单片墙,小开口墙和联肢墙)H

21、/L)H/L宜宜大于大于2,单个墙肢长度不宜大于单个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m。每一道剪力墙在底层承受的弯矩和剪力均不宜大于整个每一道剪力墙在底层承受的弯矩和剪力均不宜大于整个结构底部剪力和倾覆力矩的结构底部剪力和倾覆力矩的40。2.3.2.4 剪力墙数量剪力墙的间距剪力墙数量剪力墙的间距v以限制以限制L LB B比值作为保证楼盖刚度的主要措施。比值作为保证楼盖刚度的主要措施。JGJ3JGJ32002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后简称,以后简称高层规高层规程程,规定的剪力墙间距见下表。,规定的剪力墙间距见下表。楼盖形式楼盖形式非抗震非抗震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

22、6 6、7 7度度8 8度度9 9度度现浇现浇5.0B5.0B, 60m 60m4.0B4.0B, 50m 50m3.0B3.0B, 40m 40m2.0B2.0B, 30m 30m装配整体装配整体3.5B3.5B, 50m 50m3.0B3.0B, 40m 40m2.5B2.5B, 30m 30m 2.4 2.4 板柱剪力墙板柱剪力墙( (筒体筒体) )结构结构v 板柱剪力墙板柱剪力墙( (筒体筒体) )结构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和柱结构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和柱( (筒体筒体) )组成的结构组成的结构( (见下图见下图) )。2.5 2.5 框架支撑框架支撑( (抗震墙板抗震墙板) )

23、结构结构v 在钢框架设置支撑斜杆,即为支撑框架。由钢框架及支撑在钢框架设置支撑斜杆,即为支撑框架。由钢框架及支撑框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支撑框架支撑结构结构。用墙板代替钢支撑,嵌入钢框架中,成为用墙板代替钢支撑,嵌入钢框架中,成为框架抗框架抗震墙板结构震墙板结构。v 框架支撑结构有中心支撑框架框架支撑结构有中心支撑框架( (见图见图2-11) )、偏心支撑框架、偏心支撑框架( (见图见图2-12) ) 。v 框架抗震墙板结构中墙板的类型有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框架抗震墙板结构中墙板的类型有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带横缝钢筋混凝土墙板、内

24、藏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钢带横缝钢筋混凝土墙板、内藏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钢板墙和带竖缝的钢板墙等。板墙和带竖缝的钢板墙等。2.6 2.6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2.6.1 2.6.1 筒体形式筒体形式( (1) )筒体的基本抗侧筒体的基本抗侧力单元有三种:力单元有三种:( (a) )实腹筒实腹筒 ( (b) )框筒框筒 ( (c) )桁架筒桁架筒v实腹筒、框筒实腹筒、框筒及桁架筒。及桁架筒。( (2) )筒体的承重结筒体的承重结构形式有:构形式有:v框筒结构、桁架筒框筒结构、桁架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结构、筒中筒结构和成束筒结构等。成束筒结构等。2.6.2 2.6.2 框筒结构框筒结构(1)(1

25、)框筒结构的典型平面框筒结构的典型平面( (见图见图2-13) )(2)(2)框筒结构的特点框筒结构的特点v框筒结构的四榀框架位于结构周边,其抗侧、抗扭刚度框筒结构的四榀框架位于结构周边,其抗侧、抗扭刚度及承载力都较普通框架要大很多,因此适用高度比普通框及承载力都较普通框架要大很多,因此适用高度比普通框架要高很多。架要高很多。v框筒材料有: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混合结构。框筒材料有: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混合结构。v框筒常与内筒形成筒中筒结构及成束筒结构。框筒常与内筒形成筒中筒结构及成束筒结构。(3)(3)框筒结构的受力特点框筒结构的受力特点v框筒结构的四榀框架形成受拉翼缘框架和受压翼缘框

26、架。框筒结构的四榀框架形成受拉翼缘框架和受压翼缘框架。v存在剪力滞后现象存在剪力滞后现象( (见图见图2-14) )。v 采用若干个建筑层高作为桁架的节间距,以若干个建采用若干个建筑层高作为桁架的节间距,以若干个建筑开间作为桁架的弦杆间距,形成巨型桁架,四片桁筑开间作为桁架的弦杆间距,形成巨型桁架,四片桁架围成桁架筒,一般采用钢结构。可作为高层建筑的架围成桁架筒,一般采用钢结构。可作为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力。承重结构,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力。2.6.3 2.6.3 桁架筒结构桁架筒结构v 桁架筒结构的典型实例桁架筒结构的典型实例( (见图见图2-15) )。v 钢桁架筒

27、结构的刚度大,比框筒结构更能充分利用建筑钢桁架筒结构的刚度大,比框筒结构更能充分利用建筑材料,适用于更高的建筑。材料,适用于更高的建筑。2.6.4 2.6.4 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 (1) )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的典型平面及实例的典型平面及实例( (见图见图2-16、2-17) )。( (2) )筒中筒结构的受力特点筒中筒结构的受力特点在水平力作用下,外框筒以剪切型变形为主,内筒以弯曲在水平力作用下,外框筒以剪切型变形为主,内筒以弯曲型变形为主,在楼盖的作用下,两者位移需协调,其侧移型变形为主,在楼盖的作用下,两者位移需协调,其侧移曲线为弯剪型。曲线为弯剪型。在下部,核心筒承担大部分剪力;在

28、上部,剪力转移到在下部,核心筒承担大部分剪力;在上部,剪力转移到外筒。外筒。筒中筒结构抗侧、抗扭刚度大,层间变形均匀。外筒主筒中筒结构抗侧、抗扭刚度大,层间变形均匀。外筒主要抵抗倾覆力矩及扭距,内筒主要抵抗水平剪力。要抵抗倾覆力矩及扭距,内筒主要抵抗水平剪力。在水平力作用下,外框筒也有剪力滞后现象。在水平力作用下,外框筒也有剪力滞后现象。2.6.5 2.6.5 束筒结构束筒结构(1)(1)束筒结构的典型实例束筒结构的典型实例西尔斯大厦西尔斯大厦( (见图见图2-18) )。(2)(2)束筒结构的特点束筒结构的特点: :v束筒结构的腹板框架数量较多,使翼缘框架与腹板框束筒结构的腹板框架数量较多,

29、使翼缘框架与腹板框架相交的角柱增加,大大减小剪力滞后,充分发挥筒体架相交的角柱增加,大大减小剪力滞后,充分发挥筒体结构的空间作用结构的空间作用( (见图见图2-19) )。v可以组成较复杂的建筑平面形式。可以组成较复杂的建筑平面形式。2.7 2.7 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2.7.1 2.7.1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特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特点:v 周边稀柱框架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及景观视线。周边稀柱框架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及景观视线。v 设置了加强层设置了加强层( (水平伸臂杆件水平伸臂杆件) )的框架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具有与筒中筒结构类核心筒结构具有与筒中筒结构类似的抗侧刚度,其建造高度可

30、与之接近。似的抗侧刚度,其建造高度可与之接近。2.7.2 2.7.2 框筒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框筒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v 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类似于框架剪力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类似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墙结构。v 外框架以剪切型变形为主,内筒以弯曲型变形为主,在楼盖的作用下,外框架以剪切型变形为主,内筒以弯曲型变形为主,在楼盖的作用下,两者位移需协调,其侧移曲线为弯剪型。两者位移需协调,其侧移曲线为弯剪型。v 核心筒刚度大,是抗侧力主体,承担大部分剪力;而框架承担的剪力较核心筒刚度大,是抗侧力主体,承担大部分剪力;而框架承担的剪力较小。小。 v 为了增大

31、周边框架柱的轴力,提高框架柱的抵抗倾覆力矩及扭距,一般为了增大周边框架柱的轴力,提高框架柱的抵抗倾覆力矩及扭距,一般在核心筒与框架柱之间设置在核心筒与框架柱之间设置水平伸臂杆件水平伸臂杆件。设置了。设置了水平伸臂杆件的水平伸臂杆件的框架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移曲线见下图核心筒结构的侧移曲线见下图2-23。见图见图2-2022v 上海金茂大厦主楼结构即采用了核心筒加外圈复合巨型上海金茂大厦主楼结构即采用了核心筒加外圈复合巨型柱的方案,同时由柱的方案,同时由3 3道强劲的钢结构外伸桁架将核心筒道强劲的钢结构外伸桁架将核心筒和复合巨型柱连成整体,以提高主楼的侧向刚度。和复合巨型柱连成整体,以提高主楼的侧

32、向刚度。2.7.3 2.7.3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实例介绍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实例介绍(1)(1)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 (见图见图2-24) )(2)(2)深圳地王大厦深圳地王大厦( (见图见图2-25) )(3)(3)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双塔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双塔( (见图见图2-26) )(4)(4)深圳赛格广场深圳赛格广场( (见图见图2-27) )(5)(5)广州中信广场广州中信广场( (见图见图2-28) )(6)(6)大连远洋大厦大连远洋大厦( (见图见图2-29) ) 2.8 2.8 巨形结构巨形结构2.8.1 2.8.1 巨形框架结构巨形框架结构( (见图见图2-302-

33、32) )v巨形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巨形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1) )水平荷载主要由巨形框架承担或由巨形框架和核心筒共同承担。水平荷载主要由巨形框架承担或由巨形框架和核心筒共同承担。( (2) )次框架仅承受竖向荷载,并传至巨形框架上,再由巨形框架柱传至基础。次框架仅承受竖向荷载,并传至巨形框架上,再由巨形框架柱传至基础。2.8.2 2.8.2 巨形空间桁架结构巨形空间桁架结构v整栋结构用巨柱、巨梁和巨型支撑等巨型杆件组成空间桁架,相邻立整栋结构用巨柱、巨梁和巨型支撑等巨型杆件组成空间桁架,相邻立面的支撑交汇在角柱,形成巨形空间桁架结构。面的支撑交汇在角柱,形成巨形空间桁架结构。v空间桁架可以

34、抵抗任何方向的水平力,且水平力产生的层剪力由支撑空间桁架可以抵抗任何方向的水平力,且水平力产生的层剪力由支撑斜杆的轴向力抵抗,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斜杆的轴向力抵抗,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v巨形空间桁架结构的典型实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巨形空间桁架结构的典型实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见下图见下图2-33) )。2.9 2.9 抗侧力结构体系的用高度和高宽比抗侧力结构体系的用高度和高宽比2.9.12.9.1最大适用高度最大适用高度v 规程中将高层建筑分为了两级,即常规高度的高层建筑规程中将高层建筑分为了两级,即常规高度的高层建筑(A(A级级) )和超限高和超限高层建筑层建筑(B(B级级) )

35、,分别给出了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分别给出了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2.9.2 2.9.2 高宽比限值高宽比限值v 为了宏观控制结构的刚度、稳定和承载力,下表为了宏观控制结构的刚度、稳定和承载力,下表2-3为各种钢筋混凝土为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适宜高度范围。结构体系的适宜高度范围。v 规范限制了高层建筑的最大高宽比。分别按钢筋混凝土常规建筑规范限制了高层建筑的最大高宽比。分别按钢筋混凝土常规建筑(A(A级级) ) 和超限高层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B(B级级) ) 、钢结构及混合结构限制。、钢结构及混合结构限制。表表2-3 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适宜高度范围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适宜高度范围2.

36、10 2.10 建筑体型和结构总体布置建筑体型和结构总体布置2.10.1 2.10.1 结构总体布置原则结构总体布置原则(1)(1)满足使用要求,便于施工满足使用要求,便于施工(2)(2)控制结构高宽比控制结构高宽比H/BH/B(3)(3)选择合理的结构平面形状选择合理的结构平面形状(4)(4)在地震区,尽可能采用对抗震有利的结构布置形式在地震区,尽可能采用对抗震有利的结构布置形式(5)(5)合理设缝合理设缝2.10.2 2.10.2 结构平面布置要求结构平面布置要求(1)(1)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对称对抗震有利。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对称对抗震有利。(2)(2)要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量

37、重合,以减少扭转,要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以减少扭转,通常偏心距通常偏心距e e不宜超过垂直于外力作用线边长的不宜超过垂直于外力作用线边长的5。(3)(3)刚度要均匀对称,要注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位置,也要刚度要均匀对称,要注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位置,也要注意砖填充墙的位置。注意砖填充墙的位置。(4)(4)凸出部分的尺寸不宜太大。凸出部分的尺寸不宜太大。(5)(5)应避免在拐角、端部等处布置楼电梯间。应避免在拐角、端部等处布置楼电梯间。2.10.3 2.10.3 结构竖向布置要求结构竖向布置要求(1)(1)结构竖向布置应注意刚度均匀而连续,无突变。结构竖向布置应注意刚度均匀而连续

38、,无突变。(2)(2)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通。(3)(3)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4)(4)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 (当某楼层侧当某楼层侧向刚度小于上层时,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向刚度小于上层时,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70) )。(5)(5)高层建筑结构宜设置地下室。高层建筑结构宜设置地下室。(6)(6)上下层结构轴线布置或者结构形式发生变化时,要设置结上下

39、层结构轴线布置或者结构形式发生变化时,要设置结构转换层。构转换层。2.11 2.11 结构的结构的“三缝三缝”处理处理2.11.1 2.11.1 沉降缝及减少沉降危害的措施沉降缝及减少沉降危害的措施2.11.1.1设置位置设置位置:所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处。所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处。( (1) )土质松软,土层变化较大处。土质松软,土层变化较大处。( (2) )基础标高相差过大,基础类型不同,地基处理不同处。基础标高相差过大,基础类型不同,地基处理不同处。( (3) )房屋层数、高度、荷载或刚度变化过大处。房屋层数、高度、荷载或刚度变化过大处。( (4) )上部结构类型、体系不同处。上部结构类

40、型、体系不同处。( (5) )平面形状变化处。平面形状变化处。2.11.1.2 减少沉降危害的措施减少沉降危害的措施v“放放”设沉降缝,让各部分自由沉降。设沉降缝,让各部分自由沉降。v“抗抗”不考虑永久设缝要求。不考虑永久设缝要求。 v“调调”在设计中采取措施,调整各部分沉降,减少其差异在设计中采取措施,调整各部分沉降,减少其差异,降低由沉降差产生的内力。,降低由沉降差产生的内力。v 减小总沉降量及沉降差。当土质较好时,可加大埋深,减小总沉降量及沉降差。当土质较好时,可加大埋深,利用天然地基,以减小沉降量。当地基不好时,可以用利用天然地基,以减小沉降量。当地基不好时,可以用桩基。桩基。v高低部

41、分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将它们暂高低部分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将它们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 (50以上以上) )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这种缝称为后浇施工缝。这种缝称为后浇施工缝。v这样裙房与高层部分沉降一致,不必用沉降缝分开。这这样裙房与高层部分沉降一致,不必用沉降缝分开。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软弱、后期沉降较大的情况。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软弱、后期沉降较大的情况。(1)(1)利用压缩性小的地基。利用压缩性小的地基。(2)(2)采用

42、后浇施工缝采用后浇施工缝(3)(3)将裙房做在悬挑基础上将裙房做在悬挑基础上2.11.2 2.11.2 伸缩缝及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的措施伸缩缝及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的措施v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的措施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的措施 (1)(1)设后浇带:设后浇带:见图见图2-34 (2)(2)设控制缝设控制缝(3)(3)局部设伸缩缝局部设伸缩缝(4)(4)从布置及构造方面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从布置及构造方面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2.11.3 2.11.3 防震缝防震缝( (1) )原则:原则:不分则已,分则彻底。不分则已,分则彻底。( (2) )要求:要求:防震缝最小宽度要求。防震缝最小宽度要求。( (

43、3) )设置位置设置位置( (4) )避免设缝的方法避免设缝的方法v优先采用平面布置简单、长度不大的塔式楼。优先采用平面布置简单、长度不大的塔式楼。v在体型复杂时,采取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措施而不设缝。在体型复杂时,采取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措施而不设缝。2.12 2.12 高层建筑楼盖高层建筑楼盖 ( (1) )高层建筑中楼盖的作用高层建筑中楼盖的作用( (2) )高层建筑对楼盖的要求高层建筑对楼盖的要求( (3) )常用楼盖类型常用楼盖类型v梁板式楼盖、密肋楼盖、无梁楼盖、非预应力平板、梁板式楼盖、密肋楼盖、无梁楼盖、非预应力平板、预应力平板等。预应力平板等。( (4) )楼盖结构尺寸初估楼盖结构尺

44、寸初估v梁截面尺寸估计、板厚的估计梁截面尺寸估计、板厚的估计( (见表见表2-82-9) )。表表2-8梁截面高度与跨度之比梁截面高度与跨度之比(h(hb b/ /l) ) 表表2-9楼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楼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t/(t/l) )粱的种类粱的种类 h hb bl单跨梁单跨梁1 18 81 11212连续梁连续梁1 112121 11515扁梁扁梁1 112121 11818单向密肋梁单向密肋梁1 118181 12222双向密肋梁双向密肋梁1 122221 12525悬臂梁悬臂梁 1 16 61 18 8井字梁井字梁1 115151 12020框支墙托梁框支墙托梁 1 15 51

45、 17 7单跨预应力梁单跨预应力梁1 112121 11818多跨预应力梁多跨预应力梁1 118181 12020板的类型板的类型 t/ t/l单向板单向板1 125251 13030单向连续板单向连续板1 135351 14040双向板双向板( (短边短边) )1 140401 14545悬挑板悬挑板1 110101 11212楼梯平台楼梯平台 1 13030无粘结预应力板无粘结预应力板 1 14040无柱帽无梁板无柱帽无梁板( (重载重载) ) 1 13030有柱帽无粱板有柱帽无粱板( (轻载轻载) ) 1 135352.13 2.13 高层建筑的基础高层建筑的基础( (1) )高层建筑基

46、础的要求高层建筑基础的要求( (2) )高层建筑基础的特点高层建筑基础的特点( (3) )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筏基、箱基和桩基等。:筏基、箱基和桩基等。( (4) )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当大一些,这是因为:应当大一些,这是因为:v较深的土壤承载力大而压缩性小,稳定性较好。较深的土壤承载力大而压缩性小,稳定性较好。v基础周围的土壤有一定的嵌固作用,能提供部分水平反力。基础周围的土壤有一定的嵌固作用,能提供部分水平反力。v减小地震反应减小地震反应( (在较深处的地震波幅值较小,接近地面幅值增大在较深处的地震波幅值较小,接近地面幅值增大) )。 图图2-1 框

47、架结构体系的常见布置形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常见布置形式图图2-2 Pacific Park Plaza 公寓标准层平面公寓标准层平面图图2-3 昆明工人文化宫昆明工人文化宫图图2-4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图图2-5 剪力墙结构典型布置剪力墙结构典型布置图图2-6 剪力墙结构布置举例剪力墙结构布置举例上海花园饭店上海花园饭店图图2-7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平面平面) )图图2-7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 (立面立面) )图图2-8 剪力墙结构布

48、置剪力墙结构布置图图2-9 剪力墙的墙段剪力墙的墙段图图2-10 北京饭店北京饭店图图2-10 上海宾馆上海宾馆图图2-10 上海雁荡大厦上海雁荡大厦图图2-11 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中心支撑框架结构图图2-12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图图2-13 框筒结构典型平面框筒结构典型平面图图2-14 框筒结构剪力滞后现象框筒结构剪力滞后现象图图2-15 桁架筒结构典型实例桁架筒结构典型实例芝加哥芝加哥John Hancock John Hancock 大厦大厦图图2-16 筒中筒结构典型平面筒中筒结构典型平面图图2-17 筒中筒结构实例筒中筒结构实例(北京国贸中心)(北京国贸中心)图图2-18

49、 束筒结构实例束筒结构实例西尔斯大厦平面西尔斯大厦平面及筒体变化及筒体变化图图2-19 成束筒结构剪力滞后现象成束筒结构剪力滞后现象图图2-20 框架核心筒结构典型平面框架核心筒结构典型平面( (a) )有梁板体系有梁板体系图图2-21 框架核心筒结构典型平面框架核心筒结构典型平面( (b) )无梁板体系无梁板体系图图2-22 框架核心筒结构有无梁板体系的轴力对比框架核心筒结构有无梁板体系的轴力对比图图2-23 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的侧移曲线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的侧移曲线图图2-24 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图图2-24 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图图2-25 深圳地王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图图2-26 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双塔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双塔图图2-27 深圳赛格广场深圳赛格广场图图2-28 广州中信广场广州中信广场图图2-29 大连远洋大厦大连远洋大厦图图2-30 巨形框架结构巨形框架结构图图2-31 巨形框架结构实例巨形框架结构实例图图2-32 巨形框架结构实例巨形框架结构实例(台北(台北101101大厦)大厦)图图2-32图图2-33 巨形空间桁架结构实例巨形空间桁架结构实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图图2-34 后浇带构造后浇带构造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