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4篇)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3199675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4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为认真贯彻_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一、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二、学校发现下列疫情要及时上报。1、法定传染病(1)_。鼠疫、_。(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_、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

2、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_、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4)_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4、在同一班级,_天内有_例或者连续_天内有多个学生(_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个别学生出

3、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防治管理_和任务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1、_领导:分管校长余文斌为_领导,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由各班班主人,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负责_开展对全体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信息收集和上报人员:计算机教师林立群负责收集各班主任反馈情况,落实登记并立即汇报给校长,由校长第一时间向_部门和教育部门反映。各班主任负

4、责具体工作。2、工作任务(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四、严格疫情报告:1、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_、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报告顺序。班主任信息管理人员(林立群教师)分管校领导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3、重大疫情学校于两小时内上报教育行政部门、疾控中心。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

5、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二)疾病证明书管理制度为加强我院疾病证明书管理,促进医师规范使用,现制定本制度。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在我院注册的医师,才有权开具疾病证明书。二、医师开具疾病证明书应加强法律意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对病人、对医院、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亲自诊查、调查,并获得一定科学依据方可出具疾病证明书。不得滥用疾病证明书,不得伪造疾病证明书,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疾病证明书。三、对诊断难度大,或诊断有分歧的疾病,不可出具诊断证明,更不能出具双重诊断证明,必须进一步检查得出准确结论。四、各临床科室应将疾病证明书加锁定点保管,不得将空

6、白疾病证明书借出他科使用。临床医师应将证明书存根和正联填写完整,将正联交由患者,并嘱其至门诊收费处加盖我院疾病证明专用章,未加盖公章的疾病证明书无效。五、病休证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掌握,医师只有建议权。门(急)诊病休证明一般每次在一至三天,慢性病或较严重的外伤确需休息者,需副主任医师以上开具,每次最长不超过二周。出院病休证明一般在一个月以内,由科主任开具,期满仍需继续休息者,应在门诊随诊后由接诊医师重新出具。六、为规范医疗管理,避免法律纠纷,门(急)诊病人每次就诊、住院病人出院只能出具一次疾病证明书,遗失不补。医师在开具疾病证明书时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嘱其妥善保管。七、凡利用工作之便,开假

7、疾病证明书者,要严肃查处,自行承担由此引发的后果;造成重大后果者,除追究责任外,医院有权吊销本人处方权,并根据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篇二:医院病情证明书管理制度医院病情证明书管理制度病情证明书是具有一定法律效用的医疗文件,是作为司法鉴定、保险索赔、休假等重要依据之一。为做好此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病情证明书的管理,根据_执业医师法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2、凡需出具疾病证明书的患者,由经治医师核对其身份,根据病情开具相关证明,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涂改,不得弄虚作假;经治医师签字后,在门诊导医台处盖章生效。3、临床医师要以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

8、开具诊断证明书和病_明书,每项诊断都应具备客观、科学的诊断依据,经治医师对所做的诊断负责。4、开具病假天数为_天(妇产科人工流产及骨科部分病种除外)。期满仍需继续休息者,应在门诊随诊后由接诊医师重新出具。5、病情证明书上只能写病情、诊断及与病情诊断相关的医嘱、建议。我院诊断证明书不涉及职业病的诊断和病人伤残情况、劳动能力(病退)判定。6、导医台须对医师开具的疾病诊断书和病_明书认真审核,严格把关,遇有异议,可请示门诊部主任或医务科科长决定。7、导医台应加强对印章的管理,必须在医师已填写完毕并签名的前提_可在病情证明书上加盖“病情介绍专用章”,空白病情证明书一律不得给予盖章。导医台做好加盖“病情

9、介绍专用章”相关登记工作。7、为本院职工开具的诊断证明书和病_明书,必须由医师所在科室主任签字后盖章。本院职工持病_明书请病假的,必须携带门诊病历(或出院病情证明)、检查报告单及疾病诊断书。8、凡复印件、复写件均不予盖章。9、不按上述规定开具疾病证明书或开具虚假病证者,每次发现将给予本人_元罚款;情节严重,导致纠纷者,上报医务科及办公室,给予严惩。10、为规范医疗管理,避免法律纠纷,门(急)诊病人每次就诊、住院病人出院只能出具一次病情证明书,遗失不补。医师在开具病情证明书时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嘱其妥善保管。1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既往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制度为准。篇三:病情证明

10、书管理制度病情证明书管理制度病情证明书是具有一定法律效用的医疗文件,是作为司法鉴定、保险索赔、休假等重要依据之一。为做好此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病情证明书的管理,根据_执业医师法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一、病情证明书用于门(急)诊及出院病人的病情、诊断、休_明,由经治医师开具,非经治医师及无处方权医师无权出具。二、医师开具病情证明书应加强法律意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对病人、对医院、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出具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医师签名盖章。严禁出具虚_明,否则一经发现查实,医院将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由责任人自

11、行承担。三、病情证明书应分科出具,非本科病情,该科医师无权出具病情证明。跨专业、跨科开具的病情证明书应视为无效。四、病情证明书上只能写病情、诊断及与病情诊断相关的医嘱、建议。我院诊断证明书不涉及职业病的诊断和病人伤残情况、劳动能力(病退)判定。五、病_明中建议休息时间应严格掌握,门(急)诊病_明一般每次不超过四天,慢性病或较严重的外伤确需休息者,每次最长不超过二周。出院病_明一般在一个月以内。期满仍需继续休息者,应在门诊随诊后由接诊医师重新出具。六、病情证明书一式两联,第一联为存根联,交给患者的第二联须加盖“医疗专用章”方有效。七、病情证明书和“医疗专用章”由“一站式服务中心”统一保管,各病区

12、和门诊各诊区根据需要至“一站式服务中心”领取病情证明书并将使用完的存根及时上交。“一站式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印章的管理,必须在医师已填写完毕并签名的前提_可在病情证明书上加盖“医疗专用章”,空白病情证明书一律不得给予盖章。服务中心应做好病情证明书领用、加盖“医疗专用章”相关登记工作。八、为规范医疗管理,避免法律纠纷,门(急)诊病人每次就诊、住院病人出院只能出具一次病情证明书,遗失不补。医师在开具病情证明书时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嘱其妥善保管。九、本制度自_年_月_日起执行,既往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制度为准。医务部、门诊部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三)病情证明书管理制度病情证明书是具有

13、一定法律效用的医疗文件,是作为司法鉴定、保险索赔、休假等重要依据之一。为做好此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病情证明书的管理,根据_执业医师法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一、病情证明书用于门(急)诊及出院病人的病情、诊断、休_明,由经治医师开具,非经治医师及无处方权医师无权出具。二、医师开具病情证明书应加强法律意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对病人、对医院、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出具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医师签名盖章。严禁出具虚_明,否则一经发现查实,医院将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由责任人自行承担。三、病情证明书应分科出具,非本科病情

14、,该科医师无权出具病情证明。跨专业、跨科开具的病情证明书应视为无效。四、病情证明书上只能写病情、诊断及与病情诊断相关的医嘱、建议。我院诊断证明书不涉及职业病的诊断和病人伤残情况、劳动能力(病退)判定。五、病_明中建议休息时间应严格掌握,门(急)诊病_明一般每次不超过四天,慢性病或较严重的外伤确需休息者,每次最长不超过二周。出院病_明一般在一个月以内。期满仍需继续休息者,应在门诊随诊后由接诊医师重新出具。六、病情证明书一式两联,第一联为存根联,交给患者的第二联须加盖“医疗专用章”方有效。七、病情证明书和“医疗专用章”由“一站式服务中心”统一保管,各病区和门诊各诊区根据需要至“一站式服务中心”领取

15、病情证明书并将使用完的存根及时上交。“一站式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印章的管理,必须在医师已填写完毕并签名的前提_可在病情证明书上加盖“医疗专用章”,空白病情证明书一律不得给予盖章。服务中心应做好病情证明书领用、加盖“医疗专用章”相关登记工作。八、为规范医疗管理,避免法律纠纷,门(急)诊病人每次就诊、住院病人出院只能出具一次病情证明书,遗失不补。医师在开具病情证明书时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嘱其妥善保管。九、本制度自年月日起执行,既往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制度为准。篇五:疾病证明书管理制度疾病证明书管理制度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在我院注册的医师,才有权开具疾病证明书。二、医师必须亲自诊查、调查,

16、并获得一定科学依据方可出具疾病证明书,不得单纯凭患者简单主诉,而不以医学科学检查为依据,或因人情关系,利用职权,滥用疾病证明书;不得伪造疾病证明书;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疾病证明书。三、对诊断难度大,或诊断有分歧的疾病,不可出具诊断证明,更不能出具双重诊断证明,必须进一步检查得出准确结论。四、属于公伤、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打架斗殴致伤者,其诊断证明必须经过会诊后,由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开具,科主任签字,方可盖章。五、先休后补的诊断证明不予盖章;凡有疑问的诊断证明要核实,查对患者。六、凡利用工作之便,开假疾病证明书者,要严肃查处,自行承担由此引发的后果;造成重大后果者,除

17、追究责任外,医院有权吊销本人处方权,并根据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七、病_明时间,应根据疾病性质决定,急诊不超过_天,一般应控制在一周以内,最长不应超过一个月。八、疾病证明书的领取与管理(一)凡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在我院注册的临床医师,可在医务科登记领取疾病证明书;换取时持存根对换,遗失者应登报宣布作废(登报费用自理),否则不得再领取。(二)已领取的疾病证明书,应由领取人妥善保管使用。不得随意外借他人使用。(三)严禁出具虚_明、人情证明,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理。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四)病情证明书管理制度病情证明书是具有一定法律效用的医疗文件,是作为司法

18、鉴定、保险索赔、休假等重要依据之一。为做好此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病情证明书的管理,根据_执业医师法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一、病情证明书用于门(急)诊及出院病人的病情、诊断、休_明,由经治医师开具,非经治医师及无处方权医师无权出具。二、医师开具病情证明书应加强法律意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对病人、对医院、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出具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医师签名盖章。严禁出具虚_明,否则一经发现查实,医院将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由责任人自行承担。三、病情证明书应分科出具,非本科病情,该科医师无权出具病情证明。跨专业

19、、跨科开具的病情证明书应视为无效。四、病情证明书上只能写病情、诊断及与病情诊断相关的医嘱、建议。我院诊断证明书不涉及职业病的诊断和病人伤残情况、劳动能力(病退)判定。五、病_明中建议休息时间应严格掌握,门(急)诊病_明一般每次不超过四天,慢性病或较严重的外伤确需休息者,每次最长不超过二周。出院病_明一般在一个月以内。期满仍需继续休息者,应在门诊随诊后由接诊医师重新出具。六、病情证明书一式两联,第一联为存根联,交给患者的第二联须加盖“医疗专用章”方有效。七、病情证明书和“医疗专用章”由“一站式服务中心”统一保管,各病区和门诊各诊区根据需要至“一站式服务中心”领取病情证明书并将使用完的存根及时上交。“一站式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印章的管理,必须在医师已填写完毕并签名的前提_可在病情证明书上加盖“医疗专用章”,空白病情证明书一律不得给予盖章。服务中心应做好病情证明书领用、加盖“医疗专用章”相关登记工作。八、为规范医疗管理,避免法律纠纷,门(急)诊病人每次就诊、住院病人出院只能出具一次病情证明书,遗失不补。医师在开具病情证明书时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嘱其妥善保管。九、本制度自_年_月_日起执行,既往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制度为准。第11页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