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压力控制器实验报告

上传人:wdg****89 文档编号:83067808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温度压力控制器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温度压力控制器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温度压力控制器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温度压力控制器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压力控制器实验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温度、压力控制器设计实验报告设计题目:温度、压力控制器设计一、 设计目的1. 学习根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历,掌握微机控制系 统设计的根本方法;2. 学会单片机模块的应用及程序设计的方法;3. 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设计任务及要求1. 利用赛思仿真系统,以MCS51单片机为CPU设计系统。2. 设计一数据采集系统,每5分钟采集一次温度信号、10分钟采集一次压力信号。并实时显示温度、压力值。3. 比较温度、压力的采集值和设定值,控制升温、降温及升压、降压时间,使温度、压力为一恒值。4. 设温度范围为:-10+40、压力范围为0100Pa;升温、降温时间和

2、温度上升、下降的比例为1/分钟,升压、降压时间和压力上升、下降的比例为10Pa/分钟。5. 画出原理图、编写相关程序及说明,并在G6E及赛思仿真系统上仿真实现。 三、设计构思本系统硬件构造以80C51单片机为CPU进展设计,外围扩展模数转换电路、声光报警电路、LED显示电路及向上位PC机的传输电路,软件使用汇编语言编写,采用分时操作的原理设计。四、 实验设备及元件PC机1台、赛思仿真系统一套五、 硬件电路设计单片微型计算机又称为微控制器,它是一种面向控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使用80C51来构成各种控制系统,可大大简化硬件构造,降低本钱。1. 系统构架2. 单片机复位电路 简单复位电路中,干扰

3、易串入复位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单片机的错误复位,但会引起内部某些存放器的错误复位,故为了保证复位电路的可靠性,将RC电路接斯密特电路后再接入单片机和外围IC的RESET引脚。3. 单片机晶振电路晶振采用12MHz,即单片机的机器周期为1s。4. 报警电路5. A/D转换电路ADC0809是采用CMOS工艺制成的8位8通道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可实现对8路模拟信号的分时进展A/D转换,其转换时间为100s左右。可用单一电源供电,此时模拟电压输入范围为05V,无需调零和满刻度调整。分辨率为8位。非调整误差为1LSB。三态锁存输出。低功耗为15mW。采用28脚DIP封装。6. LED显示电路利

4、用74LS164采用串行通信技术送入显示单元,同时将P1口各位作为位选线来获取动态显示的效果。7. 上位机传输电路8051的串列通讯是通过TXD脚将串列资料送出,RXD脚接收外部讯号,而8051的讯号是TTL准位讯号,就是输出0为接地电位,输出1为+5V,但电脑RS-232电器准位讯号却是以12V输出,当8051要和RS-232通讯时,必须将准位讯号做转换才能连接,所以使用ICL232这个IC来作为准位转换之用,如以下图所示是8051各ICL232的连接电路设计图。ICL232内部提供一组将+5V转换成12V的转换电路,以及两组TTLRS232准位转换电路,使用时必须再加上4个电容才能起到电压

5、转换功能,可以用三线式的全双工通信连接方式,将8051的TXD脚输出的TTL准位讯号,经过ICL232做准位转换后送至RS-232的接收引脚RXD端,然后再由电脑程序来处理讯号。六、软件构造设计七、地址分配内存单元功能20H存储第一次测量的温度值21H存储第二次测量的温度值22H存储第三次测量的温度值23H存储第一次测量的压力值24H存储第二次测量的压力值25H存储第三次测量的压力值30H经过数字滤波后得到的16进制温度值31H经过数字滤波后得到的16进制压力值40H经过标度变换后得到的10进制温度值41H经过标度变换后得到的10进制压力值50H设定的温度值51H设定的压力值I/O口功能P0.

6、0P0.2数据总线/ADC0809通道选择端P0.3P0.7数据总线P1.0P1.5LED片选端P2.0加热模拟开关P2.1降温模拟开关P2.2升压模拟开关P2.3降压模拟开关P2.4温度正常标志P2.5压力正常标志P2.6报警标志P2.7ADC0809片选端八、仿真调试结果本实验的硬件设计及软件经赛思仿真平台检测,完全到达实验要求的效果。九、心得体会在本次设计过程中,不仅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稳固,而且将理论与实践得到了结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缺乏。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对于一些元器件的特性不是十分清楚,需要通过翻阅资料才能得到解决;由于以前的课程学的不扎实,致使在设计电路是经常走入误区,且需要经常查找以前的课本,浪费了很多时间,改变了自己以前觉得根底课没有用的错误观点;同时我还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器件的选择上,由于大多数器件都是国外产的,资料全是英文,在国外上查找所需要的元器件时,英语成了最大的问题,消耗了巨大的精力,从中可以看出国内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打好根底,为我国在科技方便的开展做出自己的奉献。这次综合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懂得了不少道理,受益匪浅。附件一:电路原理图. 优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