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千秋美术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83059857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笔墨千秋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笔墨千秋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笔墨千秋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笔墨千秋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墨千秋美术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笔墨千秋美术教案【篇一:笔墨千秋教案】笔墨千秋 ms课题:笔墨千秋课时: 2 课时学习目标: 1 、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2 、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3 、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真切感受。 重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与技巧;中国画的特点;难点:能理解中国画的意境美。教学方法:教法:讲授、示范、问题法、体验法、启示法。学法:自主探究、比较、小组合作。第 1 课时 总 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带来了一些画画的工具材料,你们认识吗 ?是的 ,这就是笔、墨、纸、砚 ,合称文房四宝 ,中国画就是用它们画出来的。这些延续数千年的传统

2、工具材料,是造就中国画独特表现效果的重要部分。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很熟悉中国画 ,但是 ,要完整地描述中国画的特点却不太容易。今天 , 我们就以中国画的特点为题来进行探讨,为我们认识、欣赏、学习中国画打下好的基础。二、初步认识中国画1 、简单介绍中国画的流变2 、比较工笔画和写意画 , 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三、用笔 状物传情:线描、书法比较。四、用墨赋彩:运笔时的水分多少、速度疾缓、提按使转等等,造成画面墨色千变万化 ,淋漓尽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以运墨而五色具一语概括。出示山水图片,展示大自然的美。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这瑰丽的自然风光的呢?

3、 赏析对比西方油画干草车;中国画鹊华秋色图问:同样都是山水画,对比观察两幅画在思想、技巧和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答: 1 、西方绘画采用固定一点的焦点透视法;中国画采用远近观察均可的散点透视法。 2 、西方绘画遵循自然真实,讲究光色变化;中国画投入自然追求笔墨情趣,画面中大面积空白,代表水波,有含蓄的韵味。崇尚气韵生动。 媒体课件。 干草车 鹊华秋色图3 、西方绘画物我两分忠实再现;中国画投入自然,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4、通过欣赏,我们看到,中国画是一种是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其最高境界是 “诗情画意 ”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营造画面意境,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究竟什么

4、是 “意境” 呢?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的高度角会后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4 、西方绘画物我两分忠实再现;中国画投入自然,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5 、通过欣赏,我们看到,中国画是一种是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其最高境界是 “诗情画意 ”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营造画面意境,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究竟什么是 “意境” 呢?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的高度角会后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三、欣赏分析、用心体会:欣赏中国画作品清明上河图。1 、清明上河图说明了什么时代的民俗风情?2 、清明

5、上河图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画幅与内容的矛盾的?3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4 、观后交流讨论,请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理解送代的 生活风情。四、小结:清明上河图是反映了宋代民情风俗的历史生活画卷;全卷采用了全景式的构图, 并且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解决了有限的画面 空间和内容广阔的矛盾;全卷采用白描手法,朴素而且简练,是中国线描人物画里面代表作品。笔墨千秋ms课题:笔墨千秋课时: 2 课时学习目标: 1 、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2 、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3 、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真

6、切感受。 重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与技巧;中国画的特点;难点:能理解中国画的意境美。教学方法:教法:讲授、示范、问题法、体验法、启示法。学法:自主探究、比较、小组合作。第 2 课时 总 2 课时教学过程:一、彼此交流、加深理解: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家是如何表现意境的:( 1 ) 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 ( 2 ) 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 3 ) 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 ( 4 ) 作品用了哪些技法表现? ( 5 ) 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6 ) 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作 业 与 课 堂 评 价:认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1 、

7、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2 、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3 、中国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文化修养、经历、情绪决定了对山水画审美感受的不同作业与课堂评价:1 、由学生归纳中国画的表现特点 ,教师进行补充。2 、参照教材上的一幅作品 ,撰写一篇分析笔墨特点的短文。3、尝试中国画笔墨感觉。教学回顾与反思:用语言表达视觉感受需要借助比喻、借喻等修辞手段,需要用联想进行转换。因此,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关键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画中的生活情景在这里尤其重要。基于当今学生习惯于影视媒介写实画面的现况,适应中国传统绘

8、画中气韵生动似与不似之间可居可游等观赏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难点。【篇二:笔墨千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笔墨千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2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3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真切感受。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基本特点。2、教学难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以及意境的表现方式。三、教学具准备:教师课前准备范画、课件、中国画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老师带来了一些画画的工具材料,你们认识

9、吗?是的,这就是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 ” ,中国画就是用它们画出来的。这些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工具材料,是造就中国画独特表现效果的重要部分。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很熟悉中国画,但是,要完整地描述中国画的特点却不太容易。今天,我们就以中国画的特点为题来进行探讨,为我们认识、欣赏、学习中国画打下好的基础。墨纸砚,以演示方式展示宣纸上的笔墨效果。(二)、初步认识中国画1 、简单介绍中国画的流变。 介绍文房用具笔2 、比较工笔画和写意画,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对比欣赏出水芙蓉图、册页 荷花翠鸟图。总结: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写意画笔墨豪放简练高度概括,以少胜多。3 、以

10、大观小的观察认识方法。千里江山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峰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渺,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什么角度才能看到如此开阔的画面?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从高处把握全面。这就形成了中国画中 “以大观小 ” ,强调以 “想象 ”为本质特征的观察识方法。花鸟是中国画表现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善于借花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小中见大 ” ,一草一木往往折射出人们的宇宙观。4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册页 鱼(朱耷)。 “不似之似 ” ,这条鱼在哪里?它和现实中的鱼有什么不同?小结: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不只是照搬客观物象,而是概括取舍、删繁就简,追求 “不似之似 ” 的艺

11、术趣味。5 、灵活变化的时空表现。引导学生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不拘泥于固定时空的表现手法常常把事件的全部过程巧妙地安排在一幅画里。(三)、用笔 状物传情:线描、书法比较。 对比欣赏送子天王图、渔翁渔妇图及篆隶草书图解。“书画同源 ” ,绘画笔墨技法与中国书法用笔密不可分。比较绘画线条和书法线条,你有什么发现?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句画形象的,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主宰着画面的整体风貌。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手段,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我们来分析五牛图(韩滉)中的线描表现,并思考如下问题。1 、牛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12、2 、画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受?线条的质感是方正还是圆润,凝重还是飘逸?3 、你眼中的五牛图表现了什么意境?(四)、用墨赋彩运笔时的水分多少、速度疾缓、按使转等等,造成画面墨色千变万化,淋漓尽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以运墨而五色具一语概括。 教师依照墨葡萄图图示列举的方法讲解墨色变化。墨色的表现不可脱离用笔,对比两幅山水画,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容膝斋图疏淡用笔,表现了什么样的心境?山水图轴与容膝斋图笔法上的不同之处以及墨色效果差异。(五)、作业与课堂评价:1 、由学生归纳中国画的表现特点,教师进行补充。2、参照教材上的一幅作品,撰写一篇分析笔墨特点的短文。【篇三: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笔墨千秋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