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减法说课稿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83029374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6、7的加减法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6、7的加减法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6、7的加减法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6、7的加减法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7的加减法说课稿(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7的加减法说课稿 6、7的加减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6、7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景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求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数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度的桥梁。二、说教学、学法1.教法情景创设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思维。点拨指导法2.学法学生的学习

2、活动不仅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2.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这些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参透

3、相互交融的。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针对一年级学生纯真幼,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征,教师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带入”课堂,意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2.放手学习,探究新知让学生对着情境图进行观察和交流。出示“小兔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利用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帮助学生舍弃图中不相干的因素,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目光指向左边和右边兔子的只数,培养他们初步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在与学生一起观察、感悟的过程中,有选择的解答一些问题,最终将重点巧妙地引到大括号和问号的

4、意义,明确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再引导他们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并能根据情境图叙述完整的图意,互相反复交流,直至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针对提出的问题,引出算式进行计算。在学生理解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之后,能够明确这幅图要求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小兔,也就是把原来的只数和后来的只数合起来。根据加法的意义,应该说不难解决。这时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怎样列式计算呢?板书:4+2=6(只)。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对不对呢?还需要检查检查,怎样检查,要检查哪些地方呢?这些都是深化学生対加法含义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习惯,然后完成书上填空,并订正。在此基

5、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有序、完整地叙述图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选择用减法计算后,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追问,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减法,引导学生明白用减法计算的道理。3.应用新知、培养能力。有了刚才的分析验证,对于“做一做”中的两道题目,放手让学生自己辨析,完成之后进行对比。通过比较突出问号的位置不同,要求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4.静心设练,巩固提高练习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根据课堂内容安排了两个练习。这个练习选自书中的练习十第六题,题中有两道题,其中“跳棋图”这道题,由于表述题意时没有像“摘下、跳走”等明显可以与减法相联系的词语可用,学生在解决时会出现一些问

6、题。这道题是练习十中的第六题结合“金色的秋天”情境图,呈现了多个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尝试独立看懂图意,说出要解决的问题并能解答。六、说板书:一节课的板书很重要,它展现了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留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 6、7的加减法说课稿2 一、说教材:1、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6、7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景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求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2、地位: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数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度的桥梁。二、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确立了如下

7、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2.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思,理解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知道所求问题的所在。突破方法:适时点拨、找学生反复说教学难点:使学生切实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突破方法:自主学习、探究法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针对重点、难点,我采用情境创设、小组交流、适时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加以突破设计意图:

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教具的准备:课件、直尺设计意图:课件是尊重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的呈现,易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直尺是因为课标基本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么,低年级老师的板演很重要,像画等号,老师的规范操作会直接影响学生,他们会效仿。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一)复习旧知安排:6、7

9、的分成形式和加减算式形式(共12道题),采用直接说得数、追问算理的形式。【设计意图:复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为后面的学习应用做铺垫】(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语:同学们,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他们玩得可欢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纯真幼稚,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征,意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思维。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学习加法应用题(1)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引导学生对“整体图”进行观察和思考。 “图里有什么?”“关于小兔子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目的是帮助学生舍弃图中不相干的因素,引

10、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目光指向左边和右边兔子的只数,培养他们初步自主学习的意识。(2)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师:图中还有哪些你以前没见过的数学符号?你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吗?【设计意图:有选择的解决实际问题。】找几名同学结合图画内容试着说说看。(适时鼓励,如:鼓掌、你真会动脑筋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猜想,尝试解决问题,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师借助课件演示“两边小兔子向中间合的过程”,解释并验证学生的猜想: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接着出示几种开口方向不同的大括号,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3)结合情境图,再引导他们理解

11、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能叙述完整的图意,互相反复交流,直至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a、谁能把图里告诉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连起来用三句话说一说呀?b、谁还能再用三句话说说。C、谁能一边做动作一边说一说呢?d、同桌再说说。【设计意图:在相互交流中,给每位学生提供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做到知识共享,这观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感悟体验的过程。】(4)板书: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多少只?(5)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怎样列式?板书:4+2(6)追问:a、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怎样计算呢?b、4在图里表示什么?2呢?6呢?设计意图:追问目的对于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2、,深化学生対加法含义的理解;(7)“对不对呢?谁来当小老师,检查检查”?设计意图:逐步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习惯。(8)小结:同学们,你们运用两个数学信息就解决了问题,孩子们,真是好样的(竖起大拇指)设计意图: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会增强孩子们思考、回答的自信心.(二)学习减法应用题(9)在此基础上(上面扶,此放),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比一比,这幅图和上面的小兔采蘑菇图的大括号、问号有什么不一样”;然后,让学生有序、完整地叙述图意,说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学生选择用减法计算后,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追问,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减法,引导学生明白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板书:一共有7只,跳走2只,还剩几只?7

13、-2=5(只)(三)归纳:小结:小兔图和青蛙图,这两道题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图画应用题。这种图中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解决问题的时候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呢?第一步要弄清图里告诉我们什么了,要求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要会用这样的三句话说清楚。第二步:列式计算。第三步:检查、口答。(四)巩固练习1、应用新知、培养能力。有了刚才的分析验证,对于“做一做”中的两道题目,放手让学生自己辨析,完成之后进行对比。对比讨论:同样都是企鹅,为什么一道用加法计算,另一道用减法计算呢?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突出问号的位置不同,要求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2、静心设练,巩固提高这道题是练习十中的第六题结合“金色的秋天”情境

14、图,呈现了多个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尝试独立看懂图意,说出要解决的问题并能解答。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能力。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生:我认识了“大括号”,并且知道了它的意义,还学会了根据问号的位置来确定列式方法,同时还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你平时要留心观察,看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也隐藏着数学问题,比一比,看一看,做一个爱数学的小博士!六、说板书:6、7加减法的应用4+2=6(只)? 7-2=5(只)大括号下边表示总共的量设计意图:一节课的板书很重要,它展现了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留给学生最直观的

15、印象,也是由形象的情景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特别对于处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同学尤为重要。 6、7的加减法说课稿3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6和7的加减法”是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掌握这一内容,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为掌握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起了重大作用。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重点:学会6与7的组成。教材难点: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的组成。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学会6与7的组成。(2)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

16、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3)培养养成交流合作,鼓励摆出多样化的分法。二、说教法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第一步,他们还不习惯小学生的生活,还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摆脱不了用实物来演示。根据这些特征,我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第一,直观演示法第二,探索操作法第三,游戏法三、说学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6和7的组成”,并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

17、达能力;通过合作、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四、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产生探究欲望(1)游戏手指对数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复习“25的组成”,让学生感觉到是在于游戏,而不是在进行枯燥的学习。(2)联系生活引入课题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情境的兴趣,我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设问引入。2、分析问题,主动探究(1)出示主题图根据学生的设问,出示挂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并说出6的组成。(2)提问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驾驶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3)

18、建立联系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6的组成,边读边看边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习惯。3、提供探索机会,让学生探索(1)操作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推想、合作与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去体会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加深认识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为了使学生对7的组成产生更深的记忆,我让学生手指对数读一读,通过手、口、脑三者的结合,从而使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五、巩

19、固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每到这个环节也是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中采用了趣味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摘星星、帮小蚂蚁找家等活动。六、全课小结通过游戏的结束画面,使学生联想到今天学习的课题,并知道学习的内容。 6、7的加减法说课稿4 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小节6和7的认识及加减法中的用数学部分,主题图为课本47页插图:金色的秋天。教材简析:1、 主要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

20、的习题,练习中的13题美丽的小湖也是类似的题目,其内容都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2、 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2、 技能目标: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

21、数学用数学的乐趣。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1、从教材知识点分析:6和7的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8和9以及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2、 从学

22、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针对重难点,我打算采取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突破。教学过程:共分四大环节: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针对一年级学生纯真幼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看,她给咱们每个小组也送来了一份礼物(电脑出示)你能根据算式猜想一下,这些礼物各属于哪个小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用到哪些知识呢?我设计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借此复习6和7的加

23、减法,为后面学习它的应用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好,咱们还是随秋姑娘一起去大自然中转一转,看一看吧!(出示插图,导入新课)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1、 让学生对着插图,进行观察和交流。具体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由近及远或者由远及近有序地观察,借此培养他们初步地自主学习的意识,至于学生观察到什么,我不去做过多限制,不管是蓝天、白云、还是房子、小草,这些都是学生利用双眼来认知大自然的宝贵素材。接着安排小组交流观察的内容,并尝试提出疑难问题,在互通知识中,也给每位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

24、机会。然后,由小组代表在进行交流,并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做到知识共享。而这观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感悟体验的过程,学生从中感悟到自然美、家乡美,进而激发起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师用空洞的语言所不能替代的。2、 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我在与学生一起观察、感悟的过程中,有选择地解答一些疑难问题,并最终将重点巧妙地引到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教学上,比如说:图中还有哪些你以前从没见过的数学符号?你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或者说:老师这儿有两个新朋友,你想认识一下吗?这些导语都是可行的。接下来,我主要借助多媒体演示,先引导学生分别认知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25、明确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在演示中,注意把大括号的尖朝向各个方向,以避免学生认为大括号的尖总是朝上的误区。自制教具演示也是可以的。再引导他们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并能对着情境图叙述完整的图意,互相反复交流,直至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在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其实已孕伏了应用题的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应用题是非常有益的。3、 针对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在学生理解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之后,能够明确这幅图要求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也就是把男生和女生合起来,根据加法的意义,应该说不难解决。用左边的4人加上右边的2人,一共6

26、人,或者用男生2人加上女生4人。但我决不就此满足,而要深挖教材,引导学生列出多种算式,如扎小辫的3人加上不扎小辫的3人;低头的1人加上不低头的5人等等,打破了原先只用左右两堆求和的思维定势。这样做,我认为有利用于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况且,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当然算式的选择也得视题而定。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并与第一幅图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之处,自己去表述图意,如有困难,可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没必要过多讲解。如此反复之后,明确要求的问题是还剩几个向日葵盘?是求一部分,根据减法的意义,应该列式为72=5。利用电脑的优势,我也可将问号移到另一边,引导学生

27、列出不同的算式,75=2。这是两道容易混淆的减法算式,应加以辨析。而当问号移到算式中得数的位置时,这幅图则有上述两种列式。这两道应用题的教学,意在让学生从中感悟两点:1、问号的位置决定着列式方法。2、问号既然是要求的问题,那它必定是算式中的得数。同时辅以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至此为止,我认为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已真正突破。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加强烈。新教材蕴含着许多有待学生发现的奥秘,我认为只要教师充分地理解教材、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

28、和空间,就可以满足他们这种强烈的需要。4、 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刚才的分析验证,对于做一做中的两道题目,我放手学生自己进行辨析,从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全面搜集学生信息的基础上,我也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二、应用新知,培养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课本51页插图美丽的小湖与前面的知识点是类似的,因此,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对着图画进行讲故事比赛,如小鸭的一家、小青蛙比本领、小金鱼找朋友等等,以加深学生对图意的理解,从而能够正确列式解答问题,并辅以可行的奖励机制,如评选故事大王、速算冠军以及优胜小组等,意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逐步培养自

29、己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时机可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当然,这项活动也可视教学情况放到第二节课或者课外进行,毕竟,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四、及时总结,拓展延伸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庭院里有数学、田野中有数学、小湖边也有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数学,比一比,看一看,谁是爱数学的小博士。这样,就将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引向课外,从而体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我在教学中,不光利用多媒体,还要利用多种媒体,使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

30、力,我相信,这金色的秋天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好,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6、7的加减法说课稿5 一、说教材(一)、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6、7的加减法,是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由以前的一副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摆小木棒和摆图片的两幅直观图,让两个小朋友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地得出5+1=6,1+5=6和7-1=6,7-6=1两个算式,从而引出用一幅

31、图表示两个算式。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副情境图,并配合情境图安排了摆一摆的例题,一方面通过情境图向学生说明可以通过摆学具去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另一方面巩固用一副图表示两个算式的知识。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如第一组都用6朵花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准备。教材还安排了有关算式书写方法的内容,开始要求学生在练习格里写加、减法算式。(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的减法。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初步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

32、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灵活掌握6、7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图意,正确列式,理解加、减法算式的含义。、掌握、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三、说教法与学法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采用动手操作,观察的教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和讨论,给学生创造思维想象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算式,说得数。3+1 4+1

33、3+25-0 2+2 4-34+0 3-3 5-2 3-2 5-4 3+32、复习6和7的组成。1和()组成6,4和()组成6,6分成()和(),6和()组成7,7分成()和(),7分成()和()。(教学设想:复习旧知识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新授课1、教师谈话。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6、7的加减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2、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三、学习新知识1、教学5+1和1+5.(1)、出示小朋友数小棒图。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在数小棒?他们坐的位置是怎样的?桌上有几根小棒?小棒放在什么地方?(2)、指导学生摆

34、小棒列算式。、每一个同学拿出6根小棒,左边摆5根小棒右边摆1根,谁能说一说这一副图的意思?从左往右看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5+1=6为什么5+1等于6?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6)、请大家从右往左看,想一想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1+5=6为什么1+5等于6?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这样想:因为1和5组成6,所以1+5=6)、比较:看的是同一幅图,为什么却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呢?(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算式。问:这两个算式哪个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引导学生说相同点

35、和不同点)小结: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2、教学4+2和2+4(1)、让学生用小花操作:左边摆4朵小红花,右边2朵小黄花。教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自己摆的小花。从左往又看,先是几朵小红花?后是几朵小黄花?一共是几朵花?怎样列算式?算式:4+2=6教师:现在请同学们从右往左看,先是几朵小黄花?后是几朵小红花?一共是几朵花?算式:2+4=6(2)、比较4+2=6和2+4=6。问:如果不看图,怎样想4+2等于几呢?(想:4和2组成6,所以4+2=6)怎样想:2+4得几呢?(4+2得6,因为调换4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所以2加4也等于6)(教学设想: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

36、的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3、教学7-1和7-6。(1)、指导学生摆圆片列算式:学生动手摆7个圆片,然后用小棒分出6和1.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计算?怎样列式?列式:7-1=6(2)、提问:计算7-1时怎样想算得快?(3)、讨论: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小结:从小圆片图中,我们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数;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得到左边的数。4、教学6-2和6-4.(1)、让学生用小花操作:左边摆4朵小红花,右边摆2朵小黄花。去掉2朵黄花,还剩下几朵小红花?怎样列算式?

37、列式:6-2=4教师:现在老师去掉左边的4朵小红花,还剩下几朵小黄花?怎样列式?列式:6-4=2(2)、比较6-2=4和6-4=2.问:如果不看图,怎样想6-2等于几?6-4等于几?(想:6可以分成4和2所以6-2=4)(通过操作使学生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拿7根小棒自由摆图形,说图意。()+()=7 7-()=()2、再让学生拿6个三角形自由摆图形,说图意。()+()=6 6-()=()3、指导学生写加、减法算式。4、完成46页的“做一做”。(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吗?五、板书设计6、7的加减法5+1=6 4+2=6

38、 5+2=71+5=6 2+4=6 2+5=77-1=6 6-2=4 7-2=57-6=1 6-4=2 7-5=23+()=6 6-()() 6、7的加减法说课稿6 教材简析:1、主要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中的13题美丽的小湖也是类似的题目,其内容都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2、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

39、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2、技能目标: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1、从教材知识点分析:6和7的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8和9以及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2、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针对重难点,我打算采取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