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知识点总结材料(非常全面)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2923806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奥数知识点总结材料(非常全面)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奥数知识点总结材料(非常全面)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奥数知识点总结材料(非常全面)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奥数知识点总结材料(非常全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数知识点总结材料(非常全面)(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小学奥数知识点总结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X围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根本特征: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根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

2、语来表示。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根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根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根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局部置换出来;根本思路: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再根

3、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根本公式: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雪帆提示:鸡兔同笼的公式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因为它的变形更多!6盈亏问题根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根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展比拟,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此题型: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4、 根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当两次都有余数;根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当两次都不足;根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根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7牛吃草问题根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根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根本公式: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8周期循环与数

5、表规律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闰 年:一年有366天;年份能被4整除;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如此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平年:一年有365天。年份不能被4整除;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9平均数根本公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根本算法:求出总数量以与总份数,利用根本公式进展计算.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拟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

6、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根本公式。10抽屉原理抽屉原如此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4=4+0+04=3+1+04=2+2+04=2+1+1 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抽屉原如此二: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k=n/m +1

7、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理解知识点: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例4.351=4;0.321=0;2.9999=2;关键问题:构造物体和抽屉。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如此进展运算。11定义新运算根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根本混合运算。根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如此,把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根本运算过程、规律进展运算。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须知事项: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此题中使用。12数列求和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

8、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根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根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与五个量:a1 ,an, d, n,sn,通项公式中涉与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与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根本公式:通项公式:an = a1+n1d;通项首项项数一1) 公差; 数列和公式:sn,= (a1+ an)n2;数

9、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 (an+ a1)d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关键问题:确定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雪帆提示:推导出来的东西要熟记,可以利用植树问题推到!13二进制与其应用 十进制:用09十个数字表示,逢10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30+4=2102+310+4。=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注意:N0=;N=N其中N是

10、任意自然数 二进制:用01两个数字表示,逢2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2= 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A322+A221+A120 注意:An不是0就是1。十进制化成二进制:根据二进制满2进1的特点,用2连续去除这个数,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按自下而上依次写出即可。先找出不大于该数的2的n次方,再求它们的差,再找不大于这个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为0,按照二进制展开式特点即可写出。14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 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

11、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 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根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展,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根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局部。 直线: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这

12、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1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如果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分解质

13、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N=,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a2a3an。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P=(r1+1)(r2+1)(r3+1)(rn+1) 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6约数与倍数 约数和倍数:假如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性质: 1、 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 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 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

14、约数。 4、 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 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求最大公约数根本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一样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

15、24、36、48; 18的倍数有:18、36、54、72; 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 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求最小公倍数根本方法: 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17数的整除一、根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二、整除判

16、断方法: 1. 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2. 能被4、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 3. 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 4. 能被3、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 能被7整除: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6. 能被11整除: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数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7. 能被13

17、整除: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三、整除的性质: 1. 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2. 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3. 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4. 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18余数与其应用 根本概念:对任意自然数a、b、q、r,如果使得ab=qr,且0rb,那么r叫做a除以b的余数,q叫做a除以b的不完全商。 余数的性质:余数小于除数。假如a、b除以c的余数一样,如此c|

18、a-b或c|b-a。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加上b除以c的余数的和除以c的余数。a与b的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与b除以c的余数的积除以c的余数。19余数、同余与周期一、同余的定义:假如两个整数a、b除以m的余数一样,如此称a、b对于模m同余。三个整数a、b、m,如果m|a-b,就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读作a同余于b模m。二、同余的性质:自身性:aa(mod m);对称性:假如ab(mod m),如此ba(mod m);传递性:假如ab(mod m),bc(mod m),如此a c(mod m);和差性:假如ab(mod m),cd(mod m)

19、,如此a+cb+d(mod m),a-cb-d(mod m);相乘性:假如a b(mod m),cd(mod m),如此ac bd(mod m);乘方性:假如ab(mod m),如此anbn(mod m);同倍性:假如a b(mod m),整数c,如此ac bc(mod mc);三、关于乘方的预备知识:假如A=ab,如此MA=Mab=Mab假如B=c+d如此MB=Mc+d=McMd四、被3、9、11除后的余数特征:一个自然数M,n表示M的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如此Mn(mod 9)或mod 3;一个自然数M,X表示M的各个奇数位上数字的和,Y表示M的各个偶数数位上数字的和,如此MY-X或M11-

20、X-Y(mod 11);五、费尔马小定理:如果p是质数素数,a是自然数,且a不能被p整除,如此ap-11(mod p)。20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根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常用方法:逆向思维方法:从题目提供条件的反方向或结果进展思考。对应思维方法:找出题目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转化思维方法:把一类应用题转化成另一类应用题进展解答。最常见的是转换成比例和转换成倍数

21、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一条件下的分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一倍量。假设思维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可以把题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展调整,求出最后结果。量不变思维方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而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B、总量发生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C、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替换思维方法: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从而使数量关系单一化、量率关系明朗化。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

22、展处理。浓度配比法:一般应用于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的状况。21分数大小的比拟根本方法:通分分子法:使所有分数的分子一样,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和分母的关系比拟。通分分母法:使所有分数的分母一样,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分子的关系比拟。基准数法:确定一个标准,使所有的分数都和它进展比拟。分子和分母大小比拟法:当分子和分母的差一定时,分子或分母越大的分数值越大。倍率比拟法:当比拟两个分子或分母同时变化时分数的大小,除了运用以上方法外,可以用同倍率的变化关系比拟分数的大小。具体运用见同倍率变化规律转化比拟方法:把所有分数转化成小数求出分数的值后进展比拟。倍数比拟法: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得数和1进展比拟

23、。大小比拟法:用一个分数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出的数和0比拟。倒数比拟法:利用倒数比拟大小,然后确定原数的大小。基准数比拟法:确定一个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比拟。22分数拆分23完全平方数完全平方数特征: 1.末位数字只能是:0、1、4、5、6、9;反之不成立。 2.除以3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 3.除以4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 4.约数个数为奇数;反之成立。 5.奇数的平方的十位数字为偶数;反之不成立。 6.奇数平方个位数字是奇数;偶数平方个位数字是偶数。 7.两个相临整数的平方之间不可能再有平方数。平方差公式:X2-Y2=X-YX+Y完全平方和公式:X+Y2=X2+2XY+Y2完全平方差

24、公式:X-Y2=X2-2XY+Y224比和比例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样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 比例的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交叉相乘),ad=bc。 正比例:假如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AB的商不变时,如此A与B成正比。 反比例:假如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AB的积不变时,如此A与B成反比。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把几个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

25、份,叫按比例分配。25综合行程 根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与问题:追与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

26、:画线段图法 基此题型:路程相遇路程、追与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与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26工程问题根本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根本思路: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述三个根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关键问题: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经验简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27逻辑推理根本方法简介:条件分析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

27、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拟多,需要屡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展列表来辅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展判断。条件分析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如此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如此表示否认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展条件分析的推理之

28、外,还要进展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简单归纳与推理: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28几何面积根本思路: 在一些面积的计算上,不能直接运用公式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对图形进展割补,平移、旋转、翻折、分解、变形、重叠等,使不规如此的图形变为规如此的图形进展计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记忆一些常规的面积规律。常用方法: 1.连辅助线方法 2.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大胆假设有些点的设置题目中说的是任意点,解题时可把任意点设置在特殊位置上。 4.利用特殊规律等腰直角三角形

29、,任意一条边都可求出面积。斜边的平方除以4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梯形对角线连线后,两腰局部面积相等。圆的面积占外接正方形面积的78.5%。在几何面积里,很多孩子都不是太明白,实际上它有几个知识点,如果你掌握了,万事就ok了!29立体图形名称图形特征外表积体积长方体8个顶点;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S=2(ab+ah+bh)V=abh=Sh正方体8个顶点;6个面;所有面相等;12条棱;所有棱相等;S=6a2V=a3圆柱体上下两底是平行且相等的圆;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S=S侧+2S底S侧=ChV=Sh圆锥体下底是圆;只有一个顶点;l:母线,顶点到底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S=S侧+S底S侧=rlV=Sh球体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球的半径。S=4r2V=r330时钟问题快慢表问题根本思路: 1、按照行程问题中的思维方法解题; 2、不同的表当成速度不同的运动物体; 3、路程的单位是分格表一周为60分格; 4、时间是标准表所经过的时间;合理利用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