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2922784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0.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相识8个二类字,指导美观书写“变”“披”两个一类字;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2、实力目标:造就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实力;造就学生大胆表演、想像、表达的实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爱护青蛙。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具打算: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一、谜语导入,激发爱好:敬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教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

2、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日,我们就来学一个特别好玩的故事。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边看边思索: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答复:(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遇到了鲤鱼,又遇到了乌龟,最终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3)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强调撇点的方向要往外)。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答复: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给不相识的字注音。2、学生配

3、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3、出示课件:认读二类字。(先认读,再组词读)灰迎阿姨顶披鼓4、指导写“披”字(强调右边的皮,横勾别丢掉)5、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看课件演示青蛙的生长过程)板书:长后退长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长什么样呢?(出示课件)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愉快的语气。2、长成后的青蛙又是什么样呢?学习第四段:采纳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相识。如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洁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过渡句:哦,小青蛙多得意啊,我们也来当当得意的小青蛙,跳起来吧!4、通过比照我们

4、知道,青蛙小时候和长大后,样子有这么大的改变啊!课文中讲,小蝌蚪在变成青蛙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和乌龟,最终才见到了青蛙妈妈,它们都说了些什么,让我们读一读,演一演吧!(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1)学习其次段:(鲤鱼)(突出礼貌教育):读出小蝌蚪的着急语气和鲤鱼妈妈的温柔语气学习小蝌蚪的礼貌板书迎(2)学习第三段:(乌龟)(造就想像和写作实力)读出乌龟慢吞吞的语气板书追造就想像实力:小蝌蚪们看到乌龟,会怎样说?咦?前边那只动物就是四条腿、宽嘴巴,它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吧!快,追上它!造就写作实力:为什么小蝌蚪把乌龟当成

5、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晰,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必须要描写全面和详细,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依据身体的局部的特征就去判定,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化了解。(3)学习第五段:(青蛙)(造就表演实力)读出青蛙的和善和疼爱的语气小蝌蚪欣喜的语气板书游师生共演这一段五、板书总结,回忆全文:1、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终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改

6、变: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终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2、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师:作者一组:小蝌蚪二组:鲤鱼三组:乌龟四组:青蛙)3、课堂练习: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慢慢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六、资料汇报,学问拓展。1、你喜爱青蛙吗?为什么?(资料汇报)2、你准备怎样爱护青蛙?3、他们这样做对吗?看课件明辨是非4、出示宰杀青蛙和做成菜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5、师总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挚友,我们应当爱护青蛙。出示课件:爱护青蛙爱护动物爱护环境(学生大声齐读)七、课外延长,布置作业:养几只小蝌蚪,视察它们的发育过程,

7、然后放归到大自然中去。34、小蝌蚪找妈妈长后腿长前腿尾巴变短变小蝌蚪青蛙找鲤鱼(迎)乌龟(追)妈妈(游)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习相识本课“脑袋塘捕”等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两、就、肚皮”等10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改变,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及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2、视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学和媒体打算:角色头饰,课件,青蛙生长视频。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1、瞪大眼睛,看教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世界上最宏大的一个人的名字,名字叫妈妈。(板书:妈妈)读妈妈,留意叠词其次个字音

8、读轻声像这样的词,你还能说说有哪些?(爸爸妹妹哥哥)2、可是有一天,妈妈找不到了,我们要去找妈妈。(板书:找)可是不是我们去找妈妈,而是它小蝌蚪。(完成板书:小蝌蚪找妈妈)读课题,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这个故事特别好玩,是童话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后小身板坐直。三、借助学习单,学习生字这一课要相识的生字写在学习单上了,拿出学习单,自己读读。小组合作认读,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点赞。池塘脑袋捕食阿姨乌龟披着鼓着黑灰色迎上去追上去宽嘴巴头顶上沟通检查:披着鼓着轻声鼓着做动作,手握拳头,高于平面头顶上鼓着怎么做动作迎追都是什么旁?什么构造?什么叫迎上去什么叫追上

9、去?四、学习课文,想想小蝌蚪和青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填写学习单1、()塘里有一群小蝌蚪,()的脑袋,黑()色的身子,甩着()的尾巴,愉快地游来游去。2、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裳,露着雪()的(),鼓着一对()眼睛。3、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先后遇到了鲤()阿姨和()龟。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愉快,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盼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议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得意的大青蛙。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

10、过程中遇到了谁和谁?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协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学习第2段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望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于是,就-迎上去,问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忱、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过渡:于是,小蝌蚪道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接着找寻自己的妈妈。学习第3段引读:它们游哇游,望见了一只赶忙叫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指导朗读,读出急迫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

11、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过渡:于是,他们充溢了信念,接着找妈妈,他们坚信这一次必须能找着自己的妈妈。学习第4段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望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嘿,这一次可要细致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他们细致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必须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非常确定地叫道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特别开心,笑着说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呼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终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迅捷),做动作读一读。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师:它们可真是

12、人类的好挚友,是庄稼的爱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许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分角色朗读课文五、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改变,是怎样变的呢?小组沟通集体汇报,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六、总结全文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七、指导写“孩”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3教学打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改变,造就学生视察实力。3.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爱护青蛙。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了解

13、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改变,从而造就学生视察实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相识青蛙吗?(生:相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挚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挚友和坏挚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挚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挚友。你们喜爱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日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视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

14、改变?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提醒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3、提问:大家看到最终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终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细致视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改变?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终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1、自轻声朗读课文。思索: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2、订正读音(群、捕、迎、裳等)3、答复思索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表达局部;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四、讲读课文。1、讲读第一自

15、然段,看第一幅图。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愉快”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答复。)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好玩、愉快的神情。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其次题(1)小题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4教学要求: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相识3个新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16、2理解课文内容,答复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3细致看图,讲解并描述图意,造就学生视察、思维和表态实力。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要爱护青蛙。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课前打算: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昨天,教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艳羡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1班的小挚友是最机灵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情愿帮这个忙吗?今日我们就来

17、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老师相机板书:乌龟三、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留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改变?四、检查、沟通自学状况1学习生字新词。1在课文里找诞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构造特点,然后写一写。3老师重点指导:蝌蚪,kdu,都是左右构造,虫字旁。群,qn,13笔,左右构造

18、。灰,hu,6笔,半包围构造,右下是“火”。腿,tu,13笔,左右构造,右边是退。姨,y,9笔,左右构造,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留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n,三拼音,10笔。嘴,zu,要读准平舌音,留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7笔,留意下边的写法。摆,bi,左右构造,13笔,追,zhu,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左右构造,7笔。鼓,g,左右构造,13笔,留意写好右边的笔画。2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五、课堂练习认记生字新词。其次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蝌蚪一群灰色乌龟宽嘴巴鼓眼睛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19、。二、导学课文1.导读第1自然段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愉快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老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2小蝌蚪此时此刻在做什么呀?愉快地游来游去3小蝌蚪在池塘里愉快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愉快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4小蝌蚪太惦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确定协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答复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5出示鲤鱼教师此时此刻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6交换,学生念

20、鲤鱼妈妈,老师念小蝌蚪。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7从鲤鱼妈妈的答复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2.导读第3自然段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接着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改变?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3.导读第4自然段。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板书: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开心、很踏实表演动作。4.齐读第

21、5自然段。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机灵,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改变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5.小结:教育学生要爱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挚友,特地吃害虫。青蛙擅长捕获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到达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爱护青蛙三、课堂练习1读写生字新词。2仿写句子。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愉快地游来游去有一群鹅有一群小鸡有一只猴子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看拼音,写汉字。Qng w m ma yu s tio

22、tu ,kun kun de zu ba,g zhe d yn jing,p zhe b l de y shang,lu zhe xu bi de d p。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起先什么样?后来呢?老师板书: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二、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教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四、总结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解并描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改变,再写小蝌蚪望见了谁,最终用对话来完毕。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驾驭了生字、新词

23、,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依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志向象,按依次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协助。五、课堂练习1说说我们应当怎样爱护好青蛙和蝌蚪。2完成课后习题3。板书: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 变 青蛙大脑袋 长了两 长了两 尾巴 不见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长尾巴 找妈妈 鲤鱼 乌龟 大青蛙 捉害虫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5在充分研读教材和了解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就是对上课的教学设计了,一般包括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深化品读、总结全文等环节,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我这样设计,这样上: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教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我们来帮

24、一帮他好吗?出示启示内容,提醒课题。设计意图:爱好是诱发学生学习方法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学生才能对本堂课产生深厚的爱好。因此,我从“寻人启示”入手,创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可以很快把孩子们引进课文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同时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自主识字,组内沟通;汇报成果,全班沟通,师反应指导字词读音和书写。设计意图: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以识字为主,多种形式男女生读、小组读、开火车等读字词。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细致视察,自主

25、识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视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状况,重视教师的范写,再让学生临写,最终在班级内沟通汇报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造就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学会不同形式的读书方法,抓住关键字词快速提取文中有用的信息。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视察图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语,重点指导学生对“甩着”“愉快”“游来游去”等词语的理解,参照画面,启发想象,练习仿说,同时体会词语的精妙之处。2.课件出示小蝌蚪与鲤鱼对话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对应段落,画出对话内容,分角色读对话;思索:小蝌蚪为什么想找妈妈?在看到鲤鱼妈妈叫小鲤鱼捕食时,小蝌蚪心里在

26、想什么?品析词语“迎上去”,分角色表演,体会词语意思;课件出示前一幅图比照小蝌蚪有哪些改变。3.课件出示小蝌蚪与乌龟对话图片,找出对应段落,画出对话内容组内自由分角色读对话;思索: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乌龟是什么样子的?品析词语“追上去”,进展角色表演,体会词语意思;老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和读准语气;课件出示前一幅图比照小蝌蚪又发生了哪些改变。4.出示课件,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汇报成果;老师出示自学提示:小蝌蚪又遇到了谁,画出对话内容,带着感情读一读。思索:小蝌蚪这次是如何确定青蛙是它们的妈妈的?青蛙的样子如何?画出相关词句;品析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词语“

27、蹲”“披”“露”“鼓”,通过替换词语感受原文中这些字词的精妙。5.齐读最终一段,思索:小蝌蚪变成青蛙之后跟着妈妈干什么去了。播放青蛙捕获害虫的科普录像,通过真实可感的情境,让学生了解青蛙是益虫以及捕获害虫的本事。再次出示文中插图,简要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到文中语言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号召少先队员要爱护青蛙,从而把爱护青蛙这一相识水平深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升华感情。熬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实力。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谈收获。让学生先说收获,师再总结升华,点明主题:课文通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小青蛙的长成过程。大自然中还有

28、许多学问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视察,多读课外书,就必须能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码学问。五作业设计,稳固提高。1.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读课文。2.给家人或同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改变,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及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2、视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学和媒体打算句子卡,生字卡,投影图片。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

29、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相识。今日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3、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协助小蝌蚪找到妈妈。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看第一张图片,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默读课文用划出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愉快的语气随机学习生字灰

30、。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愉快,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盼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议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得意的大青蛙。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进展朗读指导,学习生字披、鼓。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师:假设你此时此刻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四、写字指导1、视察有、在、什、么,学生说说要留意的地方。2、范写,学生描描写写。3、评价。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卡片。2、朗读小蝌蚪和青蛙样子的句子。二、接着学习课文,朗读感悟。1

3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改变,是怎样变的呢?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改变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小组沟通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2、学习课文25段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协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学习第2段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望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于是,就迎上去,问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忱、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

32、得有什么特点?过渡:于是,小蝌蚪道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接着找寻自己的妈妈。学习第3段引读:它们游哇游,望见了一只赶忙叫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急迫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迫?赶忙、追上去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指导朗读,读出急迫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过渡:于是,他们充溢了信念,接着找妈妈,他们坚信这一次必须能找着自己的妈妈。学习第4段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望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嘿,这一次可要细致看

33、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他们细致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必须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非常确定地叫道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状况。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精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精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觉,不断去探究,坚持究竟,终会有胜利的一天。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特别开心,笑着说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呼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终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迅捷,做动作读一读。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

34、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挚友,是庄稼的爱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许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3、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挚友生活地更舒适平安,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四、总结全文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分角色朗读全文。五、演一演这个故事六、指导写变、条。查找、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害虫?青蛙为什么成为捉害虫的能手?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青蛙迎鲤鱼图追乌龟图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7一、教学目的要求:1、在理解课文根底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插图和课文,造就学生的视察思维和动手实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3、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改

35、变,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及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教学难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改变。教育学生要爱护青蛙。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2、复习生字词。二、自由读课文:1、标自然段。2、边读边思索: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用横线画出来青蛙是什么样的?用双横线画出来。2、 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找出相关语句读读。3、小蝌蚪为了找妈妈,一路上都遇到了谁?用圆圈圈出来4

36、、.最终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愉快”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答复。.指引:课文上说小蝌蚪愉快地游来游去,告知我们小蝌蚪很快乐,逍遥自在的,小挚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愉快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愉快地”一词,出示:“愉快地”的句式

37、、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练习、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好玩、愉快的神情。4、齐读第一段。其次段。1、表达: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课件显示,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改变?引导视察进展比拟。2、小蝌蚪游呀游呀,望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挚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理解“迎上去”意思。鲤鱼妈妈怎么答复的?请一个小挚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挚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

38、表达的话。分角色朗读。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课件显示,让学生比拟。5、指引: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望见了乌龟,小蝌蚪会怎么想的?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答复: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表达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开心、迫切的心情。乌龟又怎么说的?此时此刻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教师读表达的话。分角色朗读。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答复后加以指引: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

39、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8、此时此刻,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定小组探讨。第三段。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改变? 2、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开心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慨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例句:妈妈,我们好不简单找到你啊!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妈妈,我们最终找到你了!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特别开心,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挚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挚友读妈妈的话。分角色朗读。5、

40、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拟。课文上描写的: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换一个说法: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得意。齐读这一段话。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得意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板书:蹲 披 露 鼓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假如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板书:碧绿的 洁白的

41、9、比拟: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洁白的肚皮。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11、小挚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12、讲解并描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挚友要好好爱护青蛙。13、此时此刻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学生自学课文最终一节14、出示卡片:蹲 蹬让学生认读,并区分其含义。三、朗读全文。四、简要复述。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洁地说说?学生默读,打算复述。板书设

42、计大脑 披衣灰身 露肚长尾 鼓眼小蝌蚪 找 妈妈长出两条后腿 尾巴变短、不见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8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改变,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及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分角色朗读课文。1.学会生字、生词。2.视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生字词小黑板、教学录像带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相识青蛙吗?(生:相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挚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挚友和坏挚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挚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挚友。你们喜爱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

43、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日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学生视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改变?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提醒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3.提问:小蝌蚪最终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细致视察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改变?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

44、?后来又怎么样?最终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1.自轻声朗读课文。思索: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2.订正读音(群、捕、迎、裳等)3.答复思索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表达局部;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四、讲读第一自然段。1.讲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愉快”呢?(师指

45、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答复。)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好玩、愉快的神情。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其次题(1)小题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一、教学内容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本文是一篇溶学问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逝”四个阶段,最终变成了青蛙,说明白青蛙生长过程形体改变,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二、教学目标确实定1、认知目标1、相识“故、迎、阿、姨、追、顶、披、鼓”等八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六个

46、生字。2、了解蝌蚪与青蛙的特点,相识蝌蚪与青蛙。2、实力目标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外形特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精确理解和运用“蹦、跳、蹬”等课文中出现的动词。3、情感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增加学生对科学童话的爱好,促进学生对学问的驾驭。2、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三、课文教学重、难点确实定重点: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改变。2、体会文中用词的精确性。难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精确性。四、教学对象的分析及采纳的学法指导: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历,易承受感性的学问,且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表现

47、欲强,爱效仿,对一切别致事物都充溢新奇心,爱说爱问,活泼天真,依据这些特点,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1、创设情境、激发爱好。依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爱好。主要通过课件演示的形式,让学生区分动词;鉴于学生表现欲强,爱效仿,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精确性。2、引导探究、开拓思路。由于低年级学生爱说爱思爱问,对一切别致事物充溢新奇,我将以多媒体出现青蛙生长过程四个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视察,发觉青蛙形体的改变,同时引导和鼓舞学生发觉文中没有说明的细微环节。如眼睛的改变等。3、课外延长,积累学问。依据低年级学生机灵、好学、求知欲

48、强的特点,我将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青蛙的学问,丰富学生学问面,鼓舞学生能从课外寻求获得学问的方法。五、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索,在实践中相识,在感受中领悟”。小蝌蚪找妈妈是篇科学童话,为体验、感悟型阅读供应了条件。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优化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加精神,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实力的开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力得到开展,多媒体课件设计从学生实际启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体学习行为。1、创设情境、理解课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播放动画、展示图片、出示练习、播放朗读

49、,使学生在看、听、说、练的过程中慢慢进入课文内容,在调动感官功能的根底上熟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相识青蛙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2、加强朗读,感悟语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受领悟课文内容,如带着问题朗读,领悟用词的精确性;分角色朗读,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不易,从而体会小蝌蚪独立生活与勇于探究的精神。3、启发教学,提高相识。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想象气氛,以青蛙对话的形式想象青蛙母子相识后的沟通,稳固学问,加深相识,开拓思路。另外,结合多媒体课件供应的课外学问,使学生更清晰地相识青蛙是益虫。六、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纳自制的和收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本课课件穿插于教学过

50、程中,起到协助教学的作用。1、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蝌蚪的外形,引导学生抓住小蝌蚪的脑袋、身子、尾巴的特点视察并说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视察实力,又熬炼了学生的表达实力,学生对小蝌蚪的外形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引导说的过程中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2、感知课文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地视察当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改变。3、理解词语“迎上去、追上去、游上去”时,以课件演示动画,使学生体会领悟这三个词的区分。在相识青蛙特点时,以课件出示图片,了解青蛙的形体特点,体会用词的精确性。4、在发散思维训练时,支配了青蛙鸣叫的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想象小青蛙与妈妈的对话内容。5、以电脑

51、小博士的形式展示青蛙图片及文字资料,并播放文字资料的录音。拓宽学生的学问面。七、教学流程分析与设计意图。一、导入课文 。1、师引语:今日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挚友,猜猜它是谁?说谜面:大脑袋,园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叫,抓害虫,顶呱呱。2、生沟通,说谜底。板书:小蝌蚪3、出示小蝌蚪图片,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4、引语:今日请大家听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设计意图:以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也初步认知小蝌蚪。通过图片演示,学生对小蝌蚪的印象又深一层,通过看图填空的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视察描述小蝌蚪的外形,造就和熬炼学生口语表达实力。二、感

52、知课文。播放录音,要求大家听完故事后想一想,说一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引语:刚刚,大家听故事时都特别谨慎,也特别用心。此时此刻,谁最想说一说。3、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4、自读课文,用“”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小蝌蚪身体改变的句子。设计意图:动画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形式,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既能集中学生留意力,又能增加学习乐趣。同时让学生在视察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改变。引导学生读、思、说,结合课件点拨,使低年级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三、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2、比拟、体会、领悟:迎上去

53、、追上去、游过去。 播放语句,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分。A、小蝌蚪望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B、小蝌蚪望见一只乌龟摇摆四条腿在水里游,赶忙追上去。C、小蝌蚪望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区分三个词,同时引导学生领悟用词的精确性;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内化的语言以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符合低年级学生爱效仿的特点。3、分角色朗读。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表演朗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选择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体会语感。

54、四、启发思索。引语:为什么小蝌蚪认定大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1、点拨朗读。鲤鱼和乌龟是怎样向小蝌蚪描述他们的妈妈的?用“”画一画,读一读。2、看图填空。引语:小蝌蚪见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文练习:1、选词填空。 披、鼓、蹲、露他们游到荷花旁边,望见荷叶上 着一只大青蛙, 着碧绿的衣裳, 着洁白的肚皮, 着一对大眼睛。2、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配上动作。示意小蝌蚪独立生活,遇事能主动探究,真了不得。设计意图:借助鲤鱼、乌龟之口感知青蛙外形特点,从学生初步感受抓住特点描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想象青蛙的模样。结合课件,看图填空,体会用词的精确性。以表演的形式再现青蛙状态,能调动学生学习踊跃性。以示

55、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小蝌蚪独立生活与主动探究的精神。五、发散思维。引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青蛙,听到了妈妈的招呼,他们是怎么做的?1、结合动画,选词填空。蹦、跳、蹬他们后腿一 ,向前一 , 到了荷叶上。2、播放青蛙鸣叫的声像,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青蛙和妈妈都说了些什么?3、夸夸想想。1、你们喜爱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2、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爱梦想,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青蛙母子的对话,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时机,开拓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留意。表扬是教学中常用来鼓励学生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去表扬小蝌蚪,有助于学生领悟小蝌蚪独

56、立生活与主动探究的精神。六、课外延长。1、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青蛙的学问?2、听听小博士的介绍:播放介绍有关青蛙学问的文字资料。青蛙的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1900多种,我国就有150种左右。闻名的弹琴蛙,是我国的特产,它鸣声宛转,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那么鸣声消沉粗暴,似乎男低音在歌颂。蛙声除了给人以“音乐”的观赏外,它还能预报天气。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书中也有“三月初三听蛙声,卜水旱”的记载。近代,我国有不少农谚也是反映蛙鸣与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头翘”,等等。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于幼虫蝌蚪时,它一天就能吃掉101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时,用它灵活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虫。青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殊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大蟾蜍,经处理晒干成干蟾,可治疗小儿疳积。从它的耳后腺、皮肤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药品,具有强心、镇痛、止血和治疗疔疮等作用。青蛙是益虫,所以必需加以爱护,不准捕杀。设计意图:以课件演示的形式延长课外学问,扩大学生学问面,对于学生深化了解青蛙,爱护青蛙是非常有益的,在轻松愉悦气氛中完毕本课。七、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