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6年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82921379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6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6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6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6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6年(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6年(一) (1-3题为单项选择题,4-7题为多项选择题)。 注:见历年真题赏析第一节第一题。见历年真题赏析第一节第一题“解析”。(二)(1-3题为单项选择题,4-8题为多项选择题) 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没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附电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吊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并将防滑板点焊接。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60万元,处

2、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元,设备损失200万元,停产损失150万元。 1. 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为_。A.企业经理B.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C.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作业人员D.甲班队长E.甲班队员答案:C解析 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为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作业人员。2. 根据上述情况描述,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_。A.45万元B.105万元C.133万元D.333万元E.483万元答案:D解析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6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元,设备损失200万元为直接损失,总计333万元。3.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该事故的类别

3、应为_。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车辆伤害E.其他伤害答案:C解析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该事故是由于塔吊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引起的,塔吊属于起重机械,故为起重伤害。4. 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A.该企业所在行政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督管理B.该项工程应取得施工许可证C.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处罚D.建筑企业应当为本企业所有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答案:BCE解析 该企业所在行政区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

4、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督管理;建筑企业应当为本企业从事高危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5. 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_。A.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工程监理单位C.地市级公安部门D.县级环保部门E.县级工会答案:AC解析 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地市级人民政府、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地市级公安部门、检察院等。6.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86),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_。A.私自改装、使用不牢固的设施B.塔吊司机作业时未加注意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D.塔吊吊臂防滑板开焊

5、E.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答案:AD解析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86),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7.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塔吊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用于制造B.该企业塔吊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方可使用C.该企业应制定塔吊事故的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E.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40日内办理完成答案:BCD解析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

6、业的情况,塔吊设计文件应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后方可用于制造,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30日内办理完成。8. 针对此次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按照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属于一般死亡事故B.按照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属于重大事故C.在向受伤未愈的相关人员调查取证时,交谈取证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D.此次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该企业的基本情况E.此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答案:BDE解析 按照工矿商贸企业的事故调查分级原则,此次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属于重大事故;在向受伤未愈的相关人员调查取证时,没有

7、规定交谈取证时限。(三) 某县一化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06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生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导致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

8、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05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答案:员工应急教育、培训不足。预案应急演习不足。应急救援器材不足。 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

9、。 2. 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答案:不应只由安全科员工组成预案编制组。 建议:预案编制组由下列部门及相关人员组成,即生产科、技术科、安全科和工会。 预案不应只由安全科长一人审查。 建议:组织与应急有关的各部门对预案进行评审,也可邀请专家评审。 预案不应由副厂长签发。 建议:预案由厂长签发。 发布后预案宣传不够,员工不了解。 建议:向员工进行宣传并进行必要的演习。 预案没有及时更新。 建议:厂有关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预案。 预案没有按有关规定报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建议:预案报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 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

10、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答案: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四) 注:见历年真题赏析第二节第一题。 见历年真题赏析第二节第一题“答题要点”。(五) 某厂有机械加工车间、喷漆车间、锅炉房以及厂内油库等。机械加工车间有加工机械7台 (套),额定起重量2.5 t的升降机1台,额定其重量1.5 t、提升高度2 m的起重机1台,叉车2台。喷漆车间有调漆室、喷漆室、油漆临时储藏室、人员休息室等。锅炉房有2台出口水压0. 4 MPa(表压)、额定出水温度149

11、、额定功率28 MW的锅炉。厂内油库有3 t的汽油储罐1个及其他配套的加油设备。2005年12月3日7点30分(8点正式上班),机械加工车间起重工小李做好了起吊准备,在其他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开始了吊装作业。7点45分,小陈进入机械加工车间,未走行人通道进入吊装作业区,被起吊的钢件撞成重伤,小李慌忙停止吊运。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该厂可能发生爆炸的装置、设备、场所有哪些?说明爆炸的性质。答案:调漆室:化学性爆炸。喷漆室:化学性爆炸。调漆临时储藏室:化学性爆炸。锅炉:物理性爆炸。油库或油罐:化学性爆炸。2.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要说明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规定。答案

12、: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按规定在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登记。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按规定作好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 按规定作好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 及时消除事故故障。 按规定进行特种设备的报废注销。 编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11)做好使用前的试运行和例行检查。 (12)做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 (13)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3. 指出此次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成员构成。答案: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等有关人员以及本单位工会代表。4. 简要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答案:事故发生时间:2005年12月3日。 事故发生地点:机械加工车间。 事故过程描述。 事故受害人:小陈。 事故类别:重伤事故。 事故类型:起重伤害。 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事故责任者:小陈或小李,或小陈与小李。 事故直接原因:a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b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事故间接原因:未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11)建议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