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设施上电气安装区域分级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2822446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石油设施上电气安装区域分级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石油设施上电气安装区域分级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石油设施上电气安装区域分级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石油设施上电气安装区域分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设施上电气安装区域分级(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I级0区、1区和2区石油设施上电气安装区域分级推荐作法Remended Practice for Classification of Location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t Petroleum Facilities Classified as Class I, Zone 0,Zone 1, and Zone 2API RP 505-1997 edition在具有易燃性气体或蒸气可能存在的场所,为了防止使用的电气设备成为引火源,置于这种危险性区域的电气设备须具有防爆功能的设计。但要使这些防爆电气设备发挥其功能,必须将其正确的安置于其适用的等级场

2、所。因此明确定出工作场所的防爆区域等级X围,为正确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首要工作。西方国家对于防爆危险区域的划分,较完整的规X有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API)、国际电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mission, IEC)、美国国家电工法规(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NEC)与石油协会 (Institute of Petroleum, IP)等。下面仅对API RP 505的大体框架作个简要的介绍:API RP505的内容一共分14个章节与5个附录。第1章:适用X围第2章:参考

3、文献第3章:缩略语与术语定义第4章:起火或爆炸的根本条件第5章:易燃易爆的液体,气体与蒸汽第6章:分类标准第7章:分级区域的X围第8章:对普通设施确定分类区域程度和X围的推荐做法第9章:对石化炼油厂确定分类区域程度和X围的推荐做法第10章:对陆上与船上固定式钻井平台与生产设施确定分类区域程度和X围的推荐做法第11章:对移动式近海钻井单元确定分类区域程度和X围的推荐做法第12章:对在浮式生产单元的钻井平台与生产设施确定分类区域程度和X围的推荐做法第13章:为将来保存第14章:对石油管线输送设施确定分类区域程度和X围的推荐做法附录 A:采用自然的方法运用方程1&2对封闭区域得到足够通风的简单算例附

4、录 B:使用Fugitive Emissions(易挥发物逸散)计算最小的空气引入率得到足够的通风附录 C:标识I级,0类,1类与2类危险区域的参考图标附录 D:提示性附录另一个可选的区域分类方法附录 E:区域分类的步骤附录 F:提示性另一个可选的通风标准IEC 79-10, MOD区域分类:第 I 类 0 区(Class I Zone 0):易燃性气体或蒸气达到足够浓度的情形连续存在或存在很长段时间之场所。第 I 类 1 区(Class I Zone 1):(1)易燃性气体或蒸气在正常操作时可能达到足够浓度之场所,或(2)因为修护或保养因泄漏而使足够浓度之易燃性气体或蒸气经常存在,或(3)设

5、备操作或运作,因其特性在设备停机或错误操作时可能造成易燃性气体或蒸气泄漏浓度增高,同时造成电气设备之失效而成为引火源,或(4)邻近第 I 类 0 区之区域,以致可能有高浓度易燃性气体或蒸气之累积。除非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通风与有效的安全装置防止通风失效。第 I 类 2 区(Class I Zone 2):(1)易燃性之气体或蒸气在正常操作时不太可能发生聚集,如发生时也很短暂,或(2)挥发性易燃液体、易燃性气体或易燃性蒸气在处理、制造或使用时,通常在密闭容器或密闭系统中进展,只有在意外破裂或容器失效或设备不正常操作处理时液体或气体可能泄漏,或(3)可燃性气体蒸气正常时,已使用正压方式防止发生浓度太

6、高,但可能因通风系统不正常操作或失效,从而使其变成危险区域,或(4)邻近第 I 类 1 区之区域,以致易燃性气体可能与其相通,从而发生聚集之场所。除非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通风与有效的安全装置防止通风失效。下面针对第11章内容,对移动式近海钻井平台的区域分类:11.6.1 Class I,Zone 0危险区域11.6.1.1 在某些部位,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汽持续的聚集或长时间聚集。这些部位被划为Class I,Zone 0区;以下区域均备划分为Class I,Zone 0区:11.6.1.1.1 储罐的内部空间与管线连通到大气例如,接近于大气压力的操作用于储存钻井泥浆或生产原油或天然气,以与11.6

7、.1.1.2 其他部位有易燃液体,气体或蒸汽持续产生或长时间产生的场合。11.6.2 Class I,Zone 1危险区域11.6.2.1 以下区域划定为Class I,Zone 1危险区域:11.6.2.1.1 在矿井与最终脱气排放口之间,包含泥浆循环系统任意局部的密闭空间。11.6.2.1.2 在钻台以下与可能包含某个泄放点如顶部的钟型排放口的密闭或半密闭区域。11.6.2.1.3 在钻台上的密闭空间与在11.6.2.1.2节中没有被实体平台solid floor分开的空间。11.6.2.1.4 在以下边界的1.5米5英尺X围内的外部空间或半密闭空间:a在11.6.2.1.1节提到的泥浆系

8、统设备的开口,(b) Class I,Zone 1部位的通风出口,(c ) 连接Class I,Zone 1区域的通道口例如,门,窗户,人孔等。11.6.2.1.5 位于Class I,Zone 1区域的储罐pit,输送管或其他类似结构,如果它们的布置不会发生气体的泄漏,就可以考虑将它们划为Class I,Zone 2区。11.6.3 Class I,Zone 2危险区域11.6.3.1 在泥浆罐最终脱气排放口与泥浆泵吸入口之间的泥浆循环系统的密闭区域。11.6.3.2 井架内离钻井台3米10英尺高的外部空间。11.6.3.3 任何可能聚集易燃气体的半封闭区域的下方以与相邻的钻台,井架边缘与任

9、何封闭区域。11.6.3.4 钻井台的下方外部空间与在某个可能的泄漏源半径3米10英尺内的区域例如钻井接头的顶部。11.6.3.5 在11.6.2.1.4节中提到的Zone 1区域1.5米以内的区域以与在11.6.2.1.2节提到的半密闭区域1.5米以内的部位。11.6.3.6 Zone 2 区域内1.5米X围内的开放区域。11.6.3.7 通向Zone 1空间1.5米X围内的开放区域。11.6.3.8 钻台上由本密闭井架所围起来的区域与钻台上方3米高度X围内,取二者较大者。11.6.3.9 在Zone 1与未分级区域非危险区域之间的气穴。11.7 钻井台与井架区域11.7.1 当井架在钻台高

10、度开放,区域分级按照图67所示。11.7.2 当井架是半密闭上部开放的形式,其区域分级按照图68所示。11.7.3 封闭式井架按照图69所示。11.7.4 对于带有可移动或可滑动钻井台与下层结构的装置,对于特殊井架的操作位置,划分区域的边界应当符合图67,68与69的相关要求。11.8 园井甲板/月池区域的下层结构11.8.1 带有开放式或半密闭式井架的移动式平台分类应根据图70的要求。11.8.2 带有总体包围式下部结构机半密闭式井架的移动式平台的分类应按照图71的要求。11.8.3 带有半密闭的下部结构与半密闭的井架的移动式平台的分类应按照图72的要求。11.8.4 带有封闭式园井甲板/月

11、池区域的移动式平台的分类应按照图73的要求。11.9 泥浆系统处理设备概述11.9.1 足够通风的包含泥浆处理设备的密闭区域的分类见图74所示。11.9.2 包含泥浆处理设备的开放空间的分类见图75所示。11.10 泥浆罐在最终脱气装置的出口之后11.10.1 包含泥浆罐的开放区域的分类见图76所示。11.10.2 包含开放顶部泥浆罐的有足够通风的密闭区域或有足够通风的半密闭区域的分类按图77所示。11.10.3包含封闭顶部泥浆罐的有足够通风的密闭区域或有足够通风的半密闭区域的分类按图78所示。11.11 泥浆槽或泥浆沟11.11.1 包含泥浆槽区域的分类按照图79,80,81与82的相关要求

12、。11.12 泥浆泵11.12.1 包含泥浆泵的空间,如果此泵整体是密闭的,就不需要分类。11.13 泥浆处理设备在钟形入口与最终脱气装置的泥浆出口之间11.13.1 包含页岩混合器且有足够通风的密闭区域或有足够通风的半密闭区域的分类参照图83所示。11.13.2 包含页岩混合器的开放区域的分类按照图84所示。11.14 泥浆除沙器或沉淀池在最终脱气装置出口语与泥浆坑之间11.14.1包含泥浆除沙器或沉淀池且有足够通风的密闭区域或有足够通风的半密闭区域的分类参照图85所示。11.14.2包含泥浆除沙器或沉淀池的开放区域的分类按照图86所示。11.15 通风管11.15.1 包含源自Zone 0

13、区域的通风管的出口的区域划分应当参照图87的方式,除非它在Zone 0区域周围,并相距0.5米以上。Zone 0由Zone 1环绕且距离1米,同理,Zone 1被Zone 2 环绕,距离1.5米。11.15.2 包含源自Zone 1通风管的出口的区域以与设备的通风例如,脱气装置的通风应当按图87的要求进展分类。11.15.3 包含源自Zone2通风管出口的区域的分类按照图88的要求进展。11.16 分流器管线出口11.16.1 环绕在分流器管线出口周围的区域的分类标准由于太复杂而不能指定一定的距离。对某些情况,需要由声学工程师单独进展分析判定。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分类都不能少于API RP 5

14、21 图89的要求。11.17 防喷装置 BOP包含BOP的开放部位不需要分类。11.18 测井设备区域对于移动式钻井平台测井设备区域的分级应当参照第10章节类似设备的要求进展。11.19 油漆房paint lockers11.19.1 用于储存易燃油漆的密闭空间内部应当被划分成Class I, Zone 1。11.20 电池房储存电池的部位的分类应当按照8.2.6节的分类要求进展。11.21 为将来保存11.22 直升机燃油储存区域11.22.1 直升机燃油储存区域的分类应当按照8.2.1.3.1节的要求。11.23.1 总的来说,开口,通道与通风情况都会影响危险区域的X围。11.23.1.

15、1 在通道门或其他开口直接连接危险区域Zone,0,Zone2,Zone3到封闭区域,此封闭区域也应当被视为同等级的危险区域。以下情况除外:11.23.1.1.1.1 此通道设有向内开,自关式,气密门。11.23.1.1.1.2 通风气流是从Zone2流向Zone1(见11.5.2.1节)11.23.1.1.1.3 通风发生损失后,在有人驾驶的舱位发生报警,正确的操作是立即恢复通风。11.23.1.1.2 直接连接Zone2区域的密闭空间可以划为非危险区域,但是以下的要求应当满足:11.23.1.1.2.1此通道设有向内开,自关式,气密门。11.23.1.1.2.2通风气流是从非危险区域流向Zone2(见11.5.2.1节)11.23.1.1.2.3通风发生损失后,在有人驾驶的舱位发生报警,正确的操作是立即恢复通风。11.23.1.1.3 直接连接Zone 1区域的密闭区域可以考虑不用分级,如果以下要求满足:11.23.1.1.3.1 此通道设有两个自关式,气密门,两门之间形成气闸。11.23.1.1.3.2 通风气流是从未分级区域流向分级区域(见11.5.2.1节)11.23.1.1.3.3通风发生损失后超压,在有人驾驶的舱位发生报警,正确的操作是立即恢复通风。11.23.1.1.3.4 在Zone1与未分级区域之间形成气闸的区域应当被划分为 Zone2区域。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