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82795779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院检验中心血常规检验操作规程(1)标本用EDTA-K20.2ul抗凝静脉血1ml,门诊病人在CD-1700仪器上做三分类测定,住院病人在COULTER HMX仪器上做五分类测定。(2)试剂及仪器COULTER HMX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用COULTER 4C PLUS全血质控品,COULTER HMX五分类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用COULTER 5C 全血质控品。(血液细胞自动化分析仪介绍)(3)操作1) 门诊:a) 收到血常规标本后,查看核对检验项目,立即编号,放混匀器上混匀3分钟。b) 如有血型立即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测定血型,输入电脑。c) 血标本在ABBOT CD-1700

2、上检测,结果入库。d) 对于中间细胞比较多的应当手工涂片染色分类,对于血小板等图形不好或结果异常较大的应手工复查。e) 结果核对后,在半小时内报告。2) 病房:a) 采集血常规标本后,立即编号,试管加盖后放于专用试管架上放入HMX上自动混匀,b) 如有血型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测定血型,输入电脑。c) 血标本在COULTER HMX上机检测,结果入库。d) 对于分类图形不好的结果应当手工涂片染色分类,对于血小板等结果图形不好或结果异常较大的应手工复查。(复查条件)e) 结果核对后,签发报告单。如果急诊则电话报告,有血型的话,通知病房来拿报告单。(血液项目)(4)项目代号中文名单位WBC白细胞计数10

3、9/LLY%(LY)淋巴细胞分类%MO%单核细胞分类%NE%(GR)中性细胞分类%LY#淋巴细胞计数109/LMO#单核细胞计数109/LNE#中性细胞计数109/LRBC红细胞计数1012/LHGB血红蛋白g/LHCT红细胞压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fl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pg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g/L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LT血小板计数109/LMPV平均血小板体积flPCT血小板比积%PDW血小板分布宽度EO%嗜酸性细胞分类%BO%嗜碱性细胞分类%EO#嗜酸性细胞计数109/LBO#嗜碱性细胞计数109/L(5)特殊规定在检验血常规时,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及同志如发现以下样本

4、结果过高可过低,务必作登记,复查和及时报告,以备查询。1.血红蛋白低于100g/L.2.白细胞低于3000/ul.3.血小板低于8万/ul.4.发现白细胞分类异常图形时.5.发现其中一项过高时,或是临床指定要镜检时.(6)临床意义(61)WBC计数参考范围4-10 109/L1、增加 (l)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2)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

5、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后、非白血性白血病等。(62)白细胞分类计数(6.2.1)染色液1.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I液取瑞氏染粉 lg、姬姆萨染粉1g,加入甲醇(分析纯),充分振摇,第二天加甘油10ml,混匀即能使用。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或用H2O替代缓冲液)磷酸二氢钾(无水)6648磷酸氢二钠(无水)25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 pH,加水至1000ml。染色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min后,滴加缓冲液5一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对准血片吹气,与染液充分混和,5一10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或染色液盖满血片后半分钟即可水洗镜检。2快速染色液I液

6、:磷酸二氢钾 6648磷酸氢二钠 256g水溶性伊红 Y 4g(或伊红 B25g)蒸馏水 1000ml石炭酸 40ml煮沸,待冷备用。液亚甲蓝 4g蒸馏水 1000m1高锰酸钾 248g煮沸,待冷备用。染色把干燥血片浸入快速染色液的I液中30s,水洗,再浸入液30s,水洗待干。注:本染色法除了能快速用于急症外,对玻片质量要求也不高。随着染液多次使用,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或更换新液。330s快速单一染色液贮存液瑞氏染粉 20g姬姆萨染粉 068天青 E 06g甘油 100ml聚乙烯D比咯烷酮(PVP) 200g甲醇 1000mI磷酸盐缓冲液(pH6.2-68)磷酸二氢钾 6648磷酸氢二钠 026

7、8石炭酸 40ml蒸馏水加至 1000mI应用液l液、2液按3:1比例混合放置14天后备用。染色将染液铺满血膜或将血片浸入染色缸内,30s后用自来水冲洗。注:加表面活性剂 PVP可增加染料的溶解度并起稳定作用,加入天青 E可缩短染色时间。(6.2.2)参考范围LY: 187-47LY#:(1033)109LMO: 35-79MO#:(0207)109LGR: 460一765GR#:(1864)109L1增多(l)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中毒、急性铅中毒等。(2)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手术后、烧伤等

8、。(3)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4)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5)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2减少(l)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障、粒细胞缺乏等。(2)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3)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6.3)常见的异常白细胞形态的变化在外周血象中,除了各类白血病幼稚细胞外,通常能

9、见到一些细胞形态上的异常变化。(6.3.1)中性粒细胞1核象变化: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正常血象中有少量杆状核细胞出现,它与分叶核细胞之间的比值约占1:13。(1)核左移:是指杆状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如晚幼粒、中幼粒等细胞增多为核象极度左移,多见于类白血病反应或白血病。 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的核左移:称再生性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等。 白细胞总数不增加或减低的核左移:称退行性左移,常见于严重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伤寒、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败血症等。(2)核右移:是指不仅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且分叶过多,常见4叶、5叶(正常时多分3叶),这是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

10、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和使用抗代谢药物后。此外,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象右移,表示预后不良。2.毒性变化: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各种重金属或药物中毒、大面积烧伤等症时,中性粒细胞可出现形态变异。(l)细胞大小不均:为骨髓内幼稚粒细胞发生不规则的分裂增殖所致。(2)毒性颗粒:胞浆中部分或全部颗粒变粗,着色深,颗粒的分布及大小不等。可能为中性颗粒成熟过程中发生变性所致。(3)空泡:可在胞浆或核中出现,常为多个,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后未能着色所致。(4)Dohle体:脑浆内出现嗜碱性点、线、梨形或云雾状物质,可能为核浆发育不平衡所致,为细胞严重毒性变的表现。(5)核棘突:胞核有各种形态的芽状突出,

11、 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能与中毒、癌转移、严重放射损伤等有关。3.退行性变:表现为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胞核可呈固缩、肿胀、破碎、溶解等变化,退行变可以是细胞衰老死亡的表现。(6.3.2)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形态变异在多种疾病如各种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为常见。此外,疟疾、过敏性疾病、淋巴结炎等亦可见,统称为异型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中常可出现3种异型淋巴细胞,即空泡型、不规则型和幼稚型。(6.4) 血红蛋白 参考值男:120-160g/L女:110-150g/L(6.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

12、表示。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准确。 RDW增大时有临床意义。(l)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 RDW增大,尤其是MCV尚处于参考值范围时(缺铁性贫血时MCV应下降)RDW增大更是早期缺铁的指征;MCV减小时,RDW增大更为显著,当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 RDW将比给药前更大,以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补铁后产生网织红细胞,及正常红细胞生成并释放人血与给药前的小红细胞并存,故 RDW先增大,随着正常红细胞的增多和小红细胞的减少, RDW便逐渐降至参考范围。(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IDA和轻型地中海性贫血时,

13、MCV均可减小。但 IDA时 RDW增大,而轻型地中海性贫血时 RDW正常。(3)用于贫血的分类(Bessman分类法):MCV只能反映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不能代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对红细胞体积大小的评价,过去靠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的观察,这种观察常受血涂片制作以及观察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不能定量,RDW能较好地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把 MCV和 RDW结合用于对贫血的分类将更为完善(表 ll2)。表 l-1-2 Bessman MCVRDW贫血分类类 别MCVRDW正 常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注:无变化;增大;减少(6.

14、6)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临床意义要结合 PLT变化才有价值。(1)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当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血小板减少时, MPV减少; 当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多时,导致血小板减少, MPV增大; 血小板分布异常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2) MPV增大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 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常先于 PI。T升高。 MPV越小;当造血(3)其他方面应用: MPV增大:见于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痰(ITP)、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镰刀细胞性贫血等。 M

15、PV减小: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6.7).血小板比积(plateletcrit,PCT)参考范围男 0108 -0272女 0114一0282PCT与 PLT和 MPV正相关,所以PLT、MPV的增减均可使 PCT发生变化。增高:见于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粒等。减低:见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等。(6.8)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 )参考范围0155-0181(155-181)(以血小板体积变异系数 CV表示)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增大:急非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

16、、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6.9)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应用(l)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将 MCV和RDW配合直方图分析,可直接观察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情况。 只现一个峰:见于正常人、缺铁性贫血(峰左移)、巨幼细胞性贫血(峰右移)。 可现两个峰: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可出现一个小红细胞峰和另一个正红细胞(或网织红细胞)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维生素 Bl2治疗有效时亦可见两个峰。(2)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静脉血比毛细管血白细胞数量略低。中档的血细胞分析仪一般为三分群,它是根据加入溶血剂后,白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而发生皱缩,不同类型的白细胞皱缩后体积有明显差别,每个皱缩白细

17、胞通过血细胞分析仪的微孔时产生的脉冲信号经放大、甄别后,微机处理数据得到其体积分布直方图。淋巴细胞群为3590 fI大小中间细胞群为90一160 fl大小粒细胞群为160450 fI大小三群细胞的百分比与白细胞数量的乘积为其绝对数正常人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可见两个明显分离的峰,左峰为小细胞群(淋巴细胞),右峰为大细胞群(粒细胞),两峰之间为中间细胞群的分布。急性白血病时,由于异常的原始、幼稚细胞增多,可见中间细胞明显增高,这时直方图上见一个峰,峰值常在90一160 fl之间。这时必须推片染色镜检。(3)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正常人血小板体积主要分布在220 fl之间,2130 fI之间有少量

18、大血小板,一般仪器以30 fI为最大的分析界标。血小板体积增大时,直方图会出现明显拖尾现象。有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干扰时,直方图尾部会抬高。(6.10)三种红细胞参数平均值的计算1、原理根据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计算红细胞平均容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用作贫血的形态学分类。2、计算方法(1)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volume, MCV):是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I)为单位。每L血液中红细胞体积(L)1015MCVfl每L血液红细胞数(个)(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

19、n,MCH):是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每L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g)1012MCHpg每L血液红细胞数(个)(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是指平均每 L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每L血液中血红蛋白g数(g/L)MCHCg/L每L血液红细胞比积(L/L)3、临床意义正常人和各型贫血时红细胞平均参考值表平 均 值MCH(pg)MCV(fl)MCHC(g/L)正 常27-3182-95320-360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注:- 正常;增大;减少(6.11)红细胞参数1、红细胞(red blood ceII,RBC)男 (40-55)1012L女 (35-50)1012L2、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男 120一160 gL女 l10-150 gL3、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男 040050 (40一50)女 035045 (35一4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