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共计426共计2部分部分2实用教案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2777915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PPTX 页数:210 大小:5.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共计426共计2部分部分2实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建筑给水排水共计426共计2部分部分2实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建筑给水排水共计426共计2部分部分2实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给水排水共计426共计2部分部分2实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排水共计426共计2部分部分2实用教案(2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1 排水定额(dng )与排水设计秒流量5.1.2 排水设计(shj)秒流量1住宅、集体宿舍(ssh)、旅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商场、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生活排水管道max12.0qNqpppqpNmaxq计算管道排水设计秒流量,L/s计算管道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计算管道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计算管道排水设计秒流量,L/s第1页/共209页第一页,共210页。5.1 排水定额与排水设计(shj)秒流量5.1.2 排水设计(shj)秒流量2公共浴室、洗衣房、职工食堂或营业性餐厅的厨房(chfng)、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候车等建筑生活排水管

2、道ib计算管道排水设计秒流量,L/s第i种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同类型卫生器具数,L/s卫生器具的同时排水百分数,冲洗水箱大便器按12%计算,其余按给水计算。计算管道上卫生器具的种类数mpqiibnqqoimip01iq0oin第2页/共209页第二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5.2.1 横管(hn un)的水力计算1设计(shj)规定(1)最大设计充满度管管 材材管径(管径(mm)通用坡度通用坡度最小坡度最小坡度 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大设计充满度铸铁管500.0350.0250.5750.0250.0151000.0200.0121250.0150.010150

3、0.0100.0070.62000.0080.005(2)管道坡度第3页/共209页第三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5.2.1 横管的水力(shul)计算1设计(shj)规定(1)最大设计充满度管管 材材管径(管径(mm) 通用坡度通用坡度最小坡度最小坡度最大设计充满度最大设计充满度塑料管500.0260.0250.5750.0260.0151100.0260.0041250.0150.00351600.0100.0030.62000.0080.003(2)管道坡度塑料排水横管的标准坡度=0.026最小坡度必须保证的坡度通用坡度正常条件下应予以保证的坡度第4页/共20

4、9页第四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5.2.1 横管的水力(shul)计算1设计(shj)规定(3)最小管径:1)大便器排水管最小管径不得小于d100;2)建筑物内排出管管径不得小于d50;3)多层住宅厨房的立管管径不宜小于d75;4)连接3个及3个以上的小便器的污水支管管径不宜小 于d75。5)医院污物洗涤盆(池)和污水池(盆)的排水管管径不得小于d75;第5页/共209页第五页,共210页。6) 建筑底层排水管道(gundo)与其楼层管道(gundo)分开单独排出时,排水横支管管径按下表中2m确定。不通气(tng q)的生活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L/s)立管工作高

5、度立管工作高度(m)立管管径(立管管径(mm)507510012515021.001.703.805.007.0030.641.352.403.405.0040.500.921.762.703.5050.400.701.361.902.8060.400.501.001.502.2070.400.500.761.202.0080.400.500.641.001.40第6页/共209页第六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5.2.1 横管的水力(shul)计算2水力(shul)计算方法:逐段计算各管段的排水设计秒流量 vqp21321IRnvpqvRIn排水设计流量,m3/s水

6、流断面积,m2流速,m/s水力半径,m水力坡度,即管道坡度管道粗糙系数,塑料管=0.0009,铸铁管=0.013第7页/共209页第七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5.2.1 横管(hn un)的水力计算2水力(shul)计算方法:213821Idbndvaqp21381Idcnvd管道内径,mcba,与管道有关的系数(查表)(附录5.1,5.2)系系 数数充充 满满 度(度(h/D)0.50.60.70.81.00.39270.49200.58720.67360.78550.15580.20940.26100.30470.31170.39690.42560.44440

7、.45230.3986abc第8页/共209页第八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5.2.2 立管水力(shul)计算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nngl)(L/s)通气情况管材立管工作高度(m)管径(mm)5075100110125150160仅设伸顶通气管铸铁管1.02.54.57.010.0塑料管1.23.05.47.512.0螺旋管3.06.013.0设有通气立管铸铁管5.09.014.025.0塑料管10.016.028.0第9页/共209页第九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5.2.3 通气管道计算(j sun):参见(cnjin)4.4.4

8、管材通气管名称排水管管径(mm)32405075100110125150160铸铁管器具通气管3232325050环形通气管32405050通气立管405075100100塑料管器具通气管404050环形通气管40405050通气立管7590110通气管最小管径(mm)第10页/共209页第十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5.2.3 通气管道计算(j sun):汇合通气管和总伸顶通气管断面积应不小于最大一根(y n)通气立管段面积与0.25倍的其余通气立管段面积之和22max25. 0iddde双立管排水系统中,通气立管长度50m时,通气管最小管径查上表;通气立管长度5

9、0m时,通气管管径=排水立管管径;通气立管长度50m时,两根及两根以上排水立管共用一根通气立管,应按照最大一根排水立管管径查上表确定共用通气立管管径;结合通气管管径通气立管管径;第11页/共209页第十一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例题(lt)5.1 第12页/共209页第十二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例题(lt)5.2 第13页/共209页第十三页,共210页。5.2 排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例题(lt)5.2 第14页/共209页第十四页,共210页。 室内排水系统具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终限长度 终限流速 简述排水立管的水流状态及

10、压力(yl)变化情况。 通气管有那些类型? 通气管系统有何作用? 画出医院污水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横管的水力计算规定第15页/共209页第十五页,共210页。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fn li)与组成6.1.1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分类分类方法分类方法名称名称内部管道设置内排水、外排水管道内流态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压力流屋面排水条件檐沟排水、天沟排水、无沟排水出户埋地横干管自由水面 敞开式排水、密闭式排水雨水都数量单斗系统、多斗系统第16页/共209页第十六页,共210页。6.1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6.1.2 建筑(jinzh)雨水排水

11、系统的组成1普通(ptng)外排水2天沟外排水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长度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坡度=0.0030.006,在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两侧分别设置,末端设溢流口,比天沟上檐低50100mm。第17页/共209页第十七页,共210页。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fn li)与组成6.1.2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天沟(tingu)外排水第18页/共209页第十八页,共210页。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fn li)与组成6.1.2 建筑雨水(y shu)排水系统的组成3内排水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除(pich)管+埋地管+附属构筑物(1)雨水斗:重力

12、式(65式、79式、87式)+虹吸式(2)连接管连接雨水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管径=雨水斗管径(3)悬吊管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子上的雨水横管,连接雨水斗和雨水立管,管径连接管管径,300mm,坡度0.005(塑料管),0.01(铸铁管)第19页/共209页第十九页,共210页。6.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fn li)与组成6.1.2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3内排水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除管+埋地管+附属构筑物(4)立管管径悬吊管管径,与其(yq)连接的悬吊管不多于两根(5)排出管管径立管管径(6)埋地管管径=200mm(min)600mm(max)(7

13、)附属构筑物检查井、检查口、排气井第20页/共209页第二十页,共210页。6.1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6.1.3 雨水排出系统(xtng)的选用:密闭式系统(xtng)优于敞开式系统(xtng),外排水系统(xtng)优于内排水系统(xtng),堰流斗重力流系统(xtng)安全性最差;虹吸式87型雨水斗堰流斗重力流系统(xtng)。第21页/共209页第二十一页,共210页。三种状态:重力(zhngl)无压流、重力(zhngl)半有压流、压力流(虹吸流)6.2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规律6.2.1 单斗雨水(y shu)系统掺气比渗入雨水斗的空气量与雨水

14、量的比值三个阶段:初始阶段、过渡阶段、饱和阶段初始阶段降雨开始到掺气比最大过渡阶段掺气比最大到掺气比为零饱和阶段不掺气第22页/共209页第二十二页,共210页。三种状态(zhungti):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压力流(虹吸流)6.2 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lidng)规律6.2.2 多斗雨水(y shu)系统三个阶段:初始阶段、过渡阶段、饱和阶段初始阶段降雨开始到掺气比最大过渡阶段掺气比最大到掺气比为零饱和阶段不掺气第23页/共209页第二十三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1 雨水(y shu)量计算1 设计暴雨强度q:设计重现(zhn xin

15、)期=25年,集水时间=5min2汇水面积F水平投影面积+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3雨水量计算公式100005FqQ100005FhQQF5q5h径流系数,=0.9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2当地降雨历时为5min时的暴雨强度,L/(s104 m2)当地降雨历时为5min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h第24页/共209页第二十四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1雨水(y shu)斗泄流量ghDhQ2QDh通过雨水斗的泄流量,m3/s雨水斗进水口的流量系数=0.45雨水斗进水口直径,m雨水斗进水口前水深,m重力

16、流第25页/共209页第二十五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1雨水(y shu)斗泄流量QdH通过雨水斗的泄流量,m3/s雨水斗进水口的流量系数=0.95雨水斗进水口直径,m雨水斗前水面至雨水斗出口处的高度,m压力流)(242PHghdQP雨水斗排水管中的负压,m第26页/共209页第二十六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2天沟(tingu)流量Q21321IRnQnI天沟排水流量,m3/s流速,m/s天沟粗糙系数天沟坡度,0.003天沟过水断面积

17、,m2第27页/共209页第二十七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xtng)计算原理与参数雨水(y shu)斗最大泄流量(L/s)雨水斗形式雨水斗形式管径(管径(mm)5075100150200虹吸式6122587式(单斗)816325287式(双斗)6122640堰流斗式第28页/共209页第二十八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xtng)计算原理与参数3横管(hn un)流量Q21321IRnQnR横管排水流量,m3/s管内流速,0.75 m/s,1.8 m/s(出户管)管道粗糙系数,塑料管=0.0

18、10,混凝土管=0.013,铸铁管=0.014水力半径,m,悬吊管按充满度h/D=0.8计算,横干管按满流计算天沟过水断面积,m2第29页/共209页第二十九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数3横管(hn un)流量I水力坡度,金属管0.01,塑料管0.005;重力半有压流的水力坡度与横管两端管内的压力差有关: LhhI/ )(hhL横管两端管内的压力差,mH2O,悬吊管=0.5m,埋地横干管=1.0m位置水头,mH2O,悬吊管指雨水斗顶面至悬吊管末端的几何高差,埋地横干管指其两端的几何高差横管的长度,m第30页/共209页第

19、三十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4立管流量(liling)3835617890dKQPQd立管排水流量,L/s粗糙高度,m,塑料管=1510-6,铸铁管=2510-5充水率,塑料管=0.3,铸铁管=0.35管道计算内径,m第31页/共209页第三十一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数4立管流量(liling)单斗流系统立管管径=雨水斗、悬吊管管径;多斗系统按下表确定管径(mm)75100150200250 300排水流量(L/s)多层建筑1019427

20、5135 220高层建筑12255590155 240重力半有压流立管的最大允许泄流量第32页/共209页第三十二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xtng)计算原理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87.485.1485.110893.2jdCQR(1)沿程阻力损失计算RQjdC单位长度的阻力损失,KPa/m流量,L/min管道的计算内径,m海森威廉系数,塑料管=130,铸铁管=100,内壁喷塑铸铁管=110,钢管=120第33页/共209页第三十三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

21、数5压力(yl)流(虹吸式)(2)局部阻力损失计算gvhj2102jhv管件的局部阻力损失,KPa流速,m/s管件局部阻力系数(查表)第34页/共209页第三十四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3)阻力损失估算LkLo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oLkL则算成等效长度,按沿程水头损失估算第35页/共209页第三十五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1)计算管道

22、阻力损失估算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oRHEoooLHLER81.90L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第36页/共209页第三十六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2)悬吊管阻力损失估算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oxRmaxP0 xL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xoxoLPRmax第37页/共209页第三十七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xtng)计算原理与参数5压力

23、(yl)流(虹吸式)(4)管内压力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0iPiHiv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2(81.92iiiihvHPih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的最大负压值出现在悬吊管与总立管的连接处第38页/共209页第三十八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5)系统余压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P2nvH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2(81. 92nnhvHPnh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

24、1.6(6)管内流速悬吊管1m/s,排出管 2.2m/s,立管6m/s v 2.2m/s 总水头损失与排水管出口速度水头之和雨水斗天沟底面至排水管出口的几何高差,压力余量稍大于10KPa第39页/共209页第三十九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数6溢流(y li)口计算溢流口服务面积内最大降雨量,L/sQb溢流口宽度,m5.12 hgmbQ h溢流口孔口高度,mm流量系数=385g重力加速度,m/s2=9.81溢流口的排水功能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第40页/共209页第四十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

25、的水力计算6.3.3 设计计算(j sun)步骤1普通外排水(宜按重力无压流系统(xtng)设计)(1)根据屋面坡度和建筑物立面要求,布置立管,间距812m;(2)计算每根立管的汇水面积;(3)计算每根立管的泄水量;(4)按堰流式斗雨水系统查表确定管径。第41页/共209页第四十一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3 设计计算(j sun)步骤2天沟外排水(宜按重力半有压流系统(xtng)设计)方法一(1)计算过水面积;(2)计算流速;(3)计算天沟允许通过的流量;(4)计算汇水面积;(5)计算5min的暴雨强度。第42页/共209页第四十二页,共210页。6

2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3 设计(shj)计算步骤2天沟外排水(宜按重力半有压流系统(xtng)设计)方法二(1)确定分水线计算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2)计算5min的暴雨强度;(3)计算天沟的设计流量;(4)初步确定天沟形状和几何尺寸;(5)计算天沟过水断面面积;(6)计算流速;(7)计算天沟允许通过的流量;(8)若天沟的设计流量小于等于天沟允许通过的流量,确定立管管径;若若天沟的设计流量大于天沟允许通过的流量,改变天沟形状和几何尺寸,增大天沟的过水断面面积,重新计算。第43页/共209页第四十三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3

27、 设计计算(j sun)步骤3重力(zhngl)流和重力(zhngl)半有压流内排水系统(1)根据建筑物内部墙、梁、柱的位置,屋面的构造和坡度划分为几个系统,确定立管的数量和位置;(2)根据各个系统的汇水面积,查表确定雨水斗的规格和数量;(3)确定连接管管径,连接管管径与雨水斗出水管管径相同。对于单斗系统,悬吊管、立管、排出横管的管径均与连接管管径相同;(4)计算悬吊管连接的各雨水斗流量之和,确定(重力流)或计算(重力有压流)水力坡度,查表确定悬吊管管径,悬吊管管径宜保持不变;(5)计算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泄流量之和,查表确定立管管径。第44页/共209页第四十四页,共210页。6.3 雨水(y

28、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3 设计计算(j sun)步骤4压力(yl)流(虹吸式)内排水系统(1)计算屋面总的汇水面积;(2)计算总汇水面积上的降雨量;(3)确定雨水斗的口径和数量;(4)布置雨水斗,组成屋面与水排水管网系统;(5)绘制水力计算草图,标注各管段的长度,雨水斗、悬吊管和埋地管起端和末端的标高;(6)估算计算管道的单位等效长度的阻力损失;(7)估算悬吊管的单位管长的阻力损失;第45页/共209页第四十五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3 设计计算(j sun)步骤4压力(yl)流(虹吸式)内排水系统(8)初步确定管径。根据最小允许流速v

29、min和悬吊管的单位管长的阻力损失Rxo查表,初步确定悬吊管管径。立管与排出管管径可采用相应的控制流速初选管径,立管管径一般可比悬吊管末端管径小一号;(9)列表进行水力计算,求得各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位置水头、各节点的压力;(10)校核 1)系统的最大负压值(悬吊管与立管的连接处); 2)不同支路计算到某一节点的压力差; 3)系统出口压力余量。(11)按照最后的结果绘制正式图纸。第46页/共209页第四十六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例题(lt)第47页/共209页第四十七页,共210页。6.1 建筑雨水(y shu)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6.1.1

30、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分类分类方法分类方法名称名称内部管道设置内排水、外排水管道内流态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压力流屋面排水条件檐沟排水、天沟排水、无沟排水出户埋地横干管自由水面 敞开式排水、密闭式排水雨水都数量单斗系统、多斗系统第48页/共209页第四十八页,共210页。6.1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6.1.2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1普通(ptng)外排水2天沟外排水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长度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坡度=0.0030.006,在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两侧分别设置,末端设溢流口,比天沟上檐低50100mm。第49页/共209页第

31、四十九页,共210页。6.1 建筑雨水(y shu)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6.1.2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天沟(tingu)外排水第50页/共209页第五十页,共210页。6.1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6.1.2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3内排水雨水(y shu)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除管+埋地管+附属构筑物(1)雨水(y shu)斗:重力式(65式、79式、87式)+虹吸式(2)连接管连接雨水(y shu)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管径=雨水(y shu)斗管径(3)悬吊管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子上的雨水(y shu)横管,连接雨水(

32、y shu)斗和雨水(y shu)立管,管径连接管管径,300mm,坡度0.005(塑料管),0.01(铸铁管)第51页/共209页第五十一页,共210页。6.1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6.1.2 建筑(jinzh)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3内排水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除管+埋地管+附属构筑物(4)立管管径悬吊管管径,与其连接的悬吊管不多于两根(5)排出(pi ch)管管径立管管径(6)埋地管管径=200mm(min)600mm(max)(7)附属构筑物检查井、检查口、排气井第52页/共209页第五十二页,共210页。6.1 建筑雨水(y shu)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6.1

33、.3 雨水(y shu)排出系统的选用:密闭式系统(xtng)优于敞开式系统(xtng),外排水系统(xtng)优于内排水系统(xtng),堰流斗重力流系统(xtng)安全性最差;虹吸式87型雨水斗堰流斗重力流系统(xtng)。第53页/共209页第五十三页,共210页。三种(sn zhn)状态: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压力流(虹吸流)6.2 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lidng)规律6.2.1 单斗雨水(y shu)系统掺气比渗入雨水斗的空气量与雨水量的比值三个阶段:初始阶段、过渡阶段、饱和阶段初始阶段降雨开始到掺气比最大过渡阶段掺气比最大到掺气比为零饱和阶段不掺气第54页/共209页第

34、五十四页,共210页。三种(sn zhn)状态: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压力流(虹吸流)6.2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规律6.2.2 多斗雨水(y shu)系统三个阶段:初始阶段、过渡阶段、饱和阶段初始阶段降雨开始到掺气比最大过渡阶段掺气比最大到掺气比为零饱和阶段不掺气第55页/共209页第五十五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1 雨水(y shu)量计算1 设计暴雨(boy)强度q:设计重现期=25年,集水时间=5min2汇水面积F水平投影面积+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3雨水量计算公式100005FqQ100005FhQQF5q5h径流系

35、数,=0.9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2当地降雨历时为5min时的暴雨强度,L/(s104 m2)当地降雨历时为5min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h第56页/共209页第五十六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1雨水(y shu)斗泄流量ghDhQ2QDh通过雨水斗的泄流量,m3/s雨水斗进水口的流量系数=0.45雨水斗进水口直径,m雨水斗进水口前水深,m重力流第57页/共209页第五十七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1雨水(y shu

36、)斗泄流量QdH通过雨水斗的泄流量,m3/s雨水斗进水口的流量系数=0.95雨水斗进水口直径,m雨水斗前水面至雨水斗出口处的高度,m压力流)(242PHghdQP雨水斗排水管中的负压,m第58页/共209页第五十八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2天沟(tingu)流量Q21321IRnQnI天沟排水流量,m3/s流速,m/s天沟粗糙系数天沟坡度,0.003天沟过水断面积,m2第59页/共209页第五十九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雨水(y sh

37、u)斗最大泄流量(L/s)雨水斗形式雨水斗形式管径(管径(mm)5075100150200虹吸式6122587式(单斗)816325287式(双斗)6122640堰流斗式第60页/共209页第六十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xtng)计算原理与参数3横管(hn un)流量Q21321IRnQnR横管排水流量,m3/s管内流速,0.75 m/s,1.8 m/s(出户管)管道粗糙系数,塑料管=0.010,混凝土管=0.013,铸铁管=0.014水力半径,m,悬吊管按充满度h/D=0.8计算,横干管按满流计算天沟过水断面积,m2第61页/共209页第

38、六十一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xtng)计算原理与参数3横管(hn un)流量I水力坡度,金属管0.01,塑料管0.005;重力半有压流的水力坡度与横管两端管内的压力差有关: LhhI/ )(hhL横管两端管内的压力差,mH2O,悬吊管=0.5m,埋地横干管=1.0m位置水头,mH2O,悬吊管指雨水斗顶面至悬吊管末端的几何高差,埋地横干管指其两端的几何高差横管的长度,m第62页/共209页第六十二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4立管流量(liling)3835617

39、890dKQPQd立管排水流量,L/s粗糙高度,m,塑料管=1510-6,铸铁管=2510-5充水率,塑料管=0.3,铸铁管=0.35管道计算内径,m第63页/共209页第六十三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xtng)计算原理与参数4立管流量(liling)单斗流系统立管管径=雨水斗、悬吊管管径;多斗系统按下表确定管径(mm)75100150200250 300排水流量(L/s)多层建筑10194275135 220高层建筑12255590155 240重力半有压流立管的最大允许泄流量第64页/共209页第六十四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

40、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87.485.1485.110893.2jdCQR(1)沿程阻力损失计算RQjdC单位长度的阻力损失,KPa/m流量,L/min管道的计算内径,m海森威廉系数,塑料管=130,铸铁管=100,内壁喷塑铸铁管=110,钢管=120第65页/共209页第六十五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2)局部阻力损失计算gvhj2102jhv管件的局部阻力损失,KPa流速,m/s管件局部阻力系数(查表)第66页/共2

41、09页第六十六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3)阻力损失估算LkLo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oLkL则算成等效长度,按沿程水头损失估算第67页/共209页第六十七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计算原理(yunl)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1) 计算管道阻力损失估算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oRHEoooLHLER81.90L系数,金属管=1.21.4,

42、塑料管=1.41.6第68页/共209页第六十八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2)悬吊管阻力损失估算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oxRmaxP0 xL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xoxoLPRmax第69页/共209页第六十九页,共210页。6.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6.3.2 系统(xtng)计算原理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4)管内压力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0iPiHiv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2(81.92iiiihv

43、HPih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的最大负压值出现在悬吊管与总立管的连接处第70页/共209页第七十页,共210页。6.3 雨水(y shu)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2 系统计算(j sun)原理与参数5压力(yl)流(虹吸式)(5)系统余压等效长度,m设计长度,mP2nvH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2(81. 92nnhvHPnh系数,金属管=1.21.4,塑料管=1.41.6(6)管内流速悬吊管1m/s,排出管 2.2m/s,立管6m/s v 2.2m/s 总水头损失与排水管出口速度水头之和1005050保温层厚度

44、203040504050蒸汽管保温层厚度(mm)管道直径(mm)40506580保温层厚度5060701.热水配水管、回水管、热媒水管常用保温材料:岩棉、超细玻璃棉、硬聚氨酯、橡塑泡棉2.水加热器、开水器常用保温材料:岩棉制品、硬聚氨酯发泡塑料,厚度=35mm第99页/共209页第九十九页,共210页。7.5 高层建筑(o cn jin zh)热水供应系统7.5.1 技术要求:解决(jiju)热水管网压力过大7.5.3 供水方式(fngsh)7.5.2 技术措施:竖向分区给水第100页/共209页第一百页,共210页。7.5 高层建筑(o cn jin zh)热水供应系统第101页/共209页

45、第一百零一页,共210页。7.5.4 管网布置(bzh)与敷设第102页/共209页第一百零二页,共210页。第第8 8章章 热水供应热水供应(gngyng)(gngyng)系统的计算系统的计算 第103页/共209页第一百零三页,共210页。8.1水质(shu zh)、水温及热水用水量定额 8.1.1 热水(r shu)用水定额8.1.2 热水(r shu)水温1热水使用温度 计算耗热量和热水用量时候,一般按40计算2热水供应温度 热水供应设备的出口温度。最低供水温度应保证热水管网最不利点的水温不低于使用水温要求。3冷水计算温度 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确定第104页/共209页第一百零四页,共

46、210页。8.1水质(shu zh)、水温及热水用水量定额 8.1.2 热水(r shu)水温4冷、热水(r shu)比例计算rLKK1%100LrLhrttttK热水混合系数混合水水温, 冷水水温,热水温度, 所需冷水量占混合水量的百分比8.1.3 热水水质原水软化处理、原水稳定处理离子交换法、除氧处理rKhtLtrtLK第105页/共209页第一百零五页,共210页。8.1水质(shu zh)、水温及热水用水量定额 8.1.3 热水(r shu)水质水质应符合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对于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当洗衣房日用热水量(按60计算)大于或等于10m3且原水总硬度(按碳酸盐硬

47、度计)大于300mg/L时,应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原水总硬度(按碳酸盐硬度计)为150300mg/L时,宜进行水质软化处理。(2)当其它生活日用热水量(按60计算)大于或等于10m3且原水总硬度(按碳酸盐硬度计)大于300mg/L时,宜进行水质软化或稳定处理。(3)经软化处理后的水质总硬度宜为:洗衣房用水50100mg/L,其它用水75150mg/L。(4)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平均小时热水量大于50m3时,加热前原水(或软化处理后的水)溶解氧含量不得超过5mg/L,二氧化碳(r yng hu tn)不得超过20mg/L,否则,应进行水的除气处理。(防腐与防结垢) 第106页/共209页第一百零六页

48、,共210页。8.2 耗热量、热水量(shu lin)和热媒耗量的计算8.2.1 耗热量计算(j sun)1全日供应热水的住宅、别墅(bish)、招待所、培训中心、旅馆、宾馆的客房(不含员工)、医院的住院部、养老院、幼儿园、托儿所(有住宿)等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86400)(rLrrhhttCmqKQhQmrtLt设计小时耗热量,W用水计算单位数,人,床热水水温,冷水计算温度, rqCrhK热水用水定额水的比热, =4187J/(kg)热水密度,kg/L热水小时变化系数第107页/共209页第一百零七页,共210页。8.2 耗热量、热水量(shu lin)和热媒耗量的计算8.

49、2.1 耗热量计算(j sun)3600)(CbNttqQorLrhhhQhqrtLt设计(shj)小时耗热量,W卫生器具热水小时用水定额,L/h热水水温,冷水计算温度, oNCrb同类型卫生器具数量水的比热, =4187J/(kg)热水密度,kg/L卫生器具同时使用百分数2定时供应热水的住宅、旅馆、医院及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学校、剧院、体育馆(场)等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注:住宅一户带多个卫生间时,只按一个卫生间计算。 第108页/共209页第一百零八页,共210页。8.2 耗热量、热水量(shu lin)和热媒耗量的计算8.2.1 耗热量计算(j sun)3设有集中热

50、水供应(gngyng)的居住小区的设计耗热量4具有多个不同使用热水部门的单一建筑或多种使用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当公共建筑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一致时按两者的设计小时耗热量迭加计算当公共建筑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不一致时按住宅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公共建筑的平均小时迭加计算按同一时间内出现用水高峰的主要用水部门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其他用水部门的平均小时迭加计算第109页/共209页第一百零九页,共210页。8.2 耗热量、热水量(shu lin)和热媒耗量的计算8.2.2 热水(r shu)量计算rLrhrttQQ)(163. 1LtrQhQ设计(shj)小

51、时热水量,L/h设计小时耗热量,Wrt设计冷水温度, 设计热水温度, 热水密度,kg/Lr第110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页,共210页。8.2 耗热量、热水量(shu lin)和热媒耗量的计算8.2.3 热媒耗量计算rmhiiQG6 . 3)20. 110. 1 (riGhQ蒸汽(zhn q)耗量,kg/h设计(shj)小时耗热量,Wmi 蒸汽与冷水混合后的热水温度, 蒸汽热焓, kJ/kg蒸气与冷水混合后的热水热焓,kJ/kg,=4.187rt1蒸汽直接加热rt第111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一页,共210页。8.2 耗热量、热水量(shu lin)和热媒耗量的计算8.2.3 热媒耗量计算

52、GhQ蒸汽(zhn q)耗量,kg/h设计(shj)小时耗热量,Wh蒸汽热化热, kJ/kg2蒸汽间接加热3高温热水间接加热GhQ高温热水耗量,kg/h设计小时耗热量,WC高温热水出口水温, 水的比热,=4.187 kJ/ (kg)mct高温热水进口水温, mztrhQG6 . 3)20. 110. 1 ()(6 . 3)20. 110. 1 (mzmchttCQG第112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二页,共210页。8.3 热水加热(ji r)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8.3.1 局部加热(ji r)设备计算8.3.2 集中热水供应加热(ji r)及储热设备的选择计算1加热设备供热量的计算(1)容积式

53、水加热器或热容积与其相当的水加热器、热水机组的供热量rLrrhgttTVQQ)(163. 1gQhQ容积式水加热器的设计小时供热量,W设计小时耗热量,W设计小时耗热量持续时间,h,=24h有效储热容积系数,容积式=0.75,导流型容积式=0.85T总储热容积,LrV热水温度, ,按设计水加热器出水温度或储水温度计算rt冷水温度, Lt热水密度,kg/Lr设计小时耗热量时间内热媒的供热量-设计小时耗热量前已储备的热量第113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三页,共210页。8.3 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shbi)的选择计算(2)半容积(rngj)式水加热器或储热容积(rngj)与其相当的水加热器、热水机组

54、的供热量按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3)半即热式、快速式水加热器即其他无储热容积的水加热器的供热量按设计秒流量(liling)计算8.3.2 集中热水供应加热及储热设备的选择计算第114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四页,共210页。8.3 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shbi)的选择计算8.3.1 局部加热设备(shbi)计算8.3.2 集中热水供应加热及储热设备(shbi)的选择计算2水加热器加热面积的计算jZrjrtKQCF水加热器的加热面积,m2jrF传热系数,W/(m2 )制备热水所需的热量,按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WzQ影响传热效率的系数,=0.60.8rC热损失系数,=1.101.15rC热媒与被加热

55、水的计算温度差, jt第115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五页,共210页。8.3 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shbi)的选择计算8.3.1 局部(jb)加热设备计算8.3.2 集中热水(r shu)供应加热及储热设备的选择计算(1)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22zcmzmcjttttt热媒的初温和终温, mZmctt,被加热水的初温和终温, Zctt ,热媒的初温与被加热水的终温温度差不得小于10 (2)快速式水加热器、半即热式水加热热媒的初温和终温, 被加热水的初温和终温, maxtmintminmaxminmaxlntttttj第116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六页,共210页。8.3 热水加

56、热(ji r)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8.3.1 局部加热设备(shbi)计算8.3.2 集中热水供应加热及储热设备的选择(xunz)计算加热设备盘管长度DFLjr盘管长度,mL水加热器的传热面积,m2盘管外径,mDjrF第117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七页,共210页。8.3 热水加热(ji r)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8.3.1 局部(jb)加热设备计算8.3.2 集中(jzhng)热水供应加热及储热设备的选择计算3热水储水器容积的计算CttTQVLrh)(C储水器的储水容积,m3V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小时耗热量,W加热时间,min,查表T水的比热,=4187J/(kg )hQ热水温度, rt冷水温度

57、, Lt开式热水箱、闭式热水罐、兼有加热和储热功能的水箱、容积式水加热器第118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八页,共210页。3 贮水器容积的计算(j sun)1)理论法:建筑内热水用水曲线逐时耗热曲线根据逐时耗热曲线绘出耗热积分曲线拟定供热曲线2)经验法贮水器的贮热量可按经验,由下表确定第119页/共209页第一百一十九页,共210页。8.3 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的选择(xunz)计算水加热器的储热量(rling)加热设备加热设备蒸汽或蒸汽或95以上的高温热水以上的高温热水95以上的低温热水以上的低温热水企业淋浴间企业淋浴间其它建筑物其它建筑物企业淋浴间企业淋浴间其它建筑物其它建筑物容积式水加热器

58、或加热水箱30minQh45minQh60minQh90minQh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20minQh30minQh30minQh40minQh半容积式水加热器15minQh15minQh15minQh20minQh第120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页,共210页。8.3 热水加热及贮存(zhcn)设备的选择计算估算( sun)法储水容积(rngj)估算值建筑类别建筑类别蒸汽或蒸汽或95以上的高温热水以上的高温热水95以上的低温热水以上的低温热水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有集中热水

59、供应的住宅L/(人d)583461035设单独卫生间的集体宿舍、培训中心、旅馆L/(床d)91346121668医院住院部L/(床d)公共盥洗室482451035单独卫生间815481120610门诊部0.510.30.60.81.50.40.8有住宿的幼儿园、托儿所L/(人d)2412251.52.5办公楼L/(人d)0.510.30.60.81.50.40.8第121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210页。8.3 热水加热(ji r)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8.3.2 集中热水供应加热(ji r)及储热设备的选择计算4.锅炉选择(xunz)计算hgQQ)2 . 11 . 1 (锅炉小时供热量

60、,WgQ热水系统的热损失附加系数设计小时耗热量,WhQ2 . 11 . 1第122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二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第一循环系统: 目的:确定热媒系统的D、计算水头(shutu)损失 第二循环系统:(配水管、回水管系统) 目的:确定热水系统的设计流量寻循环流量D、水头(shutu)损失 确定循环(xnhun)方式,选定系统所需的各种设备及附件,如锅炉、换热器、贮热器、循环(xnhun)水泵、疏水器、安全阀、自动温度调节装置排水器,膨胀管(器)或膨胀水箱等。 热媒为热水第123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三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

61、)计算8.4.1 第一(dy)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 热媒为热水(r shu) 热媒管网指连接锅炉与加热器的热媒(热水)管道,也可以是连接热水锅炉与贮水器(热水贮罐或热水箱)的热水管道若热媒水为低温热水,则该热媒循环管路中的供、回水管的管径按式(8.2.6)计算出热媒耗量Gm,以管中流速v1.2m/s,每m管长沿程水头损失控制在50Pa100Pa 第124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四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8.4.1 第一循环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1. 热媒为热水(r shu)(6 . 3)20. 110. 1 (mzmchttCQGGhQ高温热水耗量,kg/h

62、设计小时耗热量,WC高温热水出口水温, 水的比热,=4.187 kJ/ (kg)mct高温热水进口水温, mzt第125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五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8.4.1 第一循环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1. 热媒为热水(r shu)热水管道的流速公称直径(mm)1520254050流速(m/s)0.81.01.2当锅炉与水加热器或储水器连接时,热水自然循环压力HZR (1.101.15)Hh时候,可以形成自然循环。否则采用机械循环。管径计算方法:先求出G、确定热水管道允许流速,查附录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计算出管道总水头损失Hh。)(6 . 3)20.

63、 110. 1 (mzmchttCQG第126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六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8.4.1 第一(dy)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 热媒为热水(r shu)第127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七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8.4.1 第一(dy)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热水自然循环(xnhun)压力)(8 . 921hHzrzrHh热水自然循环压力,Pa锅炉中心与水加热器内盘管中心或储水器中心垂直高度,m1锅炉出水密度, kg/m32水加热器或储水器的出水密度,kg/m3hzrHH)15. 11 . 1 (hH管道的总水头损失,PaHz

64、rHh时,可形成自然循环第128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八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8.4.1 第一(dy)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2. 热媒为高压(goy)蒸汽rmhiiQG6 . 3)20. 110. 1 (rhQG6 . 3)20. 110. 1 (GhQ蒸汽耗量,kg/h设计小时耗热量,Wmi 蒸汽与冷水混合后的热水温度, 蒸汽热焓, kJ/kgri蒸气与冷水混合后的热水热焓,kJ/kg,=4.187rtrih蒸汽热化热, kJ/kg热媒蒸汽管道一般按允许流速和相应的比压降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 第129页/共209页第一百二十九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

65、(shul)计算8.4.2 第二(d r)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 配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ggNq2.0bnqqg00根据建筑物性质确定的系数(1.23.0)(查表)Ng计算管道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0qb计算管道的设计秒流量,L/s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查表)gq热水配水管计算管道的设计秒流量,L/s(1) 配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第130页/共209页第一百三十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8.4.2 第二(d r)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 配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2) 卫生器具热水给水定额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同给水规定(3) 热水管道的

66、流速按前表选用50/1.2/1520/0.8;2540/1.0(4) 热水管网水头损失=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与冷水管道计算方法相同。(考虑管道内部结垢)(PPR)gdvLHjf22fH管道沿程阻力损失,m沿程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mjd管道计算内经,mv热水管道内平均流速,m/sg重力加速度,=9.81m/s2也可以查表计算第131页/共209页第一百三十一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8.4.2 第二循环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2. 回水(hu shu)管网的水力计算热水管网回水管管径选用表(mm)配水管 20253240507080100150200回水管2020253240405080100热水配水干管和回水干管管径不宜变化!可以按照最大管径确定!第132页/共209页第一百三十二页,共210页。8.4 热水管网的水力(shul)计算8.4.2 第二循环(xnhun)管网的水力计算3. 机械循环(xnhun)管网的计算选择循环(xnhun)水泵(1) 全日制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管网计算方法和步骤1) 计算各管段终点水温面积比温降法ftttczFT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