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讲评试卷教学设计Word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2754913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数学讲评试卷教学设计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数学讲评试卷教学设计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数学讲评试卷教学设计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讲评试卷教学设计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讲评试卷教学设计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高二数学讲评试卷教学设计赵国鲜教学目标:1、通过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分析错题,找出错因,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深化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开阔解题思路,优选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梳理必修2和选修2-1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1、对试卷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变式训练2、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从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反馈交流 归纳总结 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 试卷分析1、 成

2、绩分析2、 学生分析3、 试卷存在的问题 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基本题型掌握不到位,运算差缺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等二、 试题分类辨析和认识本试卷考查简易逻辑的:3、5、13、17考查解析几何的:1、2、4、9、12、14、15、20、21考查立体几何的:6、7、8、11、16、18、19、22考查函数:10(必修一的内容)难点试题讲解:与立体几何有关的问题: 11. 在球O的内接四面体D-ABC中,AC=6,BC=8,ACBC,且四面体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200,则球O的表面积为( )A96 B. 144 C.256 D.676 分析:如图所示可

3、以知道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若四面体D-ABC的体积最大,则高最大。分析当D 点动时,要使高最大,则只有D和球心O一条线,此时,由于底面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M是小圆的圆心,故M点再DO 直线上。计算V=,所以.设圆的半径是R,连结OB,则直角三角形OBM中,所以球O的表面积为676总结:考查球的内接问题,经常会研究球的过球心的截面,计算经常会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R.16.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边ABCD所在直线所成的角为30,E、F分别为边BC、AD的中点,则直线EF与AB所成的角为 主要是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018. 如图,已知和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平面

4、,平面,且.(I) 证明:平面.(II) 求三棱锥的体积分析:求棱锥的体积,要求棱锥的底面积和高,那么这个三棱锥的高如何求?直接求不好求,我们可以转化椎体的顶点,还可以利用线面平行转化椎体。方法1.解由(1)知EFAD, 即. 方法2.方法3.因为,则AFED共面,延长AF和DE交于G又因为EF=AD,所以为中点,所以E和F为AG和DG的中点,所以ACBG,ABG=1200所以总结:本题使用了转化法和割补法求体积。第19题图19.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底面,, 点是的中点,且交于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3)求二面角的余弦值;分析:做辅助线,利用线面平行的线面垂直

5、的判定和性质可以完成第1,2问。求二面角可以直接做,可以使用向量,也可以建立坐标系完成。方法一:取中点,则作于,连结 底面,底面为在平面内的射影,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在中, 二面角的余弦的大小为方法二:过D作DOAC,O为AC的中点,过M作MEAC,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AM=,MAE=,则ME=,AE=,EO=因为所以 所以-2 二面角的余弦的大小为方法三:坐标法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总结:求二面角的常用方法:垂线法,向量法,坐标法22.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1),在RtABC中,C90,BC3,AC6,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DEBC,DE2,将ADE沿DE折起到A

6、1DE的位置,使A1CCD,如图(2)(1)求证:A1C平面BCDE;(2)若M是A1D的中点,求CM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3)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说明理由解:(1)证明:ACBC,DEBC,DEAC DEA1D,DECD,DE平面A1DC,又A1C平面A1DC,DEA1C 又A1CCD,A1C平面BCDE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则A1(0,0,2),D(0,2,0),M(0,1,),B(3,0,0),E(2,2,0)设平面A1BE的法向量为n(x,y,z),则n0,n0又(3,0,2),(1,2,0),令y1,则x2,z,n(2,1,)

7、设CM与平面A1BE所成的角为 (0,1,),sin |cosn,| CM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为 (3)线段BC上不存在点P,使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理由如下:假设这样的点P存在,设其坐标为(p,0,0),其中p0,3设平面A1DP的法向量为m(x,y,z),则m0,m0 又(0,2,2),(p,2,0),令x2,则yp,z,m平面A1DP平面A1BE,当且仅当mn0,即4pp0 解得p2,与p0,3矛盾线段BC上不存在点P,使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 总结:折叠问题要先搞清楚折叠前后的图形的变化;常使用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与解析几何有关的问题:12. 已知直

8、线与圆相切,若对任意的均有不等式成立,那么正整数的最大值是( )A.3 B.5 C.7 D.9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时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半径长;在等式中构造2m+n的不等式,再解决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这个题比较综合,所以计算比较复杂,需要估算会更好些。解法一: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化简得即,即,因为m,n为正数,所以所以令t=,0,显然有一正一负根,设对应的方程的两个根为,不等式的解集为若对任意的均有不等式成立,即恒成立。看选项,把t=3代入0 把t=4代入0则,那么正整数的最大值是3解法二:0,解不等式,由于是个无理数,只能估算范围在(3,4),那么正整数的最大值是3解

9、法三: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化简得令t=,则n=t-2m,代入上式得,由题意该式有正解,所以=所以t那么正整数的最大值是3小结: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转化思想与方程函数思想的应用。在计算难度大时,估算是一种好的方法。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2.复习时要注重反思,不断总结,提炼方法课后反思:本节课是试卷讲评课,通过本节课总结如下: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数学思想入手来解题,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可以更好的发现解题途径。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知识点的讲解透彻,在 立足于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善于把握数学思想,善于提炼数学思想,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教育。本节课中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因此,在试卷评讲后,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试卷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借此让学生再次反思自己之所以做错某些题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免类似错误一犯再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