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复习题Word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2747958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复习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复习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复习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复习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复习题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第一章 金属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1. 腐蚀控制通常有两种措施,一是补救性控制,即腐蚀发生后再消除它;二是预防性控制,即事先采取防止腐蚀的措施,避免或延缓腐蚀,尽量减少可能引起的其他有害影响。2. 腐蚀的定义与分类腐蚀是金属与其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破坏”。腐蚀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腐蚀机理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两大类。按照金属破坏的特征,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类。(1) 全面腐蚀是指腐蚀作用发生在整个金属表面,它可能是均匀的,也可能是不均匀。(2) 局部腐蚀是指腐蚀集中在金属的局部区域,而其他部分几乎没有腐蚀

2、或腐蚀很轻微。局部腐蚀有以下几种: 应力腐蚀破裂SSC 在拉应力和腐蚀介质联合作用下,以显著的速率发生和扩展的一种开裂破坏。 腐蚀疲劳 金属在腐蚀介质和交变应力或脉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腐蚀。 磨损腐蚀 金属在高数流动的或含固体颗粒的腐蚀介质中,以及摩擦副在腐蚀性质中发生的腐蚀损坏。 小孔腐蚀 腐蚀破坏主要集中在某些活性点上,蚀孔的直径等于或小于蚀孔的深度,严重时可导致设备穿孔。 晶间腐蚀 腐蚀沿晶间进行,使晶粒间失去结合力,金属机械强度急剧降低。破坏前金属外观往往无明显变化。 缝隙腐蚀 发生在铆接、螺纹接头、密封垫片等缝隙处的幅度hi。 电偶腐蚀 在电解质溶液中,异种金属接触时,电位较正的金属促

3、使电位铰负的金属加速腐蚀的类型。 其他如氢脆、选择性腐蚀、空泡腐蚀、丝状腐蚀等都属于局部腐蚀。3. 电极电位通常把由电极反应使电极和溶液界面上建立起的双电层电位跃称为电极电位(也称为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简称电位),是一个矢量,其数值由电极本身、电解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决定,包括平衡电极电位和非平衡电极电位。4. 平衡电极电位当电极反应正逆过程的电荷和物质都处于平衡状态时的电极电位称为平衡电极电位或可逆电位,用E0表示。以规定为零的标准氢电极电位为分界线,电位比氢的标准电极电位负(低)的金属称为负电性金属,电位比氢的标准电极电位正(高)的金属称为正电性金属。5. 金属电

4、化学腐蚀的热力学条件:E=EkEm0,即金属电极电位小于(负于)介质中阴极元素的电极电位时,腐蚀可以自动发生。(1) 在有氧的介质中,当金属的电极电位Ee,m比介质中氧的电极电位Ee,o更负时,金属发生腐蚀;(2) 在无氧的还原性酸中,当Ee,mEe,H时,金属发生腐蚀;(3) 当两种不同金属偶接在一起时,电位较负的可能发生腐蚀,较正的则可能不腐蚀。 6. 腐蚀电池由几部分组成?举例说明腐蚀原电池的电化学过程。两个不同活动性的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宏观腐蚀电池(一般形成宏观腐蚀电池有三种情况:金属偶接、浓差电池及温差电池)微电池7. 构成金属表面电化学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为:(1)化学成分不

5、均一(2)组织结构不均一 (3)物理状态不均一(4)表面膜不完整8. 腐蚀速度的计算:(1) 质量法(重量法):以腐蚀前后金属质量的变化来表示K失重=(WoW1)/ST=ic*A/nF icorr=B/RF RF=a/i i=I/SWo-初始重量,W1-腐蚀后质量,S-表面积(平方米),T-时间(小时),i-极化电流密度,a-过电位,RF-极化电阻 B-初始电位 icorr=ic-腐蚀速度 A-摩尔质量n-电子数(如Fe2+的n=2)F-库伦常数F=96500 K单位g/(m2*h)(2) 深度法:以腐蚀后金属厚度的减少来表示 D=24x365K/1000=8.76K/(mm/a)毫米每年D腐

6、蚀深度, -金属的密度,g/cm3例:在用恒电位法测量极化曲线实验时,当过电位a=5mV,测得极化电流为25A,试样工作面积1cm2,求极化电阻RF。若已知在该介质中B50mV,Fe以Fe2+形式溶解,铁7.9g/cm3,Fe的摩尔质量为56 g/mol,腐蚀为全面腐蚀,求腐蚀速度ic,并分别用重量法和深度法表示腐蚀速度。9. 金属腐蚀速度的影响因素:(1) 金属本身:电极电位、超电压、钝性、组成、组织结构、表面状态、腐蚀产物性质等(2) 热处理工艺:影响合金的盈利状态和晶相结构等;(3) 介质环境:组成、浓度、PH值、温度、压力、流速等;(4) 其他环境:电偶效应、微量氯离子、微量氧、微量高

7、价离子、析出氢等。10. 耐蚀性的评定:对受均匀腐蚀的金属,常以年腐蚀深度来评定耐蚀性的等级。对于一些要求严格的场合往往用十级评定标准,一般工程应用可用三级或四级就足够了。四级: 一级 耐蚀 年腐蚀深度0.05mm/a 二级 较耐蚀 0.050.5 三级 可用 0.51.5 四级 不可用 1.511. 极化现象电池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流流动而引起的电极电位偏离初始值的现象。阳极电位向正方向偏离称为阳极极化;阴极电位向负方向偏离称为阴极极化。12. 极化产生的原因及三种极化形式作用的含义是什么?产生极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阳极或阴极的电极反应与电子迁移速度存在差异引起的。(1) 电化学极化:电极反应速

8、度电子迁移速度;(2) 浓差极化:去极剂或反应产物在溶液中的扩散速度电极反应速度;(3) 膜阻极化:金属表面形成的保护性薄膜阻滞了阳极反应,使阳极电位急剧正移;同时由保护膜的存在,系统电阻大大增加。极化的实质是一种阻力,增大极化,有利于降低腐蚀电流和腐蚀速度,对防腐有利。13. 超电压:腐蚀电池工作时,由于极化作用使阴极电极电位降低或阳极电极电位升高,其偏离平衡电极电位的差值即称为超电压或过电压。超电压越大,极化程度越大,电极反应越难进行,腐蚀速率越小,反之亦然。对应极化的三种形式,超电压也有三种:1.活化超电压 2.扩散超电压 3.膜阻超电压 14. 去极化作用凡是能减弱或消除极化过程的作用

9、称为去极化作用。增加去极剂的浓度、升温、搅拌、扩大极板面积等都可能产生去极化的效果。显然,从控制腐蚀的角度,总是希望如何曾极化作用以降低腐蚀速度。15. 析氢腐蚀的产生条件及特点介质中的氢离子作为去极剂在阴极上放电成氢原子,进一步结合生成氢分子,并在阴极上析出,从而使阳极金属不断溶解的腐蚀。(1) 析氢腐蚀的条件:阳极金属电极电位必须低于析氢电极电位,即EmEH;在标准状态下,应低于氢的标准电极电位,因此,一般情况下,碳钢、铸铁、锌、铝、钛、锰、铬、镍等金属及合金,在酸性介质中都能发生析氢腐蚀,而且,PH越小,酸性越强,发生析氢腐蚀的倾向性越大。一些电极电位负的金属在碱性溶液或水中也能发生析氢

10、腐蚀,比如铝、镁等。(2) 析氢腐蚀的历程: 阳极:M2eM2+ 阴极:2H+2eH2(3) 析氢腐蚀的特点:阴极材料的性质对腐蚀速度影响很大;溶液的流动状态对腐蚀速度影响不大;阴极面积增加,腐蚀速度加快;氢离子浓度增高、温度升高均会促使析氢腐蚀加剧16. 耗氧腐蚀的产生条件及特点溶液中的氧分子在腐蚀电极的阴极上进行离子化反应而不断被消耗,并促使阳极金属不断溶解腐蚀-也叫吸氧腐蚀。(1) 发生耗氧腐蚀的条件:阳极金属的电极电位小于氧的电极电位,即EmEo2,由于氧的电极电位远大于氢的电极电位,因此耗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更易发生,绝大多数金属,在中性、碱性及较稀的溶液中,在大气、土壤、水中几乎都发生

11、耗氧腐蚀。(2) 历程:阳极:M2eM2+ 阴极:O2+2H2O+4e4OH-(3) 特点:腐蚀过程的控制步骤随金属在溶液中的腐蚀电位而异在氧的扩散控制情况下,腐蚀速度与金属本性关系不大溶液的含氧量对腐蚀速度影响很大阴极面积对腐蚀速度的影响视腐蚀电池类型而异溶液的流动状态对腐蚀速度影响大17. 钝化现象金属从活性溶解状态向耐蚀状态的转化叫金属的钝化。钝化后的状态叫钝态。(1) 金属钝化现象的特征:金属钝化的难易程度与钝化剂、金属本性和温度等有关,金属钝化后电位往正方向急剧上升,金属钝态与活态之间的转换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外加阳极电流或局部阳极电流也可使金属从活态转变为

12、钝态。(2) 钝化途径:化学钝化和阳极钝化(3) 钝化理论成相膜理论与吸附理论(4) 金属钝性的应用:阳极保护 ; 化学钝化提高金属耐蚀性 ;添加易钝化合金元素,提高合金耐蚀性添加活性阴极元素提高可钝化金属或合金的耐蚀性18. 绘制钝化金属典型阳极极化曲线并标明各区域和重要节点的含义。第二章 影响局部腐蚀的结构因素19. 应力腐蚀破裂SCC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金属结构在拉应力和特定腐蚀环境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裂,简称应力腐蚀。SCC特征:SCC是敏感材料、特定环境和拉应力的综合,三者缺一不可;SCC是一种典型的滞后破坏,一般经历孕育期、裂纹扩展期和快速断裂期

13、三个阶段;SCC的裂纹形态有晶间型、穿晶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与金属环境体系密切相关。应力腐蚀破裂裂纹形貌:应力腐蚀裂纹形态有晶间型、穿晶型和混合型三种。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破裂方式:碳钢、高强钢、铝合金、铜合合多半是沿晶间断裂,奥氏体不锈钢、镁合金大多是穿晶型,钛合金为为混合型。20. 应力腐蚀产生的条件,发生阶段及防止途径(1) 三个基本条件:敏感材料、特定介质环境和拉应力三者缺一不可。(2) 发生阶段:第一阶段为腐蚀引起裂纹或蚀坑的阶段,也是导致应力集中的裂纹源生核孕育阶段,常把相应的这一阶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或诱导期或孕育期。接着为裂纹扩展阶段,即由裂纹源或蚀坑发展到单位面积所能承受最大载荷的

14、所谓极限应力值时的阶段。最后是失稳纯力学的裂纹扩展阶段,即为破裂期。(3) 防止或减少SCC的措施比较有效而广泛应用的方法是消除或降低应力值。 降低设计应力,使最大有效应力或应力强度降低到临界值以下。合理设计与加工减少局部应力集中。结构设计时应尽可能想法降低最大有效应力。采用合理的热处理方法消除残余应力,或改善合金的组织结构以降低对SCC的敏感性。其它方法:合理选材。材料处理:如果条件允许的场合,亦可采用去除介质中有害成分,添加缓蚀剂:添加缓蚀剂的办法防止SCC。采用阴极保护:基于阳极溶解理论,也可减缓或阻止SCC。21. 腐蚀疲劳 由于腐蚀介质和变动负荷联合作用而引起金属的断裂破坏。疲劳断裂

15、:金属构件在变动负荷作用下,经过一定周期后所发生的断裂。实例:轴承、滑轮腐蚀疲劳特点:如果工作应力不超过临界循环应力值(疲劳极限)就不会发生疲劳破坏;腐蚀疲劳不存在疲劳极限,往往在很低的应力条件下亦会产生断裂。没有特定的腐蚀介质限定,腐蚀环境广。 防护措施:最为有效的办法是降低部件的应力,这可以通过改变设计和正确的热处理予以改善。 镀锌、镉等; 加缓蚀剂;表面氮化和喷丸处理;阴极保护。22. 磨损腐蚀腐蚀性流体与金属构件以较高速度作相对运动而引起金属的腐蚀损坏。类型:磨损腐蚀有湍流腐蚀、空泡腐蚀、微振腐蚀。化工生产装置中最常见的是前两种。防护措施:合理的结构设计与正确的选材23. 孔蚀与缝隙腐

16、蚀的区别?哪些措施可防止孔蚀?又叫坑蚀,俗称点蚀、小孔腐蚀,它只发生在金属表面的局部地区。粗糙表面往往不容易形成连续而完整的保护膜,在膜缺陷处,容易产生孔蚀;一旦形成了蚀孔,如果存在力学因素的作用,就会诱发应力腐蚀或疲劳腐蚀裂纹。孔蚀时,虽然金属失重不大,但由于腐蚀集中在某些点、坑上,阳极面积很小,因而有很高的腐蚀速度;加之检查蚀孔比较困难,因为多数蚀孔很小,通常又被腐蚀产物所遮盖,直至设备腐蚀穿孔后才被发现,所以孔蚀是隐患性很大的腐蚀形态之一。 易钝化的金属在含有活性阴离子(最常见的是Cl-)的介质中,最容易发生孔蚀。孔蚀的过程大体上有蚀孔的形成与成长两个阶段。孔蚀的防止方法:(1) 主要从

17、材料上考虑如何降低有害杂质含量和加入适量的能提高抗孔蚀能力的合金元素;(2) 改善热处理制度,或者设法降低介质中尤其是卤素离子的浓度;(3) 结构设计时注意消除死区,防止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缩。此外,也可以采用阴极保护。24. 缝隙腐蚀当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存在很小的缝隙(一般为0.0250.1mm)时,缝内介质不易流动而形成滞留状态,促使缝隙内的金属加速腐蚀,这种腐蚀称为缝隙腐蚀。 许多工程结构都普遍存在这类间隙,有些缝隙是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而有些从设计上是很难避免的。以往一直认为缝隙腐蚀是由于缝隙内与缝隙外存在金属离子或氧的浓度差所引起的,因此就用浓差腐蚀的概念来解释这类腐蚀形态。近

18、期的研究表明,金属离子或氧的浓差只是缝隙腐蚀的起因,它进一步的发展,与孔蚀一样属于闭塞电池的自催化腐蚀过程。缝隙腐蚀的防止:缝隙腐蚀的防止,主要是在结构设计上如何避免形成缝隙和能造成表面沉积的几何构形。(1) 为了防止浓差腐蚀,或防止溶液浓缩引起的腐蚀,结构设计时尽量避免积液和死区。(2) 若在结构设计上不可能采用无缝隙方案,也应使结构能够妥善排流,以利于沉积物及时清除。亦可采用固体填充料将缝隙填实。(3) 设计选材时,采用某些耐缝隙腐蚀的材料,可以延长设备寿命。25. 电偶腐蚀的原理及防止途径?电偶腐蚀:异种金属彼此接触或通过其他导体连通,处于同一个介质中,会造成接触部位的局部腐蚀。其中电位

19、较低的金属,溶解速度增大,电位较高的金属,溶解速度反而减小,这种腐蚀称为电偶腐蚀,或称接触腐蚀、双金属腐蚀。 防止电偶腐蚀的途径: 影响电偶腐蚀的因素很多,因此防止电偶腐蚀的办法必然也有多种途径,但最有效的还是从设计上解决。1、 选择相容性材料 产生电偶腐蚀时动力来自接触的两种不同金属的电位差。2、 合理的结构设计(1)尽量避免小阳极大阴极的结构。相反,阳极面积大阴极面积小的结构,往往电偶腐蚀并不显著。 (2)将不同金属的部件彼此绝缘。 (3)插入第三种金属。当绝缘结构设计有困难时,可以在其间插入能降低两种金属间电位差的另一种金属或者采用镀层过渡。(4)将阳极性部件设计成为易于更换的,或适当增

20、厚以延长寿命。 3、电偶效应的正确利用牺牲阳极保护。工业上最常用的牺牲阳极材料有锌及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等。26. 焊接缺陷与腐蚀(1) 焊接表面缺陷焊瘤是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部位堆积而成,它与母材没有熔合。易形成焊缝腐蚀。咬边是在工件上沿焊缝边缘所形成的沟槽或凹陷,常常因为是电流过大、电弧拉得太长或焊条角度不当,使工件被熔化了一定深度后,填充金属却未能及时流过去补充所致,一般亦是角焊、立、横和仰焊时易产生咬边。易形成点蚀,也会引起缝隙腐蚀。飞溅是熔敷金属的小粒子飞散而附着在母材表面的缺陷,当电流过大、焊皮中有水分、电弧太长、粉性熔渣或焊条角度不当时都可能出现这种缺陷。电弧熔坑(2)

21、 异种金属焊接,焊条材料是精密的贵材料,小阴极化工设备采用异种金属焊接,这种情况下。由于熔融金属与母材的组成成分都不相同,在腐蚀环境中常常由于存在电位差而构成电偶腐蚀。尤其当焊缝金属电位远低于母体金属时,成为大阴极小阳极,焊缝金属将被迅速腐蚀。因此工程上常选用比母材电位更高的金属作焊条,这样在大阳极小阴极情况下,焊缝不被腐蚀,而母材腐蚀轻微。不过当溶液导电性比较低时,腐蚀将集中在焊缝周围的局部地区而出现较严重的局部腐蚀。(3) 焊接残余应力焊接应力是焊接过程中焊件体积变化受阻而产生的,当已凝固的焊缝金属在冷却的时候,由于垂直焊缝方向上各处温度差别很大,结果高温区金属的收缩会受到低温区金属的限制

22、,而使这两部分金属中都引起内应力。高温区金属内部产生残余拉应力,低温区金属内部产生残余压应力。(4) 焊接热影响区焊接过程在焊缝两侧距焊缝远近不同的各点,所经历的焊接热循环是不同的,距焊缝越近的点,其加热温度越高,越远则越低。也就是说焊接热影区的各点实际相当于经受一次不同规范的热处理,因此必然有相应的组织变化,如出现晶粒长大、相变重结晶等。不过对于低碳钢来说,这种组织变化主要影响机械性能,而对耐蚀性的影响不大,因为它们的晶间、相间与晶粒本体的活性差异较小,一般在使用中仍发生均匀腐蚀。但当金属含有大量合金元素时,其组织变化就复杂得多。此外,通过焊接材料向焊缝掺入铁素体形成元素(钛、铝、硅等),使

23、焊缝呈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也能提高抗晶间腐蚀能力。因为铬在铁素体内浓度大,扩散速度也大,这样当奥氏体晶界形成碳化铬后,铁素体内的铬就能迅速扩散到晶界,以弥补铬的损失,防止了贫铬区的出现。同时铁素体在奥氏体内能打破贫铬区的连续性,可减轻晶间腐蚀的危害。铁素体相一般控制在5%以下。27. 防止晶间腐蚀的方法(1) 固溶处理。加热到10501150,使焊接时析出的碳比铬重新分解溶入奥氏体内,再在水中冷却,即经淬火进入一次稳定区。此法工艺复杂,且构件淬火易变形,仅适宜于小工件。(2) 稳定化退火。加热到850900保温25h后,因为在这个温度区内,元素在金属中的扩散相当迅速,使晶格各处的铬量均匀,进

24、入二次稳定区(3) 超低碳法。控制焊缝的含碳量低于0.04%,可大大降低碳化铬的析出量。(4) 合金化。加入钛、铌钽等比铬亲碳能力更强的合金元素,使用碳与这些合金元素优先形成碳化物析出,起到稳定奥氏体内铬含量的作用,避免了贫铬。(5) 通过焊接材料向焊缝掺入铁素体形成元素(钛铝硅等),使焊缝呈奥氏体-铁素体双向组织,也能提高抗晶间腐蚀能力。第三章 金属在某些环境中的是腐蚀 28. 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性的条件是什么?膜的保护性主要取决于氧化膜的完整性、致密性、热稳定性,也和膜的结构及厚度、膜与金属的相对热膨胀系数以及膜中的应力状态有关。膜具有保护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膜必须是完整的;(2)

25、 膜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塑性,并且与基体金属结合力强、膨胀系数相近;(3) 膜内晶格缺陷浓度低;(4) 氧化膜在高温介质中是稳定的,表现为高的熔点和高的生成热。(氧化膜要有很高的熔点)29. 金属氧化膜可能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或(气态)30. 半导体实质:膜内晶格缺陷31. 高温腐蚀 在石化、冶金、日化许多生产中,以及材料在制造加工过程中(锻造、热处理等),常常使材料处于高温气体环境,由于高温一般都会对金属产生氧化腐蚀,因此应对其机理、规律有所了解,并掌握其控制与防护。1、金属的高温氧化1).金属高温氧化的可能性 M+1/2O2MO 其中O也可能是S、卤素或其他气体等。在这一化学反应平衡方

26、程中,在一定温度下,如氧的分压与氧化物的分解压力相等,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如氧的分压大于金属氧化物的分压,反应向生产氧化物方向进行,反之亦然。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力2.)金属的高温氧化过程 (1)第一步:化学反应生成氧化膜; (2)第二部:电化学过程膜成长金属氧化膜是既能电子导电又能离子导电的半导体,氧化的速度(腐蚀速度)取决于氧化膜的物质迁移速率离子导电性、电子导电性它是金属氧化物的属性与晶格内部缺陷的反应。2、高温合金的抗氧化性金属的高温腐蚀,其控制与防护的措施就是高温合金。1)合金化原理利用合金化提高金属的抗氧化性的途径: (1)减少氧化膜的晶格缺陷浓度; (2)依靠选择性氧化生成保护膜;

27、 (3)生成复合氧化物之类的稳定的新相。2)合金的抗氧化性 所谓抗氧化性并不是指在高温下完全不被氧化,而通常是指在高温下迅速氧化,但在氧化后能形成一层连续而致密的、并能牢固地附着金属表面的薄膜,从而使金属具有不再继续被氧化或氧化性很小的特性。第六章 防腐方法32. 目前工程中最常用防腐方法?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覆盖层,电化学保护,防腐蚀结构设计,介质处理,添加缓蚀剂电化学保护法只适用于金属在腐蚀性溶液中,应用于船海洋类33. 阴极保护:主要分为电保护与牺牲阳极保护两种形式。 1.电保护:将被保护金属设备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依靠外加阴极电流进行阴极极化而使金属得到保护的方法,叫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简

28、称电保护。 2.牺牲阳极保护(护屏保护):在被保护金属设备上连接一个电位更负的强阳极,促使阴极极化,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保护,也称护屏保护。阴极保护基本参数:最小保护电流密度和最小保护电位。保护度Z=V1-V2/V1*100%,Z=50%时使用年限增长一倍。阴极保护技术设计要点:(1)确定合理的保护度(2)阴极材料的选择(3)护屏和辅助阳极的合理配置 (4)要预留保护参数监测点外加电源保护和护屏保护适用范围?对于腐蚀性不强的介质易采用阴极保护强腐蚀性介质中,电能或护屏材料的消耗大,不经济电保护部护屏保护的适合范围宽,电流可调电保护的基本投资高于护屏保护阴极保护比阳极保护的历史久,应用普遍。34.

29、 阳极保护:将被保护的设备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在一定电解质溶液中将金属进行阳极极化至一定电位,在此电位下金属能建立起钝态并维持钝态,则设备腐蚀速度显著降低,设备得以保护。阴极保护基本参数:致钝电流密度icp维钝电流密度ip钝化范围阳极保护设计要点:正确选择辅助阴极材料;辅助阴极的合理配置;参比电极的选用和安装。35. 衬 里是一种综合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防腐方法。大多是在钢铁或混凝土设备上选衬各种非金属材料。应用最广泛的在碳钢设备表面衬陶瓷、石墨砖板、橡胶、玻璃钢及搪瓷等衬里36. 防蚀结构设计(1) 联接不同断面的焊接,不能在断面变化处焊接,容易形成SSC和腐蚀疲劳不

30、同金属间焊接,容器壁厚s14加垫板,垫板材料需接近壳体螺栓连接,重要构件尽可能将螺母四周密封,异种金属间要充填绝缘体,以免发生电偶腐蚀;注意法兰应有足够刚度,否则会导致缝隙腐蚀管子与管板联接,采用胀接或胀后焊接,应保证管子与整个管板紧密贴合;管班上管孔倒圆角;管板内侧和管子可加涂层;管口不要伸出管板管道联接,采用对接焊形式轴的联接,减少应力集中,可采用花键轴或多边形轴以改善应力分布。轴和皮带轮采用锥形过盈配合较好。(2) 设备壳体与接管 夹套的焊接,应尽可能避免存在缝隙 壳体的保温,支脚与壳体同时外加绝热保温层;绝热材料外部应加保护板; 壳体冷却,设计时将冷的氮氢气从内外壳间的环隙以较高速通过

31、,使外壳仅受高压,内壳仅受高温,大大改善壳体腐蚀条件 封头接管,接管应向容器内伸长 排液管,接管平齐或低于底部(3) 容器附件与管道(1) 支座,为了防止流下的流体腐蚀容器底板,在容器外面可焊上一个围裙,亦可在底板周围封填沥青(2) 缓冲板与折流板(3) 搅拌器的挡流板(4) 管道,曲率半径小的弯管易在管壁沉积杂物,当液体流速很高时,管壁易被冲刷损伤。一般软钢或钢管的曲率半径为管径的3倍,高强度材料取5倍。37. 其他防腐方法(1) 涂层:涂料的主要组成:成膜物质颜料 以及稀释剂,催干剂、固化剂等辅料组成。分类:涂料的品种非嘴多,主要有以干性油为主体的油基性涂料和以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如生漆、

32、橡胶)为主体的树脂基涂料等两大类。生漆,主要成膜物质是漆酚,通过氧化。树脂类,成膜物质通过缩聚反应(2) 金属镀层:是利用电镀,捧镀,热镀,渗镀等技术,将较耐蚀的金属镀覆在耐蚀性较差的金属表面形成的。(3) 缓蚀剂:在腐蚀性介质中加入少量能使金属腐蚀速度降低甚至完全抑止的物质称为缓蚀剂。分类:一般习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根据电化学腐蚀观点,按缓蚀机理分:阳极性缓蚀剂 这类缓蚀剂主要是促使金属钝化而提高耐蚀性。另一类阳极性缓蚀剂,如钢铁在含氧中性水溶液中所采用的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不是直接对阳极反应起作用,而是增强了阴极去极化促进钢铁钝化的结果。 阴极性缓蚀剂 锌、锰和钙的盐类如ZnS04、MriS04、Ca( HC03)2等,增强阴极去极化作用,促使阳极钝化;能与阴极反应产物OH -作用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它们沉积在阴极表面上,使阴极面积减小而降低腐蚀。混合型缓蚀剂 大多数有机缓蚀剂属于这种类型,它们有的是由于缓蚀剂分子上的反应基团与腐蚀反应中生成的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络合物沉淀膜;有的是依靠缓蚀剂分子上极性基团的吸附作用,使之吸附到金属表面。缓蚀剂的应用最普遍应用于在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处理上合成氨生产的苯菲尔脱碳系统碳酸氢铵生产中的碳化塔水箱及塔体石油部门采用缓蚀剂防止气油井和某些炼油设备的硫化氢腐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