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申报材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2681210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5.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申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申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申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申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申报材料(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颍泉区伍明镇三门村 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 申 报 材料 二 0 一二年六月 目 录 1、关于申请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报告2、伍眀镇政府关于同意三门村申报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批复 3、伍眀镇人民政府关于申请三门村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报告 4、阜阳市市级生态申报表 5、生态村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技术报告 6、生态村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证明材料 7、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8、生态村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9、生态村创建的会议纪要 10、生态村建设规划 关于申报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报告 伍明镇人民政府: 我村于 6 月 12 日成立了创建市级生态村领导小组,并编制了三门村生态村建设规划。我村以创建市级生态村为契机, 努

2、力把我村建成生态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村庄,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形成生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民和谐共处的新景象,基本上达到了阜阳市市级生态村申报及管理规定 (试行)。为此,特报请镇人民政府予以推荐申报。 伍明镇三门村委会 二 0 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附:1、三门村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 2、建设生态村工作总结 3、三门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4颍泉区伍明镇人民政府文件伍政2012xx 号 关于同意袁寺村申报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批复 袁寺村委会: 你村关于申报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报告已收悉,经镇党政联席会研究,同意你村申报市级生态村,望你村按照阜阳市市级生态村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申报材料

3、,继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力度,提高人居环境。 二 0 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颍泉区伍明镇人民政府文件伍政2012xx 号 关于申请袁寺等六个村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报告 颍泉区环境保护局: 我镇于 2012 年 6 月 14 日成立了市级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 制定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方案,申请创建的村能按照阜阳市市级生态村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的相关要求,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清洁水源、清洁家田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村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基本达到了市级生态村创建的基本条件和考核要求。我镇拟上报袁寺、苏集、店集、三门、青龙、齐营六个村申请创建市级生态村,

4、恳请批准。 伍明镇人民政府 二 0 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阜阳市市级生态村申报表申 报 村(居委会、社区) 三门村委会 (盖章)村(居委会、社区)委会主任 袁 绍 杰 联 系 人 吕献国 电话 13855871219 申报日期 2012 年 06 月 12 日 阜阳市环境保护局生态村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名称指标要求指标完成情况经济水平1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人/年)高于全县平均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环境卫生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80803改水改厕改圈普及率(%)6060污染控制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6565无害化处理率(%)(参考指标)55555生活污水处理率(%)45456工业

5、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100资源保护与利用7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4040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65659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粪便综合利用率(%)7070可持续发展10绿化覆盖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1主要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303012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3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逐年上升 公众参与14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7575创建工作简介(主要为组织领导、建设过程、主要成效):(一) 完善机制,落实创建责任 村委会成立创建市级生态村规划建设小组, 由村委会干部

6、组成: 组 长:吕献国(村总支书记) 副组长:袁绍杰(村委会主任)组 员:李 军、袁永、王敏、袁香军、苏少云。(村两委会成员) 该领导小组的职能是负责组织本规划的实施,把规划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并监督实施。同时,在村委中增设负责生态环境保护人员,具体负体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做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二)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氛围,在创建生态村过程中,村委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提高了村民生态环境意 识,唤起了群众主动参

7、与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同时,大力宣传环保先进单位和个人,严厉打击违反环保法规的人和事,形成一种为村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光荣,破坏村生态环境建设耻辱的良好氛围。在强化宣传工作的同时,村委进一步加强全村人民的生态环境教育,特别是提高在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三)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发掘创建条件,村委想方设法,通过多方筹集渠道,拓宽资金来源,落实了各项建设资金,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生态环境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是通过村自筹来解决,为人们创建一个良好生活环境。 (四) 基本成效 目前,我村生态文明村示范点建设已初见成效。村容村貌焕然 一新。通过抓好生态村创建工作

8、,有效改善了本村的文化、卫生、交通等状况,农村的人文环境、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呈现出了一派绿色文明的生态景象。 2012 年 06 月 20 日(盖章) 基本条件符合情况: 三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商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企业和劳务收入为主,主产粮食、蔬菜,饲养生猪、羊、鸡、渔类,我村境內拥有两家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一家以绿化风景培育为主的科技示范基地、五家建材经营部、两家水泥预制构件厂、在规模化禽养殖户等,带动下辐射到全村每个村庄,全村有122户从事专业养猪, 从事医药经营专业户18户,专业汽车运输32戸,从事劳务及劳务输出人员1866人,2011 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 602

9、2 元,高于全区人均纯收入。 全村居民饮用水主要是深水井地下水,全村人畜饮水合格率达100%。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村做了详细的规划,不论是在新建或改建房子的同时实施了改厨、改厕、人畜粪便分开。达到卫生厕所普及率 85%。基本覆盖全村每个角落,全村17个自然村每庄都有1名保洁员负责本自然村内的卫生清扫保洁。集市配有3名保洁员,专用机动车2辆,镇上配备的垃圾清运车定期对各自然村的垃圾进行清运到镇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全村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100。全村大部分村民使用太阳能、电能、沼气、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普及率达70以上。残膜回收率 80%。规模化畜禽养殖

10、废弃物均被综合利用,通过沼气及堆肥技术转化为清洁能源。其综合利用率达80。根据区林业局统计显示,全区绿化覆盖率为 53,全村绿化覆盖率达 5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本村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杀虫剂,化肥、农药使用量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近年来,全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尽量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施用有机肥,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 近年来,全村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环境的治理的力度,增设了专门的环保清扫保洁人员,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2011 年 5月通过对全村居民的环境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全体村民对本村的环境状况满意率为 100。 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县

11、、区环保部门初审意见: 年 月 日(盖章)市环保局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市环保局审批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伍明镇农村经济与统计站 证 明 据统计,2011 年袁寺村村民共 6586 人,全年经济总收入 4017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6100 元。 特此证明。 伍明镇农村经济与统计站 二 O 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繁荣市场经济,创建环保生态村 伍明镇三门村创建生态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为出发点,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我村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意义,把创建市级

12、生态文明村活动作为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的“民心工程” 。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村制宜,实事求是地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创建工作。通过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村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 基本概况: 伍明镇三门村位于颍泉区伍明镇西部 京九铁路以西,东接寺前居委会、南依张袁村、西临夏小村,北苏集村。 全村辖17个自然庄,33个村民组,总人口 565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 635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商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企业和劳务收入为主。 2011 年,村两委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他们急群众之急,想群众之想,有强烈发展意识的一班人,他们为稳定农业生产,科

13、教兴村,发展立体养殖业的发展思路,解决农业发展缓慢,经济收入过低现象,引导农民发展畜牧业,修建多条水泥路已贯穿全村,从而解决农民下雨出行难的问题,并积极带领全村推进农业科技教育活动,决心甩 掉贫穷落后的帽子,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生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二、 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完善机制,落实创建责任 村委会成立创建市级生态村规划建设小组,由村兩委会干部组成: 组 长:吕献国(村总支书记) 副组长:袁绍杰(村委会主任) 组 员:李军、袁永、王敏、袁香军、苏少云。(村两委会成员)该领导小组的职能是负责组织本规划的实施,把规划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建立规划目标责 任制,

14、并监督实施。同时,在村委中增设负责生态环境保护 人员,具体负责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落实工作。领导小 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按期保质保量地完 成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做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各项工作。 (二)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氛围 在创建生态村过程中,村委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广播、 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提高了村民生 态环境意识,唤起了群众主动参与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大力宣传环保先进单位和个人,严厉打击违反环保法规的人和事,形成一种为村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 光荣,破坏村生态环境建设耻辱的良好氛围。在强化宣传工作的同时,村委进一步加强全村人民的生态环境

15、教育,特别是提高在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发掘创建条件 村委想方设法,通过多方筹集渠道,拓宽资金来源,落实了各项建设资金,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生态环境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是 通过村自筹来解决,为人们创建一个良好生活环境。 三、 基本成效 目前,我村生态文明村示范点建设已初见成效。村容村 貌焕然一新。通过抓好生态村创建工作,有效改善了本村的文化、卫生、交通等状况,农村的人文环境、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呈现出了一派绿色文明的生态景象。 (一) 加强村基础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我们对全村17个自然庄的村庄进行了远景规划,并得到了

16、上级的批准和支持,全村几年来共修水泥道路8700米,26100多平方米,不仅方便交通,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难的问题,也给本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村几年来基础设施投资达 500 多万元,(其中集镇基础投资200万元)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 (二)加大植树绿化力度,实施林网绿化工程。 近年来,在新修建的多条水泥路边共植树约 1万株。并在沟塘路边栽植风景树1.2万株,田成方、林成网的格局已形成,花草树木绿化覆盖率达 20%以上。也取得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调整经济结构,突出特色高效。 首先鼓励广大群众依托本村梁庄大棚蔬菜基地和谭庄科技示范园,实施农业结构调整

17、向经济型转移,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同时结合三门集市的发展,形成专业市场,带动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 (四) 优化种植结构。 全村 6350亩耕地主要是一麦一豆的种植模式,近几年, 以来全部实现了粮食种植良种化,小麦亩产800斤以上,大豆亩产300斤以上。同时引进玉米优良品种,亩产千斤以上,大力提倡和鼓励村民搞温室大棚等蔬菜种植百亩以上,亩产值2000多元。 (五) 生态环境良好,村容村貌整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村庄进行规划建设,房前屋后、道路两边,无乱堆乱放现象,全村垃圾统一处理,生活废水排出,不产生任何污染。 (六) 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都要硬。 全村在农业技术培训上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组

18、织村民收看省内外,农科研院校所专家讲授科学农业养殖现代技术、环境卫生、生理卫生、疾病预防、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做到技术推广与课堂培训及现场指导相结合,经济发展与生态教育相结合。逢农事季节,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专家讲座,采取课堂教、 现场学,实地测土配方施肥,散发技术材料、登门送教等各种形式, 并不定期开展培训,全村村民不仅仅学会丰富的种、养、加工等方面的知识,而且提高了环保意识。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计划外生育基本杜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0以内,还制定了动物,鸟类保护制度,不打蛇捉蛙,不打鸟等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现村民赖以生存的生态模式已形成。 全村跨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现已建成图

19、书阅览室、贴板栏、科教宣传栏、村级广播站。科教信息化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 四、 发展目标 : 开展环保法学习和宣传,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发展规模养殖场、农民创业园建设,加大农业机构的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美化环境,保护好农业资源,完善公益事业设施,实现农村城市化,认真开展生态环保教育,使三门村的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 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 几千年的陋习在农民的脑中根深蒂固,一些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农民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有时不尽人意。 (二)生态建设改造困难。村民生活区污水、垃圾堆放点还不够完善,改

20、造困难较大,给创建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三)资金严重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各种建设的资金越来越大,上级投入和争取资金有限,加之村级经济贫乏,严重制约着创建工作的发展。 颍泉区伍眀镇人民政府文件伍政2012xx号 关于成立伍明镇创建“市级生态村” 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村(社区) 、镇属各单位: 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也是提升生态文 明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为做好我镇*村创建申报工作,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 行,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21、 组 长:李洁(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成 员:*(镇党政办公室主任) * * *(*村支部书记) * (*村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 二 0 一二年六月十四日颍泉区伍明镇人民政府 会议纪要 2012 年 6 月 18 日下午,我镇在镇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第三次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会议,会议由李洁书记主持,纪要如下: 一、 充分肯定袁寺、苏集、店集、三门、青龙、齐营六个村在创建市级生态村中取得的成绩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创建标准,各项村政设施取得一定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一定改善。 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狠抓薄弱环节

22、,确保如期完成创建工作 我镇袁寺、苏集、店集、三门、青龙、齐营六个村开展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下步工作中狠抓创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与不足,确保创建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参会人员:党政班子、镇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袁寺、苏集、店集、三门、青龙、齐营六个村书记、主任。 二 0 一二年六月十八日颍泉区伍明镇三门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二0一二年六月 第一节 三门村基本现状和发展目标 一、 推进三门村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 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以建立农民增收

23、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牢牢抓住生态村建设的战略发展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全力加快市级生态村建设步伐。2、规划原则 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注重实效、量力而行,以产业化突出重点,充分发动群众,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国家、地方、群众三方投资,群众受益进行编制。 二、 规划年限 2012 年2015 年 三、村基本现状 三门村现有 1327户,5658人,耕地 6350 亩,2011 年人均纯收入 6022元。

24、本村交通便利,经济建设起步早, 发展较快。近年来,本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和发展速度,扩大经济作物和经济林种面积,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壮大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使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纯收入稳步提高。 1、 地域环境 我村位于伍明镇西部,东接寺前居委会,南依张袁村、 西邻夏小村,北靠苏集村,环境优美。 全村辖17个自然庄,33个村民组,总人口 5658 人,全村有耕地面积 6350亩,同时三门村又是一个新农村建设村。 2、 社会事业 目前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 100%,初中升学率 100%。 三门村委会历年来都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和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设

25、立计生专职人员,负责计划生育日常工作。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机构、服务、教育、到档案,都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通过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各项管理制度,多年来从未出现过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每年都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和任务。 3、 经济发展概况 在改革开放的引导下,三门村打破了以传统式的小麦种植为主,以畜牧业为副的方式,在发展经济方面进行了改革。农业以在多种经营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玉米种植,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加大合作社建设,畜牧以养殖协会带动下极大的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本村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4、交通设施现状 近年来,我村努力加大交通、通迅和绿化设

26、施建设,通过修建村道,路面宽敞平坦;通过新农村建设环境治理,改善了旧村庄卫生环境,家家户户饮用到清洁卫生的地下水,通过改善农村电网,架设供电设施,不但使家家户户用上了照明电,而且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 5、垃圾处理现状 村委会十分重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设有固定收集生活垃圾点, 做到日常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清除率达 100%,且不定期对公共场所和村道进行负责清理, 保持村容卫生清洁。 6、 绿化现状 村委会大力搞好全村的美化和绿化工作,在村的主干道旁和村内的公共活动场所都植上了树木和种植了花草,给村民们在休闲时提供了一个绿色林荫的场地。 7、 水环境质量 三门村水资源重点是深度地下水,农村

27、饮用水以地下水为主,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合格率 100%。 四、 三门村在推进生态村建设中要完成的发展目标根据市生态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推进生态村建设的近期规划是重点发展高效益无污染的有机农业种植,形成较大规模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并逐步改变目前较为单一的农业作物种植方式,利用大棚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优质种殖。努力发展“高产、高效、高质”的“三高”农业。 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依托三门集扩大集市贸易、形成专业市场,提升集市综合能力,同时结合我村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地,产业结构调整向经济型转移。形成产业规模,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扩大经济作物和经济林种植面积,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壮

28、大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使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纯收入稳步提高,在提高生态文明的同时提升村民的素质文明。 第二节 生态经济建设 一、未来三年工作的总体构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创建和谐社会,共建美 好家园”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把三门村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发达,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政治环境和谐,群众生活富裕的新型农村。 二、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其工作重点就是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环境保护生产 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

29、是保护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从实际看, “十二五”期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始终做好做实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更加注重发展环境,增创经济跨越发展新优势 通过优化完善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和治安环境,为经济 持续高速发展打牢基础。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强化政府服 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建立完善的政府服务链,积极研究和 推进村级行政综合服务的建设;完善人文环境,深入挖掘历 史和现实文化资源,大力培育企业文化,促进文化建设与经 济建设相融合,为三门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30、注入强大活力; 改善治安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 提,努力优化市场经营环境,提高市场发展竞争力,构建严 密有效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降低各类案件发生率,进一步 增强群众安全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 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一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和村落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村级卫生 医疗和文体、休闲、商贸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二是切实 做好强村富民工作,争取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促进农民转移

31、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 农民收入;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争 取深入开展科技、法制、文体和卫生下乡活动,全面提高农 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 巩固创卫成果,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长效管理。加强环卫 人员队伍建设,落实职责,积极探索和建立城中村环境卫生 管理长效机制。 3、 更加注重项目建设,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 我们将紧紧围绕镇政府的工作大局,克服困难,排难而 进,强势推进项目工作,积极利用财政奖补资金,水利建设 资金,注重项目建设,争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 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确保社会稳定,建设和谐三门村。

32、一是高度重视群众意见, 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二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方针,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群防群治网络,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预防、遏制各种犯罪,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三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机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对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努力营造安全和安定的局面。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二是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积极 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发

33、展文化经济;三是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 高医疗卫生水平,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 力争 100%的群众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第三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门村委会为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村民舒适的生活居住条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的原则,对全村的道路、饮水、供电等各项村政设施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并针对脏乱差的现象进行了大力的整治。 目前全村基本上实现了村道巷道硬底化、饮水清洁化、供电正常化。 通过修建村道,铺筑水泥路面 ,路面宽敞平坦; 通过改善农村电网,架设供电

34、设施。 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全村 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第四节 农村居住环境建设 一、村落规划原则 1、在不破坏原生态的情况下,适当建设集中村民点。 2、近期以整治为主,治乱、治脏、治水为重点,做到日常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清除率达 100%。 二、集中村民点规划布局 形成中心村落,加强村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规划的必要 性。按乡镇街道建设配置人行道与绿化带以及卫生室等设施。 三、 住房改造 对集中居住和散居农户开展危旧房改造,并引导散居户向集中点集中。对环境实施综合整治,清除乱搭乱建,规范 柴草、农具和杂物的堆放,完善道路两侧绿化带和房前屋后的绿化工程,实现水、电、闭路、宽带等户户通

35、,使村容村貌有较大的改观,真正符合农民新村的要求。 第五节 环境保护建设一、水环境保护措施 村内生活污水年排量几乎全部经管网进入村内的湿地 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95%,村内无污水横流现象。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扩大液化汽、沼气、太阳能、秸秆环境保护建设液化的使用率,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三、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逐步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清洁和垃圾处理体系, 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固体废物的定点收集和定点填埋,使固体废物达到无害化、减轻化和资源化。 第五节 生态文化建设 一、居住区生态文化建设 制定创建规划,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以人为本,邻里 和睦,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公众

36、参与居住区生态管理, 倡导节能、节水、生活俭朴的良好习惯。 加强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个人修养等,形成民风淳朴、人人敬业守法的新农村。 二、 村落生态文化建设 为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各项 素质,建设一批富有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积极向上的村落 文化项目。儿童活动中心和公共活动场所经常举办一些具本 村特色的文化娱乐节目。 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重视村民的生态教育,利用报刊媒体和“世界环境日” 、 “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开展国民生态 、 教育;新建文化活动室、绿色示范区,开展农民生态环境教育。 第七节生态村建设的保障

37、措施一、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成立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各项建设工 程,并对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实行监督和管理。 二、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 建立和完善投资机制,国家、地方、群众三方投资,群 众受益进行编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界和群众投入的积极 性,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导外出成功人士到家乡投资, 不断加大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环境基础 设施建设、环境质量监控、农业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等重 大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积极引进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技术的专业人员,为生态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 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电视和新 闻报刊等媒体,增强村民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提高人们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舆 论监督,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保护生态环 境的良好氛围。 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 参与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性,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监督 生态村建设工作。 五、扩大合作交流,借鉴他人经验 积极吸收和借鉴有关生态保护与建设先进经验,结合本 村实际,提高建设水平。在生态村建设中,开阔视野,拓宽 领域, 尽可能地全方位开展交流与合作, 实现生态建设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