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水厂管网改造工程可研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2593747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453.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县水厂管网改造工程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XX县水厂管网改造工程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XX县水厂管网改造工程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XX县水厂管网改造工程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水厂管网改造工程可研报告(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可行性研究报告GK200808-00X前 言县地处淮北平原,南连罗山、信阳,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它位于北纬3216 -3248 ,东经11411 -11453之间。东西长64.5km,南北宽57km,县域面积1889km2, 2003年全县辖乡镇22个,人口746828人。县城位于县域中心偏西北部,明临公路与开龚公路交汇处,东距京九铁路与106国道40Km,西距京九高公路25Km,距京广铁路和107国道40Km,明临公路和开龚公路穿城而过,县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2002年年底人口75.0千人,2003年年底人口80.0千人,至2004年年底,建成区

2、面积为7.5平方公里,人口90千人;到目前为止,县城建成区面积为10.2平方公里,人口106千人。县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和金融的中心, 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以工贸为主的综合性小城市。据统计,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4.99亿元,比2001年增长80.8%;五年累计完成176.77亿元,年均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2006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比2001年增长116%;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2.33亿元,年均增长16.7%。特色农业进一步显现。2006年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花生生产稳步发展,五年来花生面积始终巩固在150万亩左右,

3、成为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初步核算,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4.99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1%、14.4%和10.6%。二产业的比重比去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8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到40%以上。县城目前没有完善的集中供水系统,主要由县自来水公司和自备水源供水,只有少量配套供水管网,自备水源是县城供水的主要形式。县城现有自备水源井40眼(其中深井23眼),开采能力达1.8万m3/d。自来水公司现有深水源井7眼,供水能力0.84万m3/d,供水普及率为35%。县城

4、己铺设供水管道(DNI00-DN300)25.673km,全年供水量为180万m3。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县城人口的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城供水量严重不足,且原建供水管网接近设计使用年限,它制约了县城经济和社会发展;县城供水将直接影响到县城的生产发展和经济振兴,关系到人民切实利益和生活安定。为进一步提高县城的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人民的安定团结,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建设改造县城配套供水管网,扩大城区供水能力,已到了刻不容缓、迫不及待的地步,因此,建设本工程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为缓解县城居民的吃水问题,同时积极响应中央国务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号召,县政府决定把解决县城

5、居民吃水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建设本工程已提到工作日程上来。最近,县政府指示项目单位县自来水有限公司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县自来水有限公司成立于1963年,初名为“水电管理站”,隶属电业局。1983年更名为“县自来水公司”。1986年归口隶属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93年更名为“县自来水有限公司”至今,公司属股份制全民企业,现隶属于建设局,公司现拥有办公室、财务室、技术科、校表室、稽查队、设备维修队、收费营业室、安装抄表维修队、仓库等十个部门,拥有员工共101人。我公司受县自来水有限公司的委托,编制本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拟申请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公司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成项目组,

6、深入县城进行调研、踏勘及收集资料,及时开展项目的各项研究工作,并完成了报告的编制。本报告按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编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的内容和深度进行编制。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县政府、自来水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工程咨询公司-44-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县自来水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1.1.3建设地点县城城区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工程咨询公司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2000281.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1.2.1编制依据1、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

7、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委托书;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3、县县城总体规划(1996-2010);4、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5、城乡建设统计资料汇编;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资料和数据;8、报告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数据和资料。1.2.2编制原则1、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对县城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从全局利益出发,合理开采利用水资源,首先确保人民生活用水。2、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县城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预测城区用水需求,合理确定供水规模。3、充分利用原有供水设施,确保水质水量,采用适合当地特点,优选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工艺方案。4、项目建设

8、目标应符合国家有关行业规定和行业标准,工程设计严格执行各种国家标准和规范。1.2.3编制范围按照有关规定和咨询设计委托书,确定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主要如下:1、预测城区用水需求,合理确定近期建设的工程规模。2、对管网选择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方案。3、进行推荐方案的技术设计。4、提出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以及项目实施计划。5、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1.3研究结果概要1.3.1研究年限以县县城总体规划(1996-2010)为研究依据,根据县县城目前情况,本工程研究年限确定为2010年。1.3.2需水量预测2010年生活需水量为1.2104m3/d。总需水量为3.15104 m3/d。1.

9、3.3设计规模本配水管网配水规模为2.34104m3/d。日变化系数1.25,时变化系数1.8。1.3.4管网选择本项目敷设配水管道总长度为41470m。其中:DN200600球墨铸铁管道总长度为31470m,DN100150UPVC管道长度为10000m。1.3.5环境保护本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1.3.6劳动定员本项目利用原有人员,不用新增劳动定员。1.3.7建设进度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工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允许有一定程度交叉。1.3.8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1574.9万元,所需资金由项

10、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1.3.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新增配水规模 2.34104m3/d。工程总投资 1574.9万元年配水量 854.1104m3/a年均销售收入 100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 219.3万元年均税后利润 164.5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15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18投资回收期(税后) 7.39年投资回收期(税前) 6.28年投资利润率 10.4年均盈亏平衡点 62第二章 城域概况2.1社会条件县地处驻马店市东南部的淮河之滨,位于北纬3216 -3248 ,东经11411 -11453之间,南连罗山、信阳,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东西长64

11、.5km,南北宽57 km,县域面积1903km2;全县辖19个乡镇,287个行政村和13个居委会,人口76万人。2000年8月,驻马店地区撤地设市,驻马店升为地级市,县隶属于驻马店市。县城位于县域西北部,明临公路与开龚公路交汇处,西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澳港高速公路,东靠京九铁路、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南连312国道、宁西铁路和叶信高速,北接新阳高速,居郑州和武汉两机场中间点。明临、确平、永定、吴黄四省道纵横贯通全境,三横三纵交通网络形成。县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周初,县本部为慎国,周贞宝三十二年(公元前441年),全境属楚国;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12、 年)统一全国后,属颖川郡;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滇阳县,属汝南郡,这是设县之始;清雍正元年( 1723年),改为县。1949年3月县全境解放,开始属确山行政公署, 8 月属信阳专区; 1965年5月,分信阳专区置驻马店专区,县划归驻马店专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强力实施“工业立县、开放强县、民营富县、人才兴县”战略,立足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和特色经济,保持了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基础雄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始终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摆上

13、重要位置来抓,按照“巩固老特色、再造新优势”的工作思路,调结构,增效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县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和金融的中心, 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以工贸为主的综合性小城市。根据县城总体规划( 1996-2010),确定2010年县城人口规模为120千人,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2.2自然条件l、地形与地貌县地处淮河以北,无山无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倾斜度约为1/200至1/500,属低地平原。县城海拔在60.0-88.8m之间。受伏牛山余脉影响,县城形成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度约为1/200坡降,属浅丘平原。2、气象县地处淮北冲积平原,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14、型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中,雨水丰沛,且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 14.9极端最高温度 41极端最冷温度 -17.5年平均降雨量 950.0毫米最大年平均降雨量 1264.1毫米最小年平均降雨量 529毫米历年最大蒸发量 1489.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 2186.5小时日照率 49%太阳总辐射量 119.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无霜期 228.7天 主导风向 偏北风年均风速 3.2米/秒夏季为偏南风,秋冬盛行北风、西北风和东北风,历年最大风速为25m/s。最大冻土深度为5cm,最大积雪厚度为31cm,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3%,日最大降水量为336.8mm。地温:历年平均温

15、度为17.2C。3、工程地质县境内为新生代第四纪上更新统(Q3)和中更新统(Q2)地层,全县地质以粘土为主,一部分是亚粘土,系淮河北岸支流经多年冲积而成。县城勘探资料表明,粘土为黄褐色一一褐黄色,密实,埋深在3m以下。部分地段地表也出现亚粘土,呈黄褐色,中密,埋深在0-5m之间。 老城区内系杂填土,地基承载力在100KN/m2左右;老城区外系中等压缩性粘土,承载力为230 KN/m2;亚粘土承载力为160KN/m2。4、水文地质县位于覆盖有第四纪积沉物的冲积平原地带,全年降水量在 900mm以上,县内由洪河、汝河及淮河堆积的极厚的河床零积物,受大气降水补给丰富,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距地表0.7

16、-2.5m左右,流向和地形倾斜一致。地下水的化学成份一般具有弱碱性。县城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县城附近单井出水量在60-80 m3/h,大气降水和河水是本区域地下水的主要来源。5、地震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项目区域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第三章 给水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1给水现状分析3.1.1给水现状县城目前没有完善的集中供水系统,主要由县自来水公司水源井和自备水源井供水。自备水源井是县城供水的主要形式,县城现有自备水源井40眼(其中深井 23眼),开采能力达1.8万m3/d。自来水公司现有深水源井7眼,最高供水量0.84

17、万m3/d,供水普及率为35%。县城己铺设供水管道(DNI00-DN300) 25.673km。县自来水有限公司成立于1963年,初名为“水电管理站”,隶属电业局。1983年更名为“县自来水公司”。1986年归口隶属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93年更名为“县自来水有限公司”至今,公司属股份制全民企业,现隶属于建设局。公司现拥有办公室、技术室、调度室、仪表室、收费室、维修队、安装队、财务室、仓库、工会活动室十个部门,共101人。现状水源一览表井号位置静水位(m)动水位(m)涌水量(L/s)1广播电视局家属院28.340702北护城河路4271603中医院北门2536654第一高中2536625市

18、政公司院3648656交警队北3648637县政府院3546663.1.2存在问题1、配水能力不足,满足不了实际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镇工业发展迅速,城区建设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县城人口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县城需水量增长很快,县城目前的配水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事业生产用水的需要。2、原有供水管网覆盖面小,且供水管网管径普遍偏小,分布不均;管网多为普通铸铁管,管网材质差,管道配件老化,经常发生爆管、破管现象,阀门年久失修、关闭不严等原因造成水量漏失严重。3、现有供水管网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更难保证消防和事故时的用水要求,威胁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

19、的安全。3.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县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国家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其中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为前提,根据国家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城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质量,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城镇供水基础设施的水平是城镇功能的重要体现,为了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城市供水是城市的命脉,它是城市的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

20、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甚至也构成了关系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供水事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产业政策中己明确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区的发展,工业产值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都对县城基础设施之一的供水工程有更高的要求。合理地建设供水工程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设施,同时也是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必要条件。县城供水是县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县城发展的战略问题。近年来,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县城不断加大城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供水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21、县城供水量严重不足,供水水质不能保障,给城区居民生活生产带来困难;另外,给水管网建设不配套,无完善的供水系统,现有给水管网建设不足,并且部分老化,漏损较为严重,造成实际供水能力下降。以上问题造成了县城严重缺水,制约了县城经济和社会发展,县城供水将直接影响到县城的生产发展和经济振兴,关系到人民切实利益和生活安定。为进一步提高县城的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促进人民的安定团结,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对现有城区配套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并扩大配套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建立完善的配套供水管网,是非常必要的,急需进行配水管网改扩建工程的建设。综上所述,为了县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提高县

22、城建设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合理利用水资源,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的实施将使供水管网系统趋向合理,降低能耗、减少管网漏失,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 需水量预测及设计规模的确定4.1县城需水量预测4.1.1预测方法的选择城市需水量预测,是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的基础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依据,因此需水量预测应力求符合城市用水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应建立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经合理分析当地水资源、水环境质量和用水习惯、工业结构等,并参照其邻近地区供水发展经验,采用适当方法,确定合适的用水指标,进行需水量预测。需水量主要由

23、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和商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几大部分组成。需水量的预测涉及的因素很多,基于城市的性质和工业基础不同,很难有一定规律可循,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七种:1、分项预测法,根据总体规划提供的数据,按生活、工业等用水分项预测,结合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加等因素,加以综合确定;2、供水量递增预测法,根据收集到的历年城市供水递增率,结合工业及人口增加比率,确定今后的供水增长率,从而确定城市需水量;3、数理统计法,即用最小二乘法的数学原理,对收集到的历年城市供水量数据,经分项整理后,拟出一条适当曲线(或斜线),使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最小,据此来预

24、测今后需水量;4、历年供水量拟合曲线数字模型法;5、用地指标法;6、比例法;7、类比法。在上述方法中,供水量递增预测法、数理统计法及历年供水量拟合曲线数字模型法适用于有丰富基础资料的大中型城市,县城由于缺少多年供水量基础资料,加上供水设施严重短缺,积累的资料不能真实反映供水情况。因此不适用以上三种方法。用地指标法、比例法及类比法主要针对新建城市,其指标波动性较大,对预测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县城这种新区、老区并存的县城,上述方法显然不合适。 经过综合分析,结合省财政厅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要求,用水需求预测采用分类计算预测法,即将总需水量分解细化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和商

25、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进行预测,预测要建立在现有用水量的基础上,考虑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用水人口增加以及预期的工业发展进行用水量预测。因此,本工程采用分项预测法预测城区的需水量。4.1.2基本参数需水量预测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产业结构、节约用水水平、地理位置、气候、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等;但是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仍然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尽可能使预测值接近实际值。1、预测年限本研究报告确定预测年限近期为2010年。2、人口规模目前县城城区现有人口10.6万,到2010年镇区规划人口为12万人。1996年编制完成的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和金

26、融的中心,确定的城市性质为:以工贸为主的综合性小城市。规划县城2010年建成区人口为120千人,建成区面积12.5 平方公里。2002年年底人口75.0千人,2003年年底常住人口80.0千人,2004 年底常住人口90.0千人,2005 年底常住人口94.3千人,2006 年底常住人口99.1千人,2007 年底常住人口104千人。城区人口预测表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城区人口(千人)75809094.399.1104120综合增长率6.7%12.5%4.8%5.09%4.94%4.91%从上表可以看出,2002年人口增长率为6.67%,2003

27、年有超常规发展,人口增长率达到12.5%。规划2010年县城区人口达到120 千人,综合增长率控制在4.91 %左右就能实现。县城20072010年人口预测如下表:分年人口预测表 单位:千人年份2007200820092010人口104109.0114.4120.0增长率(%)4.914.914.913、居民用水条件及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考虑到县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测2010年居民用水户用水条件:集中供水点取水或水龙头入户但无洗涤池和其他卫生设施大约占10;水龙头入户,有洗涤池但无其他卫生设施大约占30;全日供水,户内有洗涤池和部分卫生设施大约占40;全日供水,户内有给水、排水设施且卫生

28、设施较齐全大约占20。根据上述四种居民用水户用水条件所占百分比,参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997年)和城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确定居民生活用水指标分别为40l/d,65l/d,90l/d,110l/d,2010年用水定额取规范最低标准100L/capd。4、工业产值预测根据县统计局统计,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38640千元,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00250千元,年增长率达到30.1%,2007 年县城主要工业产值为685300千元。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9.9%。城区工业总产值以2007年为基数,按现有全国平均增长率8%计算

29、,则2010将达到685300 X (1+0.08) 3=863280千元。 县工业产值计算表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县城区工业产值(千元)685300740200863280增长率(%)884.2水量需求计算利用分项预测法计算年需水量。4.2.1居民生活需水量预测根据城乡建设统计资料汇编(2004年)显示,全省县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208480千立方米,家庭用水户数1172250户,用水人口5206.1千人,全省平均日用水量为110 L/cap.d。县城2007 年有用水人口54千人,家庭生活用水量2190千立方米,平均日人均生活用水量111L/cap.d,处于全省县级城市

30、的平均水平。根据县自来水有限公司提供的统计资料,2007年县 城生活用水量5300m3/d,用水人口54千人,折合最高日用水量98.1L/cap.d。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997年),县属于规范中划分的第二区,第二区中小城市平均日生活用水量定额为70120L/cap.d,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为100160L/s,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150240L/cap.d。现状人均生活用水量接近国家用水定额最低标准,考虑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住条件在不断改善,居民住宅正由平房逐步实现单元式住宅化,用水条件从单一的用户水嘴发展到具备水冲厕所和冷热水淋浴等完善的用水设施,所以县城人均用水量指示必定会

31、有所提高。根据以上推理和县城现状情况,2010年用水定额仍规范最低标准100L/capd。居民生活需水量预测表年份生活用水量标准(L/capd)规划人口(千人)生活需水量(m3/d)2010100120120004.2.2工业企业需水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县城是以工贸为主的综合性小城市。 1、现状工业企业用水统计据城乡建设统计资料汇编 (2004年)及调查资料,县2004年工业用水量为1160X 103m3 / a。2、工业企业需水量预测根据县统计年鉴及统计局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县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114900千元,其中县城区年工业产值685300千元,年工业用水量2

32、124430m3,千元产值耗水量为3.1m3,符合以工贸为主的综合性小城市的用水特点。 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纲要及县“2005-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县城工业产值增长率按8%计,到2010年县城工业总产值将达到863280千元,根据中小城市工业企业用水特点和节水能力,在2010年之前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加大重复利用率等手段,使工业千元产值耗水量控制在2.7m3 以下,则县城2010年工业需水量为863280 X 2.7/365 6400m3/d。工业需水预测表年份工业产值(千元/年)工业用水综合标准(m3/千元)工业需水量(m3/d)20076853003.

33、1582020108632802.764004.2.3公共建筑需水量 1、公共建筑用水统计根据调查,县城2007年公共建筑用水量为1400 m3/d,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80 m3/d,自备井供给1320 m3/d。 2、公共建筑需水量预测公共建筑用水量一公共建筑用水量一般是生活用水量的20%-30%,本工程项目根据调查资料,公共建筑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20%计算,2010年公共建筑需水量为12000X25%=3000m3/d。 4.2.4商业经营需水1、现状商业经营用水统计根据调查,县城2007年商业经营用水量为950 m3/d,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170m m3/d,自备水源井供给780 m3

34、/d。2、商业需水量预测随着县经济的发展,县城的商业亦会有大的发展,商业经营需水量一般占生活用水量的20%左右,本工程按18.3%计取,则商业经营需水量为12000X18.3%= 2200m3/d。4.2.5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参考国家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按总需水量的33%计,即以上需水量和的33.33%计。未预见及漏失水量为(12000+6400+3000+2200)33.33%=7900 m3/d。4.2.6需水总量由上面的预测结果,得出城市到2010年总需水量31500 m3/d。 总需水量预测表 单位:m3/d生活需水量工业需水量公共建筑水量商业需水量不可预见水

35、量总需水量120006400300022007900315004.3新建及改造供水工程规模的确定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结合县实际情况,新建及改造供水工程以满足近期建设需求为主,即满足2010年的县城供水需求。4.3.1生活供水量根据预测,2010年县城最高日生活需水量12000 m3/d,现有生活供水量5300m3/d,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4024m3/d,自备水源井供给1276 m3/d,需新增加生活供水量6700m3/d。生活用水关系到居民身心健康问题,应全部采用自来水公司集中供给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因此,现状由自来水公司供给的生活用水,全部由本工程项目供给;由自备水源井供给的生活

36、用水,考虑50的改管率,新增生活用水,考虑90%的用水普及率后,全部由本工程项目供给。生活用水供给量为10725m3/d: 生活供水计算表 单位:m3/d生活需水量现有供给量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量其中自备水源供给量需新增供水量新增供水量合计120005300402412766700本项目供给率100%50%90%供水量40246386063107254.3.2工业生产供水量根据预测,2010年县城工业生产需水量6400 m3/d,现有工业生产供水量2600 m3/d,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500 m3/d,自备水源供给2100 m3/d,需新增加生产供水量3800m3/d。现状由自来水公司供给的工业

37、生产用水,仍由本工程项目供给;由自备水源供给的工业生产用水,虽然考虑到相互调剂性差,政府要求关闭自备水源井等因素,但由于自各水源井供水能力富裕太多,仍考虑由自备水源井解决,,以减少工程浪费;新增工业生产用水,考虑到水资源费提高和政府限制城!区新建自备井的政策影响,按35%的接管率计算。工业生产用水供给量为1830m3/d。 工业生产供水计算表 单位: m3/d生活需水量现有供给量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量其中自备水源供给量需新增供水量新增供水量合计6400260050021003800本项目供给率100%0%35%供水量5000133018304.3-3公共建筑供水量根据预测,2010年公共建筑需水

38、量3000m3/d,现有公共建筑供水量1400m3/d,其中由自来水公司供给80 m3/d,自备水源井取水量1320 m3/d。公共建筑用水也为生活用水,因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应由政府强制全部采用自来水公司集中供给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公共建筑用水供给量为3000m3/d。 公共建筑供水计算表 单位: m3/d生活需水量现有供给量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量其中自备水源供给量需新增供水量新增供水量合计300014008013201600本项目供给率100%100100%供水量801320160030004.3.4商业经营供水量根据预测,2010年商业经营需水量2200 m3/d,现有商业经营

39、供水量950 m3/d,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300m3/d,自备水源井供给650 m3/d。由自来水公司供给的商业经营用水,仍由自来水公司供给;由自备水源井供给的商业经营用水,由于商业经营用水部分为生活用水,各用水单位用水量小且分散,自建水源井投资高,运行不经济,随着水资源费的提高,考虑78%改由自来水公司供给,新增商业经营用水,考虑95由本工程项目供给。商业经营用水供给量为1995 m3/d。 商业经营供水计算表 单位: m3/d生活需水量现有供给量其中自来水公司供给量其中自备水源供给量需新增供水量新增供水量合计22009503006501250本项目供给率100%78%95%供水量30050

40、7118819954.3.5漏损及未预见供水量未预见及漏失水量按总水量的33%计,即以上四项和的33.33%,未预见及漏失水量为(10725+ 1830+3000+ 1995) X 33.33%=5850 m3/d。 4.4供水工程规模确定根据前述分项预测法计算出的近期县城总需水量为31500m3/d,目前现有供水规模10695m3/d,根据需水量预测,结合县城人力物力情况及水源情况,考虑需水量预测存在一些难以预见的因素,确定本配水管网改造工程规模为23400m3/d。本工程规模计算列表下。 工程规模计算表 单位: m3/d生活供水量公共建筑供水量工业供水量商业供水量未预见水量总供水量1072

41、5300018301995585023400第五章 配水管网工程5.1设计原则1、充分利用现有设施;2、优先按照环状管网布置;3、严禁与其他自备水源供水系统连接;4、应当兼顾城市消防;5、 遵循城市规划,遵循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规定。6、管材选用与施工严格遵循生活饮用输配水设置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7、本工程设计兼顾新建配水管网和原有配水管网改造。 8、管网按规模2.34X 104m3/d设计实施。设计时变化系数Kh=1.8, 配水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为28m。9、配水干管尽可能布置在大的用水片区,以减少配水支管的数量。10、配水干管之

42、间在适当间距处设置连接管以形成环网。 11、配水管网根据用水要求合理分布于全供水区,并尽可能地缩短配水管线的总长度。12、所有管线尽可能沿现有城区道路和规划道路敷设。配水管网一次规划,分步实施。13、配水管网的布置应使干管尽可能以最短距离到达主要用水地区。5.2设计流量(配水管网平差)5.2.1管网的布置县城现状水源井比较分散,供水管网都是以供水井为中心向外辐射,水源井出水量小,管网口径小,铺设年代早,管材老化严重,突出表现在能耗偏高,漏耗偏大。因此,本工程项目利用部分现有管网,改造部分现有管网,扩建部分配水管网,增加配水能力,满足新增供水规模的要求;另外需要对原有配水设施进行改造,改造的内容

43、为根据平差结果选择井用潜水泵,在每眼井旁增加消毒间,由于现有水源井均在居民生活区,受液氯和二氧化氯安全影响,现有水源井均采用漂白粉消毒,消毒间内设搅拌池、计量投加泵,以便与深井潜水泵联动并计量投加。配水管网以县城总体规划( 1996-2010)为依据,结合县城供水现状,采用环状网与枝状网相结合的布置方案,将水布向城区。配水管网的布置方案为:管网沿西二环路、北二环路等主要干道布置配水干管(详见附图),干管靠支管把整个配水管网连接成环状管网以增加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配水管网新设计管道长度41.47km,管道工程数量表如下:配水管网工程量表序号名称规格材料单位数量备注1给水管道DN600球墨铸铁m80

44、2给水管道DN500球墨铸铁m7603给水管道DN400球墨铸铁m40104给水管道DN300球墨铸铁m48605给水管道DN200球墨铸铁m217606给水管道DN150UPVCm5000支管7给水管道DN100UPVCm5000入户管8管道蝶阀DN600铸铁个39管道蝶阀DN500铸铁个410管道蝶阀DN400铸铁个711管道蝶阀DN300铸铁个1612管道蝶阀DN200铸铁个14该供水管网的布置呈环状供给,输水管均选用球墨铸铁管道及UPVC管。5.2.2管网的平差计算根据管网布置平面和所选管道材料进行管网平差计算,按管道长度分配沿线流量,并进行消防时、事故时两种供水工况的校核计算,时变化

45、系数取1.8。管网平差采用解节点方程方法,首先预选管道管径,根据平差结果中管道流速及管道所处的位置,对不适当的管道管径进行调整后,重新平差,直到满意为止。1、计算公式水力计算公式有舍维列夫公式、海曾威廉公式和柯尔一勃洛克等公式,由于管网中同时有铸铁管材和塑料管材,通常采用海曾威廉水力计算公式;由于海曾威廉公式只是柯尔一勃洛克公式的特例,且柯尔一勃洛克公式适用范围广,收敛快,根据“SZGX市政管线设计软件”推荐,本工程采用柯尔勃洛克水力计算公式。I=X v2 /(2.0 x g x D)1.0/0.5 =-2.0 x1g k /(3.7 x D) + 2.5 /(Rex0.5 )Re = VxD

46、/v计算温度为15C时, v = 0.0000012、管网计算基础数据最高日供水量23400m3/d;时变化系数民=1.8; 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秒流量Qs=1755m3/h=487.5升/秒;本工程项目在管网中已有8眼生产井,设计作为补压井使用,由于城区现有井建造年代较早,使用时间较长,井况不太好,考虑20%的备用率,共两眼井备用,其余6眼补压井总涌水量为107.62L/s。消防流量:设计2010年县城人口为120千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县城区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2次,一,处灭火用水量为45L/s。消防时校核流量Qgx=487 .5+2 X 45=577 .5L/s。事故校核流量按最高日最

47、大时供水量的70%计。 事故时校核流量QSK=70% XQs=341.25L/s。3、管网计算结果最高时水源井供水量107.62L/s,配水厂供水量380L/s,要求配水厂水压标高116.522m;清水池底高程为77 .40m,考虑厂区内水头损失1.5m,要求水泵扬程41m。选择单台水泵流量Q=456m3/h=126.67L/s,扬程h=41m,水泵型号为KQSN250M9-367。水泵性能表水泵型号流量(m3/h)扬程(m)功率(kw)效率(%)KQSN250M9-367456417583消防校核流量为577.5L/s,水源井供水量107.62L/s ,配水广供水量470L/s,经平差计算,

48、要求配水厂水压标高111.026m;清水池底高程为77.40m,考虑厂区内水头损失1.5m,要求水泵扬程35m。根据所选水泵,当单台水泵出水量为370/3=123.4L/s时,水泵扬程为37m,大于所需要的扬程35m,消防水量全部由配水厂供给时,也满足设计要求。事故校核流量按最高日最大时供水量的70%计,事故校核流量70%Qs=341.25L/S,按补压井出水量75.334L/S,水厂供水量265.916L/S,经评计算,要求配水厂水压标高118.351m;清水池底高程为77.40m,考虑厂区内水头损失1.5m,要求水泵扬程42.5m。根据所选水泵,当单台水泵出水量为256.916/3=85.

49、64 L/S时,水泵扬程45.7m,大于所需要的扬程42.5m,事故校核满足设计要求。输水干管设计流量按最大日最高时水量设计。系统平均日流量为23400m3/d,时变化系数为1.8,配水管网按照平均日最高时流量设计。配水管网最不利点设计自由水头为0.28MPa,经过管网平差计算,管网入口节点需要扬程为41m。5.3配水管网布置本工程项目将统一布置,合理用材,按照干道敷设干管、次干道及支路敷设支管的一般规律,且经过分流量的计算,进行环状、枝状相结合的管网设计,做到既能满足近期需要,又能有利于远期发展,既能满足整体区域的合理布局,又能兼顾具体的实际情况,点、线、面均能进行管网及管径的设置,形成较为

50、完善的供水系统。本项目敷设配水管道总长度为41470m。其中:DN200600球墨铸铁管道总长度为31470m,DN100150UPVC管道长度为10000m。5.4配水管网管材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新型材料的发展,加上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为供水工程管道材质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余地。目前用于供水的管材有球墨铸铁管、预应力混凝土管、钢套筒混凝土管、夹砂玻璃钢管、UPVC管和PE管等。供水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向用户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连续供应有一 定压力的水,同时降低供水费用。对于供水管道管材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管材的安全可靠性好施工费用和施工条件好管材的密闭性能好管材的规格齐全管材的水力条件

51、好管材的抗振性能好管道的运行维修管理费低以及使用寿命长5.4.1管材的性能特点1、混凝土管用于承压输水的混凝土管道,目前国内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一种是钢套筒预应力混凝土管(简称PCCP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已在国内供水工程中广泛使用,生产工艺大多采用震动挤压成型,它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施工安装方便,内壁不结垢,供水能力保持不变等优点;但该管材质地较脆,施工安装过程中要求较高,有些管道管体中存在的空鼓或出现裂缝,容易引起渗漏,在已建的管道中出现爆管事故,漏水现象等时有发生。近年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钢套筒预应力混凝土管,管道管身中夹有12mm的钢板,钢板卷成管状,经过打压

52、试验,可保证其不渗漏。接口采用钢环承插口,钢环与管身钢管焊接,钢环承插口的加工精度较高,承插口嵌入橡胶圈,可防止渗漏,此类管多用于大口径管道。2、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管材,其技术性能好,耐腐蚀性 强,管内壁光滑,使用寿命长,主要有以下特点:球墨铸铁管内衬水泥砂浆,输水符合卫生要求。球墨铸铁管承受内力压力2.0Mpa以上,可以满足供水管道输送压力水的要求。球墨铸铁管具有较大的延伸率、刚度、抗拉强度,具有较强的承受土壤荷载及地面动荷载的能力。球墨铸铁管的管件规格齐全,能适应安装的需要。球墨铸铁管系柔性接口,拆装方便,承受局部沉陷能力好。球墨铸铁管耐腐蚀性好。球墨铸铁管使用寿命长

53、。3、钢管钢管具有强度高,管材及管件易加工的特点,特别适应地形复杂的地段,但钢管的刚度小,易变形,衬里及外防腐要求严格,必要时需作阴极保护,施工过程中组合焊接工作量大,与其它管材相比,造价较高。4、UPVC管和PE管该类管材系新型塑料管材,PVC管是聚乙烯管,PE管是高密度聚乙烯管,或称高联乙烯管;以上两种管材,经过近年来的科技进步,去除了生产工艺中的有毒助剂,其卫生指标可以满足饮用水的标准要求,在工程实践中显示出了化学建材旺盛的生命力;其内壁光滑,不结垢,不滋生细菌,耐腐蚀性能好,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施工安装方便,连接安全可靠,已广泛地应用到给水工程领域。5.4.2管材比较1、安全可靠性钢管

54、:根据实践经验,钢管的安全性(抗震、承内外压)较好,但内外防腐质量影响使用寿命,故在施工时对防腐质量要求十分严格。预应力钢筋砼管:管材基本上不需要防腐,但在施工时需保证接口质量。其安全可靠性取决于管材质量及施工质量。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安全性较好,国外使用较普遍,国内已逐步广泛使用。UPVC管和PE管:内壁光滑,不结垢,耐腐蚀,重量轻,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连接方式安全可靠,节约能源,无污染。2、施工条件各种管材的现场土方量相差不多;现场运输、吊装费用,砼管工作量最大,钢管、球墨铸铁管次之,UPVC及PE管最低。钢管现场的内、外壁防腐工作量较大,其它管材防腐工作量较少。3、管道运行、维护费用

55、由于UPVC、PE管内壁光滑,粗糙系数较其它管材低,同管径比较单位长度动力消耗少,因此它的运行费用最低。钢管的日常维护费较高,包括防腐层的定期修补、加强等费用,其它管材的维护费则较少。4、管材综合性能比较管材比较详见下表。 管材比较表管道项目预应力钢筋管钢管球墨铸铁管UPVC和PE管承压能力较低高高高重量重较轻较重轻市场供应附近可生产本地可生产外地采购本地,外地防腐成品不需防腐内外壁均需防腐成品不需防腐不需防腐施工条件安装,起吊,运输困难安装,起吊,运输较方便安装,起吊,运输较方便方便接口型式柔性焊接(刚性)柔性柔性使用经验丰富丰富较丰富较丰富综合费用低高较低较低5.4.3管材选定综上所述,为

56、降低能耗、漏耗,改善用水水质,同时参照目前行业内的通行选择方案和本工程业主单位的资金状况,最终选定如下管材:配水管网管材大于DN300采用球墨铸铁管,承插橡胶圈连接;DN300采用UPVC管,承插接口;过河渠、铁路等障碍物采用钢管加管桥铺设。5.5管道敷设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冻土深度为0.05m,考虑路面动荷载影响,管道埋设深度为0.7m,局部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管道与建(构)筑物、铁路和其它工程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按下表规定确定。序号建(构)筑物或管线名称与给水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m)DN200DN2001建筑物1.03.02污水、雨水排水管1.01.53燃气管中低压P0.4MPa0.5高压0

57、.4MPaP0.8MPa1.00.8MPaP1.6MPa1.54热力管1.55电力电缆0.56电信电缆1.07乔木(中心)1.58灌木9地上杆柱通信照明及10kV0.5高压铁塔基础边3.010道路侧石边缘1.511铁路钢轨(或坡脚)5.05.6管材附件配水管网附件主要包括阀门、消火栓及泄水阀、排气阀等,阀门采用管网蝶阀,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泄水阀,以便冲洗管道及检修。5.7配水管道接口及基础球墨铸铁管采用T型胶圈柔性接口,UPVC管采用承插接口。管道基础一般采用天然地基,特殊地段采用混凝土基础。第六章 水土保持及环境影响评价6.1水土保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

58、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本项目水土保持的指导思想是以防治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为前提,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为目的,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布置水土保持措施,使项目区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工程建设时序、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及项目主体工程布局,结合分区治理的规划原则,本工程管道敷设采用直埋式,沿线道路应增加防护挡板,并及时回填,防止水土流失。6.2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2.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是为县城区提供生产、生活和其它各项建设用水,水质要求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质环境没有影响,对当地土壤、水体无害。6.2.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配水管线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县城区的用水状况,促进县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项目影响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工业生产用水需要。施工时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噪声以及建筑工地和施工人员驻地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由于施工管线过长,不可避免的会将一些生产道路截断,给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但这些影响可随着管线建设完成而消失。6.3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总体上是一项改善环境的工程,工程自身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从环境角度来看,不存在影响工程兴建的制约因素,发生在施工期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