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棕榈油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2592392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3.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棕榈油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中国棕榈油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中国棕榈油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资源描述:

《中国棕榈油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棕榈油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1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0-2013年中国棕榈油市场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报告目录报告目录1图表目录6第一章棕榈油行业概况1第一节棕榈油产品介绍1一、棕榈油的来源1二、棕榈油的特性1三、棕榈油的物理-化学参数3四、棕榈油的用途4第二节棕榈油的储存方式7第三节我国棕榈油进口制度9第四节棕榈油国家标准10第二章世界棕榈油市场概况分析15第一节世界棕榈油生产状况分析15一、生产现状15二、生产趋势16第二节世界棕榈油消费和贸易状况17一、消费状况17二、贸易状况18第三节世界棕榈油价格走势20一、近五年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回顾20二、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预测23第三章我国棕油行业进口分析24第一节进口总量分析24一、进口

2、数量分析24二、进口金额分析25第二节进口来源地分析27一、2007-2009年中国从各大洲进口棕榈油情况分析27二、2006-2009年中国从各大洲进口棕榈油情况分析29三、2006-2009中国进口来源地结构分析30第三节进口目的地分析31第四节2005-2009年棕榈油进口结构38第五节我国棕榈油进口趋势分析40一、进口数量发展趋势40第六节我国棕榈油进口格局的变化41一、棕榈油价仍低于豆油和菜油价格,近几年食用和工业需求持续增加41二、2006年棕榈油硬脂进口量急剧萎缩,初榨及度棕榈油进口大增42三、我国进口印尼棕榈油量快速增加,进口马来西亚棕榈油的比重下降43四、我国厂商采购重点可能

3、转向印尼,未来进口印尼棕榈油量仍将增加44五、广东和江苏棕榈油进口逐年增加,粤苏津三地进口量占全国近八成44六、近几年棕榈油进口格局出现变化,未来将继续调整但变化不会太大44第四章2007-2009年我国棕榈油消费分析46第一节工业用棕榈油消费分析46一、我国工业用棕榈油消费回顾46二、20072009年我国工业用棕榈油消费结构分析47三、我国工业用棕榈油下游按主要产品分析49四、工业用棕榈油未来需求增长预测54第二节食用棕榈油消费分析55一、我国食用棕榈油消费回顾55二、20072009年我国食用棕榈油消费分析56三、2008-2009年中国食用棕榈油消费结构57四、2010-2013年未来

4、需求预测59第三节棕榈油消费趋势变化及棕榈油提炼水平提高带来的盈利机会60一、进口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的差价带来的盈利机会60二、提炼提纯技术不断提高带来的盈利机会61第五章2007-2009年我国棕榈油市场价格走势63第一节2006-2009年各月国内棕榈油价格走势回顾63一、2006年各季度走势综述63二、2007年棕榈油价格走势分析回顾71三、2008年棕榈油价格走势分析回顾73四、2009年棕榈油走势分析回顾77第二节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关系78第三节国际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的关系分析79一、2005-2009年棕榈油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回顾79二、国际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的关系

5、分析80第四节2010年棕榈油价格走势预测84一、2007年以来的国际和国内棕榈油价格走势84二、影响棕榈油价格走势的因素分析84三、2010年走势的基本结论96第六章棕榈油领先企业分析97第一节我国进口棕榈油企业情况97第二节中粮集团99第三节益海嘉里集团101第四节天津聚龙集团102第五节金光集团104第六节新加坡金鹰集团105第七节泰国正大集团(又称卜蜂集团)107第八节美国嘉吉集团108第九节马来西亚森达美集团109第十节并丰集团110第十一节印尼春金集团111第七章棕榈油行业投资建议112第一节积极发展油棕种植加工业112一、我国棕榈油种植业现状112二、发展我国棕榈油种植业的必要性

6、113三、发展棕榈油种植业的地理位置选择114第二节利用期市规避风险115一、我国棕榈油期货市场发展现状115二、如何利用棕榈油期货规避市场风险117第三节拓展市场销售网络,加快产品流通速度119第四节棕榈油行业重点贸易品种建议120图表目录图表 1: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企业备案登记表10图表 2:棕榈油特征指标11图表 3:分提棕榈油特征指标12图表 4:棕榈油质量指标13图表 5:分提棕榈原油质量指标13图表 6:成品分提棕榈原油质量指标13图表 7:2005-2013年全球棕榈油产量增长预测 万吨16图表 8:2005-2009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增长统计 万吨18图表 9:2010-

7、2013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增长预测18图表 10:1980-2007年棕榈油国际市场价格走势21图表 11:2005-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量增长统计 万吨24图表 12: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量分季度结构 万吨/%25图表 13:2005-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额增长统计 亿美元26图表 14: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额分季度结构26图表 15:2009年中国棕榈油分季度进口均价 美元/吨26图表 16:2006-2009年中国从各国进口棕榈油数量统计 千克28图表 17:2006-2009年中国从各国进口棕榈油金额统计 美元29图表 18:2006-2009年中国从各国进口棕榈油均价

8、 美元/吨30图表 19:2006-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来源国金额结构 亿美元,%31图表 20:2006-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来源国数量结构 万吨,%31图表 21: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目的地统计 千克,美元31图表 22:2009年中国各类棕榈油进口分国内目的地统计 千克,美元33图表 23:2005-2009年中国各类棕榈油进口统计 千克,美元38图表 24:2005-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分类型占比39图表 25:中国棕榈油海关统计代码及释义39图表 26:2010-2013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量增长预测 万吨40图表 27:2010-2013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额增长预测 亿美

9、元40图表 28:主要棕榈工业产品用途46图表 29:2005-2009年工业棕榈油消费量增长统计 万吨47图表 30:2005-2009年工业棕榈油占消费量比重48图表 31:我国工业用棕榈油下游主要产品分析49图表 32:2010-2013年中国工业棕榈油消费量增长预测55图表 33:2005-2009年中国食用棕榈油消费量 万吨57图表 34:中国食用棕榈油的终端用途占比58图表 35:中国食用棕榈油终端行业占比58图表 36:2010-2013年中国食用棕榈油消费预测(行业)59图表 37:2001年2007年我国棕榈油价格走势71图表 38:2007年江苏四级豆油及24度棕榈油价格走

10、势73图表 39:2003年2007年我国三大植物油品种现货价格走势73图表 40: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指数及大连棕榈油指数合约77图表 41:2003年至2010年棕榈油现货价格走势图80图表 42:原油连续与BMD毛棕榈油连续叠加图85图表 43:全球植物油平衡表走势图87图表 44:我国19-24度棕榈油进口量及到港成本变化图88图表 45: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数量变化图88图表 46:江苏地区一级豆油与24度棕榈油价差走势图89图表 47:马来西亚棕榈油情况走势图90图表 48:印尼棕榈油情况走势图91图表 49: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走势图92图表 50:马来西亚月度库存与BMD期价走势图93

11、图表 51:印度植物油供需走势图94图表 52:美豆油CFTC基金净持仓和价格对比图96图表 53:符合06年进口豆油、菜子油、棕榈油资质条件部分企业名单99图表 54:2005-2009年中粮控股营业收入统计(亿港元)100图表 55:2005-2009年丰益国际营业收入统计(亿美元)102图表 56:2007-2009年天津聚龙集团营业收入统计(亿元)104图表 57:2008-2009年AFP经营业绩(亿美元)105图表 58:2005-2008年正大集团营业收入统计(百万泰国铢)108图表 59:2008-2009财年美国嘉吉集团经营业绩(亿美元)109图表 60:2007-2009年

12、马来西亚森达美集团经营业绩(亿元)110图表 61:2008-2009年印尼春金集团营业收入统计(百万卢比)112图表 62:2006-2009年各品种棕榈油进口金额增长率对比分析120图表 63:2009年各品种棕榈油进口金额占比分析121第一章 棕榈油行业概况第一节 棕榈油产品介绍一、 棕榈油的来源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 Palm Oil),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

13、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精炼油(Refin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榈仁油。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二、 棕榈油的特性根据马来西亚油棕油研究院的研究,每克棕榈油可提供9千卡的热量。毛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源,以类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在很多国家红棕榈油被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棕榈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主要以生育酚和生育酚三烯醇两种结构存在。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都具有抗氧化性能,可用于预防由自由基引起的疾病。棕榈油主

14、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约占50%,主要是棕榈酸)、单元不饱和脂肪酸(约占40%,主要为油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约占10%,主要为亚油酸,是人类和动物营养中必需的脂肪酸),棕榈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组分相等,能给人体提供足够的必需脂肪酸,易于消化和吸收。棕榈油不含胆固醇,食用后不仅不会增高血液内的胆固醇含量,而且多项研究表明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降低血液内的低密度胆固醇含量。食用棕榈油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获得量,同时棕榈油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和E,有益于防止血栓、降低心脏血管病的发生和抑制癌症。传统意义上的棕榈油大都作为烹调油食用,与花生油和菜籽油相比,棕榈油价格相对

15、较低,其浊点低于10摄氏度,具有较稳定的抗氧化性,是热带地区大众烹调油的首选。由于棕榈油不含亚麻酸且饱和程度高,用其煎炸的食品不会产生不良气味,且熔点低(22摄氏度),故棕榈油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工业煎炸油,大量的用于薯条、膨化食品和方便面的生产过程中。棕榈油还是制造食用黄油和人造奶油的重要材料,用其油脂中分炼出的起酥油是制做蛋糕和高档饼干的重要原料,分炼出的烘焙油脂烘烤的面包口感好,保质期长,不易变味。除此之外,棕榈油含有大量的类可可脂和代可可脂,也是制作巧克力、糖果、冰淇淋、脱脂乳、咖啡伴侣和乳酸酪重要原料。近年来马来西亚对棕榈油下游产品的开发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强了油脂化学产品的开

16、发生产,从棕榈油及棕榈仁油中提取的脂肪酸、甲基脂、脂肪醇脂肪酸氨基化合物、脂肪胺等化工产品已大量出口美国和欧洲,同时在本国利用棕榈油开发生产出肥皂、油墨、洗涤去污剂、化妆品和护肤用品、蜡烛、润滑脂及高档润滑油等。 自1985年以来,马来西亚棕油研究院致力于以棕榈油作为车用燃料油替代品的研究,目前已初步取得进展,在吉隆坡市内交通车辆中开始试用。油棕树干内纤维可加工成淀粉,与面粉混合后可制造面食品,有防止便秘减肥等功效;其空果柄及果壳纤维含量高,且纤维长度较为理想,已在中国实验并成功制成卫生用纸和包装用纸,工业生产尚待开发;另外,其空果柄制成的纤维垫可防尘治沙,2003年3月马科技部已向北京市林业

17、局赠送了65个集装箱的纤维垫,用于北京、内蒙及河北地区的防尘固沙。棕榈树和棕榈油工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产品用于生产动物饲料。种植园里的棕榈复叶和油厂里榨油后的空果串是上等的粗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源和维生素E;棕榈仁压榨后产生的棕榈仁粕和棕榈仁饼,其成分与苜蓿大体相同,非常适合马、牛和奶牛的喂养;精炼油厂产生的棕榈脂肪酸蒸馏物,是家畜和家禽最好的能量资源。目前,马来西亚棕榈加工的饲料已大量出口到西欧、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并且已成为当地动物饲料日常定量的标准成分。三、 棕榈油的物理-化学参数在我国,目前食用精炼棕榈油,产品规格方面,主要指标是溶点不超过2433,用于食品(面包、饼干

18、等)的煮炸方面,每年的需要量占进口量的绝大部分;工业使用的精炼棕榈油,要求溶点不低于44,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每年的需要量基本是在十几万吨。棕榈油的物理-化学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9170-0.9440 折光指数(n4D) 1.4560-0.4590 凝固点() 27-30 碘值(gI2/100g油) 52-58 皂化值(mgKOH/g油) 196-210 总脂肪酸含量(%) 94.2-98.7 不皂化物(%) 约0.3 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 豆蔻酸 约0.73 棕搁酸 37.94 硬脂酸 4.51 油酸 39.56 亚油酸 17.26四、 棕榈油的用途棕榈油在餐饮

19、业的应用 历史表明,人类将棕榈油应用于餐饮已经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与其它食用油脂相比,棕榈油产品在煎炸、烧烤食物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这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 独具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这主要是因为棕榈油不饱和度适中,不含亚麻酸,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则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这使棕榈油与其它油脂相比更适用于煎炸、烧烤食品。2. 有营养的脂肪酸组成棕榈油有50%的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不易与酸质聚合。3. 显而易见的经济性用油的成本一直是餐饮业选择煎炸、烧烤用油的重要考量因素。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其一次栽种可收获20年左右,而且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它植物油料高

20、,并且产量相对稳定,这些都促使棕榈油成为世界上最具价格优势的食用植物油。 基于以上原因,目前棕榈油(特别是棕榈液油)被大量应用于餐饮业,用于煎炸、烧烤西式食物(如薯条、炸鸡、烤肉等)及中式食物(如许多早餐食品等),并被餐饮业广为推荐。 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 棕榈油在食品工业应用前,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起酥油: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80%的油脂和20%的水,而起酥油是100%纯油脂。起酥油有很多种,严格来说,每一种食品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但也有适用于多种食品的通用型起酥油,通常是用来煎炸和烘培食品,如薯条、蛋糕、饼干、夹心饼和面包等

21、食品。通常起酥油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和不同的配料搭配,才能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如冰激凌、不同风味的饼干等。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组成的乳化物,最初发展人造奶油是为了仿造奶油,但现在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其中棕榈液油适用于制造液态人造奶油,棕榈硬脂更适合于制造固态人造奶油。 氢化棕榈油:氢化棕榈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国家有着很广泛的市场,这些市场通常将其当作酪脂类产品使用。煎炸油:这是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最广泛的用途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其富含的生育酚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不容易与酸质聚合、有着益于健康的脂肪酸组成(50%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

22、大部分国家的方便面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用棕榈产品来煎炸面饼,而在中国市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煎炸食品(如煎炸早点、煎炸小食等)也开始使用棕榈产品来进行制作。专用油脂:棕榈油和棕仁油都是生产专用油脂的理想原料,专用油脂主要用于糖果、特别是巧克力类食品的生产。其中棕仁硬脂由于其物理性质非常接近于可可脂,因此又被称为代可可脂。 棕榈产品的工业用途 近些年以来,棕榈油的工业用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大量棕榈油被应用于工业用途,在中国,棕榈工业产品有工业味精之称,足可见其应用之广泛。在工业运用中主要分两类:一是从棕榈产品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榈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另外

23、一个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而在这几种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碳链长度在C12C14和C16C18的油脂,其中棕仁油、棕榈硬脂、棕榈酸都是主要的原料。 主要棕榈工业产品用途一览 皂类 用途:制造肥皂 特点:经济性较好,保持香味较持久 环氧棕榈油 用途:塑料增塑剂和稳定剂 特点:良好的经济性 多元醇 用途:塑料制造 特点:良好的疏水性 聚氨酯 用途:制造泡沫塑料 特点:制造过程中无需使用危害环境的发泡剂 聚丙烯酸酯 用途:涂料 脂肪酸 用途:橡胶、蜡烛、化妆品的生产 特点:颜色浅、纯度高 皂用脂肪酸 用途

24、:高级肥皂 特点:易于生产,配方灵活 金属皂用脂肪酸 用途:金属皂 脂肪酸酯 用途:工业用合成润滑剂 特点:良好的润滑性、低温流动性及抗氧化性 皂用脂肪酸酯 用途:高品质的纯白皂 -磺酸盐甲酯 用途:洗涤产品 生产工艺简单,特点:去污效果好,环保,经济 脂肪醇 用途:表面活性剂甘油 用途:医药、工业、军事、日化等 第二节 棕榈油的储存方式在棕榈油里,酸的形成是由于棕搁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两者中任何一种水解所导致。在未破损的果实中,游离脂肪酸是很低的,但一旦细胞破损,果实脂肪酶活化,因此在初期游离脂肪酸急剧上升;而后,游离脂肪酸上升减缓,直到脂肪酶活性钝化才停止。 棕榈油中游离脂肪酸的

25、含量水平,实际上取决于这样三个因素:果实的不成熟程度(过于成熟的果实却易损伤);果穗预处理(杀酵)达到的程度;以及收获和脂肪酶钝化之间迟延的时间。 在制油时辅以除去铁质,这样可以间接控制氧化作用。同时注意对促使油脂氧化的一切环境条件加以控制。输送机、提升机定期进行清理;防止由种植地带来的泥土和破碎物对油造成污染。切勿采用铜、黄铜、青铜的配件,防止铜和油的接触。其原因是铜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不妨害取油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温度。同时,尽量使油少暴露在空气中。 在贮藏期间,在工厂真空干燥工段后面可装冷冻机,使油在进入储罐之前,温度降到45-50。油装进罐后,对罐内充入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

26、也可以在油中加入些抗氧化剂,钝化微量金属,以消除油脂贮藏过程中的氧化作用。另外,采用大容器储油时,氧化作用亦能控制,也减少装卸时油的飞溅。 在运输和卸货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罐的涂料采用环氧树脂,在装油前要对罐的清洁进行检查。 第二,用惰性气体喷布和覆盖。 第三,油的装载不外溅。 第四,船运期间油温保持在32-40。装货前油的加热其温度上升,速率每24小时不超过5。 第五,油的装船温度不超过55。 第六,脱臭棕榈油运到终点时,在那里装入涂有环氧树脂的油罐中并充入氮气。第三节 我国棕榈油进口制度2006年以前,我国对棕榈油的进口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国家将配额下发到各省市,再

27、由各省市下发给具体用油单位。配额许可证由商务部配额许可证管理局发放,当是主要有五家进出口公司(华润、南光、中谷、土畜、中粮)负责经营。毛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为9,增殖税为13,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为12,增殖税为13。2006年1月1日开始,我国放开了对棕榈油进口的管制政策,取消其进口关税配额管理,但为监测进口需要,自2006年1月1日起,将对豆油、棕榈油(棕榈硬脂除外)、菜子油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各相关企业必须向省外经贸主管部门备案登记。根据要求,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如下。贸易型企业要求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或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

28、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含2亿元);近三年进口植物油3万吨以上。生产型企业要求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含1亿元),其中食品生产企业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加工能力日处理毛油200吨以上(含200吨),生产精炼油的油脂加工企业或以棕榈油为直接生产原料,年使用棕榈油量在3000吨以上(含3000吨)的食品生产企业;并获得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 我国取消植物油关税配额之后,植物油进口环境将更加趋于宽松,没有配额的限制,有条件进口植物油的企业数量会明显增多,进口数量的不

29、确定性也会明显增强。图表 1: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企业备案登记表第四节 棕榈油国家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棕榈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替代食用棕榈油(1995版)和棕榈油(1999版)两个标准,并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国标将棕榈油产品分成棕榈油、棕榈液油、棕榈超级液油、棕榈硬脂、棕榈原油和成品棕榈油6个类别,同时分别给出了相关产品的定义。在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价、不皂化物、透明度等特征指标方面均有调整;而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等品质指标要求有所加严;增加了各类别棕榈油产品的脂肪酸组成标准,有利于对油脂掺假的鉴别;将酸值、过氧化值列为强制性指标,关注油脂酸败等方面的污

30、染;对产品标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对“转基因产品”及“原产地”的标注也提出了强制性要求。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国内外贸易商及生产企业,要在全面了解新国标与旧国标差异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促进整个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及知情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图表 2:棕榈油特征指标资料来源:GB 15680-2009图表 3:分提棕榈油特征指标资料来源:GB 15680-2009图表 4:棕榈油质量指标资料来源:GB 15680-2009图表 5:分提棕榈原油质量指标资料来源:GB 15680-2009图表 6:成品分提棕榈原油质量指标资料来源:GB 15680-2009第二章

31、 世界棕榈油市场概况分析第一节 世界棕榈油生产状况分析一、 生产现状全球棕榈油的主产量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其产量占据了全球约90%的产量。这2个国家产量的变化无疑成为后期棕榈油走势主要依据。据印尼农业部官员表示,2010年印尼油棕榈种植面积将增长11%,达到812万公顷。2010年印尼棕榈油产量有望比2009年的1940万吨增长5.6%,达到2050万吨。印尼农业部种植园总署长阿赫默.芒加巴拉尼(Achmad Mangga Barani)表示,目前农业部预估印尼2009年棕榈油产量为2,100万吨,较上次预估的1,970万吨增加6.6%。并将印尼2010年棕榈油产量预估从2,050万吨上

32、调到了2,200至2,300万吨。据印尼农业部种植业官员预期今年厄尔尼诺天气将卷土重来,如果厄尔尼诺天气造成降雨量会减少,天气可能变得非常干旱。2010年印尼的毛棕榈油产量因此可能减少15到20%。马来西亚拥有467万公顷油棕榈树。马来西亚政府计划于2010年底完成重播20万公顷老龄化油棕榈树的计划。同时,马来西亚农业部预估2010年棕榈油产量目标为1810万吨。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重现,较以往炎热的天气已使得油棕榈树面临的生物性压力加剧.油棕榈树的生物性压力是指在高产期过後的产量下滑.棕榈树在2009年第四季录得季节性的较高产量。种植园主表示,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今年或无法达到1,8

33、10万吨的棕榈油产量目标,因目前的干燥天气可能损及产出。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及印尼原先对棕榈油产量目标都预期增幅较大,其中印尼预期2010会出现10%左右的增幅,马来西亚预期产量会出现3%左右的增幅。但是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其产量可能达不到此前预期标准。预计会达到4%的增幅。图表 7:2005-2013年全球棕榈油产量增长预测 万吨备注:按照国际传统的棕榈油统计周期:本年10月-来年9月为一个统计年度二、 生产趋势随着对植物油需求的持续增加,全球棕榈油的种植面积不断提高,产量增长迅速,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

34、亚政府正加紧对土地的开发利用,鼓励、扶持新建了很多大型棕榈园。印度尼西亚在未来五年,预计每年将增加种植面积150万公顷。西非作为棕榈油的原产地,也在积极扩大棕榈种植,未来几年将会成为全球另一个重要的棕榈油生产地。因此,从全球棕榈油生产看,多元化趋势正在形成。非洲棕榈油生产潜力非常可观。棕榈油的原产地在非洲,随着殖民浪潮来到了印尼和马来西亚,后者迅速成为全球棕榈油的主要产地,然而随着非洲经济日益融入到全球化的过程中来,棕榈油在原产地的发展潜力非常可观,相关国家也在大力投资棕榈油项目,据喀麦隆论坛报2010年3月8日报道,中部和西部非洲棕榈油行业潜力开发项目于3月4日正式启动,该项目为期四年,主要

35、针对喀麦隆和尼日利亚两个国家,投资超过23.0552亿非郎,旨在将两国的初级棕榈油生产提高到工业化生产的水平,同时填补两国需求缺口。这一项目的启动对两国经济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使棕榈油行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提供收入,更有助于减轻贫困,项目包括为种植户提供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质种子,通过培训使种植户提高种植水平将最新科技运用于生产当中。喀麦隆工业、矿产与技术开发部长表示该项目能够大大填补喀本国5万吨棕榈油的需求缺口,喀麦隆将选取四个示范中心首先进行技术实验。第二节 世界棕榈油消费和贸易状况一、 消费状况近几年来,棕榈油因为价格优势,在油脂消费领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自1999年至今的十年时间

36、,世界棕榈油的消费量由1999年的205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4460万吨,增幅达117.4%;棕榈油的消费扩张是迅速而明显的,价格与消费互为因果关系,先是低廉的价格打开消费市场,而后随着需求的大幅增长,价格开始提升。由于植物油的替代效应比较明显,所以根据经济学的“收入与替代效应”,随着棕榈油价格的过度攀升,其需求将会得到抑制。图表 8:2005-2009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增长统计 万吨数据来源:油世界图表 9:2010-2013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增长预测二、 贸易状况目前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榈油通常引导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棕榈油在世界油脂贸易中并不突出

37、,当时的主要贸易油脂为大豆油和动物油脂。到了1993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棕榈油贸易量占全球油脂贸易量比重从1970年的10%增长到1977年的20%,1985年达到了30%水平。1997年,世界棕榈油的总产量为1741万吨,而出口量达到了1134.6万吨。截止到2009年,棕榈油贸易量占世界油脂贸易总量的比重超过70%。马来西亚是全球最为著名的棕榈油出口大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业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加工技术,有成熟的生产加工资源市场和供销经营市场,并且成为世界棕榈油生产第一大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1960年至19

38、75年,油棕种植面积日渐扩大,棕榈油产业体系开始建立。此阶段主要以加工棕榈毛油为主,棕榈仁大部分出口。第二阶段是1975年至1985年,主要以棕榈油精炼油加工为主,特别是棕榈仁油的产量显著增加,出口开始增多。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随着棕榈油加工技术的提高,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对棕榈油业的引导和研发,棕榈油业下游产品油脂化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马来西亚从1917年开始进行棕榈种植商业化,不到100年时间,就成为世界棕榈油生产大国。究其原因,首先得益于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二是规模化效益明显;三是龙头企业的作用明显。龙头企业都具有良好的销售和储运体系,带动了马来西亚棕榈油产业不断拓展。此外,马来西亚

39、还十分重视油棕的科研,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不断提高机械作业水平,注重棕榈油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2010年棕榈油出口有望增加。马来西亚种植园行业及商品部官员2010年初表示,2010年马来西亚棕榈油及相关产品出口收入可能增长。2010年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可能达到1600到1700万吨,毛棕榈油价格可能在2700到3000令吉,因而今年棕榈油出口收入可能增至650亿令吉,这将高于上年的500亿令吉。由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提高,棕榈油价格上涨。目前,世界棕榈油出口市场的88%份额被这两个主产大国牢牢控制着。此外,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哥伦比亚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也生产

40、、出口一定数量的棕榈油。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促进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并进一步打开区域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空间。由于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今年马来西亚对中国棕榈油出口量将会增长。根据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之间大部分产品关税削减到零,其中包括棕榈油及相关产品。去年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近400万吨棕榈油。由于关税下降或取消,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主要出口国可能以更低的价格向中国出口棕榈油,这意味着棕榈油价格比豆油更有竞争力。目前毛棕榈油价格为每吨24002600令吉。这个价位,可使马来西亚国内农户和生产商都有收益。马来西亚政府正在考虑提高更多增值产

41、品出口、服务以及棕榈油相关技术。马来西亚政府已经拨款2亿令吉,用于油棕榈树重播项目,鼓励农户减少棕榈油库存,改善油棕榈油单产。到2020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品出口收入将超过1000亿令吉。第三节 世界棕榈油价格走势一、 近五年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回顾近20年来,国际棕榈油价格波动比较大,马来西亚毛棕榈油齐活的最低价格出现在哎1986年,当时全球油籽丰产,尤其是美国大豆丰收,导致了包括豆油在内的所有植物油价格受到压制,棕榈油价格出现阶段性低点。随后,1988年、1994年,全球出现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恶劣气候,影响了全球植物油产量,棕榈油出现了几次规模较大的上涨行情,价格上涨基本上都是从800RM

42、/吨以下上涨到1400-1600RMRM/吨。1998年,由于持续遭遇灾害天气,油籽减产,植物油供应紧张,而需求却出现空前增长,棕榈油价格超过了2500RM/吨。2006年底以来,全球植物油需求增长强劲,尤其是生物能源概念成为植物油消费新的增长点,直接带动全球植物油价格上涨,棕榈油价格在2007年6月份超过了2600 RM/吨。图表 10:1980-2007年棕榈油国际市场价格走势2009年国内外棕榈油期货市场行情。2009年的棕榈油市场,可以说是油脂市场的一道亮眼风景线:年初的油脂价值回归行情自棕榈油开始;到了年底,在棕榈油反季节行情的推动下,棕榈油再度成为油脂中表现最强者。同时,随着成交和

43、持仓的放大,棕榈油的市场低位在油脂中越发重要。2009年棕榈油价格上涨了56%,因为全球两大进口国印度和中国的需求增加。2009年南美大豆因干旱减产,导致豆油供应吃紧,这也提振了棕榈油价格。无论内外盘,09年棕榈油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上涨期(1-6月)、高位回调期(7-9月)、再度上涨期(10月以后)。内外盘联系性较之前有明显增强,外盘对内盘的引领作用增强。第一阶段:价值回归,持续走高(2009年1月至6月)2009年之初,棕榈油延续了08年10月以来的筑底行情,并在BMD棕榈油的带领下,开始引领油脂的反弹,步入价值回归之途。08年开始,为消化高企的库存,马来西亚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去库存化

44、措施,在库存下降、出口水平良好的推动下,BMD毛棕榈油一路走高,并于5月4日创出年内高点2798令吉/吨,之后开始震荡整理。国内棕榈油受此提振,也一路走高。第二阶段:前期利好消化,棕榈油高位盘整(2009年7月至9月)2009年7月开始,由于前期基本面的利好得到充分消化,棕榈油开始进入了高位盘整期。在美豆的带动下,棕榈油一度走高,但由于动能不足,在前期高点附近承压回落;而从9月开始,由于库存的压力和周边利空的出现,棕榈油一路下跌。第三阶段:两节消费,通胀预期,再度拉涨(2009年10月以后)从国庆开始,由于宏观面的转好,通胀预期再起,加上元旦、春节两节消费的提振,油脂开始了持续一个多月的单边上

45、涨行情,后期,棕榈油在洪水的实质性减产影响下,成为了油脂中表现最强者。但是,由于基本面的支撑不足,在小包装提价后,传闻国家调控压力下,棕榈油在12中旬开始了整理回调期。09年是油脂价值回归的一年,它在消化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后,开始从基本面对油脂进行定价,以一轮慢牛的行情告别了较为平淡的2009年。对于棕榈油而言,也是其在油脂中异军突起的一年。那么,2010年的棕榈油又将如何?下面笔者就将针对未来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逐一分析。二、 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预测预计2010年棕榈油价格在2200到2800令吉,一季度价格有可能在预测区间的上沿运行。棕榈油需求将非常强劲,尤其来自印度的需求。中国的需求也非

46、常强劲。2009/10年度印度植物油进口量可能增长4.6%,达到90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为860万吨。棕榈油占到印度植物油进口总量的80%左右。印度四月份取消了毛棕榈油进口关税,三月份又取消了毛豆油的进口关税,旨在提高国内植物油供应。在过去十年中,棕榈油价格涨了一倍。第三章 我国棕油行业进口分析第一节 进口总量分析一、 进口数量分析过去10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一直呈现增加的态势,1998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仅93万吨,1999年进口量超过100万吨,达到119.4万吨;2002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超过200万吨后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2003年进口量首次突破300万吨,2005年进口量突破400

47、万吨。2006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突破500万吨后进口增速开始放缓,2007年我国进口棕榈油509.5万吨,仅比上年增加1.3万吨;2008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为528.2万吨,较上年增加18.7万吨,增长3.6%,2009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为644.13万吨,这也是我国棕榈油进口量连续11年创下历史新高。过去11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用植物油需求持续强劲外,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相对于豆油和菜籽油更为低廉,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食品和化工行业对棕榈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是重要原因。图表 11:2005-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量增长统计 万吨数据来源:全国海

48、关信息中心图表 12: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量分季度结构 万吨/%数据来源: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二、 进口金额分析2008年之前的连续四年,伴随着中国进口棕榈油数量的迅速增长,棕榈油进口的用汇额度也迅速增长,从2005年的17.82亿美元迅猛上升到了2008年的52.13亿美元,然而进口形势再2009年发生了逆转,尽管2009年的棕榈油进口量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然而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导致我国进口棕榈油的用汇额在大幅下降,同比2008年下降了19.05%,达到42.19亿美元。从各季度的表现来看,2009年三季度的进口额最多,占据全年进口额的34%,为14.28亿美元。图表 13:2005-20

49、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额增长统计 亿美元数据来源: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图表 14: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额分季度结构图表 15:2009年中国棕榈油分季度进口均价 美元/吨从近三年的棕榈油进口情况来看,处于较为平均的水平;由于09年棕榈油进口的均价相对较低,进口利润大于豆油,贸易商进口热情较高,整体进口水平处于中等偏高。从进口的季节性规律来看,一般年内有两个进口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是小高峰,出现在年初的3月;第二个高峰出现在7-9月,为年内进口较集中时期。进口量的增长、消耗的缓慢,导致了09年库存水平的相对高企。对于2010年的行情而言,由于未来豆油的增产和棕榈油的减产,尤其是当南美重返国际油脂市场

50、之后,棕榈油价格较为低廉的情况可能有所改观,那么,未来棕榈油进口水平有可能下降,以消化库存为主。第二节 进口来源地分析一、 2007-2009年中国从各大洲进口棕榈油情况分析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每年我国从上述两国进口棕榈油占全部棕榈油进口量的比重一直在97%左右,2008年我国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棕榈油数量占全部棕榈油进口量的比重达到99.3%。其中,从马来西亚进口棕榈油355.8万吨,占全部棕榈油进口量的比重为67.4%;从印度尼西亚进口棕榈油168.3万吨,占全部棕榈油进口量的比重为31.9%。由于过去10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数量持续增加,大多数年份我国从马

51、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棕榈油数量都呈现增加的态势,但最近几年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2008年我国进口马来西亚棕榈油数量首次出现下降,较2007年进口量降低1.4%。在2007年我国进口印度尼西亚棕榈油数量出现下降后,2008年再次出现明显增长,当年我国进口印度尼西亚棕榈油数量较上年增长20.1%。2008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大幅增加,并首次超过马来西亚,加上马来西亚生物柴油产业发展较快,国内棕榈油需求增加,是导致2008年我国进口印度尼西亚棕榈油数量明显增加、进口马来西亚棕榈油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未来几年,我国进口印度尼西亚棕榈油数量可能会继续呈现增加的态势。图表 16:2006-2009年

52、中国从各国进口棕榈油数量统计 千克进口量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马来西亚3369271851360955897835581477453923674125印度尼西亚1626890992140096558516833135862505441034印度45000010296669台湾004373841824768日本84720766878912024885土耳其2992520821020721美国252001679德国00020泰国2040543512569071287619000巴布亚新几内亚483323936552434055552720越南6759405783501570762

53、60荷兰0113600560250窗体底端瑞典008050缅甸010000000韩国02964000巴西0950000新加坡8892038000澳大利亚2999895000丹麦5040000香港1800000数据来源: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二、 2006-2009年中国从各大洲进口棕榈油情况分析从各国的进口棕榈油金额来看,马来西亚和印尼依然占据我国棕榈油进口的主要来源,2009年中国从马拉西亚进口棕榈油金额为26.06亿美元,同比2008年的35.20亿美元下降了26%;2009年中国从印尼进口棕榈油金额为16.05亿美元,同比2008年的16.46亿美元略微下降了2.5%。反映在进口均价上,马来西

54、亚和印尼棕榈油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从马拉西亚进口的棕榈油均价2009年为664.22美元/吨,同比2008年的989.40美元/吨大幅下降了32.87%;从印尼进口的棕榈油均价2009年为640.66美元/吨,同比2008年的977.71美元/吨大幅下降了34.47%。图表 17:2006-2009年中国从各国进口棕榈油金额统计 美元进口额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马来西亚1529497079262825892235204269352606170354印尼71216170799695875616457941591605146015印度675006442951台湾004813

55、211584164日本13118013386120247539215土耳其2793626026023104美国2700003984德国000189泰国89119628734070339814680巴布亚新几内亚216794404451113559685730越南323278420480755549130荷兰02186401022400瑞典0035080缅甸06000000韩国02910300巴西0475000新加坡17068259000澳大利亚1165957000丹麦9223000香港4333000数据来源: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图表 18:2006-2009年中国从各国进口棕榈油均价 美元/吨20

56、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马来西亚453.95 728.14 989.40 664.22 印尼437.74 711.62 977.71 640.66 印度15000625.73 台湾001100.45 868.15 日本1548.39 1745.55 2271.94 1575.85 土耳其933.53 1249.99 01115.00 美国10714.29 002372.84 德国0009450.00 泰国436.74 694.89 1181.48 0巴布亚新几内亚448.55 679.31 1074.40 0越南478.26 727.03 973.24 0荷兰01924.65 18

57、24.90 0瑞典004357.76 0缅甸0600.00 00韩国0981.88 00巴西0500.00 00新加坡1919.50 1552.63 00澳大利亚388.67 000丹麦1829.96 000香港2407.22 000数据来源: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三、 2006-2009中国进口来源地结构分析从下面量表可以看出,中国绝大多数的棕榈油进口都来自于马来西亚和印尼,其中马来西亚一直是我国进口棕榈油的最大来源国,2009年马来西亚棕榈油在进口额上到全国的61.77%,在进口数量上占到了60.91%;2009年印尼棕榈油进口额占全国的38.04%,进口数量占全国的38.90%。图表 19:2

58、006-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来源国金额结构 亿美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马来西亚15.29 26.28 35.20 26.06 印尼7.12 9.97 16.46 16.05 两大合计22.42 36.25 51.66 42.11 总计22.74 36.83 52.13 42.19 马来西亚占比67.26%71.36%67.54%61.77%印尼占比31.32%27.07%31.57%38.04%两大占比98.57%98.43%99.11%99.81%图表 20:2006-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来源国数量结构 万吨,%进口量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马

59、来西亚336.93 360.96 355.81 392.37 印尼162.69 140.10 168.33 250.54 两大合计499.62 501.05 524.15 642.91 总计506.88 509.48 528.21 644.13 马来西亚占比66.47%70.85%67.36%60.91%印尼占比32.10%27.50%31.87%38.90%两大占比98.57%98.35%99.23%99.81%第三节 进口目的地分析从2009年我国进口棕榈油按金额排序的50大地区来看,山东青岛市成为棕榈油进口增速最大的地区,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2008年分别上升了7853.7%和4614.9

60、%。其次是山东惠民,进口量和进口额同比2008年分别上升了1050.1%和789.4%。从我国棕榈油进口的前三甲地区来看,天津港保税区、广州和张家港依然是全国最为重要的进口地区,天津港保税区进口数量同比增长了5.6个百分点,进口额同比下降了32.1%;广州进口数量上涨了41.3%,进口额下降了2.3%;张家港是进口量下降了5.2%,进口额下降了41.2%。图表 21:2009年中国棕榈油进口目的地统计 千克,美元地区进口1至12月累计累计比去年同期%数量金额数量金额12074天津港保税区进口7822613095250649185.6-32.144019广东广州市进口68705172346479429941.3-2.332159江苏张家港市进口6537222964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