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2590356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1.3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选煤厂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选煤厂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选煤厂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资源描述:

《选煤厂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煤厂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9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20煤炭工业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Standard for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coal preparation plant Project in coal industry(送审稿)20-发布 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II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煤炭工业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Standard for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coal preparation plant Project

2、in coal industryMT/T-20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批准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施行日期:20年月日出版社20年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下达2008年制修订煤炭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08145号),参照中国煤炭建设协会2004年组织编制的煤炭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中的煤炭工业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部分,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标准规定了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具有的基本依据、支撑性文件及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构成和深度要求。本

3、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管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各单位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7号,邮编:100120),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吴 影 吴心静 李明辉 邓晓阳 郭牛喜 陶

4、能进 刘文欣 郑 捷 杨晓惠 周 鹏 冯景涛 张之立 仇汉江 主要审查人:毕孔耜 陈建平 白永喜 张琮文 张豫生 丁 易 郭大同 王润卿 戴少康 段建忠 贺庆明 徐昌润 李 安 孔凡平 刘延杰 王朝阳 杨茂生 张 泊目 次1 总则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22.1 基本规定22.2 内容构成32.3 深度要求4附录A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章节内容5附录B 投资估算书内容及编制要求56附录C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内容及深度要求74附录D 项目招标75本标准用词说明76引用标准名录77条文说明78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feasibility study rep

5、ort to draw up contents22.1 Basic provision22.2 The contents constitute32.3 Depth request4Appendix A main chapter content for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coal preparation plant5Appendix B The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for rough estimate56Appendix C draw up contents and depth of attached drawing for

6、feasibility study report74Appendix D invite public bidding75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76Normative standard77Character elucidation78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1 总则1.0.1 为规范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及深度,为煤炭洗选工程基本建设的可行性提供科学、客观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选煤厂、改扩建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1.0.3 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充分反映可行

7、性研究工作的成果,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论证充分、结论明确。应满足项目投融资决策的需求,作为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依据。1.0.4本标准规定了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当本标准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0.5 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2.1 基本规定2.1.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基本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1 国家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等。2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

8、划,项目建设地点的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和煤炭基地规划等。3 经批准的入选原料煤矿的勘探地质报告。4 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资料。5 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6 入选原料煤可选性试验资料或替代资料。7 改扩建选煤厂现状、存在问题及可利用的设备、设施。8 编制投资估算所需要的各种指标、标准、造价信息等资料。9 国家、地区和行业有关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等资料。2.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应具备下列支撑性文件:1 委托书及项目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的决议或意见。2 单独设置供电电源的选煤厂,应有建设地供电部门的用电许可意向性文件。3 单独设置供水水源的选煤厂

9、,应有建设地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取用水许可意向性文件。4 原料煤、产品以准轨铁路运输为主的选煤厂,应有铁路专用线接轨和原料煤运入、产品运出的意向性文件。5 入选原料煤需外购的选煤厂,应有原料煤供煤意向性协议。6 产品销售意向性协议。7 单独占地建设的选煤厂,应有建设地土地管理部门的占地及土地利用的意向性许可文件。并应有是否影响军事设施、文物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等的证明文件。8 建设资金采用政府或商业贷款的选煤厂项目,应有相关批件或贷款承诺函。9 项目评估或决策(审批)所必需的其他协议或意向性文件。2.1.3 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常用术语,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选煤术语GB/T 7186和

10、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GB/T 3175的要求。2.1.4 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中所使用的量、单位和符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GB3102.1执行。2.1.5 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常用图形符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选煤厂用图形符号GB/T 16660的要求。2.2 内容构成2.2.1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书和附图三部分组成。2.2.2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风险因素及对策

11、进行研究,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章节内容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2.2.3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推荐方案所需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进行投资估算并汇总成册。投资估算书内容及编制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2.2.4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绘制必要的推荐方案与比选方案的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和推荐方案主要车间布置等图纸。附图内容及深度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2.2.5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必要的项目招标内容,并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项目招标的编写内容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2.3 深度要求2.3.1 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2、:1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的要求。2 满足项目决策的要求。3 原则确定建厂规模、厂址、产品方案、选煤方法、工艺流程、主要机电设备、工艺布置和自动化水平等。重要内容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的比较。4 初步确定基建投资和经济效益,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银行等金融部门信贷决策的需要。2.3.2 投资估算应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的要求。2.3.3 改扩建厂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论述改扩建的必要性、改扩建规模、主要改扩建内容、原有设备和设施利用情况、与原有生产系统的衔接关系等。2.3.4选煤厂在与矿井、露天矿合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大型选煤厂应以分册形式编制,统一由矿井或露天矿进行综合经济评价。但当

13、项目委托书中特别要求选煤厂单独进行经济评价时,选煤分册还应按照委托书要求进行单独经济评价。2.3.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周期不宜少于1.5个月。附录A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章节内容A.1 可行性研究报告构成A.1.1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前引部分、正文部分和附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构成应包括下列内容:1 前引部分1)封面;2)扉页;3)证书;4)人员名单;5)目录;6)附图目录。2 正文部分3 附加部分1)附录;2)附件。A.1.2 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应有建设单位名称、选煤厂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及文件出版日期。封面格式应符合图A.1.2的规定。A.1.3 可行性研究报告扉页除应包括封面所有

14、的内容外,还应有工程编号、工程规模,报告编制单位的院长、总工程师和项目总设计师签名,并在编制单位名称上加盖资质专用章。扉页格式应符合图A.1.3的规定。A.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附有编制单位的工程咨询、质量体系认证等资质证书。A.1.5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附有参加审定、审核、编制人员名单。名单格式应符合表A.1.5-13的规定。A.1.6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目录,目录包括正文部分的章、节,附加部分附录和附件的名称。(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称)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年月图A.1.2 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格式 (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称)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编号:工程规模:院长(总经理

15、):总工程师:项目总设计师:(编制单位名称)加盖资质专用章年月图A.1.3 可行性研究报告扉页格式表A.1.5-1 参加审定人员名单格式审定人员名单专 业姓 名 (签字)职 务职 称注册执业印章编号表A.1.5-2 参加审核人员名单格式审核人员名单专 业姓 名 (签字)职 务职 称注册执业印章编号表A.1.5-3 参加编制人员名单格式编制人员名单专 业姓 名 (签字)职 务职 称注册执业印章编号A.1.7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附图目录。附图目录格式及内容应符合表A.1.7的规定。表A.1.7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目录格式及内容 附 图 目 录序号图 纸 名 称图纸编号图幅规格备注1原则工艺流程图2

16、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3主要车间工艺布置图A.1.8 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部分应按照章、节排序,总论不需排序。各章、节应有章、节名,位置居中。章、节层次编号及名称应按表A.1.8执行。当可研报告内容未包括“可选”节时,该节之后的编号可前提。各章节内容和深度,应按本标准A.2A.16中的要求编写。表A.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章、节层次编号及名称总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第二节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第三节 研究成果简述第四节 存在问题和建议第一章 煤源和煤质第一节 煤源概况第二节 煤质特征与煤的用途第三节 原煤可选性第二章 产品市场 第一节 市场现状第二节 目标市场分析第三节 市场竞争力及风险分析第三章 建设

17、规模与服务年限第一节 建设规模第二节 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四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第一节 自然条件第二节 公用设施第三节 社会经济环境(可选)第四节 厂址选择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第一节 选煤工艺第二节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第三节 工艺布置第四节 运输第五节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第六节 建筑物与构筑物第七节 电气第八节 给水排水第九节 供热、采暖及通风除尘第十节 生产辅助工程第六章 节能、减排第一节 项目能耗第二节 节能、节水措施第三节 减排措施第四节 节能、减排指标综合评价第七章 资源综合利用第一节 资源种类及资源量第二节 综合利用第八章 环境保护第一节 厂址周围环境现状第二节 环境影

18、响因素分析第三节 设计依据及设计采用的标准第四节 环境保护措施第五节 环境管理与环保投资第六节 环境影响初步分析第九章 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职业安全第三节 工业卫生第四节 消防第十章 项目实施计划第一节 建设工期第二节 项目实施计划安排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第一节 法人组建方案及法人治理结构第二节 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第一节 投资估算第二节 资金筹措第三节 财务评价第四节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可选)第五节 不确定性分析第六节 综合评价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 第一节 项目主要风险分析第二节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第三节 风险管理手段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19、第一节 推荐方案的特点第二节 结论与建议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A.1.9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附表应在节中连续,并在章节号前加“表”字编号。当一节中有多个表时,可在章节号后加表的顺序号。表中的章节编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章节层次之间加圆点。表的顺序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在章节编号后用短横线“-”分隔。表的编号后应空一字列出表名,列于表格上方居中。A.1.10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插图排序和表的排序方法相同,在章节号前加“图”字编号,图的编号后应空一字列出图名,位置列于图的下方居中。A.1.11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加部分的附录包括下列内容:1 委托书及项目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的决议或意见。2 建设地供电部

20、门的用电许可意向性文件。3 建设地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取用水许可意向性文件。4 铁路专用线接轨和原料煤运入、产品运出的意向性文件。5 原料煤供煤意向性协议。6 产品销售意向性协议。7 建设地土地管理部门的占地及土地利用的意向性许可文件。8 选煤厂建厂是否影响军事设施、文物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等的证明文件。9 政府或商业贷款相关批件或贷款承诺函。A.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加部分的附件为项目招标内容。A.2 总 论 项目背景A.2.1 项目背景应包括下列内容:1 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2 承办单位概况。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A.2.2承办单位概况主要内容应包括单位性质、经营范围、企业规模

21、、资产和财务状况、投资本项目的能力等。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A.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应包括基本依据和支撑性文件两个层次,具体内容应符合本标准第2.1.1条和第2.1.2条的规定。A.2.4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应说明工程范围与投资范围。 研究成果简述A.2.5 研究成果简述应包括下列内容:1 煤源和煤质。2 建设规模。3 厂址。4 主要建设条件。5 市场分析与预测。6 选煤工艺。7 主要工程。8 经济评价。9 结论性意见。A.2.6 煤源和煤质应简要介绍煤源、储量、产量、煤质特征及可选性等。A.2.7 建设规模应简要介绍选煤厂最佳经济规模或可行的正常生产能力,选煤厂类型。A.2.8

22、厂址应简要介绍厂址方案,推荐方案的坐落地点及主要优缺点。A.2.9 主要建设条件应简要介绍水、电、交通、运输、通讯、材料供应等条件。A.2.10 市场分析应简要介绍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质量要求、竞争能力等。A.2.11 选煤工艺应简要介绍产品方案,推荐方案的产品平衡表;推荐方案的选煤方法、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设备选型等。 A.2.12 主要工程应简要介绍选煤厂主要单位工程及与矿井(或用户)的分工。A.2.13 经济评价应简要介绍选煤厂劳动定员、全员效率;推荐方案的投资估算、生产成本、财务评价指标等。A.2.14 结论性意见应说明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及抗风险能力。 存在问题和建议A.2.15 存在

23、问题和建议应说明可研报告编制过程中所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并应针对问题,提出对下步工作的建议。A.3 煤源和煤质 煤源概况A.3.1 煤源概况应包括下列内容:1煤源。2 原料煤矿概况。3 资源储量。4 首采区开采情况。A.3.2 煤源应说明原料煤矿名称、位置,主要可采煤层特征等。A.3.3 原料煤矿概况应说明原料煤矿开采境界、开拓方式、开采煤层、采煤方法、提升方式、工作制度、设计能力、最大提升能力和服务年限等。A.3.4 资源储量应说明原料煤矿各煤层或各水平的地质储量并给出可采储量表。A.3.5 首采区开采情况宜给出原料煤矿前10年或20年逐年产量规划表、开采煤层或配采煤层规划表或采区接续表等。

24、煤质特征与煤的用途A.3.6 煤质特征与煤的用途应给出:1 煤岩特性。2 物理性质。3 化学性质。4 工艺性能。5 煤的分类。6 工业用途。A.3.7 煤岩特性应给出煤的宏观煤岩类型特征、显微煤岩特征等,并对其进行评述。A.3.8 物理性质应根据煤田地质报告、邻近煤矿或选煤厂生产情况,评述煤的颜色、光泽、条痕色、密度、硬度、抗碎强度等物理性质。A.3.9 化学性质应给出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硫分、煤灰成分,有害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等指标,并对其进行评述。A.3.10 工艺性能应给出煤的发热量、粘结性和结焦性、低温干馏、煤灰熔融性、可磨性、气化性能等资料,并对其进行评价。A.3.11 煤的分类应

25、根据相应指标划分煤的分类。A.3.12 工业用途应根据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和煤的分类,给出煤的适宜工业用途。 原煤可选性A.3.13 原煤可选性应给出下列内容:1 资料依据。2 资料代表性及评述。3 原煤可选性。A.3.14 资料依据应列出所采用的原煤可选性基础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A.3.15 资料代表性及评述应对原煤可选性资料的代表性进行评述。如代表性不足或无原料煤矿井的筛分浮沉资料,采用其它资料替代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料煤矿井原煤灰分、硫分进行预测,对煤质资料进行调整,并说明预测及调整的依据。A.3.16 原煤可选性应进行下列工作:1 根据不同来源、不同煤层的入选比例,综合原煤

26、筛分、浮沉资料,并对筛分、浮沉资料进行分析;对不同分选粒级、不同分选密度下原煤的可选性进行评述。2 分析评述浮选试验、煤泥(粉)浮沉试验、小筛分、泥化、跌落试验及干选、干燥等其它工艺试验结果。3 给出原煤及入选原煤筛分、浮沉试验表。必要时,还应给出浮选试验结果表及其它工艺试验结果表。4 根据入选原煤浮沉资料绘制“入选原煤可选性曲线”图。A.4 产品市场 市场现状A.4.1市场现状应叙述下列内容:1 本矿区煤炭生产现状。2 市场供应现状。3 市场需求现状。A.4.2 本矿区煤炭生产现状应调查本矿区现有或正在规划的煤炭品种、产量、用途、用户及需求量。A.4.3 市场供应现状应调查与项目相关的煤炭供

27、应市场,了解与拟建项目的产品有关的煤炭品种,供应数量、质量、价格等供应现状。A.4.4 市场需求现状应调查煤炭需求市场对拟建项目煤炭产品相关的品种、数量、质量的需求现状。 目标市场分析A.4.5目标市场分析应叙述下列内容:1 目标市场确定。2 目标产品品种及质量。3 国际市场。A.4.6 目标市场确定应分析煤炭市场潜在的需求特性,结合产品销售意向协议,确定产品目标市场并说明目标市场对煤炭产品的数质量需求。A.4.7 目标产品品种及质量应据原煤性质、可选性及目标市场需求,规划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A.4.8 国际市场可分析预测产品进入国外市场的可行性及出口量。 市场竞争力及风险分析A.4.9 市场

28、竞争力及风险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1 市场竞争情况。2 产品市场竞争力。3 风险分析。A.4.10 市场竞争情况宜分析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情况。A.4.11 产品市场竞争力应分析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包括区位优势、运输优势、煤类优势、煤质优势、及营销优势等。论述产品竞争力劣势并分析相应对策。A.4.12 风险分析应对未来市场某些重大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拟建项目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分析。A.5 建设规模与服务年限 建设规模A.5.1 新建项目应结合原料煤矿建设规模、资源储量、市场需求和相关规程规范等,对选煤厂建设规模进行论证,必要时还应进行建设规模的方案比选。分析并确定拟建选煤厂的最佳经济规模。

29、A.5.2 改、扩建项目应结合现状确定合理的生产能力。 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A.5.3 选煤厂工作制度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制定,并应说明年工作日、日工作小时数。A.5.4 设计生产能力应以建设规模和工作制度为依据,计算出选煤厂日生产能力、小时生产能力。A.5.5 选煤厂服务年限应根据原料煤矿的服务年限、煤源储量及选煤厂建设规模确定。A.6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自然条件A.6.1自然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 厂址地理位置。2 厂址自然条件。3 工程及水文地质。4 气象条件。5 地震烈度。A.6.2 厂址地理位置应说明厂址所在地的行政区位置和交通情况,并应附厂址所在地地理位置图或交通位置图

30、、区域位置图、总体规划图插图。A.6.3 厂址自然条件应说明厂址所在地区域的地形地貌、厂区自然地面标高等。A.6.4 工程及水文地质应说明下列问题:1 厂址所在地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基承载力、有无严重不良地段,是否处于滑坡区、泥石流区,是否有压覆矿产资源、文物、古墓等情况。2 厂址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系,最高洪水位;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采用地下水源时,应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及允许开采量等。A.6.5 气象条件应说明厂址所在区域的气温、日照、降水、冻结、蒸发、湿度、风等有关气象要素的特征值。A.6.6 厂址所在地的地震动参数及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应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确定。

31、 公用设施A.6.7 公用设施应介绍下列内容:1 水源。2 电源。3 交通运输。4 通信、网络。5 公用生活设施。6 公用设施发展规划。A.6.8 水源应介绍取用水水源类型、水质、可供水量及供水技术条件。A.6.9 电源应介绍供电电源、供电能力及供电技术条件。A.6.10 交通运输应介绍选煤厂厂址所在地邻近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概况及其有关技术标准。A.6.11 通信、网络应介绍当地电话、网络等情况。A.6.12 公用生活设施应介绍生活、居住区等的利用或拆迁情况。A.6.13 公用设施发展规划应介绍当地水、电、交通运输、通信、公用生活设施等的发展规划。 社会经济环境(可选)A.6.14社会经济环

32、境可介绍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状况、区域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还可介绍原材料供应、土地征用、副产品销售、施工、安装及维修条件等情况。 厂址选择A.6.15 必要时应对可选厂址方案进行建厂条件、建设费用及运营费用比较。A.6.16 推荐合理的厂址方案,并应说明推荐理由。A.7 工程技术方案 选煤工艺A.7.1选煤工艺应包括下列内容:1 煤炭洗选的必要性。2 产品方案。3 选煤方法。4 工艺流程。A.7.2 煤炭洗选的必要性应从保证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和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述。A.7.3 产品方案应根据煤质、煤的适宜工业用途、产品的目标市场对质量的要求和委托书内容进行产品方案的比选,确定

33、产品方案,并宜附“产品方案比选表”。A.7.4 选煤方法应根据煤质及确定的产品方案,进行分选粒度上、下限及选煤方法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选煤方法。A.7.5 工艺流程应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分选粒级及选煤方法,进行主要工艺环节的方案比选,根据比选结果,推荐原则工艺流程,并应附“最终产品平衡表”和“原则工艺流程图”插图。“最终产品平衡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7.5的规定。表A.7.5 最终产品平衡表表格形式产品名称数 量质 量t/ht/dMt/aAd%Mt%注:如有特殊要求时,质量指标栏可增加发热量、硫分指标。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A.7.6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应包括下列内容;1 设备选型原则。2

34、不均衡系数的选取。3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A.7.7 设备选型前,应简要叙述所确定的主要工艺设备选型原则。A.7.8 各系统或环节的不均衡系数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的相关要求选取。A.7.9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应介绍所选主要工艺设备的规格型号和主要优缺点,必要时应进行主要设备选型方案比选,并应附“推荐方案主要工艺设备选型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7.9的规定。如需引进国外设备,应说明理由。如属专利技术,应说明获取途径。改、扩建项目除应介绍前述内容外,当需利用或改造原有设备时,还应提出利用或改造方案。 工艺布置A.7.10 工艺布置应包括:1 地面工艺总布置。2 车间布

35、置。A.7.11 地面工艺总布置应确定地面工艺总布置原则、进行地面工艺总布置方案比选、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推荐最优方案。应对推荐方案进行简要说明,并应附“地面工艺总布置方案图”插图。改扩建项目除应说明前述内容外,还应对原有系统及生产情况进行介绍,并说明原有设备与设施的利用情况和拆除情况。A.7.12 车间布置宜对原煤储存、原煤准备、主厂房、浓缩车间、干燥车间、产品储存、产品装车等环节进行工艺布置方案比选,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推荐最优方案。23表A.7.9 推荐方案主要工艺设备选型表表格形式序号设备名称技术特征入料量单位处理量计算台数选用台数备注数量单位数量单位1234567891011121

36、314注:入料量系指流程计算量乘不均衡系数后的量。28 运输A.7.13 运输应包括下列内容:1 厂区外部交通运输条件。2 运量、运向及运输方式。3 铁路运输。4 其它运输方式。A.4.14 厂区外部交通运输条件应说明铁路建设性质、主要技术条件、可能接轨站性质及规模等;当为规划铁路时,尚需说明铁路实施年度、工期等;必要时还应说明公路、水运或其他外部运输条件等主要技术标准。A.7.15 运量、运向及运输方式应根据原料煤及材料运入量、产品运出数量、运输方向及外部运输条件,进行铁路、公路、水路、管道、带式输送机等运输方式选择,推荐合理的运输方式。A.7.16 铁路运输应包括下列内容:1 接轨路网的主

37、要技术条件,接轨方案。2 车流量计算、车流组织及运营体制。3 专用线方案比较,其中对大型桥涵应单独进行方案比较,主要技术指标。可附“铁路专用线布置图”插图。4 装车站方案比较,并推荐合理方案。应附“铁路装车站布置图”插图。5 主要工程量、设备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必要时,可附各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A.7.17 采用其它运输方式时,也应进行投资、运营费用等相应方案比较,并应列出主要设备和工程量。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A.7.18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原则。2 总平面布置。3 竖向设计及场地排水。4 场内运输及道路。5 场区绿化。A.7.19 总平面布置应

38、对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合理方案,并应附“推荐方案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及技术经济指标表”、“推荐方案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插图。A.7.20 竖向设计及场地排水应对工业场地总平面进行竖向布置,确定场地标高、防洪排涝方式及土石方工程量。A.7.21 场内运输及道路应确定场内运输方式,厂内道路形式及技术参数。A.7.22 场区绿化宜叙述厂区绿化的目的和要求。 建筑物与构筑物A.7.23 建筑物与构筑物应包括下列内容:1 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2 基本要求。3 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4 行政福利建筑、辅助设施及居住区。A.7.24 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应给出气象资料、地震设计参数、工程地

39、质和建筑材料四部分内容:1 气象资料应给出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全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设计采用的基本风压值;最大积雪厚度、设计采用的基本雪压值;最大年降雨量、平均年降雨量、最大日降雨量、最高年蒸发量;最大冻土深度。2 地震设计参数应给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设计地震分组情况。3工程地质应分别叙述下列内容:1)场地的地形、地貌概况。2)场地的地层分布、构造、成因与年代和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情况。3)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工程地质评价。4 建筑材料应说明钢筋、水泥、木材、砂、石、砖等主要建筑材料来源、质量及供应情况,运

40、输距离与运输方式。A.7.25 基本要求应包括下列内容:1 确定主要建筑物与构筑物的设计原则。2 给出建筑物与构筑物设计服务年限,对改扩建项目中继续利用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提出评估、鉴定的要求。3 说明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求。A.7.26 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应包括下列内容:1 进行主要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结构型式的特征描述及技术经济方案比选。2 介绍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工程量及特征,并应附“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量及特征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7.26的规定。表A.7.26 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量及特征表表格形式顺序工 程 名 称工 程 量檐高或平均高(m)基 础结 构 型式建筑面积 (m2)

41、建筑体积(m3)长度(m)基础型式埋深(m)1234567892.A.7.27 行政福利建筑、辅助设施及居住区应包括下列内容:1 根据选煤厂劳动定员,按现行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中的相关指标计算各项建筑物面积,可附“行政、公共建筑面积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7.27的规定。表A.7.27 行政、公共建筑面积表表格形式序号项目名称计算基础采用指标计算面积()采用面积()备注1232 结合矿区总体设计、所属区域城镇规划和交通条件,选择选煤厂居住区位置。3 按职工单眷比、双职工比例、带眷系数及居民总人数等计算住宅面积、居住区占地面积。4 行政公共建筑、辅助设施及居住区应尽量与矿井合并建

42、设,并说明投资纳入何方。 电气A.7.28 电气应包括供配电、控制及自动化、通信及信息管理三部分内容。A.7.29 供配电应包括下列内容:1 电源及供电方式。2 负荷估算及变压器选型。3 供配电系统。4 照明。5 防雷及接地。A.7.30 电源及供电方式应说明下列问题:1 该地区现有电源情况及近期供电网络发展概况。2 电源变电所、配电室的位置,至选煤厂电源工程的距离、供电回路及电压。3 采用的供电方式,电源工程的具体内容及实施办法。4 电源工程的设计分工范围。A.7.31 负荷估算及变压器选型应叙述全厂安装、工作设备台数及容量,并应附 “全厂用电负荷汇总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7.31的规定

43、。表A.7.27 行政、公共建筑面积表表格形式A.7.32 供配电系统应分别叙述高低压配电室的位置、配置、供配电范围、结线方式及电源,并应简述高、低压配电装置及变压器选型。A.7.33 照明应叙述照明的供电方式及灯具选型方案。A.7.34 防雷及接地应叙述防雷及接地设计依据、原则、防雷装置及主接地装置的型式。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表A.7.31 全厂用电负荷汇总表表格形式序号负荷名称设备数量设备容量(kW)计算负荷最大负荷重合系数有功/无功考虑第9项时母线计算负荷平均Cos全年电耗(kW.h)备注安装(台)工作(台)安装电机工作电机有功(kW)无功(kvar)有功(kW)无功(kvar)视在(kV

44、A)12345678910111213141557A.7.35 控制及自动化应包括下列内容:1 控制范围及控制系统。2 控制系统设备选型。3 检测、计量及保护装置。4 自动化项目简述。5 消防控制(火灾自动报警)。A.7.36 控制范围及控制系统应划分控制范围及控制系统,叙述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功能。A.7.37 控制系统设备选型应简述控制主机及主要控制设备选型。A.7.38检测、计量及保护装置应确定检测、计量及保护装置的内容、数量及装配标准。A.7.39 自动化项目简述应列出自动化项目,并简述其功能。A.7.40 通信及信息管理应包括下列内容:1 信息管理系统。2 通信系统。3 工业电视系

45、统。4 铁路信号、通信及站场照明。A.7.41 信息管理系统应说明管理内容及系统组成。A.7.42 通信系统应叙述设计依据,确定通信方式及设备配置。A.7.43 工业电视系统应说明设置的必要性并简述系统配置。A.7.44 铁路信号、通信及站场照明应简述信号连锁方式及主要设备选型。 给水排水A.7.45 给水排水应包括下列内容:1 概况。2 水源和供水方式选择。3 用水量及水压。4 给水系统。5 消防。6 排水系统。7 热水。A.7.46 概况应简要介绍供水范围及供水对象。改扩建项目除应介绍前述内容外,还应介绍现有系统的给水能力和管网情况。A.7.47 用水量及水压应估算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量及

46、水压,并应附“用水量估算表”。A.7.48 给水系统应简要介绍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和管网的设置,并应附给水系统示意图。A.7.49 消防应确定消防体制,并应说明消防系统设置范围。A.7.50 排水系统应估算生产、生活污水量,并应简要介绍生产、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当选煤厂不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时,应说明生活污水去向。A.7.51 热水应简要介绍生活热水供应情况。 供热、采暖及通风除尘A.7.52 供热、采暖及通风除尘应包括下列内容:1 概况。2 热源。3 采暖。4 通风除尘。A.7.53 概况应简要介绍供热对象和供热范围,改扩建项目除应介绍前述内容外,还应介绍工业广场现有供热情况。A.7.54

47、 热源应介绍厂内建构筑物采暖热源情况并进行供热方式的选择。A.7.55 采暖应给出采暖计算基础数据、确定采暖系统、进行耗热量计算、说明需设置空调的房间,并应附“建筑物耗热量表”,表格形式应符合表A.7.55的规定。A.7.56 通风除尘应说明通风、除尘装置的设置地点,通风除尘设备的选择等。表A.7.55 建筑物耗热量表表格形式顺序建筑物名称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建筑物体积(m3)单位体积采暖耗热指标(W/m3.)室内外温度差()耗热(冷)量(W)备注采暖通风空调生活123 生产辅助工程A.7.57 生产辅助工程应包括下列内容:1 药剂站。2 介质库。3 空压机房。4 机电维修。5 煤样、化验。A

48、.7.58 药剂站应说明下列内容:1 药剂的种类、性质及消耗量。2 药剂贮量、储存方式及给药方式。A.7.59 介质库应介绍介质预处理方式、贮量及消耗量。A.7.60 空压机房应说明压缩空气来源、用风点、风压、风量和设备选型等。A.7.61 机电维修应确定机电维修车间的规模。A.7.62 煤样、化验应说明煤样室、化验室设置位置,采样、制样、化验项目。A.8 节能、减排 项目能耗A.8.1 项目能耗应估算选煤厂生产所消耗能源的种类及年用量,并折算成标煤量。宜附“消耗能源种类和数量统计表”,表格形式宜符合表A.8.1的规定。表A.8.1 消耗能源种类和数量统计表表格形式序号消耗能源种类单位年用量折

49、标煤量(kgce)备注123 节能、节水措施A.8.2 节能、节水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艺及布置节能。2 机械设备选型。3 供配电系统。4 建筑节能。5 采暖通风节能。6 节水措施。A.8.3 工艺及布置节能应说明在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及厂区总平面和车间工艺布置上采取的优化措施及所能够达到的节能效果。A.8.4 机械设备选型应说明在机械设备选型上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所达到的节能效果。 A.8.5供配电系统应从供电电源的选择、供电线路的设计、变压器运行方式及负荷率、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型、照明灯具选型等方面说明所采取的节能措施。A.8.6 建筑节能应说明所采取的建筑节能措施。A.8.7 节水措施

50、应说明在选煤工艺中所采取的节水措施,选煤废水回收利用情况。 减排措施A.8.8 减排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1 固体废物与副产品。2 污、废水。A.8.9 固体废物与副产品应说明煤矸石、煤泥、其它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及减排措施,并应说明煤矸石及煤泥的复用率。A.8.10 污、废水应根据选煤厂生产及生活污、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情况,分别说明设计所采取的减排措施,并说明其复用率。 节能、减排指标综合评价A.8.11节能、减排指标综合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综合能耗指标。2 能耗指标综合评价。3 综合减排数量。4 减排指标综合评价。A.8.12 综合能耗指标应估算各能源品种和耗能工质的实物单耗、吨原煤综合能耗

51、,并折算成吨原煤标准煤耗(kgce/t)。A.8.13 能耗指标综合评价应根据所估算的各能源品种、耗能工质的消耗指标和综合能耗指标,对照国家及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或邻近矿区类似选煤厂的能耗情况,对节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单项能源品种或综合能耗水平过高时,应分析并说明其原因。A.8.14 综合减排数量应对选煤厂产出的各种固体废物、副产品及污、废水的利用及排放量进行估算。A.8.15 减排指标综合评价应根据估算的各种固体废物、副产品及污、废水利用及排放量,对照有关规定或类似选煤厂排放或利用情况,对减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A.9 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种类及资源量A.9.1 资源种类及资源量

52、应包括下列内容:1 共、伴生资源。2 固体废物。3 低热值选煤副产品。A.9.2 共、伴生资源应分析煤的共、伴生矿物种类和数量。A.9.3 固体废物应给出选煤厂所排出的固体废物种类和数量。A.9.4 低热值选煤副产品应给出选煤厂所产出的低热值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综合利用A.9.5 综合利用应包括下列内容:1 共、伴生资源的回收利用。2 固体废物与副产品的利用。A.9.6共、伴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宜说明从煤炭或煤炭副产品中回收煤系高岭土、硫铁矿等资源的可能性。A.9.7 固体废物与副产品的利用应根据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状况,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论述洗选矸石、煤泥、中煤适宜的利用途径。A.10 环境保护

53、 厂址周围环境现状A.10.1 厂址周围环境现状应包括下列内容:1 自然环境概况。2 环境质量现状。3 社会环境概况。4 环境敏感区。A.10.2 自然环境概况应简要说明厂址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地表水系概况、植被与土壤和土地利用等情况。A.10.3 环境质量现状应简要说明厂址所在地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等现状。A.10.4 社会环境概况应简要说明厂址所处地区的行政区划、人口、生活水平与社会保障、工农业经济和文教卫生等情况。A.10.5 环境敏感区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定义,简要说明厂址周围地区的特殊环境敏感目标状况。 环

54、境影响因素分析A.10.6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2 项目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A.10.7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应主要说明项目施工占地和施工作业过程中“三废”与噪声排放对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A.10.8 项目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应说明项目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给出生产期的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排放状况。应从水污染源、大气污染源、固体废物污染源和噪声源四方面加以论述:1 水污染源包括下列内容:1)对生产生活废水,应说明选煤厂生产生活废水产生点,产生量及主要污染物。2)对煤泥水,应说明选煤厂煤泥水产生点、产生量。2 大气污染源包括下列内容:1) 对锅炉或干燥炉应说明所采取的锅炉或干燥炉型号、规模、运行制度;燃料来源与耗量;烟气量;烟尘和SO2产生量、原始排放浓度。2)对粉尘无组织排放,应说明选煤厂生产系统、工业场地可能的粉尘排放地点。3 固体废物污染源应说明选煤厂所产生的固体废物种类、数量。4 噪声源应说明选煤厂主要高噪声车间、高噪声设备的噪声排放强度,并宜附“生产期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表格形式宜符合表A.10.8的规定。表A.10.8 选煤厂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表格形式种类污染源或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