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2499273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5.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DB/T (条文说明)江 西 省 建 设 厅 发 布2006年 月 日实施2006年 月 日 发布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Jiangxi ProvinceDB/T DB江西省建设工程标准ICS1目 次1 总则22 术语23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3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45 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对比评定法)66 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7附录A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8附录B、建筑面积和体积的计算:9附录C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10附录D建筑外窗气密性、水

2、密性、抗风压性、保温性、隔声性、采光性能分级标准13附录E外墙传热系数及热情性指标计算值15附录F建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与蓄热系数计算取值16本标准用词说明171 总则1.0.1 为了贯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1.0.3 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规

3、定的范围内。1.0.4 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空调年耗电量annual cool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2.0.2采暖年耗电量annual heat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2.0.3 采暖空调年耗电量(Ehc) Annual heating and cooling electricity

4、 consumption按照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和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电能,为采暖年耗电量(Eh)和空调年耗电量(Ec)之和。单位为kWh/m2。2.0.4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在额定工况下,空调、采暖设备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2.0.5采暖度日数(HDD18)heating degree day based on 18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低于18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2.0.6空调度日数(CDD26)cooling degree day based on 26一年

5、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将高于26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2.0.7热惰性指标(D)index of thermal inertia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2.0.8典型气象年(TMY)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相应月份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2.0.9 建筑物体形系数 Sharp coefficient of building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无采暖空调楼梯

6、间隔墙及户门的面积。2.0.10 遮阳系数(S) Shading coefficient在给定条件下,太阳辐射透过窗玻璃所形成的室内得热量,与相同条件下透过标准窗玻璃所形成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之比。2.0.1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ova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2.0.12 窗墙面积比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2.0.13 平均窗墙面积比Mea

7、n ratio of window area to wall area整栋建筑某朝向外墙面上的窗及阳台门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与该朝向外墙立面面积(包括其上的窗及阳台门透明部分的面积)之比。2.0.14 对比评定法Custom budget method将所设计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能耗与相应参照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能耗作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来判断所设计的建筑物是否符合节能要求。2.0.15 参照建筑Reference building 采用对比评定法时作为比较对象的一栋符合基本节能要求的假想建筑。3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3.0.1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

8、取182 换气次数取1次/h3.0.2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取262 换气次数取1次/h3.0.3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合理的建筑设计、增强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热效率和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用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和空调总能耗应节约50%。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41一般规定4.1.1小区规划与建筑总体设计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立面设计和门窗洞口位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考虑冬季利用日照且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凉爽时段的自然风。区域内应增加绿地和水域面积,减少硬化地面,或采取其他有利

9、于减轻区域热岛效应的措施。4.1.2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布置,或接近南北向布置。建筑平面布置时,宜使居室朝向南偏东15o至偏西15o范围,不宜超出南偏东45o至偏西30o范围。4.1.3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0。4.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2.1 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过大。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朝向窗外环境条件外窗的传热系数KW/(m2K)窗墙面积比0.25窗墙面积比0.25且0.30窗墙面积比0.30且0.35窗墙面积比0

10、.35且0.45窗墙面积比0.45且0.50北(偏东60到偏西60范围)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54.74.73.22.5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54.73.23.22.5东、西(东或西偏北30到偏南60范围)无外遮阳措施4.73.2有外遮阳(其太阳辐射透过率20%)4.73.23.22.52.5南(偏东30到偏西30范围)4.74.73.22.52.5注:1 表中窗墙面积比为各朝向平均窗墙面积比。2 外墙上的凸窗,当凸窗侧面为不透光构造时,窗面积取窗洞口面积,朝向同外墙;当凸窗侧面也为透光窗时,侧面透光部分外凸小于等于0.4m时,各个透光面按展开面积计入窗洞口面积。侧面透光部分外凸大于0.4m时

11、,外凸窗的透光侧面按实际面积和实际朝向计取,外凸窗的上、下部透光面以实际面积按外立面窗朝向计取。3 角窗按各自朝向分别计算面积。4 外墙面向外凸时,凸出部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m时,则该凸出部分的外墙面积全部计入宽度面所在外墙朝向面积;凸出部分的长度大于1.5m时,按各实际朝向计入各自朝向面积。5 外墙向内凹时,凹入部分的宽度小于5m,则该凹入部分的外墙面积全部计入宽度面所在外墙朝向面积;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m时,则该凹入部分的外墙按各实际朝向计入各自朝向面积。6 外墙面积包括外窗面积。7 楼梯间、电梯前室外窗不参与节能计算。4.2.2 居住建筑的天窗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4%,传

12、热系数不应大于4.0w/( m2K),本身的遮阳系数不应大于0.5.4.2.3 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平开窗,卧室、起居室不宜设置凸窗。4.2.4 外窗宜设置外遮阳设施。遮阳设施应能有效地遮挡夏季太阳辐射,还应避免对窗口通风产生不利影响.宜采用以下遮阳形式:1 活动外遮阳装置:百叶可调节外遮阳、遮阳窗帘等;2 窗户本体遮阳:宜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低辐射玻璃、镀膜或着色玻璃窗。不宜采用可见光透光率低于60的镀膜或着色玻璃窗。4.2.5居住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规定的3级和建筑外门的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

13、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13686-92规定的级;7-30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分别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4级和级。4.2.6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表4.2.1和4.2.6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热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其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表4.2.6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KW/m2k和热惰性指标D屋顶*外墙*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分户墙和楼板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户门K1.0D3.0K1.5D3.0按表4.2.1的规定K2.0K1.5K3.0K0.8D2.5K1.0D2.5*注:当屋顶和外墙的K值满足要求,但D值不满足要求时,

14、应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4.1.1条验算隔热设计要求。4.2.7 楼梯间宜封闭及采用可开启式外窗。5 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对比评定法)5.0.1 当设计的居住建筑不能完全符合本标准第4.1.3、4.2.1和4.2.6条中的各项规定时,应按本章的规定采用“对比评定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5.0.2 综合评价的指标采用空调采暖年耗电量指标,在相同的计算条件下,用相同的计算方法,所设计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量不得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量,即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EhcEhcref (5.0.2)式中Ehc 所设计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量(kWh/m2);Ehcref 参

15、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量(kWh/m2)5.0.3 参照建筑应根据所设计的建筑建立,参照建筑的大小、形状、朝向、内部的房间划分应与所设计的建筑完全一致,参照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及体形系数应分别符合本标准第4.2.1、 4.2.6和4.1.3条中的各项规定。5.0.4建筑物的节能指标应采用动态方法计算,可采用DOE-2软件作为计算工具。5.0.5建筑物的采暖、空调全年用电量指标应按下列计算条件计算: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计算温度,冬季全天为18;夏季全天为26;2 室外气象计算参数采用典型气象年资料;3 采暖和空调时,换气次数为1次/h;4 空调设备为家用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

16、数取2.3,制热时取1.9;5 室内照明得热为每平方米每天0.0141KWh。室内其他得热平均强度为4.3W/m2;6 建筑面积和体积应按本标准附录B计算;7 各地采暖、空调度日数计算按表5.0.5表5.0.5 各地采暖空调度日数地名HDD18(d)CDD26(d)南昌1213230九江1590224上饶1416231鹰潭1059282景德镇1146220抚州1361234宜春1278155萍乡1278155新余1278155吉安1172271赣州9042646 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6.0.1 居住建筑采暖、空调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当地资源条件,经技术经济分析及用户对设备运行费用的承

17、担能力综合考虑确定。6.0.2 居住建筑当采用集中采暖、空调时,应设计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冷(热)量计量设施。采暖系统其它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126)中的有关规定。集中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中的有关规定。6.0.3一般情况下,居住建筑采暖不宜采用直接电热式采暖设备。6.0.4居住建筑进行夏季空调、冬季采暖,宜采用电驱动的热泵型空调器(机组),或燃气(油) 、蒸汽或热水驱动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或采用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方式,或采用燃气(油、其它燃料)的采暖炉采暖等。6.0

18、.5居住建筑采用燃气为能源的家用采暖设备或系统时, 燃气采暖器的热效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中的规定值。6.0.6居住建筑采用分散式(户式)空气调节器(机)进行空调(及采暖)时,其能耗比、性能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中的规定值。居住建筑采用集中采暖空调时,作为集中供冷(热)源的机组,其性能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中的规定值。6.0.7具备有地面水资源(如江河、湖水等),有适合水源热泵运行温度的废水等水源条件时, 居住建筑采暖、空调设备宜采用水源热泵。当采用地下井水为水源时,应确保有回灌措施,确保水源不被污染,并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具备可供地热源热泵机组埋管用的土壤面积时,宜采用埋管式地源热

19、泵。6.0.8居住建筑采暖、空调设备,应优先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节能型采暖、空调产品。6.0.9应鼓励在居住建筑中采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6.0.10未设置集中空调、采暖的居住建筑,在设计统一的分体空调器室外机安放搁板时,应充分考虑其位置有利于空调器夏季排放热量、冬季吸收热量,并应防止对室内产生热污染及噪声污染。6.0.11居住建筑通风设计应处理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效率。厨房、卫生间应安装局部机械排风装置。对采用采暖、空调设备的居住建筑,可采用机械换气装置(热量回收装置) 。6.0.12 小区的路灯或景观(小品)灯,宜采用太阳能光伏供电。居住建筑中的公共走道照明灯宜采用各种自动

20、开启、关闭的节能灯具。附录A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A.0.1外墙受周边热桥的影响,其平均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KpFp+KB1FB1 +KB2FB2+ KB3FB3Fp+FB1+FB2+ FB3Km (附A.0.1)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规定计算;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m2);FB1、FB2、 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m2)。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热桥部位如图A.0.1所示。 FB2附录B、建筑面积和体积的计算:B.0.1

21、建筑面积应按各层(不含不采暖与空调的架空层、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各层建筑面积,按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邻界墙轴线所围成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外墙设计保温层时,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B.0.2建筑体积应按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层地面围成的体积计算。B.0.3建筑物外表面积应按墙面(含外窗及阳台门)面积、屋顶面积和下表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面积的总和计算。附录C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表C.0.1常见玻璃热工参数名称传热系数KW/(m2k)遮蔽系数Se可见光透过率单片5-6mm无色透明玻璃5.7-6.00.92-0.950.87-0.90单片5-6mm着色玻璃5.7-6.00.35-0

22、.750.35-0.75单片6mm热反射镀膜玻璃5.0-6.20.25-0.700.07-0.70单片5-6mm Low-E玻璃3.5-3.70.43-0.800.40-0.83单片4-6mm SUN-E玻璃3.6-3.70.51-0.520.47-0.48无色透明中空玻璃6+9A+62.9-3.00.78-0.820.77-0.80着色玻璃中空玻璃6+9A+62.9-3.00.30-0.700.30-0.70热反射镀膜中空6+9A+62.4-3.00.20-0.550.07-0.65LowE中空玻璃LowE5+9A+LowE51.9-2.30.25-0.750.30-0.75单LowE中空玻

23、璃5+12A+LowE52.10.770.74白玻+SUN-E双层玻璃4+12A+SUN-E4 1.90.430.39说明:1、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K值与气体种类、气体间隔层厚度有关,表中列出常用的空气填充数值。2、不同厂家生产的玻璃与不同品种玻璃的遮蔽系数Se差异很大,表中列出其大致范围。3、玻璃遮蔽系数是行业专有术语,与遮阳系数SC关系为:遮蔽系数Se遮阳系数SC0.870.889。表C.0.2 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窗框材料窗户类型空气层厚度(mm)窗框窗洞面积比(%)传热系数W/(m2k)遮阳系数SC钢、铝合金普通单层无色透明玻璃20-305.7-6.20.90-0.75单层热反射玻璃20

24、-305.7-6.20.70-0.25单片Low-E玻璃20-304.3-5.50.75-0.40单框双玻窗6-1220-303.9-4.516-2020-303.6-3.8双层窗100-14020-302.9-3.0单框中空玻璃窗620-303.6-3.79-1220-303.4-3.5Low-E中空玻璃窗20-303.0-3.80.70-0.25单框单玻+单框双玻窗100-14020-302.4-2.6彩板单框双玻窗6-1220-303.4-4.016-2020-303.1-3.6双层窗100-14020-302.5-2.7单框中空玻璃窗620-303.1-3.39-1220-302.9-

25、3.0单框单玻+单框双玻窗100-14020-302.3-2.4中空断热单层无色透明玻璃20-305.5-6.00.90-0.75单层热反射玻璃20-305.5-6.00.70-0.25单片Low-E玻璃20-303.8-4.70.75-0.40无色透明中空玻璃窗920-303.0-3.30.80-0.75Low-E中空玻璃窗20-302.4-3.00.70-0.25单框双玻窗6-1220-303.1-3.316-2020-302.7-3.1表C.0.2 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 续表窗框材料窗户类型空气层厚度(mm)窗框窗洞面积比(%)传热系数w /cm2.k遮阳系数SCPVC塑钢窗单层无色透明

26、玻璃窗30-404.5-5.00.90-0.75单层热反射玻璃窗30-404.5-5.00.70-0.20单片LowE玻璃窗30-403.0-3.50.75-0.40无色透明中空玻璃窗930-402.3-2.80.80-0.75Low-E中空玻璃窗30-402.0-2.40.70-0.25单框双玻璃窗6-1230-402.7-3.116-2030-402.6-2.9双层窗100-14030-402.2-2.4单框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30-401.7-2.0木窗单层无色玻璃窗30-404.0-4.70.90-0.75单层热反射玻璃窗30-404.0-4.70.70-0.25单片LowE玻璃窗

27、30-402.7-3.20.75-0.40无色透明中空玻璃窗930-402.3-2.70.80-0.75Low-E中空玻璃窗30-401.8-2.30.70-0.25注:1、窗户的传热系数应按法定机构提供的测定值采用,如无上述机构提供的测定值,则可按表中值采用。2、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和阳台门上部带玻璃部分。3、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4、本表中未包括的新型窗户,其传热系数应按测定值采用。5、窗户的遮阳系数SC可近似地取窗玻璃的遮蔽系数乘以窗玻璃面积除以整窗面积,即SCSeA玻/A窗附录D建筑外窗气密性、水密性、抗

28、风压性、保温性、隔声性、采光性能分级标准表D.0.1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表分级12345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q1m3/(mh)6.0q14.04.0q12.52.5q11.51.5q10.5q10.5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值q2m3/(m2h)18q21212q27.57.5q24.54.5q21.55q21.5注:本表引用标准GB/T71072002。表D.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表等级12345p(pa)100P150150P250250P350350P500500P700P700注:1、表示用700Pa的具体数值取代。2、本表引用标准GB/T71082002。表D.0.3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

29、表等级1234Pv(KPa)1.0Pv1.501.5Pv2.02.0Pv2.52.5Pv3.0等级5678Pv(KPa)3.0Pv3.53.5Pv4.04.0Pv4.54.5Pv5.0Pv5.0注:1、表示用5.0Pa的具体数值取代。2、本表引用标准GB/T71062002。表D.0.4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表KW/(m2K)分级12345分级指标K5.55.5K5.05.0K4.54.5K4.04.0K3.5分级678910分级指标3.5K3.03.0K2.52.5K2.02.0K1.5K1.5注:本表引用标准GB/T84842002。表D.0.5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表等级隔声量Rw范围

30、(dB)相应的窗型125Rw20平开钢窗、部分推拉窗230Rw25平开铝、塑窗、部分密缝钢窗335Rw30平开铝、塑窗、中空玻璃窗、固定窗440Rw35叠合玻璃固定窗、双层平开铝窗545Rw40双层平开铝、塑窗、固定平开双层窗6Rw45双层固定窗、分立双层墙上的平开窗注:本表引用标准GB/T8485-2002。表D.0.6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表分级12345指标值0.2Tr0.300.3Tr0.400.40Tr0.500.50Tr0.60Tr0.60注:1、Tr为玻璃透光率。2、本表引用标准GB/T11976-2002。附录E外墙传热系数及热情性指标计算值表E外墙传热系数及热情性指标计算值分类

31、墙体材料与砌体厚度墙体厚度(mm)主墙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热惰性指标D1240粘多孔砖(KP1型)2801.753.682190双排孔混凝土小砌块(盲孔)2302.122.143混凝土多孔砖240八孔砖2801.922.85190八孔砖2302.002.164钢筋混凝土180厚2203.342.27200厚2403.222.47250厚2902.942.975砂加气砌块(B05级)200厚2300.833.28240厚2700.694.04砂加气砌块(B06级)200厚2300.893.45240厚2700.744.25粉煤灰加气砌块(B05级)200厚2300.953.42240厚2

32、700.794.01粉煤灰加气砌块(B06级)200厚2301.023.69240厚2700.914.32注:1、主墙体部位传热系数包括墙体材料和内外抹灰层。2、本表中未列的墙体材料,其主墙体部位传热系数应按法定机构测定值采用。3、表列数据均为无复合保温措施的墙体值。附录F建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与蓄热系数计算取值表F建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与蓄热系数计算值表保温材料名称干密度(kg/m3)导热系数计算值W/(mK)蓄热系数计算值W/(mK)应用部位聚苯颗粒保温砂浆2300.0601.150.0691.021.151.17墙体外保温2500.0601.300.0771.021.301.33屋面保温玻化

33、微珠保温砂浆3000.0701.150.0811.191.151.37墙体外保温4000.0841.150.0971.591.151.83墙体外保温5000.0981.150.1131.981.152.28墙体外保温膨胀聚苯板18-200.0421.100.0460.361.100.40墙体外保温0.0421.300.0550.361.300.47屋面保温高密度膨胀聚苯板30-350.0401.100.0440.331.100.40屋面保温挤塑聚苯板25-320.0301.100.0330.321.100.35墙体外保温、屋面保温、楼板保温聚氨酯泡沫塑料55-700.0271.100.0330

34、.431.100.47墙体外保温、屋面保温半硬质矿(岩)棉板100-1800.0481.150.0550.771.150.89墙体外保温、楼板保温0.0481.200.0580.771.120.92坡屋面保温半硬质玻璃棉板32-480.0451.200.0540.441.200.53坡屋面(型)保温硬质矿棉板3000.0601.150.0691.261.151.45楼板保温泡沫玻璃保温板150-1800.0661.100.0730.811.100.89墙体保温、屋面保温憎水膨胀珍珠岩制品2500.0721.500.1081.241.501.86屋面找坡、屋面保温水泥聚苯板3000.0901.5

35、00.1351.541.502.31屋面保温泡沫混凝土7000.223.59屋面保温5000.192.81屋面保温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面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

36、计标准条 文 说 明目 次1 总则202 术语213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23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235 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对比评定法)261 总则1.0.1 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规定,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而且这是一个约束性的、必须实现的指标,任务相当艰巨。我国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并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到1/3以上。居住建筑用能数量巨大,浪费严重。因此,居住建筑节能是当务之急。为了促进全国节能工作的全面展开,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中

37、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己于1998年1月1日起颁布实行。其中第37条规定:“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中指出:我国已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节约建筑用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建筑节

38、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地球变暖的趋势,是发展我国建筑业和节能事业的重要工作,也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纲要规定:“夏热冬冷地区大中城市2001年10月1日起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3年小城市普遍执行,2005年各县城均予推行”。江西省建设厅2004年11月16日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意见(赣建设200452号)中指出:“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从2005年元月1日起,各设区市城区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建设项目,应当按

39、照规定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为了贯彻国家能源政策,缓解我省能源短缺的现状,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居住建筑空调、采暖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我省建筑节能水平,特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公寓、宿舍、招待所、旅馆及托幼建筑等。在江西省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应按本标准规定控制建筑能耗,并采取相应的建筑、热工和采暖、空调节能措施。至于照明节能,依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有关规定。其他民用建筑节能设计亦可参照执行。1.0.3 过去,江西省居住建筑的设计不考虑冬季采暖、

40、夏季空调降温的要求。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炎夏和寒冬室内热环境恶劣,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低。制定本标准是为了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居住舒适水平的前提下,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总体上节能50%的目标。“总体上”节能50%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上节能25%和采暖、空调降温设备上节能25%。本标准要求的冬季采暖设备的额定能效比取1.9,夏季空调设备的额定能效比取2.3。1.0.4 本标准对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以及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中应该控制的、与能耗有关的指标和应采取的节能措施作出了规定。但居住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有相应的标准,有的也作

41、出了节能规定。在进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为了将夏季卧室和起居室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26,并保持每小时一次的通风换气量,空调设备或系统要消耗一定量的电能,将空调设备或系统每年消耗的电量除以建筑面积,就得到空调年耗电量Ec,Ec的单位kWh/m2。2.0.2 为了将冬季卧室和起居室的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18,并保持每小时一次的通风换气量,采暖设备或系统要消耗一定量的电能,将采暖设备或系统每年消耗的电量除以建筑面积,就得到采暖年耗电量Eh,Eh的单位kWh/m2。2.0.3 采暖空调年耗电量(Ehc)为采暖年耗电量(Eh)和空调

42、年耗电量(Ec)之和,即Ehc = Eh+ Ec。2.0.4 这是指在有关标准规定的试验工况下实测得到的值,从节能及运行的经济性来说,它是空调采暖设备的最重要指标。设备(机组)能效比越高,则说明提供同样冷量或热量时,耗能越少,运行费用越低。2.0.5 室外空气温度是随时变化的,每天都有一个不同的日平均温度。一年365个日平均温度中,有些高于18,有些低于18。将每一个低于18的日平均温度与18之间的差值乘以1天,然后累加起来,就得到了以18为基准的采暖度日数HDD18。一个地方的采暖度日数HDD18大致反映了该地气候的寒冷程度。2.0.6 一年365个日平均温度中,有些高于26,有些低于26。

43、将每一个高于26的日平均温度与26之间的差值乘以1天,然后累加起来,就得到了以26为基准的空调度日数CDD26。一个地方的空调度日数CDD26大致反映了该地气候的炎热程度。2.0.7 热惰性指标(D)是表征围护结构抵抗热流波和温度波在材料层中传播的一个无量纲数,其值等于各材料层热阻与其蓄热系数的乘积之和,即,R为围护结构材料层的热阻,S为对应材料层的蓄热系数。2.0.8 对建筑物进行全年动态能量模拟分析时,要输入气象资料。一般应用典型的气象年、能量计算气象年(Weather Year for Energy Calculations-WYEC)等。典型气象年是由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发展起来

44、的一种室外气象模型,它使用统计的方法选出典型月,然后由典型月构成典型气象年。选择典型月的指标是:水平总辐射、干球温度、露点温度的极大值,极小值和平均值,风速的极大值和平均值。各指标的权重分配是辐射占50%,其余指标合占50%。最接近历年(比如30年)同月平均值的某年同月即是典型月,将选取自各年的12个典型月用三次曲线平滑连接,构成典型气象年。2.0.9 体形系数直接按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计算,在外表面积中不扣除与室外大气直接接触的开敞式楼梯间隔墙及户门面积。另外,根据JGJ134规定,如底层架空楼板直接接触室外空气,外表面积应包括该楼板的面积。2.0.10 本条术语释

45、义中所指的“室内太阳得热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透过窗玻璃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另一部分为窗玻璃本身吸收太阳辐射热后温度升高而产生并散入室内的热量。文中所说的“标准窗玻璃”,指的是厚度为3mm的无色普遍玻璃。由此可以推知,只要采光口上装的不是标准窗玻璃,例如厚度大于3mm的玻璃和有色玻璃等,即使未装设内、外遮阳设施,该窗口的遮阳系数也不等于1。2.0.1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是反映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能耗。传热系数(K)可通过对围护结构热阻(R)、传热阻(Ro)的计算或测试取得。其计算公式为:K=1/R0=1/(Ri+R+Re)式中Ri和Re为围护结构内、

46、外表面的换热阻。2.0.12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该条来源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但在江西省实际建筑中的一些房间(如住宅客厅、餐厅等),普遍采用面积很大的落地窗,窗墙面积比很大,有时可接近1。此面墙若单独核算围护结构的建筑热工性能,则建筑节能设计很难达标。且此类房间在居住建筑中普遍存在,会造成标准第4章中的规定性指标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要采用第5章的动态计算方法,使建筑节能设计复杂化。因此,本标准规定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可采用平均值。2.0.13平均窗墙面积比为整栋建筑某朝向外墙面上的窗及阳台门透明部分的总面

47、积与该朝向外墙立面面积(包括其上的窗及阳台门透明部分的面积)的比值。将同一朝向的外墙面积和外窗面积汇总累计,得到该朝向外墙总面积和外窗总面积,相除得到该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可以缓解单个房间窗墙面积比过高的矛盾。以此值查表得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选择外窗和外墙。 2.0.14 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判断所设计的建筑是否符合节能要求常常不太容易。对比评定法是一种很灵活的方法,它将所设计的实际建筑物与符合节能要求参照建筑作比较,当实际建筑物的能耗不超过参照建筑物时,就判定实际建筑物符合节能要求。“对比评定法”是一种灵活的、切合实际的方法,采用了一个相对标准,不同建筑有着

48、不同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但有着相同的节能率,这种方法在美国的一些建筑节能标准中已经被广泛采用2.0.15 参照建筑应根据所设计的建筑建立,参照建筑的大小、形状、朝向、内部的房间划分应与所设计的建筑完全一致,参照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的基本节能要求,是符合节能要求的建筑,并为所设计的实际建筑定下了空调采暖能耗的限值3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3.0.2 明确了冬季采暖与夏季空调时居住建筑主要居室的室内热环境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与本标准的基本目标是: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节能。因此,本章确定的室内热

49、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内容与JGJ134-2001一致。 3.0.3 强制性条文。 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合理的节能设计,改善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和提高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空调和采暖总能耗应减少 50%。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4.1.1 小区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主导风向,组织好小区内及建筑物室内外春秋季和夏季凉爽时间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减轻区域热岛效应,改善小区及建筑室内外的热环境,减少空调的开机时间,降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能耗。因此在建筑单体设计和小区总平面布置时,考虑自然通风是十分必要的。4.1.2 太阳辐射得

50、热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增加制冷负荷,冬季太阳辐射得热降低采暖负荷。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南北朝向的建筑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但由于建筑物的朝向还要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作到南北朝向,所以本条用了“宜”字。4.1.3 强制性条文。 建筑物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和外表面积所包围的体积之比。体形系数对建筑能耗影响较大, 在0.3的基础上每增加0.01,能耗约增加2.42.8%;每减少0.01,能耗约减少2.33%。但是,体形系数不只是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它也影响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将条式

51、建筑的体形系数定在0.35,点式建筑定在0.40,超过规定的体形系数时,则要求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并按照本标准第六章的规定,计算建筑物的采暖空调年耗电量,审查建筑物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是否超过对比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确保实现节能50%的目标。4.2.1 强制性条文。各个朝向窗墙面积比是指不同朝向外墙面上的窗、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与所在朝向建筑的外墙面的总面积(包括该朝向上的窗、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之比。窗墙面积比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冬、夏季日照情况(日照时间长短、太阳总辐射强度、阳光入射角大小),季风影响、室外空气温度、室内采光设计标准以及外

52、窗开窗面积与建筑能耗等因素。一般普通窗户(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外墙差很多,窗墙面积比越大,采暖和空调能耗也越大。因此,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必须限制窗墙面积比。本条文规定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表中,窗墙面积比越大,对窗的热工性能要求越高。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窗的传热系数影响到冬季采暖、夏季空调室内外温差传热;二是窗受太阳辐射影响而造成的建筑室内得热。冬季,通过窗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有利于建筑的节能,因此,减小窗的传热系数,抑制温差传热是降低窗热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夏季,通过窗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大大增加了空调降温的

53、负荷,编制组采用我省各地市气象参数对典型建筑进行节能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的外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在不同地区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差异较大,在赣州市,对节能效果影响最大的是遮阳系数,其次依次为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而在其他地区,影响最大的是外墙传热系数,其次依次为外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因此,在我省加强遮阳与减小外窗或透明幕墙的温差传热都是非常重要的。4.2.2 随着居住建筑形式多样化和居住者需求的提高,在平屋面和斜屋面上开天窗的建筑越来越多。天窗面积越大,或天窗热工性能越差,建筑物能耗也越大,对节能是不利的。当天窗面积占整个屋顶面积4%,天窗传热系数K4.0W/(m2K)

54、,遮阳系数SC = 0.5时,其能耗对节能总体效果影响不大。但对开天窗的房间热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对天窗的面积和热工性能要予以控制。如果所设计建筑的天窗不能完全符合本条的规定,则必须采用第6章的对比评定法来判定该建筑是否满足节能要求。采用对比评定法时,参照照筑的天窗面积和天窗热工性能必须符合本条文的规定。4.2.3 平开窗的开启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凉爽时段的自然通风,减少空调开机时间。 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居住建筑不应设置凸窗,但节能并不是居住建筑设计所要考虑的唯一因素,因此本条文提“不宜设置凸窗”。设置凸窗时,凸窗的保温性能必须予以保证,否则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容易出现结露、淌水、长霉等问题

55、,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4.2.4 建筑物在冬夏两季对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的需求是截然相反的,所以设置活动式的外遮阳更加合理。窗外侧的卷帘、百叶窗等就属于“展开后可以全部遮蔽窗户的活动式外遮阳”,虽然造价比一般固定外遮阳(如窗口上部的外挑板等)高,但遮阳效果好,最能兼顾冬冷夏热,尤其是东西向的外窗,应当鼓励使用。对于既满足透光率要求,又有良好热反射性能的玻璃产品,由于造价相对便宜,且不影响建筑外立面设计效果,也是较好的遮阳措施。我省赣州市由于遮阳对建筑节能影响很大,所以,应重视遮阳措施。4.2.5 强制性条文。为保证采暖、空调时住宅的换气次数得以控制,要求外窗及阳台门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以避

56、免夏季和冬季室外空气过多地向室内渗漏。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2002中规定的4级对应的性能是:在10Pa压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大于1.5m3,且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不大于4.5 m3。3级对应的性能是:在10Pa压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大于2.5m3,且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不大于7.5 m3。4.2.6 强制性条文。表4.2.1规定根据不同的朝向和窗墙面积比,确定不同的传热系数限值。单框单玻PVC塑料窗的传热系数可满足规定的4.7W/ (m2K)。单框(PVC塑料和断热铝合金等)中空玻璃窗的传热系数可满足规定的3.2 W/(m2K)。采用中空玻璃窗是高外窗热工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一种发展的方向,可同时兼顾居住建筑通透明亮和节能,并可适当放宽窗墙面积比。因为外窗是围护结构各部分中热工性能最差的部分,提高外窗的热工性能,常常是大幅度提高整个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捷径。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比较长,从长远来看,应鼓励围护结构采用较高档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热工性能指标突破本标准的规定。对于一般的居住建筑,当体形系数符合4.1.3条规定,窗墙面积比和外窗的热工性能满足表4.2.1的规定,墙和屋顶等的热工性能满足表4.2.6的规定时,根据大量的动态计算结果,此类量大面广的居住建筑采暖、空调年耗电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