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2477730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及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 文 2015.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 ,“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 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A品味 栩栩如生 一蹴而就B品位 栩栩如生 一朝一夕C品味 惟妙惟肖 一

2、朝一夕D品位 惟妙惟肖 一蹴而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3、)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 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由于表达隐晦曲折,历代的研究者解说各异,更有不少穿凿附会。其中不乏直接写爱情相思的,但更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抒发身世感喟。往往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这些诗篇是诗人人生感受与

4、情感的原生态的展现。辞藻精丽,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A B C D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感慨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B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C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D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欧阳修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臣谓前世

5、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方今西羌叛逆,未平之患在前;北虏骄悖,藏伏之祸在后。一患未灭,一患已萌。加以西则泸戎,南则湖岭,凡与四夷连接,无一处无事。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昨京西陕西出兵八九千人,捕数百之盗,不能一时翦灭,仅能溃散,然却于别处结集。今张海虽死,而达州军贼已近百人,又杀使臣,其势不小。兴州又奏八九十人。州县皇皇,何以存济?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臣又思若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盖其文止曰“太平之道”者,其意可推也。夫自古帝王,致太平皆自有道。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臣视方今,但见其失,未见其得也。愿陛下忧勤万务,不生逸豫,则二三

6、岁间,渐期修理。若以前贼张海等稍衰,便谓后贼不足忧;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丰熟;见北虏未来,便谓必无事;见西贼通使,便谓可罢兵。指望太平,渐生安逸,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耳。臣见今年曾进芝草者,今又进瑞木。窃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其所进瑞木,伏乞更不宣示臣寮。仍乞速诏天下州军,告以兴兵累年,四海困弊,方当责己忧劳之际,凡有奇禽异兽草木之类,并不得进献。所以彰示圣德,感励臣民。(选自欧阳修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媚:讨好B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 晏:强盛C致太平皆自有道 致:达到D所以彰示圣德,感励臣民 励:劝勉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

7、同的一组是(3分)A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 今张海虽死,而达州军贼已近百人B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 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耳C若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 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D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丰熟 告以兴兵累年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州县皇皇,何以存济?(2)愿陛下忧勤万务,不生逸豫,则二三岁间,渐期修理。(3)窃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9作者认为澧州瑞木虚妄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山寺项 斯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

8、不停飞。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1)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5分)(2)分析“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是鸟也,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2) ,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3)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5)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欧阳修醉翁亭记)(7)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

9、题。变奏的乡愁李新勇多年以前,不管是在新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大凉山”“西昌”或者“安宁河”这些字眼,心头澎湃的情绪就如同初恋时节在路上遇见暗恋的女孩。那时候,我的文字总走不出由这三个字眼组成的故乡,连做梦都奔走在回家路上。因为那里有我的父母兄弟,有熟悉的乡音,有熟谙的粗茶淡饭,有熟稔的山山水水。这些年,逮上个机会我就会回故乡住上几天。跟爷爷同时代的老人,走得一个不剩了;跟父亲同时代的,已都步入老年;我的同龄人已到中年,各忙各的生计;比我年轻的,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小村无法挽留年轻人的脚步,翅膀稍硬,便飞进城市。小村的道路不断改变,房屋不断翻建。一次次回去,一次次积淀着陌生。故乡能被我

10、感知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乡愁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火车提速、机票打折,让曾经在火车上熬五十多个小时的漫长细节,一下子缩短为一二十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快到我还没有把频道调过来,就到老家大门口了。还有电话和手机,从前四天才能寄达的情绪,如今动一下指头就搞定。还有微博、微信,故乡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从天气到高原湿地开发、排污抗污,都在眼睛到手机屏幕那么短的距离间。我在第二故乡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出生让我有一种在脚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感觉,我将成为孩子的起点和圆心。孩子长大了,小学、初中、高中,眼看就要上大学了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我的父母在故乡替我留了一小块土

11、地,希望我回去建房子。有现在这份工资,再在老家的自留地上经营一个梭罗笔下的庄园,那种无忧无虑的田野牧歌生活的确令人向往。我估计,待到退休,我早已没有这份心境。到那时候,我成了我女儿的故乡。人生的维度就那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却又非常简单。任何人心头都有一份乡愁,哪怕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比如我的邻居,买土豆要买本地土豆,买鸡蛋要买家户蛋,买鱼虾要买野生的,诸如此类。本地土豆、家户蛋、野生鱼虾我们也喜欢,虽然我从前生活在四川,他们一直生活在江苏,那是我们童年和少年时候共同的味道。良种蔬菜抑或转基因蔬菜吃到嘴里,口味差得跟从前的猪食一样。乡愁从味蕾开始,跟离不离开故乡没有多大因果关系。这种乡愁已

12、不属于地理范畴。2011年,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梦境都在文学馆路、中国现代文学馆、鲁院的教室和宿舍里。后来多次到北京出差,无论时间多么紧张,都要挤出时间回去看一看。铁打的鲁院,流水的学员。树长高了,院子更美了,池中的红鲤鱼变大了。但在我心底,“我们”的气场还在。仿佛我们同届的学员都还在宿舍里指尖飞舞,构筑皇皇大著,只要在楼下喊一声“打球啰”“拔河啰”,就能把大家热热闹闹地招呼到楼下来徜徉半日,徘徊于小径,在往事中流连忘返。临到要离开,人就落到现实了。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这个别致的学院,成了多少中国作家的精神故乡。乡愁如果有生长期,其童年、青年、壮年,大概

13、也是一直生长着,变化着的吧。12文章开头用“多年以前”这种方式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13第三段最后写道,“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请具体说说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崩塌”。(4分)14“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解释这句话在文中含意。(6分)15本文题为“变奏的乡愁”,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形态的乡愁,并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

14、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

15、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

16、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义,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是庄子一书的著名注释家,他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论辩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但是,庄子原书富于

17、提示,郭象的注释则明晰具体。人们会问:两者之中,哪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节选自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16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两次提到老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7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简短、看似不相连贯的原因有哪些?(6分)18“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请结合文意阐释这句话的内涵。(6分)七、写作(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

18、一致了。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过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文(附加题) 2015.3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021题。(10分)词者,盖出于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故曰“词”。传曰:“意内而言外谓之词。”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节选自张惠言词选序)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6分)21文中提到的传一般认为是指说文解字,它的作者是 。(2分)22作者认为词的特点是“意内言外”。依据材料,其中的“意”指什么?(2分)二、名著阅读题(

19、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恪守封建的节烈观,面对蓝皮阿五等流氓的侮辱、社会的冷漠、特别是儿子死亡的重大灾难,只能屈辱孤寂地忍受命运的宰割。B子夜通过吴老太爷的死亡、老乡绅曾沧海个人与家庭生活的急剧变化、冯云卿的进城及其堕落等表现乡村暴动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影响和改变。C茶馆中贯穿全剧的重要人物,除了掌柜王利发,还有正直善良、敢作敢为的旗人常四爷,搞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刘麻子等。D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些篇章,通过对无名花朵、绿叶等的礼赞,倡导一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献身的人生精神。E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个一无所获的失败者形象

20、,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拖到海岸上的只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24简答题(10分)(1)“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诗中“泣别”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两位人物?他们分别的原因是什么?末两句写的是什么事?(5分)(2)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语”写道: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请简述宝钗审问黛玉的原因和结果。(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网络文学刚出现时,很多人宣称这是全新的文学,是横空出世的“将来的文学”。现在,有了足够的作品放在那里,

21、网络文学作家和相关从业人员也有了冷静的自觉,对网络文学的前世今生大致有了共识它就是通俗文学,其基本形态就是类型小说。而网络文学的诞生与1949年以后以至1980年代以来“纯文学”占主流、通俗文学边缘化地位相关。互联网的出现为压抑已久的通俗文学提供了释放平台。这就是为什么欧美没有网络文学,因为网下已有充分发育的通俗文学生态,不需要在网上释放。要放下两种傲慢与偏见,传统文学依靠思想与艺术品质对网络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网络文学背靠市场对传统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实际上,它们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它们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重要的支持和营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文学生态。同时,对网络文学必须加强引导。通俗文学

22、本来就有市场驱动的属性,网络文学现在的主要媒介平台就是商业性网站,资本的力量起很大作用,如果没有自律,没有必要的管理,那么,低级庸俗就会大行其道。通俗文学对应着人的某些基本欲求,但它也追求、想象、探索和表现这些欲求的转化和升华,从而体现某些社会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给读者以意义感。而是否转化、能否升华,则是合格的通俗文学和不合格的通俗文学的基本分界。所以,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学的自觉,更需要文化的自觉。25从材料来看,催生中国网络文学诞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26材料涉及以下一些概念:网络文学,通俗文学,纯文学,传统文学。简要说明这些概念之间的大致关系。(5分)27“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

23、要文学的自觉,更需要文化的自觉。”结合材料,解释这句话的含意。(6分)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3分)B(品味:品尝味道;琢磨体会,玩味;品质和风味。品位:人或事物的品质、价值。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跟活的一样。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一蹴而就:一踏脚就能成功。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短暂的时间。)2(3分)A(B项,“调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搭配不当;C项,“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结构混乱;D项,介词“随着”赘余,造成整个句子缺少主语。)3(3分)C(A项,“

24、务请”“从速”表达生硬。B项,“惠顾”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C项,“鼎力相助”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D项,“赏光”用于请对方光临。)4(3分)B5(3分)D(A项,王勃滕王阁; B项,李白苏台览古;C项,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D项,刘方平春怨)6(3分)B(晏:平静,安定)7(3分)C(A项,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项,副词,修饰判断词“是”,加强肯定语气副词,是;C项,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或短语,表示前面是条件,后面是结果;D项,介词,因为介词,把)8(1)各个州县恐惧不安,靠什么来安顿(措置)这个局面呢?(3分,“皇皇”“何以”“存济”各1分)(2)希望陛下操

25、心国事、勤于政务,不生安乐之心,那么两三年之内,可以期望(有希望)逐步把天下治理好。(4分,“忧勤”“逸豫”“修理”各1分,句意通顺1分)(3)私下担心各地效仿他们,争着制造出荒诞离奇的事。(3分,“窃”“效”“妖妄”各1分)9(1)当时社会内忧外患,没有太平的景象;(2)天下太平需要励精图治才能实现。(4分,每点2分)【参考译文】我近来听说澧州进献柿木,上面长成了“太平之道”四个字。那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懂得事理,把它作为祥瑞进献用来讨好朝廷。我认为前代号称的太平之世,必须是全国安定,各种政事都处置得恰当顺畅。现如今西夏反叛,眼前摆着尚未剿平的祸患;契丹骄横,隐伏着随时会来的战祸。一个祸患还

26、没有除灭,另一个祸患已经开始发生。加上西部的泸州,南部的湖岭,凡是跟外族交界的地方,没有一处不发生动乱。而且在国内百姓困苦艰难,盗贼四处惹事。前些日子京西、陕西派出八九千官兵,抓捕几百名盗贼,不能一下子消灭,只能把他们打散,然而这些盗贼又在别的地方集结了。现在张海虽被打死,但达州造反的士兵已接近百人,还杀了朝廷使臣,他们的势头不小。兴州也向朝廷报告有八九十名盗贼。各个州县恐惧不安,用什么办法来处置这个局面呢?在我看来,现在竟是全国混乱,大小政事的处置都有失误和不当,实在没有看到什么太平盛世的景象。我又想即使柿木上的文字不假,确实是天生的,那么也有很深的含义。那上面的文字只说“太平之道”,它的意

27、思是可以推求的。自古以来帝王的治理要达到天下太平,都各自有治国之道。得道就天下太平,失道就会出现危险和混乱。我观察现在的形势,只见到失误,没有见到恰当和顺畅的施政。希望陛下要操心国事、勤于政务,不生安乐之心,那么两三年之内,可以期望(有希望)逐步把天下治理好。如果因为以前作乱的张海等势力略微衰败,便认为后起的贼人用不着担心;因为京城附近下了大雪,便认为全天下都丰收;看到契丹暂时没有来侵扰,便认为一定没有战事;看到西夏派来了使臣,便认为可以停止打仗。奢望太平,渐渐生出安乐之心,那么这根瑞木就是耽误国家大事的“妖木”了。我看到今年有进献芝草的,现在又有人进献瑞木。私下担心各地模仿他们,争着制造出荒

28、诞离奇的事。澧州进献的瑞木,我恳求再不要给臣僚们传观。并恳求马上向天下各州各军下达命令,告诉他们:因为多年的战事,天下穷困疲累,正处在严格要求自己为国忧虑操劳的时期,所有的珍禽异兽草木之类,一概不准进献。这才是表明皇上的德行,感动劝勉臣民的良策。10(1)以时间为顺序(黄昏月明中宵),首联写山寺所处的环境,颔联写初到山寺,颈联写夜宿山寺的所闻所见,尾联写诗人的感想。(5分,每点1分)(2)山果落地的声音,飞舞的萤火虫,反衬出山间夜晚的静寂;(1分)表现诗人彻夜不寐,孤独疲惫的情状;(1分)山果无人问津、自生自落,萤火虫没有目标、不停歇的飞舞,暗含诗人忧郁怨愤的人生感慨。(2分)11(1)海运则

29、将徙于南冥(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3)呕哑嘲哳难为听(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天街小雨润如酥(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8分,每句1分)12(1)与下文形成对照(映衬),表达时代与人生的变化改变了原有乡愁的气息;(2)营造一种时间上的旷远感,表达乡愁的长久。(每点2分,两点4分)13(1)过去的熟人不断地减少与老去;(2)小村的道路与房屋不断地让我陌生;(3)回家的速度变得非常快捷,与亲人的联系变得非常方便;(4)在第二故乡生根发芽,慢慢成为孩子的起点和圆心。(每点1分,四点4分)14(1)人生不能没有美好的回忆和精神追求;(2)美好的回忆和精神追求常常与现实有冲突,这种

30、冲突会给人苦痛的感受;(3)人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一直生活在精神回忆中的人会更痛苦。(每点2分,三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15(1)地理(或“空间”)意义上的乡愁:对故乡(出生地)的思念,由浓烈到不可捉摸,再到日渐崩塌;(2)时代(或“时间”)意义上的乡愁:人们都有对过去简单纯朴生活的追忆;(3)精神意义上的乡愁:每个人都会留恋曾经的精神故乡。(每点2分,三点6分)16(1)第段提到老子,用来说明中国哲学著作简短的特点;(2)第段提到老子,用来说明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而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特点;(3)用读者熟知的中国经典哲学著作来作例证,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6分,每点2分)17(1)中国哲学家的

31、言论著述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往往散见于对学生和友人的言论集和书信中;(2)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专业的哲学家,许多哲学家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3)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来表述思想。(6分,每点2分)18(1)郭象为庄子做注解,用理性的方式阐述了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使庄子的思想变得明晰具体;(2)庄子原书富于提示而不是一泻无余,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3)禅宗僧人认为,庄子原书要比郭象明晰具体的注解更引人深思,更富于诗意和情趣。(6分,每点2分)19作文(略)2015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20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

32、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6分)21许慎(2分)22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2分)【参考译文】词,大概是出自于唐代的诗人,他们采选乐府的音乐创制新的音律,因为要把词联缀起来,所以称“词”。说文解字里说:“借助语言表达深厚的心意称为词。”词依循情感进行创作,用精微的语言起兴,感发打动(读者),非常注重描写民间歌谣里常见的那种男女离合悲欢之情,用来抒写贤人君子幽微郁结难以表达的心意,呈现婉转低回深微隐约的意态和情致。23C E(5分)24(1)刘备,徐庶。(2分)徐庶在逃难中投奔刘备,为他出谋画策打败曹仁。曹操用程昱计,囚禁徐母。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许都。(2分)临行前徐庶向

33、刘备推荐诸葛亮。(1分)(2)在行酒令时,黛玉情急之下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句子。(2分)作为大家闺秀,读这样的禁书“失于检点”。(1分)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1分)黛玉自知有错,“心下暗服”。(1分)25长期以来纯文学占主流,通俗文学被边缘化(或“被压抑”);互联网的出现。(4分,每点2分)26从艺术品质角度,通俗文学和纯文学是相对的一组概念,(2分)从传播媒介角度,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是相对的一组概念,(1分)网络文学属于通俗文学,(1分)传统文学的主流是纯文学。(1分)27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网络文学作家和从业人员的自律;(2分)网络文学要超越市场驱动,追求文学价值(或“提升思想与艺术品质”);(2分)探索和表现人的基本欲求的转化和升华,体现社会主流价值,给读者以意义感。(2分)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