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国学知与行练习题

上传人:ph****6 文档编号:82477545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国学知与行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国学知与行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国学知与行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国学知与行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国学知与行练习题(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1、孔子是春秋时 A 国人。A、鲁 B、齐 C、燕 D、2、“大学“和“中庸“是 C 中的两篇。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国风“3、“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原与“ “并称“六经。A、“论语“ B、“道德经“ C、“国风“ D、“乐经“4、孔子非常喜欢“ “,甚至到达“韦编三绝的程度。A、诗 B、易 C、书 D、乐5、儒家以 为人生追求的目标。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经世致用 C、博古通今 D、经邦济世6、在教育的根本方法上,孔子主 。A、三人行,必有我师 B、因材施教 C、文、行、忠、信 D、好为人师7、“君子不器的含义是 。A、君

2、子不应被器重 B、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功能C、君子应当被器重 D、君子不是器皿,不是摆设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中,北辰是指 。A、北斗星 B、北方的星空 C、北极星 D、北方的星辰9、“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中,弟是指 。A、亲爱父母 B、亲爱师长 C、友爱弟弟 D、亲爱兄长1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A、不逾矩 B、谨而信 C、不贰过 D、思无邪11、“德不孤,必有邻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12、“不迁怒、不贰过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1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 。A、“论语乡党“ B、“论语先进“

3、C、“论语子罕“ D、“论语泰伯“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A、光阴如梭 B、不舍昼夜 C、光阴如晦 D、不曾停留15、“论语泰伯“有言:兴于、立于、成于 。 A、乐、礼、诗 B、诗、乐、礼 C、礼、乐、诗 D、诗、礼、乐16、往者不可谏,。A、切问而近思 B、来者犹可追 C、来者不可举 D、道听而途说17、“吾日三省吾身出自 。A、孔子 B、孟子 C、曾子 D、荀子18、有子曰:“ 之用,和为贵。A、仁 B、礼 C、信 D、勇19、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 。A、忍 B、仁 C、和 D、恕20、“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说的是 的典故。A、穆公 B

4、、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21、“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为 时期宰相。A、东晋 B、西晋 C、北宋 D、南宋22、孝弟也者,其为 之本与。 A、仁 B、义 C、礼 D、智23、孔子说的“不迁怒、不贰过,是指哪个弟子? 。A、子贡 B、颜回 C、子路 D、子由24、子曰:“ 之为德也,其至矣乎!。A、中庸 B、仁义 C、忠孝 D、孝弟25、林语堂在其1937年版的“ “中,把中庸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称赞。A、人生的境界 B、论语译注 C、生活的艺术 D、求知的渴望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出自 。A、程颐 B、孔子 C、程顾 D、朱熹27、“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出自 。A、

5、石涛 B、板桥 C、唐寅 D、朱耷28、“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中,啮雪是指 。A、精神上的超升 B、技法上的精进 C、人格上的完善 D、意念上的执着29、“吕端大事不糊涂典出 。A、宋太祖 B、宋高祖 C、宋太宗 D、宋江30、琬是三国时期 的名臣。A、国 B、蜀国 C、吴国 D、晋国3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A官府 B.学校C.家庭D.社会3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关于教育目的的主。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6、“ C.“四书集注“ D.“孟子“34、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35、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答复表达出孔子 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36、孔子在上主“仁者爱国,“克己复礼。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37、以下名言属于孔子说的是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思想出自( ) A.

7、“学记“ B.“论语“C.“四书集注“D.“孟子“39、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言论是 A.有教无类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4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答复表达出孔子 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择其好者而从之,其不好者而改之。C.选其善者而跟之,其不善者而更之。D.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更之。42、宋代开国宰相普

8、曾有“半部治天下的名言。 A.“论语“B.“荀子“C.“孟子“D.“非子“4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的教学方法。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诱导 D.有教无类44、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45、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个答复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46、古人认为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

9、得 A.安详 B.怨恨 C.愤懑 D.欢快47、“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 A.“论语“ B.“荀子“ C.“春秋“ D.“中庸“4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玄49、“诗“曰:“夙夜匪解。是什么意思? A.从早到晚都在解题。 B.从早到晚都不懈怠。C.早出晚归 D.早上和晚上都没有时间。50、子曰:“好学近乎 。A.仁B.智 C.知 D.勇51、 为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A、曾国藩 B、鸿章 C、之洞 D、林则徐52、孟子曾受业于孔子的子 。A、子由 B、子思 C、子路 D、孔融53、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开展为

10、 学说。A、法治 B、人治 C、仁政 D、德政54、孟子的“ 是他仁政学说的根底,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A、性善论 B、性恶论 C、人性自利 D、仁的思想55、“孟子“一书在 时正式被列为“经。A、东汉 B、西汉 C、北宋 D、南宋56、典故“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A、“孟子“ B、“论语“ C、“中庸“ D、“战国策“57、成语“仁者无敌出自 。A、“孟子“ B、“论语“ C、“中庸“ D、“战国策“58、以下孟子认为最为重要的是 。A、君主 B、军队 C、人民 D、社稷5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A、“孟子梁惠王上“ B、“孟子滕文公下“ C、“孟子离娄下“ D、“孟子尽心下“60、天作

11、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出自 。A、“尚书太甲中“ B、“孟子滕文公下“ C、“论语子“ D、“孟子尽心下“6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达了孟子的A.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62、以下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3、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恶之心64、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 。A.义 B.仁 C.

12、礼 D.智65、孟子以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根底。A.人性恶B.人性善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66、孟子认为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根底和基石。A.教育B.政治 C.经济D.军事67、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的重要性。A.稳固性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68、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A.智之端B.仁之端C.义之端D.礼之端6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A.专心致志B.

13、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70、孟子认为有无 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A、知识B、先天善良本性C、才能D、财富71、“所至,金石为开出自 。A、“庄子渔父“ B、“庄子天下篇“ C、“庄子杂篇“ D、“庄子秋水“72、庄子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 。A、失宠 B、失窃 C、失志 D、死亡73、在其妻死后能“鼓盆而歌的人是 。A、孟子 B、老子 C、庄子 D、非子74、“东施效颦的故事出自 。A、“战国策“ B、“孟子“ C、“道德经“ D、“庄子“75、在“鲁迅与庄子“中对庄子进展高度赞扬的作家是 。A、郭沫假设 B、瞿秋白 C、心武 D、茅盾76、认为“寓言成为一种文艺,是从庄子开场

14、的人是 A、郭沫假设 B、闻一多 C、心武 D、茅盾77、“庄子“名句“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中,“指的意思为 。A、指导 B、手指 C、油脂 D、旨在78、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是: 是最可靠的财富。A、知识 B、道德 C、权力 D、79、司马相如为 时人。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80、庄子云:“无迁令,无劝成,过度无益。其中无迁令是指 。A、改变法令 B、无法下达命令 C、执行命令而不改变 D、勉强下达命令81、马援之女“马皇后为 的皇后。A、汉明帝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章帝82、在汉明帝的马皇后之言行上,我们看到了 。A、私欲 B、偏爱 C、无私的爱 D、暴

15、戾83、“庄子“中“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权是指 。A、权利 B、变通 C、权力 D、特权84、“庄子说剑“中,庄子向 说剑。A、平王 B、文王 C、宋平王 D、宋襄王85、“庄子德充符“中,与孔子门徒一样多的人是 。A、王骀 B、王充 C、常季 D、子由86、荀子是非子的 。A、教师 B、同学 C、学生 D、没有关系87、相斯是非子的 。A、教师 B、同学 C、学生 D、没有关系88、非子的学术思想效劳的对象是 。A、农民 B、商人 C、帝王 D、军队89、非子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这个后来被称作是心理学上的 。A、挫折反响 B、晕轮效应 C、补偿反响 D、门面效应90、将非子“为人口吃

16、,不能道说,而善著书“称作是心理学上的补偿反响的人是 。A、茅盾 B、鲁迅 C、钱钟书 D、巴金91、以下不属于法家的代表性人物的有 。A、非子 B、商鞅 C、申不害 D、太子丹92、在法家中,商鞅重视的思想是 。A、术 B、法 C、势 D、说93、在法家中,申不害重视的思想是 。A、术 B、法 C、势 D、说94、在法家中,慎到重视的思想是 。A、术 B、法 C、势 D、说95、“非子“是一部 学巨著。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96、非的思想博大精深,涉猎广泛,但其核心思想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97、非的思想渊源颇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家思想。A、儒 B、道

17、 C、法 D、墨98、非思想的理论根底是 。A、社会进化论 B、人性论 C、治国论 D、宿命论99、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 。A、社会进化论 B、人性论 C、治国论 D、宿命论100、非认为不同时代拥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上古时期主要是 。A、道德 B、智谋 C、气力 D、法制10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A官府 B.学校C.家庭D.社会10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10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达了孟子的 A

18、.教育思想 B.学术思想 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104.以下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D.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05.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A.是非之心 B.进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恶之心106.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 A.义 B.仁 C.礼 D.智10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答复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1

19、08.孟子以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根底。A.人性恶B.人性善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109.孟子认为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根底和基石。 A.教育B.政治 C.经济D.军事110.孔子在上主“仁者爱国,“克己复礼。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11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的重要性。 A.稳固性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112.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 A.智之端B.仁之端C.义之端D.礼之端113.“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 。 A.教育B.政治C.经

20、济D.军事114.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 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A.墨子B.孔子C.非D.老子11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116.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阻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的思维方法。 A.注重“积“渐B.闻、见、知、行结合 C.解蔽救偏、兼中衡 D.“虚壹而静,专心有恒117.以下语句,哪一句表达了环境对人的影响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C.三人行

21、,必有我师焉。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论语“C.“四书集注“D.“孟子“119.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言论是 A.有教无类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2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答复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1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择其好者而从之,其不好者而改之

22、。C.选其善者而跟之,其不善者而更之。D.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更之。122.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到达远大的目的。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23.宋代开国宰相普曾有“半部治天下的名言。 A.“论语“B.“荀子“C.“孟子“D.“非子“124.“学记“用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善歌者使人继

23、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125.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的教学方法。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诱导 D.有教无类126.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127.表达了荀子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开展的影响,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28.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A.提

24、供治理人民的方法 B.教人民欣赏音乐 C.给人民带来快乐 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129.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 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 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C.善民心,易风俗 D.提升国家形象130.“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的意思是 A.人生很平静,这是上天注定的B.人生没有大起大落 C.人出生没有情欲,这是天赋予的本性D.人生的情欲是由上天注定的131.乐宜适中,乐强调过分了就会 A.使人疏离不相亲B.使人随便放浪C.协和感情D.使人平和安静13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玄133.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

25、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玄134.“立大学以教国,设庠序以化于邑中的“庠序是指什么?A.公园 B.医院 C.学校 D.监狱135.“诗“曰:“夙夜匪解。是什么意思? A.从早到晚都在解题。 B.从早到晚都不懈怠。C.早出晚归 D.早上和晚上都没有时间。136.“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出自以下哪篇?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对贤良策“137、“强勉行道的“行道指什么? A.行动B.替天行道C.践行圣人的学说或道理 D.人行横道13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出自: A.“孝经“B.“诗经“C.“论语“D.“千字文“139.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A.道

26、B.教 C.性D.义140、子曰:“好学近乎。A.仁B.智 C.知 D.勇141.“中庸的核心思想是。A.中立B.平庸C.中和D.保守142.宋代理学家把、“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A.“中庸“ B.“三字经“ C.“弟子规“ D.“诗经“143.“不闻不假设闻之,闻之不假设见之,见之不假设知之,知之不假设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继承和开展了孔子讲过的的关系。A.教与学 B.师与生 C.学与思、学与行 D.行与知144.“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开掘人的在天性,称为“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到达人的在本性的发扬,称为“

27、道问学。这两条途径是。A.相依并进,相辅相成 B.相矛盾 C.相中和 D.相抑制14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A.谦 B.律 C.醒 D.查146.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A. 奋第 B.奋弃 C.忿惕 D.负第147.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 ,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A.倍 B.众 C.广 D.出148.汤之“盘铭“曰:“,日日新,又日新。A.苟日新 B.近日新 C.今日新 D.再日新149.自天子以至于,壹是皆以修身为本。A.庶人 B.众人 C

28、.草民 D.庶民15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也。A.必慎其独 B.必慎其慎 C.必独其慎 D.必独其独151.“修身,齐家,安天下出自于以下哪一部经典?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孟子“152.“大学“篇中“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A.亲民 B.治民 C.为民 D.富民153.“岁寒三友,除了松、梅,另外一种是A.柏 B.竹C.桧 D.杉154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A.朱熹 B.王阳明 C.非子 D.黄宗羲155.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A.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 B.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

29、制约 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156.“传道受业解惑的“业指A.事业 B.学业 C.古人“六艺之业 D.专业知识15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提醒了规律。A.教育 B.学习成败 C.道德教育 D.人的成长158.“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假设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假设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假设熟读而精思。“朱子语类“提倡读书比拟好的方法是A.广闻博览 B.熟读精思 C.多方汲取 D.反复思考159.朱熹认为,最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是A.明人伦 B.明确伦理纲常 C.居敬 D.反省160.“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成为

30、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 A.家教规 B处世哲学 C.集大成之作 D.家庭教科书161.颜之推认为培养的人应该具有“应世经务的能力,这种人是指A.清谈家 B.章句博士 C.状元 D.效劳国家的统治人才162.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A. 王夫之 B.梁启超 C.顾炎武 D. 黄宗羲163.王夫之被世人称为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亭林先生 D.余居士164.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A.行愈远 B.思愈远 C.行愈高 D .教愈好165.在知与行的认知上,王夫之的观点是()A.行先知后,知行并进 B.知先行后C.知行合一 D.知行别离16

31、6.“苟非本心之乐为,强之而不能以终日语出A.“习性诸论“ B.“书院“ C.“尚书引义“ D.“四书训义“167.顾炎武和 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A.王夫之 B.梁启超 C.黄宗羲 D.康有为168.黄宗羲是 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A. 明朝 B.清朝 C.明末清初 D.元末明初169.“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是 的知行理论。A. 梁启超 B.王夫之 C. 谭嗣同 D. 黄宗羲 170.二十四史中“前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和A左传 B春秋 C.汉纪 D.三国志多项选择题1、除了“仁和“礼,孔子还注重“ 和“ 的结合。A、忠 B、孝 C、学 D、思2、以下作品中属于“四书的是

32、 。A、“论语“ B、“尚书“ C、“中庸“ D、“大学“3、以下作品中属于“五经的是 。A、“孟子“ B、“礼记“ C、“乐经“ D、“周易“5、以下属于儒家的代表性典籍的有 。A、“四书 B、“六艺 C、“五经 D、“三颂6、孔子的核心政治思想即“ 。A、“仁 B、“忠 C、“义 D、“礼7、“论语“中关于学习的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A、态度 B、目的 C、方法 D、价值8、以下属于孔子提出的治国的根本方法的有 。A、选才 B、富国 C、育人 D、立法9、“益者三友是指 。A、友直 B、友善柔 C、友多闻 D、友谅10、“损者三友是指 。A、友酒肉 B、友便辟

33、C、友善柔 D、友便佞11、以下属于“论语季氏“中提出到“君子有九思中的有 。A、视思聪 B、听思明 C、事思敬 D、忿思难12、要做到允执其中,需要做到五忌。其中包括 。A、言行过头 B、迁怒于人 C、失度缺乏 D、折中调和13、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中,道是指 。A、义 B、仁 C、智 D、勇14、以下属于我国古代诚信典故的有 。A、越王卧薪尝胆 B、霸王破釜沉舟 C、周成王桐叶封弟 D、季扎挂剑15、以下属于“负荆请罪典故中的人物有 。A、廉颇 B、蔺相如 C、楚申君 D、信陵君16、名臣吕蒙历经的朝代有 A、宋太宗 B、宋高祖 C、宋真宗 D、宋仁宗17、以下属于“论语子罕“中“子绝四容的

34、有 。A、毋意 B、毋必 C、毋忘 D、毋我18、以下属于“论语述而“中“子不语容的有 。A、怪 B、力 C、巫 D、神19、以下属于“论语雍也“中描述“智者特点的有 。A、寿 B、乐 C、动 D、乐水20、以下属于“论语雍也“中描述“仁者特点的有 。A、 B、乐 C、静 D、寿21、“论语颜渊“中强调违反礼法不要做的事有 。A、视 B、听 C、言 D、动22、以下属于“论语阳货“中学诗作用的有 。A、可以兴 B、可以观 C、可以群 D、可以怨23、孔子在答复子贡时,提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的三个起码条件有 。A、食 B、民 C、兵 D、信24、儒家哲学提出的、思想,都需要有“仁智勇的根底作

35、铺垫。 。A、他律 B、自律 C、省 D、耻感25、以下出自“论语乡党“中的言论有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不在其位,不谋其政C、食不语,寝不言 D、唯酒无量,不及乱26、以下人物中,孔子的弟子有 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公丑27、以下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 A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朝闻道,夕死可矣C见义不为,无勇也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8、以下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D人皆可以为尧舜29、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孟子“B.“论语“ C.“学记“ D.“荀子“30、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

36、道理与政治相通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D.以上都对31、以下有关孟子的典故有 。A、人买履 B、孟母三迁 C、子不学断机杼 D、亡羊补牢32、孟子将道德规概括为 。A、仁 B、义 C、智 D、礼33、以下出自“孟子“的典故故事有 。A、揠苗助长 B、五十步笑百步 C、再作妇 D、自相矛盾34、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所具有的善端有 。A、仁 B、义 C、礼 D、智35、“孟子“一书是孟子和其弟子 等人共同完成的。A、子路 B、子由 C、公丑 D、万章36、孟子认为诸侯有三样宝贝,分别是 。A、军队 B、人民 C、土地 D、政事37、以下有关周武

37、王的典故有 。A、玩物丧志 B、引而不发 C、玩人丧德 D、功亏一篑38、古人倡导的“三不朽是指 。A、立德 B、立志 C、立功 D、立言39、以下历史人物中,曾饱受流言之害的有 。A、欧阳修 B、朱熹 C、貉稽 D、孟子40、参与“孟子“一书创作的有 。A、孟子 B、公丑 C、万章 D、子思41、以下名句中,出自“孟子“的有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民事不可缓也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D治大国假设烹小鲜42、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 的君子。A.明人伦B.修身齐家C.治国 D.平天下43、孟子的教育容是A.人伦教育 B.道德教育 C.权术教育 D.法律教育44、以下人物属于同一个时

38、代的有 。A、孟子 B、老子 C、庄子 D、非子45、庄子的“道是 。A、道义 B、天道 C、效法自然之道 D、自然而然的道46、庄子对 等方面都有非常独到而深刻的论述。A、养生 B、仁义 C、交友 D、快乐47、以下出自庄子的典故有 。A、有教无类 B、朝三暮四 C、庖丁解牛 D、五十步笑百步48、“庄子“分为 。A、篇 B、中篇 C、外篇 D、杂篇49、以下属于“庄子“篇的有 。A、“齐物论“ B、“逍遥游“ C、“大宗师“ D、“离娄“50、以下适合形容庄子的角色有 。A、政治家 B、军事家 C、哲学家 D、文学家51、法家思想主要流行于战国时的 三国。A、燕 B、 C、 D、52、以下

39、属于法家的代表性人物的有 。A、非子 B、商鞅 C、申不害 D、太子丹53、汉代继承了的 ,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A、科举体制 B、集权体制 C、法律体制 D、管理体制54、以下属于非子的著作有 。A、“孤愤“ B、“说林“ C、“外储“ D、“子虚赋“55、“战国策“记载,在国加害非子的人主要是 。A、斯 B、贾 C、荀子 D、56、非的思想来源颇多,主要包括 。A、儒 B、道 C、法 D、墨57、非承受的墨家学说思想有 。A、非攻 B、兼爱 C、非命 D、富国利民58、非否认的墨家学说思想有 。A、非攻 B、兼爱 C、非命 D、富国利民59、非用进化的观点将人类历史分为

40、等阶段。A、太古 B、当今 C、近古 D、中古60、非认为不同时代解决不同问题的根本方法主要有 。A、道德 B、智谋 C、气力 D、法制61以下人物中,孔子的弟子有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公丑62以下成语典故中,出自“庄子“的有A学步 B东施效颦C井底之蛙 D五十步笑百步63以下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D人皆可以为尧舜64以下名句中,出自“孟子“的有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民事不可缓也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D治大国假设烹小鲜65以下名句中,出自“老子“的有A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B曲则全,

41、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C大成假设缺,其用不蔽,大盈假设冲,其用不穷D水善利万物而不争66以下名句中,出自“庄子“的有A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B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67以下名句中,出自“非子“的有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B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C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68.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孟子“B.“论语“ C.“学记“ D.“荀子“69.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的君子。A.明人伦B.修身齐家C.治国 D.平天下70.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A.注重“积“渐 B.

42、闻、见、知、行结合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D.解蔽救偏,兼中衡71.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D.以上都对72.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A.审问之 B.慎思之 C.明辨之 D.笃行之73.“大学“强调的是 的统一。A.知B.情C.意D.行74.“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A.善于思考 B.手勤 C.口勤 D.脑勤75.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三品指A.上中下三等人 B.上智之人 C.下愚之人 D.中庸之人

43、76.明清三大学者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之洞77.以下哪些是对王夫之的称呼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一壶道人 D.饮冰室主人78.古时百姓的称谓有 A黔首B生民C黎元D氓79.月亮的别称有 A桂魄B银盘C婵娟D曦和80.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节气有 A立春B小满C雨水D惊蛰81.完备的科举考试包括哪些层级? A童生试B乡试C会试D殿试82.十二生肖包括以下哪些: A鼠B虎C龙D猪83.古代婚姻讲究“六礼,即六种程序和礼仪,除了纳采、问名,还包括:A纳吉B纳征C请期D亲迎。84.古代的“五谷,除了黍,还包括:A稷B麦C菽D稻85.古代的“六畜,除了马、牛,还包括:A羊B猪

44、C狗D鸡86.古代的“五音指五声音阶,包括宫A商B角C徵D羽87.“六书指汉字六种造字方法,除了象形、指事,还包括:A会意B形声C转注D假借88.“花中四君子指A梅B竹C兰D菊。89.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判断题1、儒家被列为九流十家之首。 2、孔子的思想以“和为核心。 3、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继承东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 4、儒学不仅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 5、孔子主学习容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 6、蠡是越王勾践时的大将军。 7、吕端是南宋时的贤臣。 8、伯夷与叔齐是殷朝末年人。 9、伯夷与叔齐是亲密朋友关系。 1

45、0、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臣。 11、“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是对教师学问的赞美与推崇。 12、“论语乡党“中言“唯酒无量是指孔子酒量惊人。 13、“论语“中认为,学诗可以培养集体观念。 14、“过犹不及出自“道德经“。 15、“四海之,皆兄弟也出自“孟子“。 16、“吾日三省吾身出自颜回之口。 17、“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语出“孟子“。 18、“逝者如斯夫中逝者是指死去的先烈。 19、“过犹不及是指事情做过了头就不好了。 20、“脍不厌细是指鱼肉不嫌切得细。 2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乡党“。 2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出自“论语子罕“。 23、孔子是在楚国闻“韶“乐。 24、孔

46、子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父母在,都应“不远游。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后半句是指小人总是忧愁不安。 26、“论语子罕“中提到,孔子有固执己见的毛病。 27、佾是指古代的舞蹈,每行八人为一佾。 28、“君子周而不比是指君子不喜欢与人比拟。 29、“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语出子路。 30、“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 31、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3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33、孔子是先思想的集大成者。34国学是指过去的学问。 35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36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

47、史、子、集,其中以经部、史部为主。 37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 38国学一词是我国文化开展史上一直存在着的学术名词。 39训诂学是中国人做学问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40国学是中国人的性命之学。 41诸子百家思想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 42国学主要是文献之学。 43国学中的每一种学问都有不完美之处。 44道家与道教本质上是一回事。 45不了解儒家就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与精神源泉。 46现如今,我们可以将国学精神搬来作为时代精神。 47近代独秀曾提出“整理国故以“再造文明。 58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知识共同体。 49文学性较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 50“孟子“仍是语录体

48、著作。 51孟子认为“人皆可以尧舜。 52“仁者无敌一词出自“论语“。 53孟子认为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教师。 54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根底,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55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56“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57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58庄子为春秋时宋国蒙城人。 59庄子所持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 60庄子具有通达的生死观。 61庄子主在精神上逍遥自在,但在形体上需要有所约束。

49、 62庄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 63司马相如是今天人。 64一个人的成就是可以由他的生活态度来决定的。 65庄子认为不应该勉强别人去成功。 66道家主削弱人的个性,以求得人的共性上的和谐。 67儒家强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68庄子从不借鉴儒家的观点来说明自己的主。 69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70非子是春秋时期国人。 7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72“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73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7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7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根底,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7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提醒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77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78“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79.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合称孔孟。80.荀子否认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