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82476818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要 我国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日益突出,中小城市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问题,同时还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约束性指标将对中小城市的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必须在坚持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城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城乡群众在生活更美好的目标下寻求未来发展路径。关键词 中小城市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参见四川省污染源普查数据及四川省2008 年统计年鉴。基金项目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应对气候变化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09&ZD049)一、中小城市发展与生产污染情况从总体发展水平看

2、我国中小城市还处于较低阶段,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日益突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废水2092.81 亿吨,废气637203.69 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38.52 亿吨,其中70%以上是由中小城市生产和排放的。四川省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显示,截止2007 年底,四川省工业废水排放量达83303 万吨,占“三废”排放总量的99.6%,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市(州)是达州市、广安市、乐山市和眉山市,这4 个中等城市均为四川省的工业重镇。 2007 年底,上述 4 个城市的工业增加值总计为 1477.65 亿元,占四川省工业增加值的14.3

3、%, ?却排放了占四川省21.3%的工业废水、29.7%的工业废气和18.4%的工业废弃物。从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现状来看,有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与城市资源比较优势相互错位;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完善;有的经济实力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有的将城市发展单一地视为城市规模扩张,向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看齐,使城市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严重脱节,未能形成产业支撑城市的良性格局;有的城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化;有的在发展中只偏重资金、土地、建筑等,追求空间规模的扩张,却忽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直接导致中小城市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了城市区域竞争力水平和可持

4、续发展能力。二、“十二五”规划对城市发展提出的要求为了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不少中小城市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保证GDP勺快速增长,其结果是经济速度上去了,资源、环境质量却下降了。四川省 1995-2005 年期间,工业废气排放量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平均每年增长2.5 个百分点, 2007年工业废气排放量急剧增至20585亿立方米,比 2005年增长了 1.5 倍;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11.5 亿吨,是 1995年的 38.6 倍;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最多的攀西经济区,总排放量达43.3 万吨,占全省60.8%;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最多的市(州)是凉山、雅安和甘孜州,分别达300724 万吨、1073

5、50万吨和 37819万吨。“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许多城市规划都将该地区GDm曾长率确定为10流右,大大超出全国 GDm曾长率7.5%的水平。更有甚者,一些地区层层加码,使地市级平均值达到13%左右,县级平均值达到14%。这种“低质量高增长模式”在片面追求GDP规模扩张、数量驱动、相互攀比高指标、高速度而忽视当地资源环境成本的发展思路影响下,最终导致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滞后,投资消费比例失衡的结果。早在“十一五”时期党和政府就提出了经济发展中要防止盲目追求GDZ曾长速度而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要求;“十二五”规划则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

6、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等具体目标,坚持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些约束性指标对城市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是经济增长不再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注重当地生态环境效益,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建立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四是强化管理和执法监督,将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三、“十二五”约束性指标对中小城市发展的影响1. 能源短缺给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困难

7、,甚至严峻挑战。我国已向国际承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目标, 2010-2020 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平均每年只能增加 8500万吨标准煤,在这种状况下,高耗费、高污染、高利润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格控制和监督。以“高耗”、“小五”企业为支撑的城市发展将面临GDP降的境地,不言而喻该城市的财政收入也会下滑。2. 污染物总量控制促使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为了进一步削减我国水体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十二五”规划中对主要污染物控制总量进行了规定,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两个类别基础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

8、化物两个类别的污染物控制指标。这是强化城市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倒逼机制要求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污染物排放强度约束与能耗总量控制相结合,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对落后产能企业要加大淘汰力度,抑制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推进企业调结构、上水平,以增强城市发展对环境的保护贡献。长期污染物控制不达标的企业将受到经济处罚,甚至关闭,这对一些中小城市来讲是不可挽回的“不小损失”。3. 以化石产业为基础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与税收政策改革将提升城市运营成本。“十二五”关于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开征环境保护税的规划,体现出党和政

9、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决心。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执行差别电价和税收政策,必将使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成本直线上升,产品需求减少。由此必然影响一些中小城市的投融资环境,现有企业也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客观上增大了中小城市的建设成本。4. 大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增加中小城市产业承接成本。“十二五”规划中许多大城市都将建设绿色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原有的产业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将向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承接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后的转移企业,既是增强城市经济总量、改善投资环境的有力举措,但同时也会加重治理生态环境的成本与任务。四、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1. 将经济结构调整,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中小城市要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增长,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根据自然禀赋和当地实际选择合理的发展路径,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环节,通过创新驱动、优化结构、集约发展、产业互动、内生增长、城乡统筹、生态立市等举措,实现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和谐发展和绿色发展。在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方面,除了应注意选择市场机会多、潜力大、经济基础较好,产品稳定的企业,还应考察其能效、污染程度等指标。积极采取有效的政策方案,大力推行“低碳化”能源结构比例,改变当前“高碳化”的传统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同时,中小城市应通过技术、产品、产业等的优化组成,使其成为一个运行效率更

11、高的复合系统,从而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以达到经济结构和产业运行向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2. 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和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二是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对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资金投入、人员结构及研发成果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对取得国家、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创新团队应给予奖励。三是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提高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拥有量

12、,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逐步成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决策、投资、开发和收益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四是选择具有清洁生产机会多、潜力大、经济基础较好,产品稳定的企业为试点单位,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开展能源和水的梯级利用,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物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工业生产链网,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废物排放量最小化。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气候安全型是中小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新增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我国环境问题将变得更为复杂,污染物介质将从以大气和水为主继续向大气、水和土壤

13、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以工业和生活污染为主继续向工业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将从常规污染物为主继续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环境形势严峻。因此,应将中小城市划分为若干区域,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使各个区域尽量减少废物,达到污染“零排放”的目标。通过综合分析自身区域的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从自然资源 ( 如水资源、气象资源、土地资源) 的合理利用角度,考虑城市工业布局,使工业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首先,使同类产业相对集中,以利于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的集中处理、回收、循环再生,将可能形成共生体系的产业布局到一起,形成生态产业链。其次,建设城市工

14、业副产品的集中回收、处置处理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是收集各个工业园区或分散企业不能自主消化的副产品 ( 如废油、非金属等) ,回收有用成分,形成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对暂时不能回收利用的作无害化处理。再次,根据城市主导产业构成特点,形成信息一废物一回收利用一体的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生态工 业园区,建立相关技术支撑体系。最后,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理论的原理重新审视现有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深层次矛盾,因地制宜,强化区域内企业间的内在联系,补充和完善现有区域功能,建成生态工业园区。4. 加快城乡统筹,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城市作为一个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

15、、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中人是主体,环境是条件,经济是支柱。中小城市不仅要着力解决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还肩负着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群众身体健康的责任,因此,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应逐步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小城镇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提高城乡居民生产和生活水平奠定基础。统筹城乡关键在于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提高以城带乡的能力, 1提高城乡人民生态文明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参考文献 1吴铀生 .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 J . 农村经济, 2011,( 2)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