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运动培训策略探究

上传人:尘*** 文档编号:82449639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长跑运动培训策略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长跑运动培训策略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长跑运动培训策略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中长跑运动培训策略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长跑运动培训策略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中长跑运动培训策略探究作者:连卫国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学一、(略)二、开展趣味性的训练在开展中长跑训练中,教师还应注意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借此来调动学生参与中长跑训练的学习热情,充分的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体育教学的理论课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解中长跑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让学生明晰体育项目的内容和达标标准。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融入体育训练:(1)变速跑练习。着重于调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负荷,使其速度的转换能力与意志品质得到有效改善。按成绩高低,将已测验的男女学生依次分为A、B、C、D四组,每组5人。可选用田径百米跑道作

2、为训练场地,起跑线为起点,划出4条相距3m的平行线。依次在每条线上放置4个蓝球、足球、排球和跳绳,模仿接力跑的形式,由每组同学在该组线上捡取一球并运球绕场一周后放回原处。同样前面所分组的形式组依次于起点蹲踞式起跑,教师发出信号后学生即快速跑出,教师信号发出时应将篮球以地滚球的形式从起跑点向前用力推出,学生应在运动过程中拾取球并惯性慢跑30m后减速停下,余者类推。(2)跑步节奏和呼吸频率的练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有跑跑走走的现象,通过跟学生的谈心、书面调查发现:在跑步过程中,他们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恶心等现象,而一出现这些问题,他们就停下来走,有劲了再跑,也有就此放弃的。那么

3、,他们在跑步过程中又是如何呼吸呢?他们说是随心所欲,有的是鼻子呼吸、有的是张大嘴呼吸。为此,我首先告诉学生上述反应是极自然的极点现象,不需紧张,适当放慢速度,加深呼吸,很快就能恢复的。然后再教他们匀速节奏跑,跑出自己的节奏;讲授短、长跑的呼吸不同之处,提出长跑中要练好“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吸气方法。经过大量的练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浓了。三、变换传统的训练形式中长跑教学由于距离长、动作形式单一和趣味性不强,枯燥乏味,如果练习方法单一,就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变换练习形式,改变练习环境及游戏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如匀速跑、变速跑,每人轮换领跑等练习

4、,既提高了运动负荷,又提高了同学的兴趣。利用越野跑或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中练习,以及寓教于乐的游戏比赛,不仅会减轻学生的疲劳感,而且创造出热烈的练习气氛,在不降低练习负荷的前提下,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学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中长跑教学仅靠课堂练习是不够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课内、课外练习的结合,培养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传授给学生进行中长跑锻炼的实用理论知识。例如,中长跑的准备活动如何做,在练习过程中的先慢后快、如何克服“极点”以及运用脉搏来监测运动强度,将学生课内课外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渐掌握中长跑练习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

5、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最终达到终身进行长跑练习的目的。四、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发展一般耐力是增强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身体负担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和进行大强度训练的基础,因此中长跑运动训练应重视发展一般耐力训练。发展一般耐力的方法主要采用强度不大和跑速稳定的长时间持续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左右。根据各项目跑的距离大致如下:800米:跑58千米;1500米,3000米:跑8-15千米。一般耐力训练在全年训练的准备期安排比重较大,由于长时间的持续跑比较单调乏味。因此,要多采用越野跑,而且要选择复杂的地形进行越野跑,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还有助于提高支撑器官的力量。初中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中长跑运动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抓好初中生中长跑的训练,提高竞技成绩,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学校田径运动的开展。第 3 页 共 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