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要素及训练原则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82406515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要素及训练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要素及训练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要素及训练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要素及训练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要素及训练原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要素及训练原则摘要: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体能的好坏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本文分析了体能训练的速度、力量、耐力、心理机能等四个主要要素,并提出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技战术训练相结合的理论与原则,旨在为提高篮球训练水平提供参考。论文关键词:体能训练,篮球训练,结合作者简介:莫连芳(1972),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体育。课题来源:广西医科大学 校教研2007B12发展的瓶颈,解决不了体能这个问题,技战术发挥也就无从谈起。目前,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要求各级篮球队把体能训练作为重点来抓。如果篮球运动员没有很好的身体条件,在比赛中因为疲劳,他们的技术水平会受到很

2、大的影响。因疲劳而输球那就太遗憾了。1 体能训练的涵义现阶段我们对“体能”一词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柔韧等)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两部分组成。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指维持人体生存所必需的活动技能。运动员的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能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它突出对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

3、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运动水平。2 体能训练对篮球训练的地位2.1 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而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实践证明:要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技术水平并贯彻全队的战术指导思想,没有良好的体能作为坚实的基础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训练中要科学、系统地加强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使运动员能适应篮球比赛的需要。2.2 优良的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根本保证竞技运动的发展史证明,运动负荷和体能训练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体能水平是球队技术风格、战术作风、精神面貌、战术配合的物质

4、基础,更是篮球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根本保证。3 体能训练的主要构成要素专项速度、耐力、力量和心理机能等四大方面是体能训练的四个基本要素。3.1 速度训练是体能训练的核心专项速度是篮球运动的灵魂,是篮球运动的生命活力之所在,能否在高速度、高难度、强对抗的运动中准确迅速地完成每一次进攻与防守是现代篮球运动对运动员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和发展趋势。它的核心并不是像田径运动员一样,要求的是绝对速度,而是要求运动员的加速度、加速跑的速度和高速运行的稳定性。所以,人体运动速度的应变性、稳定性、隐蔽性、突然性是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的特点。速度是体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映,速度是篮球运动员的灵魂,速度是胜利的

5、前提和条件,是创造战机、实行攻击的前提与条件,所以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应该为速度服务。体能训练必须提高专项速度,必须以专项速度为核心安排和设计。3.2 耐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耐力主要是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在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3.3力量训练是基础和保证肌肉力量是运动动力的源泉,是完成竞技任务和实现竞技目标的前提。日益激烈的现代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运动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要进行大负荷训练,提高体能水平,掌握和

6、运用技术是不可能的。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运动竞赛中的进攻与防守中的反应、跑动、加速与拼抢,以及防守与攻击的有效性无不取决于力量素质。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与力量素质紧密联系,力量训练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体能建设的保证,是技战术快速、多变的物质基础。现代篮球运动员要求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力量训练水平,特是上下肢、腰腹以及踝、膝、手腕、手指都应进行专门的、全面的力量强化训练,旨在发展身体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提高整体力量的目的。整体力量就是运动员在从事球类专项活动时各运动关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

7、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整体力量训练和整体力量水平是现代球类运动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3.4 心理机能是保证比赛正常水平或超水平的发挥心理机能和道德意志品质的训练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球类运动竞赛中,时常会出现比分接近或逆境中对抗的情况,此时球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就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注重培养球员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保持稳定心理状态,使神经系统发挥作用,挖掘和动员机能潜力去完成训练和比赛。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心理能力也无从依附。4 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技战术训练相结合的理论与原则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表明

8、,良好的专项技术体能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承受大负荷训练、高强度比赛、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专项技术体能往往对比赛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专项化训练趋势下发展的竞技体育,体能与技术应是互为基础、彼此支撑的关系,不能相互分离。要在提高篮球技术战术训练时,注重专项耐力训练,使篮球运动员能在比赛中经济合理的分配体力,保持运动员长时间良好的竞技状态。体能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定位对于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技能主导类,而体能主导类项目总体上处于劣势,于是人们便产生一种错误的定势思维,认为“体能”发展是影响我国专项竞技运动水平的主要问题。于是,各个运

9、动队对于“体能训练”高度重视,特别是体能主导类项目,“体能测试”制度、“体能储备”观点也随之而生。然而,造成我国体能主导类项目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原因,并非没有注重“体能”的训练问题,而是在于对“体能”发展的要求,从总体上与“技术”是分割的、脱离的,其关键是训练思路、训练方法问题。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服务的。体能训练是手段,提高进攻和防守的技战术能力是目的。通过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捕捉和创造战机,达到攻击得分是最终目的。所以,体能训练应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体能训练只有与专项技术战术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加快训练进程,实现在体能训练中完善和检验技术、战术,在技战术训练

10、中发展和巩固体能。为此,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应以体训练促技战术水平提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新手来说,应以技战术为主要手段,发展体能训练水平。不同的训练理念,决定不同的训练思路;不同的训练思路,决定了不同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训练大方法。本人在大学生篮球队的训练中始终注重体能训练,并遵循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训练结合的训练原则,作为广西医科大学女子篮球队的教练,曾三次率队参加2001年、2003年及2008年的广西大学生篮球赛,取得了两个第一名和一个第二名的好成绩。参考文献1 王保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2001,(3)2 孔祥清.中学生篮球队员系统训练的必要性能J.科学咨询2005,(09X).3 王永强.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体能训练J.科技论坛中国科技信息2005(24).4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李颖川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的研究C六科大论文集,20006韩海波.普通高校篮球队训练的模式J.四川体育科学.2002,(4).7徐向荣.试论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8徐跃捷.篮球运动训练中若干问题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