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2374101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资源描述: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第六章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类型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类型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放大器的计算负反馈放大器的计算负反馈放大器的自激振荡及消除方法负反馈放大器的自激振荡及消除方法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 6.5 负反馈对放大

2、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一、什么是反馈一、什么是反馈实用的放大电路中,几乎都要引入反馈,以实用的放大电路中,几乎都要引入反馈,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某些性能。改善放大电路的某些性能。生活中的反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目的生活中的反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目的是通过输出对输入的影响来改善系统的运行状况是通过输出对输入的影响来改善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控制效果。及控制效果。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电子电路中的反馈:将输出量的将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的现象,称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的现象,称为反

3、馈。为反馈。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怎样引回怎样引回是从输出电压是从输出电压还是输出电流还是输出电流引出反馈引出反馈多少多少怎样引出怎样引出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还是输入电流电压还是输入电流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复习以前一个例子(含反馈)复习以前一个例子(含反馈)输入量:输入量:ui、ube、ib输出量:输出量:uo、uce、icTUBEICICUEIB+CTRb1CCRb1b2RVL+uoR-u+-ib2CcReCeIC稳定工作点电路:稳定工作点电路:UB一一定定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反馈放大电路的的组成:反馈放大电路的的组成:基本放大电路主要功

4、能是放大信号;基本放大电路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反馈网络主要功能是传输反馈信号。反馈网络主要功能是传输反馈信号。输入量输出量输入量输出量净输入量反馈量净输入量反馈量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增大?引入反馈后其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还是减小?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判断有无反馈:是否有了反馈通路。判断有无反馈:是否有了反馈通路。开环开环正向传输正向传输信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传输信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传输反向传输反向传输信号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传输信号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传输信号的正向传输信号的正向传输信号的正向传输信号的正向传输反馈传输反馈传输(通路通路)(反馈网络)(反馈网络)闭环闭环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例

5、:基本放大器,无反馈,净输例:基本放大器,无反馈,净输入量入量ube=ui,电压放大倍数为:,电压放大倍数为:二、二、负反馈与正反馈负反馈与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ube =ui- uf ,电压放大倍数为:电压放大倍数为:正反馈正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增加的反馈输入量不变时,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量增加的反馈+u-TRuLcCCob1+.RCb2Cb1+ViR-beu+-ebeLu)(1RrRAbeLurRA+CTRb1CCRb1b2RVL+uoR-u+-ib2

6、CcReic+u-fbeu+-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步骤:步骤:1、假设输入信号对地瞬时极性为或。、假设输入信号对地瞬时极性为或。2、从输入到输出(基本放大电路)逐级判断各相关点、从输入到输出(基本放大电路)逐级判断各相关点对地的极性。对地的极性。3、从输出到输入(反馈网络)各点对地的极性。、从输出到输入(反馈网络)各点对地的极性。4、判断:、判断: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负反馈 使净输入量增强的反馈正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强的反馈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正反馈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fDiuuufDiuuufDiiii放大电路中的

7、反馈课件分立电路:分立电路:fbeiuuu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直流反馈直流反馈反馈信号存在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中反馈信号存在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中交流反馈交流反馈反馈信号存在于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中反馈信号存在于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中三三.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电路引入直流反馈的目的,是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引入直流反馈的目的,是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Q。电路引入交流反馈的目的,影响电路的交流工作性能。电路引入交流反馈的目的,影响电路的交流工作性能。判断方法:画交、直流通路判断方法:画交、直流通路注意电容的位置(电容的注意电容的位置(电容的“通交隔直通交隔直”作用)作用)电路

8、(直流负反馈)电路(直流负反馈)直流通路直流通路交流通路交流通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电路(交流负反馈)电路(交流负反馈)例题例题6.1.1此电路引入交直流负反馈此电路引入交直流负反馈fDiuuu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直流反馈直流反馈交流反馈交流反馈ic+CTRb1CCRb1b2RVL+uoR-u+-ib2CcReCeIC+CTRb1CCRb1b2RVL+uoR-u+-ib2CcReIC直流反馈直流反馈分立电路:分立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四四.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输出端)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输出端) 假设输出端交流短路(假设输出端交流短路(RL=0),即),即uo=0,若反馈信号消失了,则为

9、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消失了,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电压反馈:电压反馈: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压,其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压,其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电流反馈:电流反馈: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流,其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流,其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判断方法判断方法输出短路法:输出短路法:技巧:技巧:反馈网络的一端若反馈网络的一端若并联并联于输出端则为电压反馈(即直接相连);于输出端则为电压反馈(即直接相连);反馈网络的一端若反馈网络的一端若串联串联于输出端则为电流反馈于输出端则为电流反馈 (即不直接相连)。(即不

10、直接相连)。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令输出电压为令输出电压为0,无反馈信号,为电压反馈。,无反馈信号,为电压反馈。令输出电压为令输出电压为0,有反馈信号,为电流反馈。,有反馈信号,为电流反馈。电压反馈电压反馈电电流流反反馈馈技巧:技巧:反馈网络的一端若反馈网络的一端若并联并联于输出端则为电压反馈(即直接相连);于输出端则为电压反馈(即直接相连);反馈网络的一端若反馈网络的一端若串联串联于输出端则为电流反馈于输出端则为电流反馈 (即不直接相连)。(即不直接相连)。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五五.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输入端)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输入端)串联反馈:串联反馈:反馈量与输入量在反馈量与输入量在

11、输入回路输入回路以电压形式相加减。以电压形式相加减。并联反馈:并联反馈:反馈量与输入量在反馈量与输入量在输入回路输入回路以电流形式相加减。以电流形式相加减。fDiuuufDiiii串联反馈串联反馈并联反馈并联反馈对于串联反馈:对于串联反馈: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不同的两点上。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不同的两点上。对于并联反馈:对于并联反馈: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同一点上。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同一点上。并联并联反馈反馈串串联联反反馈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对于三极管电路:对于三极管电路:T输入量反馈量输入量反馈量T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三极管的基极或发射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三极管的基极或

12、发射极,则为并联反馈。极,则为并联反馈。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一个加在基极一个加在发射极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一个加在基极一个加在发射极则为串联反馈。则为串联反馈。T输入量反馈量T输入量反馈量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对于运放电路:对于运放电路: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同相端或反相端为并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时加在同相端或反相端为并联反馈。联反馈。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一个加在同相端一个加在反相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一个加在同相端一个加在反相端则为串联反馈。端则为串联反馈。反馈量+u+uA输入量反馈量u+输入量u+A输入量+A+u反馈量u+uA+u输入量反馈量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本级反馈本级反馈

13、反馈只存在于某一级放大器中反馈只存在于某一级放大器中 级间反馈级间反馈反馈存在于两级以上的放大器中反馈存在于两级以上的放大器中例例六六.本级反馈与级间反馈本级反馈与级间反馈VVfL+VCC+TRbe+e2Rc2c1-O-uRfuRRCb1b1Rb2Cu+-2T1+iu-Re1级间反馈级间反馈本级反馈本级反馈本级反馈本级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四种反馈组态:注意量纲:注意量纲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

14、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一一. .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用用“瞬时极性法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判断反馈极性:211RRRuuof fDiuuu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忽略输入电压对忽略输入电压对R1R2的作用,且集成的开环差模增益和的作用,且集成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则存在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则存在“虚短虚短”和和“虚断虚断”现象。现象。I12o211offDI)1 (uRRuRRRuuuuu电路的输出电压受输入电压的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受输入电压的控制,输出电阻趋于输出电阻趋于0若输出端短路,则若输出端短路,则uf为为0,为电压反馈。,为

15、电压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分立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分立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RL变化变化uO uf ud(ube) uO 电压负反馈的特性电压负反馈的特性稳定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稳定过程:稳定过程:负载变化时,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阻输出电阻VVfL+VCC+TRbe+e2Rc2c1-O-uRfuRRCb1b1Rb2Cu+-2T1+iu-Re1ui一定一定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二二.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用用“瞬时极性法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判断反馈极性:集成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集成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则存在则存在“虚短虚短”

16、和和“虚断虚断”现象。现象。电路的输出电流受输入电压的控制,输出电阻趋于无穷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受输入电压的控制,输出电阻趋于无穷大IoIofuRiuRiu111则电流反馈电流反馈fDiuuu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分立电路组成的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分立电路组成的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io uf ud io 引入电流负反馈的目的引入电流负反馈的目的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过程:稳定过程:负载变化时,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阻输出电阻+CTRb1CCRb1b2RVL+uoR-u+-ib2CcReic+u-fbeu+-RL变化变化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三三. .电压并联负

17、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用用“瞬时极性法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判断反馈极性: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集成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集成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则存在则存在“虚短虚短”和和“虚断虚断”现象。现象。电路的输出电压受输入电流的控制,输出电阻趋于电路的输出电压受输入电流的控制,输出电阻趋于0fDiiiiR0iofiofPNiuiiRuiuu则电压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分立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分立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ffRuRuuiioof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所以是电压反馈。所以是电压反馈。 因为反馈电流:因为反馈电流:+TLR-cui-b+

18、iCC+sRi+VOuu-ssRRffi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fDiiii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四四.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用用“瞬时极性法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判断反馈极性: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集成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集成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则存在则存在“虚短虚短”和和“虚断虚断”现象。现象。fDiiii电路的输出电流受输入电流的控制,电路的输出电流受输入电流的控制,输出电阻趋于无穷大。输出电阻趋于无穷大。IoofiPNiRRiiRRRiiuu)(电流反馈2121210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分立电路组成的电流并联负反馈分立电路组成的电流并联负反馈引

19、入电流负反馈的目的引入电流负反馈的目的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过程:稳定过程:负载变化时,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阻输出电阻RL io(ic2) if id (ib) io(ic2) +-Rc1c2RRfRe2RsLR1T2Tic2ifsius-u+O+-uiCC+Vib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五五. .反馈类型及判别方法总结反馈类型及判别方法总结2.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注意电容的注意电容的“隔直通交隔直通交”作用作用1.1.反馈极性:正反馈与负反馈反馈极性:正反馈与负反馈判定方法判定方法“瞬时极性法瞬时极性法”对于串联反馈: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不同的两

20、点上。对于串联反馈: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不同的两点上。对于并联反馈: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同一点上。对于并联反馈:输入量与反馈量作用在同一点上。3.3.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判定方法判定方法“输出短路法输出短路法”4.4.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技巧:技巧:反馈网络的一端若并联于输出端则为电压反馈(即直接相连);反馈网络的一端若并联于输出端则为电压反馈(即直接相连);反馈网络的一端若串联于输出端则为电流反馈反馈网络的一端若串联于输出端则为电流反馈 (即不直接相连)。(即不直接相连)。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1)串联反馈)串联反馈信号源对反馈效果的影响信号源对反馈效果的影响

21、ud = ui -ufus应为恒压源,即信号源内阻应为恒压源,即信号源内阻RS越小越好。越小越好。(2)并联反馈)并联反馈id = ii -ifis应为恒流源,即信号源内阻应为恒流源,即信号源内阻RS越大越好。越大越好。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例题例题6.2.1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试判断下各图电路中有哪些反馈类型试判断下各图电路中有哪些反馈类型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例题例题6.2.2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试判断下各图电路中有哪些反馈类型试判断下各图电路中有哪些反馈类型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并联交直流负

22、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正反馈正反馈习题习题:试判断下各图电路中有哪些反馈类型试判断下各图电路中有哪些反馈类型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电流并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并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直流负反馈正反馈正反馈电压并联直流负反馈电压并联直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串联直流负反馈电流串联直流负

23、反馈正反馈正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压并联直流负反馈电压并联直流负反馈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并联交直流负反馈电流并联交直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XXAiofiiXXX.3.1方框图:方框图:A称为开环放大倍数称为开环放大倍数ofXXF Af称为闭环放大倍数称为闭环放大倍数F称为反馈系数称为反馈系数6.3 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iofXXAAF称为环路放大倍数称为环路放大倍数XXAifF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3.2 四种反馈组态电路的方框图四种反馈组

24、态电路的方框图ooooIXUX 电电流流负负反反馈馈:电电压压负负反反馈馈:fiifiifiifiiIIIXXXUUUXXX 即即并并联联负负反反馈馈:即即串串联联负负反反馈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ooooIXUX 电电流流负负反反馈馈:电电压压负负反反馈馈:fiifiifiifiiIIIXXXUUUXXX 即即并并联联负负反反馈馈:即即串串联联负负反反馈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3.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一般负反馈一般负反馈称为反馈深度称为反馈深度FA 1时,时, 11 )1( FA, FAA 时时, 11 )2( FA深度负反馈深度负反馈正反馈正反馈时,

25、时, 11 )3( FA, FAA 自激振荡自激振荡即即ui=0时有时有 uo;时时, 01 )4( FA, F AfioiofXXXXXA oooXFAXX FAA1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4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分析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分析 6.4.1深度负反馈的实质深度负反馈的实质深度负反馈实质是在近似分析中忽略净输入量。深度负反馈实质是在近似分析中忽略净输入量。由由FAAA1f得得FFAA1 11 FA将将iofXXAofXXF代入上式代入上式得得即:输入量近似等于反馈量即:输入量近似等于反馈量净输入量近似等于零净输入量近似等于零或或ifXX0fiiXXX当电路引入

26、深度串联负反馈时,当电路引入深度串联负反馈时,当电路引入深度并联负反馈时,当电路引入深度并联负反馈时,ifUUif II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深度负反馈条件下:Xi=Xi-Xf0uP=uN(运放电路)(运放电路)ue=ub(三极管电路)(三极管电路)(1)“虚短虚短”uD0(2)“虚断虚断”iD0iP=iN=0 (运放电路)(运放电路)ib=0(三极管电路)(三极管电路)-u-R+fu+R-u+1fAd+i+-u+fui+-TfR+u-d+T-i+ufRiiibif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基本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虚短虚短”、“虚断虚断”的概念的概念u+-A+ifR

27、iifiiPi-i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6.4.2反馈网络和放大倍数的分析反馈网络和放大倍数的分析211RRRUUFofuu 1211RRFAAuuufuuf 电路输出可近似为受控恒压源电路输出可近似为受控恒压源1。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2。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RIRIIUFooofui RFAuiiuf11 RRFRURIUUALuiLfLoiouf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RURUUIFooofiu1 3。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iufoiouifFIUIUA1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ssiusfosousfRRRFRIUUUA 11sfsisRIRI

28、U 必须存在必须存在Rs,否则无反馈作用。否则无反馈作用。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4。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212RRRIIFofii iifoioiifFIIIIA1oIoI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oIsLsLiisfLosousfRRRRRRFRIRIUUA)1(121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步骤: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步骤:1。正确判断反馈组态。正确判断反馈组态2。求解反馈系数。求解反馈系数usfuffAAAF 或或或或求求解解。利利用用3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5,ufL321AkR k2Rk100Rk10R6.4.1 下下的的求求解解在在深深度度负负反反

29、馈馈条条件件电电路路如如图图,已已知知例例题题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解:解:3132132131)(RRRRRIRRRRRIoo LfLoiouufRRRRRRURIUUA31321 foioiufUIUIA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42A,100R,10R, 6.4.2ufkk求深度负反馈下电路如图例题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解:解:foioufUUUUA 244221RRURRRUoo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AA, 6.4.3uff;求深度负反馈下组态交流负反馈判断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电路如图例题foioufUUUUA 1111efofeeoRRURRRU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放

30、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AA, 6.4.4uff; 求求深深度度负负反反馈馈下下组组态态交交流流负负反反馈馈判判断断电电路路中中引引入入了了哪哪种种电电路路如如图图例例题题feeofiiRRRIIF 22211efiifoioiifRRFIIIIA sLcefsfLosiLosousfRRRRRRIRIRIRIUUA/)1(22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oI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5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提高增益的稳定性提高增益的稳定性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扩展频带扩展频带减少非线性失真减少非线性失真 在放大器中引在放大器中引入

31、负反馈入负反馈 降低了放大倍数降低了放大倍数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5.1 稳定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倍数闭环时闭环时FAAA 1F则则2F)1(1AFdAdA 只考虑幅值有只考虑幅值有AFAA 1FAdAAFAdA 11FF即闭环增益相对变化量比开环减小了即闭环增益相对变化量比开环减小了1+AF倍倍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FA1F 即闭环增益只取决于反馈网络。当反馈网络由稳定的即闭环增益只取决于反馈网络。当反馈网络由稳定的线性元件组成时,闭环增益将有很高的稳定性。线性元件组成时,闭环增益将有很高的稳定性。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5.2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改变输入电

32、阻和输出电阻iiiIU=RiiiiifiiiifRAFIAFUUIUUIU=R)1( (1) (1)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 增加(增加(1AF)倍)倍一、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一、对输入电阻的影响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Rb在反馈环之外时串联负反馈电路的方框图在反馈环之外时串联负反馈电路的方框图/ifbifRR=R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iiiIU=RAFRAFIIUIIUIU=Riiiifiiiiif 1(2)(2)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减小(减小(1AF)倍)倍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二、对输出电阻的影响二、对输出电阻的影响(1) (1) 电压负反馈使输

33、出电阻减小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 电流负反馈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当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流(当负载变化时)恒流源恒流源输出电阻大。输出电阻大。(2) (2)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提高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提高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当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压(当负载变化时)恒压源恒压源输出电阻小。输出电阻小。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1. 串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加:串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加:iifRAFR)1( 2. 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1(AFRRiif 3. 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

34、电阻减小: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减小:)1(AFRRoof 4. 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加: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加:iofRAFR)1( 串多串多并少并少压少压少流多流多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5.3 展宽频带展宽频带可以证明:可以证明:fbwf = (1+AF) fbw放大器的一个重要特性:放大器的一个重要特性:增益与通频带之积为常数。增益与通频带之积为常数。 即:即: Amf fbwf= Am fbw020lg|A|(dB)F(Hz) Am fL fH fLf fHf Amf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但通频带却加宽了。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但通频带却加宽了

35、。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5.4 减小非线性失真减小非线性失真Auiufuiuoud加反馈前加反馈前加反馈后加反馈后AF+ 失真失真改善改善uououd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为改善性能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为改善性能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要稳定直流量要稳定直流量引直流负反馈引直流负反馈 要稳定交流量要稳定交流量引交流负反馈引交流负反馈 要稳定输出电压要稳定输出电压 引电压负反馈引电压负反馈 要稳定输出电流要稳定输出电流 引电流负反馈引电流负反馈 要增大输入电阻要增大输入电阻 引串联负反馈引串联负反馈 要减小输入电阻要减小输入电阻 引并联负反馈引并联负反馈 要增大输出电阻要增大输出电阻 引电流负反馈

36、引电流负反馈 要减小输出电阻要减小输出电阻 引电压负反馈引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举例:举例:在下面的放大器中按要求引入适当的反馈。在下面的放大器中按要求引入适当的反馈。(1)希望加入信号后,)希望加入信号后,ic3的数值基本不受的数值基本不受R6改变的影响。改变的影响。VVVV1512T2TR3RC34+VRCCRT1RR76R-u+iuo+-f1R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2)希望接入负载后,输出电压)希望接入负载后,输出电压UO基本稳定。基本稳定。VVVV1512T2TR3RC34+VRCCRT1RR76R-u+iuo+-f2R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3)希望输入端向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

37、)希望输入端向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VVVV1512T2TR3RC34+VRCCRT1RR76R-u+iuo+-f2R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4)希望稳定静态工作点。)希望稳定静态工作点。解:解:以上两种反馈都同时具有交、直流反馈,所以能够稳以上两种反馈都同时具有交、直流反馈,所以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定静态工作点。如果要求只引入直流负反馈,去除交流反馈。怎样接?如果要求只引入直流负反馈,去除交流反馈。怎样接?CVVVV1512T2TR3RC34+VRCCRT1RR76R-u+iuo+-f1R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例题例题6.5.1电路如图,为了达到下列目的,分别说明应引入哪种组态的负反馈电路如图,为

38、了达到下列目的,分别说明应引入哪种组态的负反馈以及电路如何连接。以及电路如何连接。(1)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强带负载的能力。)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强带负载的能力。(2)将输入电流转换成与之成稳定线性关系的输出电流。)将输入电流转换成与之成稳定线性关系的输出电流。(3)将输入电流转换成稳定的输出电压。)将输入电流转换成稳定的输出电压。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解:解:(1)电路需要增大输入电阻并且减小输出电阻,)电路需要增大输入电阻并且减小输出电阻,故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故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4与与6、3与与9、8与与10相连。相连。(2)电路需要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39、需要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4与与6、2与与9、7与与10相连。相连。(3)电路需要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需要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5与与6、2与与9、8与与10相连。相连。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一、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及条件1. 现象:输入信号为:输入信号为0 0时,输出有一定幅值、一时,输出有一定幅值、一定频率的信号,称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定频率的信号,称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频率在低频段或高频段。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频率在低频段或高频段。低频低频干扰干扰或产或产生了生了轻微轻微低频低频振荡振荡高频高频干扰干扰或产或产生了生了轻微轻微高频高频振荡振荡实验实验波形波形放大

40、电路中的反馈课件oifo XXXX 在电扰动下,如合闸通电,必含有频率为在电扰动下,如合闸通电,必含有频率为f0的信号,对于的信号,对于f = f0 的信号,产生正反馈过程的信号,产生正反馈过程 输出量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动态平衡,电路产生了自激输出量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动态平衡,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振荡。2. 原因fiiXXX 在低频段或高频段,若存在在低频段或高频段,若存在一个频率一个频率f0,且当,且当 f f0 时附加时附加相移为相移为,则,则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ooi 0XXX维持时,ooXFAX1FA3. 自激振荡的条件1FA)( ) 12(1FA为整数nnFA 由于电路通电后输出量有

41、一个从小到大直至稳幅的由于电路通电后输出量有一个从小到大直至稳幅的过程,起振条件为过程,起振条件为幅值平衡条件幅值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分析附加相移由放大电路决定附加相移由放大电路决定;振荡只可能产生在高频段。振荡只可能产生在高频段。090AAf,时,设反馈网络为电阻网络,放大电路为直接耦合形式。设反馈网络为电阻网络,放大电路为直接耦合形式。因没有满足相位条件的频率,故引入负反馈后不可能振荡。因没有满足相位条件的频率,故引入负反馈后不可能振荡。0180AAf,时,因没有满足幅值条件的频率,故引入负反馈后不可能振荡。因没有满足幅值条件的频率

42、,故引入负反馈后不可能振荡。0270AAf,时,对于产生对于产生180附加相移的信号频率,有可能满足起振条件,附加相移的信号频率,有可能满足起振条件,故引入负反馈后可能振荡。故引入负反馈后可能振荡。对于单管放大电路对于单管放大电路:对于两级放大电路对于两级放大电路:对于三级放大电路对于三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什么样的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容易产生自激振荡? 三级或三级以上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有可能三级或三级以上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有可能产生高频振荡;同理,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等为三产生高频振荡;同理,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等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有可能产个或三个以上的放大电

43、路,引入负反馈后有可能产生低频振荡。生低频振荡。 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耦合电容、旁路电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深,产生自激振荡容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深,产生自激振荡的可能性越大。的可能性越大。 环路放大倍数环路放大倍数AF越大,越容易满足起振条件,闭越大,越容易满足起振条件,闭环后越容易产生自激振荡。环后越容易产生自激振荡。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自激振荡:自激振荡:1。直接耦合电路中、低频时不会产生自激振荡。直接耦合电路中、低频时不会产生自激振荡。2。单管放大电路也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单管放大电路也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3。三级以上电路中容易产生高频振荡。三级以上

44、电路中容易产生高频振荡。4。电路中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多时容易产生低频振荡。电路中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多时容易产生低频振荡。正弦波振荡的频率必须是一定的,也就是正弦波振荡的频率必须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在放大、反馈回路中应该有选频作用,将说在放大、反馈回路中应该有选频作用,将不要的频率抑制掉。不要的频率抑制掉。自激振荡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不因其输入信号的自激振荡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不因其输入信号的改变而消除。要消除,必须破坏产生振荡的条件。改变而消除。要消除,必须破坏产生振荡的条件。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断已知环路增益的频率特性来判断闭环后电路的稳定性。已知环路增益的频率特性

45、来判断闭环后电路的稳定性。使环路增益下降到使环路增益下降到0dB的频率,记作的频率,记作fc;使使AF(2n1) 的频率,记作的频率,记作f0。fcf0fcf0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稳定性的判断fcf0满足起满足起振条件振条件电路不稳定电路不稳定电路稳定电路稳定 f0 fc,电路不稳定,会产生自激振荡;,电路不稳定,会产生自激振荡; f0 fc,电路稳定,不会产生自激振荡。电路稳定,不会产生自激振荡。fcf0Gm幅值幅值裕度裕度m相位裕度相位裕度电路稳定电路稳定当当Gm10dB且且m45,才,才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具有可靠的稳定性。不满足不满足起振条件起振条件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四、消除自激振荡的

46、方法1. 简单滞后补偿)j(1)j(1)j(1H3H2H1mmffffffFAFA常用的方法为滞后补偿方法。常用的方法为滞后补偿方法。设放大电路为直接耦合方式,反馈网络为电阻网络。设放大电路为直接耦合方式,反馈网络为电阻网络。20dB/十倍频40dB/十倍频60dB/十倍频fH1fH2fH3fO20lgAF. 在最低的上限频率所在回在最低的上限频率所在回路加补偿电容。路加补偿电容。补偿电容补偿电容H1f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1. 简单滞后补偿最大附加相最大附加相移为移为-135 具有具有45的相位的相位裕度,故电路稳定裕度,故电路稳定补偿前补偿前补偿后补偿后。时,补偿后,当dB0lg20 H2F

47、Aff 滞后补偿法是滞后补偿法是以频带变窄为代以频带变窄为代价来消除自激振价来消除自激振荡的。荡的。)j(1)j(1)j(1H3H2H1mmffffffFAFA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2. 密勒补偿CCkC)1 ( 在获得同样补偿的在获得同样补偿的情况下,补偿电容比情况下,补偿电容比简单滞后补偿的电容简单滞后补偿的电容小得多。小得多。 在最低的上限频率所在在最低的上限频率所在放大电路中加补偿电容。放大电路中加补偿电容。补偿前补偿前补偿后补偿后等效变换等效变换补偿电容补偿电容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H1H12Hj11j1j1 ffffff,取代补偿后产生系数:3. RC 滞后补偿:在在最低的上限频率最低

48、的上限频率所在回路加补偿。所在回路加补偿。)j(1)j(1)j(1H3H2H1mmffffffFAFA)j(1)j(1H3H1mm2H2HffffFAFAff,则若 上式表明,最大附加相移为上式表明,最大附加相移为180,不满足起振条件,闭,不满足起振条件,闭环后一定不会产生自激振荡,电路稳定。环后一定不会产生自激振荡,电路稳定。补偿电路补偿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RC 滞后补偿与简单滞后补偿比较简单补偿后简单补偿后的幅频特性的幅频特性RC滞后补偿后滞后补偿后的幅频特性的幅频特性补偿前补偿前 滞后补偿法消振均以频带变窄为代价,滞后补偿法消振均以频带变窄为代价,RC滞后补偿较简滞后补偿较简单电容

49、补偿使频带的变化小些。单电容补偿使频带的变化小些。 为使消振后频带变化更小,可考虑采用超前补偿的方法。为使消振后频带变化更小,可考虑采用超前补偿的方法。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6.56.5 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其它问题一、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一、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二、电流反馈型集成运放二、电流反馈型集成运放三、方框图法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三、方框图法解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一、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 引入的正、负反馈目标应引入的正、负反馈目标应一致。一致。 自举电路:通过引入正反自举电路:通过引入正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因而提馈,增大输入电阻,因而提高输入电压。高输入电压。fuuRuRARiURRUA

50、RUUi1)1 (3i33i3oi33负反馈负反馈正反馈正反馈两路反馈要分别分析!两路反馈要分别分析!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二、电流反馈型集成运放1. 电流模技术 信号传递过程中除与晶体管信号传递过程中除与晶体管b-e间电压有关外,其余各间电压有关外,其余各参量均为电流量的电路称为电流模电路。参量均为电流量的电路称为电流模电路。 电流源电路可按比例传输电流,故称为电流模电路的单电流源电路可按比例传输电流,故称为电流模电路的单元电路。元电路。IOii 优点:优点:(1)只要)只要uCE2UCES,iO就仅受就仅受ICM限制。限制。(2) iO与与iI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受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不

51、受晶体管非线性特性的影响。体管非线性特性的影响。(3)极间电容有低阻回路,电路上限频率)极间电容有低阻回路,电路上限频率高。高。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2. 2. 由电流反馈型集成运放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1( j112HH12CRfffRRAu 改变改变R1可改变增益,但上可改变增益,但上限频率不变,即频带不变,限频率不变,即频带不变,带宽增益积不是常量。带宽增益积不是常量。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三、方框图法解负反馈放大电路FfffRRAFAfffRRA 1bwfHfLfofiffbwHLoi、 首先求出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动态参数、首先求出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及其

52、动态参数、反馈网络和反馈系数,然后求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反馈网络和反馈系数,然后求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过程如下:过程如下:1. 基本放大电路的求解方法:见第三版基本放大电路的求解方法:见第三版6.3.4节,其动态参数节,其动态参数的求解方法见的求解方法见3.2节。节。2. 反馈网络及反馈系数的求解方法:见反馈网络及反馈系数的求解方法:见6.4节。节。3. 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求解方法:见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求解方法:见6.5节。节。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6.76.7放大电路中其它形式的反馈放大电路中其它形式的反馈豪兰德电流源电路豪兰德电流源

53、电路RuiRRRRIo ,312时时当当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 已知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均近于无穷已知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均近于无穷大,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大,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4V。填空:填空:电路引入了电路引入了 电压串联电压串联 交流负反馈,交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趋近于电路的输入电阻趋近于 无穷大无穷大 ,电压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AufuO/uI 11 。设设 uI1V,则,则uO 11 V;若若R1开路,则开路,则uO变为变为 1 V;若若R1短路,则短路,则uO变为变为 14 V;若若R2开路,则开路,则uO变为变为 14 V;若若R2短路,则短路,

54、则uO变为变为 1 V。 6.12 电路如图所示电路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2210210211 AFAF116.14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A 105,F 2103。 (1)Af ? (2)若)若A的相对变化率为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则Af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 Af相对变化率为相对变化率为A的相对变化率的的相对变化率的则则Af的相对变化率约为的相对变化率约为0.1。解:(解:(1)因为)因为AF2001,所以,所以 Af1/F500 (2)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 A的相对变化率为的相对变化率为20,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课件VRRRRVRRRRR URRRRURRRRRZZ66132121321132121321 即即, 6.16 电路如图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电路如图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作为输入电作为输入电压,则当压,则当R2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UO的调节范围为多少?的调节范围为多少?解:解:UO的调节范围约为的调节范围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