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貌分析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2358533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形貌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形貌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形貌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形貌分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貌分析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形貌分析技术在PLA改性研究中的应用1、 PLA简介 PLA即,又称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主要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的热稳定性好,加工温度170230,有好的抗性,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双轴拉伸,注射吹塑。由制成的产品除能生物降解外,、透明性、手感和好,还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包装材料、纤维和非织造物等,目前主要用于服装(内衣、外衣)、产业(建筑、农业、林业、造纸)和医疗卫生等领域。2、PLA改性 绿

2、色环保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相容性及化学惰性, 同时又具有性脆, 耐热性差等缺点,影响了其加工性能和应用。PLA主要缺陷有:自身强度不高、脆性、阻透性差、耐热性差等。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压缩模量,但质硬而韧性较差,缺乏柔性和弹性,极易弯曲变形;另外,PLA的化学结构缺乏反应性官能团,也不具有亲水性,降解速度需要控制,因此有必要对PLA进行改性。 聚乳酸可与丝素、木质素、淀粉、羟基磷灰石、据羟基脂肪酸酯、聚己内酯、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等进行共混,制备各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共混体系,满足不同的应用。 聚乳酸的改性方法一般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化学改

3、性主要是通过接枝交联等途径引入各种类型的功能化侧基(如羧基、氨基、羟基等)改变PLA主链的化学结构或表面结构,从而改善其脆性、疏水性及降解速度等性能;物理改性主要是通过添加增塑剂、纳米材料等改变PLA的机械、光学、热学等性能。3、形貌分析技术研究改性前后PLA增韧情况3.1 TEM分析利用热机械分析仪分析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是材料的长度随温度增高后的伸长率和温度增量的比值。大则说明样品的导热性能差, 受热后尺寸稳定性差。改性前后PLA的TEM分析结果下图。对比图2和图3,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实验事实,一是改性前PL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而改性后PLA在55出现突变,说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推

4、迟至55,也就是说通过对PLA改性,使材料的耐热性能有所提高。二是改性前PLA的平均线膨胀系数=1.3010-4, 改性后的PLA平均线膨胀系数为负值(=-7.8310-3),即改性后样品在受热时体积不胀反缩,说明增塑剂、偶联剂、以及无机填料等和基体材料聚乳酸发生了交联,导致线性的分子变成网状结构,材料的尺寸被压缩。改性后的PLA从70开始,值趋于平缓,说明材料70以后导热性能提高, 受热时尺寸稳定。而改性前的PLA在70摄氏度以后值仍呈上升趋势,热稳定显然低于改性后的PLA。3.2 SEM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可以清晰观察样品的断裂面形貌, 如下图所示。 由以上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 改性前PLA

5、的断面非常规整, 裂纹的方向一致, 说明材料受到外力时将很容易断裂, 属于脆性断裂。而改性后的PLA, 在断裂面上留下一些凹面, 裂纹的扩展方向不一致, 说明材料断裂时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力, 应力的强度部分抵消, 即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剪切屈服, 产生拖尾现象, 说明改性后的PLA 脆性减弱而韧性增强。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乳酸在保持生物降解性的同时热稳定性、韧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改性后的聚乳酸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改性前提高了7, 耐热性得到改善; 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及扫描电镜图观测, 改性后聚乳酸材料的脆性明显得到改善。4、讨论与结语聚乳酸材料优点显著,如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但其缺点也

6、较明显,并且大大的阻碍了他的实际应用。针对聚乳酸材料的这些缺陷, 今后的研究工作会从这几方面展开:(l)继续改进聚乳酸的合成工艺条件,生产出高分子量和超高分子量的聚乳酸, 并简化和缩短工艺流程, 降低聚乳酸材料的成本。(2)开阔思路, 尝试用新材料对聚乳酸进行改性, 在克服原有缺点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用途的聚乳酸材料,比如可以尝试用有机-无机杂化的方法对聚乳酸进行改性。现在国外对聚乳酸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据报道2004年美国 Cargill Dow Polymer 投资3亿美元在Blair Nabraska 建设了PLA工厂,生产能力14万吨/年。近年来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聚乳酸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手段,期待将来的研究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主要参考文献1 范兆钱 聚乳酸(PLA)合成与改性的研究进展 河南化工 2011年第8期(上)第28卷 21-242 石怡 钱欣 聚乳酸的结构、性能与展望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06年5月第24卷第3期 233-2373 周海鸥 史鉄钧 王华林 方大庆 聚乳酸改性的研究进展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2003年第6期第6卷 39-424 林文 马超 龚晓钟 聚乳酸改性研究 广州化工 2010年第38卷第9期 62-6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