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5篇

上传人:k*** 文档编号:82257702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5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5篇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1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戊戌变法的首领之一,也是近代中国闻名的大学者。最苦与最乐是他的一篇演讲词,所谈论的中心假如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责任”。所谓最苦与最乐,无不和“责任”二字联系在一起。这种别开生面的苦乐观,在作者的笔下,不仅阐发得今人令人由衷的信服,而且令人肃然起敬。这篇文章从最苦与最乐的角度来探讨人生的价值,言近而旨远,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又给予其崭新的现代意识。特别是“尽得大责任,就得大欢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欢乐”、“欢乐之权,操之在己。”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乐观,将承当

2、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梁启超之所以要把人们的“苦乐观”与责任联系起来,就是要强调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要我们把这种责任放到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我们才能念念不忘我们的责任,才能真正尽到我们的责任,这种积极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观即使在今天仍有其现实的教育意义。在我们青年学生的心目中,家长有抚养自己的责任,老师有教育自己的责任,他们都应该尽心尽责地关爱自己,唯单独己却无须对长辈,对集体,对社会承当责任。这种责任意思的淡薄,在在青少年中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所以,青少年感受不到未尽责任的痛苦、尽了责任的欢乐。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肩上没有任何责任。所以

3、,青少年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树立责任意识,学习这篇课文就有十分必要。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2当我看着这篇文章的题目,无也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了。开始,我也很迷茫,对呀,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清贫吗?失意吗?老吗?死吗?那都不是的话,到底是什么呢?到我看完后,最终便也明白了,但又有了一番沉思人生最苦的事,确实是身上背负的一种将来的责任,人的一生当中,责任无处不在,或许自己活着,也是一种责任,你背负的是亲人对你的期望,朋友对你的一种依靠,所以,当你活得好,也算是对家人和朋友,甚至自己负了责任,但当你活得不好,那不也是一种痛苦吗?自己活的苦,亲人的叹息,朋友的无奈,也与那“千斤石”是一样的重量,压在你身上

4、,这苦吗?苦!也是没有负到责任的苦。但换种角度思考,人活着也未必是为责任而活的,你对自己负责任了,活的也欢乐了,亲人也欣慰了,朋友也快乐了,这,不也是一种乐吗?这种打心底里的乐,也是现实中的人间真乐,虽然这一路上走走停停、坎坎坷坷,但不也同是苦中真乐。生活会让你苦上一阵子,但当你克服过来了,它会让你乐上一辈子。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时,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一种乐,那个时候,恭喜你!成功体验到了苦中真乐。当然,责任确实推卸不了,只能解除,如生活,你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也不是别人替你活着,更不是不活着,这是同一个道理,你该做的必须是自己活出自己的一番色彩。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是一名学生,务必要做

5、的便是好好学习,将来有了一番大成就,活出自己的绚丽,才是对我自己尽了责任,才能有体验、享受苦中真乐的时机!这篇文章我感触颇深,收获满满,又为我人生路上添了一盏明灯,启迪着我,让我明白了责任对一个人来说会制造出的痛苦和把责任“解除”后的一种苦中真乐,与努力活着的自己,何尝又不是同一种道理呢?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3读罢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一文,知道背负责任之苦,尽到责任之乐,感慨颇深,竟不由得与作者产生共鸣。“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细数往事,历历在目,慨叹万千之时,也深深体会到“负责最苦,尽责最乐”之真意。生命自啼哭落地,衣食受之于父母,日益长大成人,便于内心最深处

6、,思成家立业,感恩图报。于是,便有了对父母的责任。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何况生之为人?然人各有志,四海为家,虽有感恩之心,无奈千里之外,终不能膝前尽孝。日夜萦绕,思念家乡,牵挂父母。待鸿图大展之时,父母亦时日无多,更是在心中悔恨。未能尽儿女之责,遗憾终生。建立家庭,结为夫妻,生育后代,抚养子女。身为丈夫,照顾妻子,身为妻子,体贴丈夫,身为父母,抚育儿女。夫妻不和睦,家庭不和谐,伤及夫妻感情,影响子女成长。未能对家庭尽责,愧为丈夫,愧为妻子,愧为父母。踏入校门,老师教导,同学互助,增长学识,锻炼品行,对父母付出尽责,对师生帮教尽责。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白费父母金钱,愧对师长教导。学无

7、所成,困难度日。未能尽学生之责,无颜见父母师长。走进単位,工作着落,同事照顾,上司带着,当应尽责协作,努力创新。慵慵懒懒,碌碌无为,不敢担当,推诿拖拉,一无所成,领导查问,惶恐不安。凡事不适时而为,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日里夜里,于良心上受自我责备,寝食不安。未尽员工之责,愧领企业薪金,枉费领导栽培。未能尽儿女之责,未能尽丈夫妻子之责,未能尽父母之责,未能尽学生之责,未能尽员工之责,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夜不能寐,食不能安,苦不堪言!由此可见,未尽到责任,背负责任之苦。若尽到责任,一身轻松,何苦之有?要苦中得乐,须时时尽责,处处尽责。尽责之前,必要负责。重担在肩,谨小慎微,忍辱负重,鞠躬尽瘁,

8、不懈奋斗,负责之苦可想而知。“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欢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欢乐。”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忠义不能两全,负大责者承受大苦尽大责,得大欢乐,故负大责尽大责之圣贤豪杰少有。负小责者承受小苦尽小责,得小欢乐,故负小责尽小责之平凡人多见。因此,负责最苦。但,苦尽甘来,无论尽大责或尽小责后,或大或小的欢乐,亦为最乐。也因此,尽责最乐。为求心安理得,不枉生而为人,仍要负责,更要尽责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4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风暴,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现在有许多与我同龄的孩子都会说人生最苦的事是

9、贫、失意、老、死。我认为并不是,正如梁启超先生在最苦与最乐中提到: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将来的责任。那么人生中最欢乐的呢?也许与我同龄的孩子会认为是有许多钱,不用写字,不用上课,有手机、电脑玩。然而我认为,这仅仅是人生中次要的欢乐,真正的欢乐,便是那责任完了,也正如最苦与最乐中提到的“如释重负”与“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在如今的生活中,每位家长都将自己的儿女视为掌上明珠,握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无论出了何等之事,家长都一并包办,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受一点儿苦,久而久之,我们对“责任”这个词已视为浮云,如今你用“责任”一词去与他们说话,他们也许都会用拳头与你说“责任。正因为他们不懂

10、何为责任,不懂这是关于他自己、他人,乃至社会与国家的责备,正因为不懂何为责任,才导致了现在的“校园暴力”。也有人以欲望得到满足为人生快事。有些人则以清心寡欲为欢乐,把欲望作为欢乐为前提的人,就会穷奢极欲,挖空心思,不折手段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人实际上活得太累了。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时候。欲望越大,活得越累。反之将负完责任作为欢乐的前提的人,就会处处欢乐,时时欢乐。人生要勇于负责,责任越大,欢乐越大,尽了责任是最大的欢乐,因为人们责任是可以完成的。责任越大,欢乐也就越大。当我们在完成责任的过程中时,心中的压抑不知用何代替,到我们完成责任时,心中的那份兴奋也是无与伦比的。责任可以使我们无法

11、转身,也可以使我们欢度余年,梁启超先生在最苦与最乐中提到过许多具有强大说服力的句子,这是一篇议论文,选自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先生运用举例、比照、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了人们在面对责任时应该是躲避还是承当的问题,告诉我们未尽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欢乐。为何我们会在中学学习这篇文章?我想,是为了培养我们新一代的负责任心理,让我们明白负责与不负责的关系,让我们将来才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合格社会成员。让我们现在成为一个负责任的青年,也许之前的我们不懂责任是什么。但是我相信学习了最苦与最乐后,我们会有所感悟,感悟人生中“最苦”与“最乐”,感悟责任与负责任的乐味。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

12、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芒。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5一些老同学,不常见面。见面了总在我耳边唠叨:“放下吧,人要懂得放下。”放下什么呢?没说。只是继续劝说:“学会放下,人才不会累。”我故作不解。从这句话里我听出了一个道理:只有学会放下的人才会幸福。要是放下不了,就会很累。这个道理里又包含了一条暗示:我为什么会觉得累呢?原来是我还没有学会放下。同学在一起,总免不了谈论谈论,那时谁和谁同桌,谁和谁又闹过矛盾打过架,谁外表怎样内心又是怎样,谁曾经怎样谁现在怎样,等等。从小学到初中,从琐事到情感,夹杂着太多的“记”。总归聊来聊去不

13、是“我”和“我们”就是“他”和“他们”。所以,放下什么才是真问题。比方说放下悲伤,也放下回忆吗?放下陋习,也放下责任吗?学会放下,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洒脱的留下一句:“放下”吧?你是否问过自己,说了放下却不一定放得了吗?说了记住就能是否又能在脑海长久停留?选择放下过去是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但是人绝没有过这样的能耐。你的心不同意,你会记得。记得是你的责任,大凡有思想之人都抵触命运,抵抗命运,可有谁是能力无限的人吗?尼采那句“爱命运”是对人生态度很好的指引。如若不能想放就放,想记就记。那何不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过去的事情?把无法放下且不能放下的事当做人生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完后之后你会更加心安理得,

14、不为“记”所苦恼。正如梁启超所说:“到责任完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放下是有种类的。首先应该知道人的脑海是有限量的,存的事情多了,有用的思想就装不进去。负面之事想的多,责任也定会逃之夭夭。这就需要有放有记,可问题是什么是该放下的,什么又是该记住的?孔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呈现的是一种进取精神。乐以忘忧,展现的是一种乐天作派。不知老之将至,透现的是一种忘老思想。忘食而进取是幸福的,因为只有进取,才能创造,从而收获。收获是令人无比幸福的。它能推动理想成为现实,从而让生活更美好。忘忧而乐天是奇异的,因为只有乐观才知变化之妙,人的生活总是在不断变化,悲伤和欢乐是生活的奏曲。既然如此,何不记乐而放忧呢?降临世间是己哭,离开世界是别人哭。既然两头是哭,中间就应该笑。放的不留遗憾,记的明朗。所以,生活既要有所放,又得有所记放下欲望和怨恨,记得责任和使命。最苦与最乐读后感600字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