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82242743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和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试卷完卷时间:60分钟 总分值:100分 考试形式:开卷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卷的指定位置填上所选答案的字母1某学校准备利用暑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 B.北京房山 C.陕西蓝田 D.浙江余姚2很多同学喜欢吃米饭,其实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下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浙江河姆渡 D.山东大汶口3假设你生活在山顶洞人时期,你做不到的是:A.人工取火 B.用骨针缝制衣服C.死后埋葬 D.挖掘水井取水4?史记王帝

2、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缺乏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响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5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 A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根底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7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以下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8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9请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提示答复,她所说的历史人

3、物是: A扁鹊 B屈原 C孔子D老子10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11子彦在学校举办的演讲赛中引用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12右图所示器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文物是制作于:A. 夏朝 B. 商朝C. 西周 D. 西汉 13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A大禹 B黄帝 C屈原 D孔子14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21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A李冰 B李春 C郦道元 D

4、张仲景15追求与建立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表达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仁者爱人、“从政以德C.“兼爱、“非攻 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16参考右图: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A西周 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 D.秦朝17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以下成语反映的史史与晋文公参与争霸有关的是:A退避三舍 B卧薪尝胆. C问鼎中原 D围魏救赵18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假设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是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一次致命的打击。这段话反映的相关历

5、史是秦朝时期的:A推行郡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把小篆作为全国标准文字 D焚书坑儒19“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0以下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残暴统治使人民不堪忍受 B焚书坑儒 C不讲礼仪廉耻,人民叛离 D秦朝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等二、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划线处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处的字母并对该处加以改正。21炎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A B错误: 改正:22历史课上,老师请同学写朝代顺序,丹丹不假思索写下: 夏商东周春秋战国秦。 A B错误:

6、改正:23与商周同期的三星堆文化是出现在我国黄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A B错误: 改正:24成语“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对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A 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对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项羽和刘邦。 B错误: 改正: 25小丽说:我姓秦,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姓一样,我还知道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是禹。 A B错误: 改正: 三、辨析题第26题5分,判断2分,理由3分26宏伟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游览了长城后,小丽回忆起在历史课中学习到的有关秦城修筑长城的相关知识:“秦朝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

7、中外的万里长城。小丽说得对吗?请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25分2712分收集、整理、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红红参加某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1图片一中文物上的文字是什么?它的发现有何意义?3分2图片三中的内容反映的史实是什么?2分3据材料,你认为红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什么?3分4红红收集这些图片资料,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获得?4分28.13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缺

8、乏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分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具体措施是什么?3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8分五、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20分29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材料二:他创办私学,求学的人不管贫富贵贱,他都招收,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他很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要求学生经常复

9、习学过的内容,以便有新的体会,提倡人们相互学习。答复: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教育家的言论?1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他的教育思想是什么。至少两点4分 3今天同学们可以从哪本文化典籍中寻找他思想的光芒。2分 4小丽说:孔子虽然生活在2500多年前,但我觉得孔子就在我们的身边。你同意小丽的说法吗?请举一例说说理由。3分30有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如果请你当一名小导游,你将如何向我们的客人一一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呢?请答复:1第一站是北京周口店,你将带他们考察哪些远古人类的遗址?2分 2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

10、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生活在这里的远古居民种植什么粮食作物?2分 3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的奉献有哪些?至少三项6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DBACCDABBBCACBADDA二、区分改错题共10分,每题2分,找出错误1分,订正1分21错误:B 改正 涿鹿之战22错误:A 改正 西周23错误:B 改正 成都平原24错误:B 改正 陈胜、吴广25错误:A 改正 夏三、辨析题找出错误2分,说明

11、理由3分,共5分26. 不对,秦长城是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25分2712分 (1)甲骨文1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分 (2)秦统一文字(2分);(3)文字的演变。言之有理均可得分3分4上网搜索;查看报刊、或书籍3分28.(13分)(1)商鞅(1分);秦国(1分)2国家成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4分3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经济根底2分;嬴政1分;统一六国2分;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3分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20分29.10分 1孔子(1分2兴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4分符合题意的两个事例即可3?论语?2分(4)略。3分,符合题意的任一事例即可30.(10分)1北京人、山顶洞人2分2半坡原始居民、粟2分3黄帝1分; 人文初祖2分;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创造舟车等任写三个即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