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初一(五四学制)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82234335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年初一(五四学制)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初一(五四学制)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初一(五四学制)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初一(五四学制)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初一(五四学制)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年初一(五四学制)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蓬,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tn)塌了。B.手扒(p)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C.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禁(jn)锢所受的精神虐(n)待中恢复过来。D.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远远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rn)薄荷。【答案】C【解析】A. 帐蓬帐篷。B. 手扒(b),砰砰怦怦。D. 远远不断源源不断,鲜嫩(nn)。故选C。选择题下列句

2、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学校的教室整洁明亮,广袤无垠。B.县城的卫生环境经过治理后有了很大改善,简直成了不毛之地。C.当汶川大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答案】D【解析】A.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不符合语境,使用有误。B.不毛之地,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不符合语境,使用有误。C.不期而遇,意思是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不符合语境,使用有误。D.事半功倍,意思是只用一半的力气,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使用正确。故选D。选择题下列句子中

3、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导致)远。B.若(如果)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C.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常一人居外。D.身亡(死亡)所寄,废寝忘食。【答案】C【解析】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达到)远。B. 若(你)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D. 身亡(通“无”,没有)所寄,废寝忘食。故选C。选择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B.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C.中国诗词大会节日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D.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

4、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答案】C【解析】A.缺少主语,可在句前加上“他”或者人名。B.“解决并发现”语序不当,应为“发现并解决”。D.成分残缺,应在句尾添加“的亲情之歌”。故选C。选择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田野中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B.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D.“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答案】B【解析】A.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C.“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中没有疑问,问号改为感叹号。D.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一句话说完

5、,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故选B。选择题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代表作,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B.诫子书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西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C.狼选自聊斋志异,这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D.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是让乔诺,英国作家、电影编剧。【答案】A【解析】A.表述正确。B.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C.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D.作者让乔诺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故选A。现代文阅读阅读纪念白求恩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

6、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2)白求

7、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对选文第(1)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8、是A./ B./C./ D./【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人”指前文中表述的“不少的人”。B.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C.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D.“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语言表达更加严谨。【3】下列对选文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段(1)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B.文段(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中的“这”指代的是白求恩。C.文段(3)在“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句中“只”字表达了一种遗憾的心情。D.选文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4】

9、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1)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B.文段(2)主要从对待工作的要求角度来分析白求恩精神。C.文段(3)最后一句中用五个短句构成正反对比,依次从人格、品质、志趣、修养、人生意义这五个方面来阐述前面“大有利于人民”的含义,言之有序,一气呵成。D.文段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有机结合,准确完整地表明了这位共产主义者的人格风貌,表明作者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答案】【1】C【2】C【3】B【4】B【解析】【1】提出观点,号召学习;通过对比论证,证明观点;得出结论。故层次划分为:/。故选C。【2】C项理解不恰当,根据前文内容,可知这句话

10、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形成对比,从而突出白求恩的精神,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没有严肃批评“不少的人”之意。故选C。【3】B.“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中的“这”指代“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故B品析有误。故选B。【4】A.文段(1)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B.理解正确。C.最后一句用五个短句构成排比,没有构成正反对比。依次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这五个方面来阐述。D.没有说明的表达方式。故选B。现代文阅读阅读猫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冬天的早

11、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

12、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

13、,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

14、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下列描写中属于神态描写的一项是A.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B.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C.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15、2】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两种描写方法。B.“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C.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并且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自责、内疚。D.借助对第三只猫的叙述,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弱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呼吁弱者要勇于去抗争。【3】对选文的语言风格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寓理于事、抒情真挚 B.清新明快、充满喜悦C.冷峻思索、辛辣讽刺 D.平淡自然、含蓄委婉【答案】【1】C【2】D【3】A【解析】【1】A.外貌描写。B.叙述表现手法。C.神态描写。D.动作描写。故选C。【2】D文中没有表现“呼

16、吁弱者要勇于去抗争”。故D错误。故选D。【3】从文中叙述对猫的态度的变化,以及“我”内里的悔意:“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等,可见作品流露的是真情实意。在叙述“养猫”的情感变化时给以启示:对弱者悲惨生活的同情,做事不要先入为主,要客观实际。寓理于事。故A符合题意。故选A。文言文阅读阅读狼一文,完成下列小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17、,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有关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屠乃/奔倚/其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下列句子不能表现“狼亦黠矣”的一项是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

18、】下列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B.文章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斗争精神的赞扬。C.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D.屠户是本文的主人公,说明无论狼多么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篇幅较短,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生动。B.文章主要通过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C.文章通过“遇狼”“御狼”“惧狼”“毙狼”这四个情节将屠夫的果断勇敢与狼的贪婪狡诈刻画得淋漓尽致。D.文章有叙有议

19、,尤其是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主旨。【答案】【1】B【2】A【3】D【4】C【解析】【1】A.有误。句意是: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故断句为:其一/犬/坐于前。B.正确。C.有误。句意是: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故断句为:屠/乃/奔倚其下。D.有误。句意是: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故断句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故选B。【2】“狼亦黠矣”的意思是:狼也够狡猾的。故本题应该从四个选项中选出表现狼狡猾的句子。A.句意是: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可见两只狼的贪婪的特点。B.句意是: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可见狼的狡猾的特点。C.句意是:一只狼径直走开

20、,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可见狼的狡猾的特点。D.句意是: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可见狼的狡猾的特点。故选A。【3】D.有误。狼是文章的主人公。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故选D。【4】C.四个情节顺序有误,应该是“遇狼”“惧狼”“御狼”“毙狼”这四个情节。故选C。译文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

21、齐追赶屠户。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

22、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诗歌鉴赏阅读秋词一诗,完成下列小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极言“悲秋”这一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B.“秋日胜春朝”一句,作者用秋天来衬托春天,表达对人生“春天”的渴盼之情。C.末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表现作者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D.本诗是刘禹锡所作,当时诗人因参与变法而被贬,内心充满苦闷。【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刚健明亮,在古典诗歌中是不多见的。B.本诗将“实”和“虚”有机的融

23、合在一起。C.本诗运用了联想、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D.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诗。【3】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最为相近的一项是A.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乐府诗集长歌行)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1】B【2】C【3】D【解析】【1】B.有误。“秋日胜春朝”一句,表明作者的态度,秋天胜过春天,是对秋天的赞美。故选B。【2】C.有误。本诗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故选C。【3】A.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

24、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C.此句表达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D.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表现的是一种对世事变迁和潮起潮落的豁达开朗。表达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利总是会和勇敢者在一起的思想感情。与本诗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最为相近。故选D。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2)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4)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

25、风雨大作)【答案】淫慢则不能励精 一夜征人尽望乡 河流大野犹嫌束 尚思为国戍轮台【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淫”“励”“嫌”“戍”等字词的书写。语言表达根据下列提示,完成题目。请从“时间、小溪、鲜花、幽香、骏马”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50字)【答案】示例:时间是流淌的小溪,流走了便永不回头;时间是一朵鲜花,凋落了便永不重生;时间是奔驰的骏马,擦身了便难再追回。【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择词造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选取较熟悉的词,确定一个中心,根据具体要求,展开联想作答,要注意字数要求。此题

26、作答,选词是关键,主要是选取一些有创作灵感的,然后通过合理联想组织句子即可。本题中,可把“时间”比喻成“小溪、鲜花、骏马”,写成一个排比句。答案不唯一。综合性学习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其主要信息,写出“微公益”的三个关键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

27、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答案】示例:草根公益 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解析】本题考査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信息概括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解答时要注意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提炼主要信息,运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来作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王粲敏慧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

28、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到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注释)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精意覃(tn)思:精心深思。【1】解释下列字词。(1)献帝西迁,粲徙长安 徙:(2)宾客盈坐 盈:(3)因使背而诵之 因:(4)性善算 善:【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2)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3)善属文,举笔便

29、成,无所改定。【3】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答案】【1】(1)迁移(2)满(3)于是,就(4)擅长【2】(1)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2)我家的书籍文章,全部都应送给他。(3)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3】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敬佩);或年轻人才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或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和虚词。此题

30、注意:“徙”意思是“迁移”;“因”意思是“于是,就”。【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 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词语的含义:“容状(身材、体貌)”“坐(在座的宾客)”“尽(全、都)”“与(给)”“善(擅长)”。【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梳理蔡邕的言行。属于开放性试题

31、,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首先要理解文中蔡邕的话,“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意思是说这是王畅的孙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书籍应当全部送给他。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有才能的年轻人的关爱;他还能降低自己的身份,与年轻人相比,自认为自己比不上,这种自谦也是值得赞美与学习的。参考译文: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平人。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迁居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惊。当时蔡邕的才学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权重,受到重视,常常车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宾客满坐。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来访,倒穿着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

32、蔡邕说:“这是王畅的孙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书籍文章,全部都应送给他。”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读路边的碑文,那人问:“你能背诵吗?”王粲说:“能。”于是就让他背诵碑文,一个字也不差他的很强的记忆力就像这样好。他还擅长计算,作算术,能大致通晓道理。他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写成,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的;但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越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屋顶上的旧时光马亚伟小时候,我最喜欢攀上屋顶。农家的屋顶,简直就是一个孩子瑰丽而神秘的城堡,可以承载太多的想象和情感。我一直觉得,屋顶是最自由最浪漫的地方,因为这里离白云最近,离天上宫阙

33、最近,可以让自己的思绪随着空中的云朵四处流浪。记得小时候,每当我觉得孤单的时候,或者被父母训斥的时候,总要登上房顶去看看。母亲总说我:“难道你是属猴子的吗,眨眼的功夫就爬到屋顶上去了!真是奇怪了,屋顶上有啥?咋那么喜欢往屋顶跑?”对我来说,屋顶上的世界太丰富太生动了。我的家乡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屋顶是乡村的“制高点”。我家在村子的最北面,坐在屋顶上,村庄背后的原野可以尽收眼底,还可以把视线推到远方,遥望远处黛色的山。大平原开阔无边,绵延而去。土地上的庄稼和树木是忠诚的坚守者,它们一岁一枯荣,守望着沉静而简朴的乡村。远方的世界是朦胧的,有连绵起伏的山。山那么多,那么大!山上会有什么呢?山的那边还

34、是山吗?我久久地坐在屋顶上,总觉得一颗小小的心变得开阔起来,渐渐有胸怀激荡之感,所有的小烦恼都烟消云散了。我想,因为屋顶上是纯净简单的,除了无边的风景,就是轻轻荡漾的风,所以屋顶能够收留一个孩子所有的寂寞和忧伤。屋顶上安静空旷,好像能够让人触摸到梦境的衣衫,让所有的心愿都有一个归宿。我在屋顶上,随意地哼起自创的歌,觉得时光真的像水一样清澈,而且这样的时光永远不会老去。屋顶上风光无限,无论哪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院子里的几棵树,都紧挨着屋顶。春天香椿长出了新芽,我小心地揪下来,慢慢地嚼出春天的香味。夏天槐花开了,香味弥漫,我轻轻地摘下槐花,品尝着甜丝丝的味道。秋天的屋顶上晒满了收回家的果实,玉米

35、,花生,高粱,芝麻,我随手捡起一粒花生吃,满口生香。冬天的屋顶最寂寥,却也最安宁,风肆意地吹,真有“天地之悠悠”的味道。有时,我会招呼同伴小燕一起在屋顶上玩。我们仰面躺在屋顶上,聊聊远方和将来,就像说梦话一样。小燕说:“咱们要是能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多好,能腾云驾雾,一下子飞得老远老远。”我说:“我想像一片云一样,想飞多久就飞多远!”乡村的屋顶,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世界,萌生了飞出的愿望。屋顶上的时光,真的是太快了,转眼我上了中学,却依然喜欢去屋顶。风轻轻地吹着,云淡淡地飘着,一切都是轻松怡然的样子,感觉非常舒适。人在屋顶上,总有很多复杂的情绪。有时,我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感慨与伤感,觉得苍

36、茫天地,人像微尘一样渺小。有时,我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和激情。人在屋顶上,觉得自己成了离远方最近的人。时光飞逝,往事依稀。多年过去了,我真的飞出了乡村,飞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怀恋着屋顶上的旧时光,怀恋那些风轻云淡的日子,怀恋那些年少的情怀与梦想。高高的屋顶,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开阔的世界【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为何以“屋顶上的旧阳光”为题。【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多年过去了,我真的飞出了乡村,飞到了更广阔的世界。【3】赏析文章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第五段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写这些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说说你的看法。【答案】【1】我的生活都是在屋顶

37、上度过的,“旧时光”就是对已经过去的生活的回顾,点名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是文章的线索;表达出作者对“屋顶上的旧时光”的怀念之情。【2】“飞”,生动表达出“我”对实现了自己在屋顶上产生的梦想的喜悦之情,一个“飞”跳出旧生活,另一个“飞”实现了理想;同样也表达出对旧时光的留恋。【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屋顶”比作“瑰丽而神秘的城堡”,形象地写出了小时候屋顶在“我”心中的重要性,表达了“我”对童年屋顶时光的喜爱与怀念。同时也引起下文,做铺垫。【4】展现出屋顶上风光无限,无论哪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印证了我喜欢屋顶的原因和情感所在;借助写景也表达出屋顶时光“真的像水一样清澈,而且这样的时光永远不会老

38、去”的真切感受。【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标题内涵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大意,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与主题分析,要注意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本题可以从内容、结构、思想情感三方面答题。本文标题屋顶上的旧时光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时候,每当我觉得孤单的时候,或者被父母训斥的时候,总要登上房顶去看看。对我来说,屋顶上的世界太丰富太生动了。我的生活都是在屋顶上度过的。全文围绕“屋顶、旧时光”行文,所以这又是文章的线索;最后结合作者的情感分析,表达了作者对“屋顶上的旧时光”的留恋、怀念,吸引读者阅读。【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重点语句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把握文本内容和主旨,从

39、句子内容,表现手法和抒发情感三个方面去写。“飞”,有快的意思,第段中作者说“乡村的屋顶,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世界,萌生了飞出的愿望”,后来“多年过去了,我真的飞出了乡村”是说“我”的理想实现了,内心无比激动喜悦;“飞”指“我”跳出了原有的、可在屋顶上畅想的旧生活,表达出作者对过去屋顶上的时光的留恋之情。【3】此题考查学理解鉴赏句子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把握文本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以及运用的修辞或表现手法。本题第一段“农家的屋顶,简直就是一个孩子瑰丽而神秘的城堡”明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瑰丽而神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时候屋顶在“我”生活中是一个神奇、神秘、美丽、自由、浪漫的地方,表达了“我”对农家

40、屋顶时光的留恋。同时为下文对屋顶旧时光的描写、抒情做铺垫。【4】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赏析和探究能力。做此题时,一定认真读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一般从写作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去做题。仔细阅读第段,可结合本段首句“我在屋顶上,随意地哼起自创的歌,觉得时光真的像水一样清澈,而且这样的时光永远不会老去。屋顶上风光无限,无论哪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分析。无论春夏秋冬,屋顶上的时光都是幸福的、快乐的、纯净的、简单的、轻松的、舒适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待在屋顶的原因;“春夏秋冬”代表了时间的更替与消逝,“这样的时光永远不会老去”作者希望能留住这样令人神往的时光,景物描写表达出“我”对童年屋顶时光的

41、喜爱与怀念。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答案】范文终于,我读懂了你 庄子,我也许读懂了你,也许我自以为读懂了你! 在我小时候,只是在片断的信息中接触到了你,更多的时候那是加着书名

42、号的-庄子。 我虽小,但已知道“子”是对一个人的敬称,就像孔子。但是何以一个人的敬称为书名?这个人一定很伟大,我想,至少没有一本书叫“孔子”。 那时候不能称为我不懂你,因为我不了解。我不知道我不懂的事情自然我就不懂。 小学时候,我从成语词典中时常看到你的名字。有很多成语都标明出于庄子。很多的典故也出于庄子,其中丰富奇特的比喻也使我对它有一丝期待。 中学时候,我终于接触到了你。 最初是通过濠梁之辩。你站在河桥上看到鱼在水中游动,说道:鱼能出游,这是鱼的快乐呀。你的朋友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啊!你反驳,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这个故事我看了三遍都没明白,因为当时是古文

43、。当我理解了语句,又思索了很长时间,其中智慧又深沉的语言令我对哲学产生了兴趣。 读到你的文章,有时尽管不能完全理解,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一股浪漫与神气令我想象出了绚丽而宏大的远古景观,自然地领会了你的观点。 你著作不多,却是字字珠玑。李白用酒和诗发泄愁闷,你却用哲理来发泄。比起李白,你的文章更像一个报国无门的游子的呐喊。李白用酒和诗,世人认为他放浪形骸,你却用诸多的诡辩和歪理令人感受你的无可奈何。 有人说你是精神病,人格缺陷,心理疾患。可是在那样一个时代,浪漫而又惨烈的时代,你的心理是合理的。 诸侯的征战频繁,人民被驱使进行战争,而内部统治越残酷的国家越强大,至少在军事力量上。你痛心,却又无能为力

44、。 孟子忙于奔走各国。善意地夸张着“仁政”的益处,而你却只有独自发泄。人各有志,你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你知道自己太弱小,与人类本身的矛盾抗衡根本不可能。于是,当楚王的相位在你的面前,你断然推辞了,这一点,我本无法理解,这是士人们施展抱负的机会。但你知晓你的目标与贵族们相去甚远,不可能成功。 当我理解了这一点时,我甚至认为我读懂了你。 【解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作难度较大。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把它转化为一篇半命题作文:读懂某某,这样难度就会降低很多。读懂是一个动补式的动词,“读”得怎么样,“懂”了。细品一下,就会感到这中间有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读懂对象”:“读

45、懂对象”是个第二人称单数的代词,不能扩大为“你们”或“他们”“自己”之类。“读懂对象”可指具体的人或物,也可指抽象的东西。具体的“人”指自己身边的人(亲人、朋友等)、当代的人(球星、歌星、影星、运动员、时代的风云人物等)、现代的人(鲁迅、李叔同、曾国藩、谭嗣同、孙中山等)、古代的人(孔子、庄子、曹操、诸葛亮、嵇康、岳飞、郑板桥等)、外国的人(梵高、贝多芬、伦勃朗、李斯特、莫扎特等)等,具体的“物”指小屋、一条河、一座山(如泰山赋中读出泰山的公正阅世,刚正不阿),一句诗、一首诗、一本具体的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抽象的东西指某种好的品质(诚信等)、某种处世态度(如寂寞等)、酸甜苦辣的生活等。面对“读懂对象”的丰富内涵,考生只需找准一点,写出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或写清“我读懂了你”怎么样皆可。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