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七年级期末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82225457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1.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年七年级期末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七年级期末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2022年七年级期末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七年级期末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七年级期末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年七年级期末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裙钗(chi) 中伤(zhng) 随声附和(h) 浑身解数(xi)B.女娲(w) 热忱(chn) 怪诞不经(dn) 哄堂大笑(hng)C.淫慢(yn) 嗔怪(chn) 拈轻怕重(zhn) 虚无缥缈(mio)D.狭隘(i) 恍惚(hung) 混为一谈(hn) 以身殉职(xn)【答案】B【解析】A中伤zhng,随声附和h;C拈轻怕重nin;D混为一谈hn;故选B。选择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滑稽 猢狲 芭蕉扇 大相劲庭 闲情逸致B.蹒跚 禁锢 麝香鸭 惊慌失措 杞人

2、忧天C.干涸 坍塌 山毛榉 消声匿迹 骇人听闻D.帐蓬 纯粹 覆盆子 刨根问底 疲倦不堪【答案】B【解析】A.大相劲庭大相径庭;C.消声匿迹销声匿迹;D.帐蓬帐篷;故选B。 选择题语言运用: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拔地而起,刺破苍天,_;抱团前行,勇闯深谷,_;奋力拼搏,追求理想,_;悉心守护,关爱至亲,_。A. 故梦能成其璀璨 故家能成其温暖 故山能成其巍峨 故水能成其壮阔B. 故山能成其巍峨 故水能成其壮阔 故家能成其温暖 故梦能成其璀璨C. 故梦能成其璀璨 故家能成其温暖 故水能成其壮阔 故山能成其巍峨D. 故山能成其巍峨 故水能成其壮阔 故梦能成其璀璨 故家能成其温

3、暖【答案】D【解析】考查对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根据横线前一句来分析理解。“拔地而起,刺破苍天”突出山的高峻,与“故山能成其巍峨”衔接,“悉心守护,关爱至亲”家人的守护给人以温暖,与“故家能成其温暖”衔接,排除其余项,故选D。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你喜欢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吗?请说明理由。(2)鲁迅先生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从下面两个“神魔精魅”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简析其人性特点。铁扇公主 通天河老龟【答案】(1)示例:喜欢,猪八戒憨厚、质朴、善良、可爱。(2)通天河老龟为了报答孙悟空,驮着唐僧师徒渡通天河。但当听到唐僧忘了替他向佛祖询问自己

4、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时,就将唐僧师徒甩入河中。从中可以看出老龟虽有知恩图报之心,但自己私利未得到满足时也会徇私报复。【解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首先表明自己对猪八戒的态度,然后陈述理由。示例:我喜欢猪八戒这个人物。他虽然有些偷奸耍滑,但是也有吃苦耐劳的一面,过八百里荆棘岭时,猪八戒不辞劳苦,拨开丛生的荆棘,保证大家顺利通过,在高老庄时也是非常勤劳。并且为人善良,遇到别人有难处时,总能够愿意帮助。忠诚,当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唐僧被抓时,他主动去找孙悟空来救师傅,看出他对师傅的情谊。(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选择所给的两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身上

5、“人”的特点。示例: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红孩儿之母,因恼恨孙悟空请观音菩萨收伏了红孩儿,使他们母子不得相见,与孙悟空结下仇怨。悟空初借芭蕉扇,铁扇公主将其扇飞;后悟空变作小虫在其腹中折腾,她也只是借出假扇;最后却为救牛魔王拿出真扇。从中可以看出铁扇公主重情重义且具有强烈的复仇意识,这是人性的特点。示例:通天河老龟。通天河老鼋感念悟空请观音菩萨收伏了金鱼怪,主动请缨驮唐僧过河。后师徒取经归来路过通天河,老鼋主动现身驮唐僧等人过河。但当他得知唐僧忘了替他向佛祖询问自己何时能脱本壳修成人身之事后,便将唐僧师徒甩入河中,弄湿了经书。从中可以看出通天河老鼋虽有知恩图报之心,却有势利自私的一面。 名句名篇

6、默写古诗文默写。(1)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其二)(2)诸葛亮诫子书中,告诫儿子不受世俗影响,淡泊宁静,坚定志向,实现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3)王湾次北固山下用“_,_”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传神地表现了出来。(4)同样是咏秋,刘禹锡其一中的“_”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5)岁月如歌,时光转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说的:_,_。(用十二章中的文句填写)【答案】(1)尚思为国戍轮台 (2)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4)晴空一鹤排云上 枯藤老树昏鸦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解析】容易

7、写错的字词有:戍、致远、悬、鹤、藤、鸦、逝。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答题。材料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年份综合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期刊阅读率201780.3%73.0%59.1%37.6%25.3%201880.8%76.7%59.0%35.1%23.4% 材料二 调查数据亦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78.4%,其中,在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材料三 漫画轻松听书(见下图)听书(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人的读书现状。(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

8、内容,并揭示其寓意。(3)李明同学热爱阅读,喜欢写诗,他写了一首诗,登门向语文王老师请教,恰巧王老师不在家,就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谦词、敬词使用不当,请找出两处并改正。王老师:您好!我到寒舍拜访,您不在。我把拙作山水有清音放在您家,望拜读。我有吟诗爱好,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望您工作之暇不吝赐教。此致敬礼您的学生:李明5月19日【答案】(1)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有所增长。纸质书报纸、期刊的阅读率有所下降。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2)画面的左侧是卡通化电子阅读器拿着一本书阅读,右下方是一个小孩,正趴在地上开心地倾听,右上方是“听书”二字。寓意:数字化阅读

9、给人带来轻松愉悦。(3)“寒舍”改为“贵府”或“您家”;“拜读”改为“费心一读”;“斧正”改为“修改”(改出其中两处即可)【解析】(1)要求概括中国人的读书现状。材料一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为陈述对象。找到“年份”“阅读类别”项目,通过对数字的比较可分析出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有所增长,纸质书报纸、期刊的阅读率有所下降的结论。材料二,可直接提取“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作为答案。(2)介绍材料三漫画的内容

10、,并揭示其寓意。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一定要认真看图,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图中出现的所有的元素都介绍清楚,描述漫画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漫画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如“数字阅读”。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题目中要求说出寓意,就要结合图案的创作背景或题目“听书”的提示来分析寓意。如通过对画面中小孩正趴在地上开心地倾听电子书的分析,即可得出数字化阅读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答案。(3)修改便条上的错误。注意题干提示“便条中有几处谦词、敬词使用不当”。“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所以要改为“贵府”或“您家”。“拜读”:读别

11、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所以要改为“费心一读”。“斧正”:敬辞,请人修改文章。所以要改为“修改”。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祥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12、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提鼠,终日懒情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提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要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

13、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

14、,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逸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节选自郑振铎猫)【1】梳理选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_无奈_。【2】品味文中画线语句,说说

15、各句的表达效果。(1)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2)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3】选文中多处运用了伏笔的表现手法,请你找出一例进行分析。【4】选文中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表达“我”的思想感情?请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答案】【1】 愤怒 悔恨 悲痛【2】(1)用了重复的两句话,表达了一口咬定的强烈语气。(2)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对第三只猫的虐待比作“针”,具体形象地表达了“我”内心深深的自责和内疚。【3】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

16、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埋下了伏笔,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4】“难过”“过失”等词表达出“我”的痛苦之情。“难过”所表达的痛苦非常强烈,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这是“我”的“过失”,“我”很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梳理。根据第段“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可以梳理出第一空答案“愤怒”;根据第段“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可以梳理出第二空答案“悔恨”;根

17、据第段“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可以梳理出第三空答案“悲痛”。【2】这道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1)“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将“一定是猫”重复两次,语气强烈地表达了当“我”看到自己养的芙蓉鸟被咬死的惨状后一口咬定是猫所为的愤怒心情。(2)这句话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比作是“刺我的良心的针”,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语境可知,因为我的妄下结论,直接导致了这只猫的死亡。此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内心的自责与内疚。【3】这道题考查对伏笔手法的理解。“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

18、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这里为第一只猫的病死埋下了伏笔。原本活泼可爱的小猫,突然无缘无故的消瘦,并且也不肯吃东西,这就预示了它身体有病,因此结局是“哥哥,小猫死了”。“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这里为第二只猫被人捉走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一只活泼好动,人见人爱的小猫,并且还不怕生人,其结局可想而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这里为第三只猫的冤死埋下了伏笔。一只不讨人喜

19、欢的懒猫,有事无事对着鸟笼凝望,并且芙蓉鸟遇害后,它还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其被冤打致死的结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4】这道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理解。根据“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等语句可知,第三只猫被冤打致死,“我”的心情是“难过”“悔恨”“悲痛”“自责”。因为是“我”的主观臆断、妄下断语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心中负罪感永远无法消除。“难过”“过失”等词语表达了“我”深深的内疚和自责。现代文阅读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芬芳的蜡梅花秦湄毳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

20、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

21、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

22、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

23、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选自散文海外版)【1】结合全文内容分

24、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2】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我”自称患有咽炎,_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_【3】按要求回答问题。(1)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2)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彼此”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你对 “小胖”行为的理解。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

25、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答案】【1】(1)芬芳的腊梅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象征着学生们美丽的心灵;(3)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揭示文章主旨,体现我与孩子们温暖的师生情;(5)关联主要情节,体现主要内容。【2】 (1)学生们卖力的献计献策; (2)“我”带领学生们放学后踏雪访梅。【3】(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生们比作一朵朵美丽的腊梅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学生们如同腊梅花一般美丽可爱,表达了“我”对学生们的喜爱之情。(2)彼此是指我和孩子们,重音强调“彼此”。老师与孩子们已经走进彼此的内心,突出了老师和学生情感的加深。【4】运用了动作描写。小胖将原来的“恨”用力抹掉并

26、改成了“爱”,表现出小胖内心的转变,体现出小胖内心对“我”的接受,突出了老师和学生情感的加深。【解析】【1】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的把握。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题目中的“腊梅花”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芬芳的腊梅花”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腊梅花,还指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还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的是关于和腊梅花的故事,借腊梅花来表现“我”和学生们亲密无间的情感。根据以上分析分条整理即可。【2】考查文章情节的梳理。文章第段先写“我”自称患有咽炎,第段写学生卖力地献计献策;第段写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

27、第段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我”带领学生们放学后踏雪访梅。按照情节的这种发展脉络整理作答即可。【3】(1)欣赏文句。“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运用了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学生们心灵的美好,也表达了“我”对学生们的热爱。这两方面的作用一定都要答出来,不能偏废之一。(2)考查朗读技巧。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来确定朗读的语气。“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中的“彼此”是指你我双方,这里重点强调的是老师与孩子们心心相印。写出了老师和孩子们的隔膜已经融化,所以朗读这句话时,“彼此”应重读,以起强调作用。【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考查对

28、“小胖”行为的理解。为了表现小胖,主要运用的是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从“抹、贴、按、写”等动词和“仔细”地神情,突出他的转变。说明小胖已经被“我”内化了,突出了老师和学生情感没有了隔阂,且越发深厚。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29、,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蒲松龄狼)(二)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选自山海经)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

30、一项是A.止: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B.前:恐前后受其敌 其一犬坐于前C.以: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D.其: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结合语段(一)的内容分析狼具有怎样的特点?【4】语段(一)中的屠户与语段(二)中的夸父,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是否需要这种精神?请结合目前的学习生活加以说明。【答案】【1】B【2】一只狼在那里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以便攻击屠户的背后。【3】特点:凶残、狡诈、贪婪。【4】勇敢的拼搏精神。需要。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要解决它们,就要有战胜它们的勇气。【解析】【1】本题

31、考查文言实词。A.通“只”/停止;B.前面/前面;C.把/用;D.代词,麦场/代词,积薪;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洞,打洞。意,打算。隧,从隧道。以,来。攻,攻击。【3】本题考查形象。(1)结合语段(一)“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狼并不因为屠户给他骨头而停止攻击屠户,看出狼的贪婪。(2)结合语段(一)“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两只狼配合,一只迷惑屠户,一只要从后面来攻击屠户,看出狼的凶残,狡诈。(3)语段(一)中狼的形象

32、:凶残,贪婪,狡诈。【4】本题考查主题。(1)结合语段(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知,屠户最终醒悟,与狼斗争,虽然狼非常凶残,但是屠户勇敢的举起刀,和狼争斗,战胜了狼,表现出勇敢的拼搏精神。(2)结合语段(二)“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等句子可知,夸父和太阳竞走,面对强大的太阳,依然不屈服,表现出拼搏精神。(3)故两文都表现出拼搏精神。(4)答题思路:结合目前自己的生活,陈述是否需要这种精神。示例:需要。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度过难关,就要拼搏,这是学习和生活前行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译文:(一)

33、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朝着屠户瞪眼。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

34、几刀杀死了这只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二)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丢弃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

35、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赏析角度:炼字角度、写法角度任选其一) 【答案】【1】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2】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诗名句的赏析能力。解题时要明确,描绘某句诗的画面

36、,一定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与描写。“秋风”“洪波”是远观之动景,“涌”字使人看到了大海波涛连天的形态,又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表现了诗人的惊叹和对沧海的赞美。因此描绘画面时可以抓住“秋风萧瑟”想象秋天的风如何刮,声音如何,景象如何?秋风吹过海面掀起怎样的风浪?注意想象要具体合理。示例:秋风阵阵卷地而来,飒飒的风声中带来一抹深秋的寒意,诗人站在高耸的岩峰上,面对气魄雄壮的大海,看那汹涌的海涛涌动不息,击石拍岸,巨浪腾空,水势滔天。不觉心潮澎湃,感慨万千。【2】本题考查对诗歌名句的赏析能力。解题时,注意需要在了解诗歌结构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作答。此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归来后,路

37、过碣石山所作,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他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雄壮的情怀。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这四句是虚写,是作者观沧海而产生的想象,运用夸张,形象地展现出日月、星汉仿佛都在大海中运行的壮阔景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雄壮的情怀。作文题目:我读懂了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

38、范文:我读懂了父亲在我生命的航程中,父亲是那浩瀚的大海,而我就是海上的一叶扁舟。尽管终日沉浸在海的怀抱中,可我竟读不懂海的博大、深沉,直到那个夜晚那天黄昏,父亲将年近七十的爷爷从山上接下来,说商量把山上的房子修补一下。爷爷年轻时,家里穷得连一片瓦都没有,但家里的成份不好,属于“地主”,所以吃了许多常人都难想象的苦。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儿女拉扯大,熬到今天不容易。说起这些,父亲那威严的脸上就会出现一丝温柔,冷峻的眼神里竟闪烁着点点泪光。几年未见,爷爷头上的银丝也越来越多了。晚饭时,平时严肃的父亲竟变得随和起来。不仅慢条斯理的说话,轻声细语的谈笑,还时不时的给爷爷满上酒,动不动就往爷爷碗里夹菜。把一根

39、根鱼刺小心翼翼的从鱼肉里挑出来,生怕卡住了爷爷,简直就像在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爹,你吃饱啊!饭多得很呢!”爸爸殷勤的说道。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爷爷的眼圈红了晚饭后,知道爷爷爱喝茶的父亲特意给爷爷泡上了一杯浓香的茶,靠近爷爷坐着,与之闲谈。那一刻,我看到爷爷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意。临睡前,父亲亲自打来一盆水,让爷爷洗脸。爷爷洗完脸后,父亲又加热水,慢慢的给爷爷搓脚,完全沉浸在给爷爷洗脚的快乐中。爷爷显得有些不自在,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给我洗脚,你也不怕孩子们笑话。”听了这些话,父亲的手抖了一下,说:“无论我多大,我都是你的儿子呀!”那一刻,我再一次看到爷爷的眼睛里噙着泪花那一夜,

40、我无法入睡。那一夜的父子情深,那一晚父亲的形象,成为我一生的感动。父亲,在你威严的背后,竟藏着温柔;在你坚韧的背后,竟藏着体贴;在你冷峻的背后,竟藏着深情你就像那浩瀚的海洋,朴实而广博。父亲,也许我只读懂了你的一幅剪影,而你可贵的品质,我终究难以读懂。但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努力研读你,从你的身上汲取精神的营养。【解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可填的对象非常广泛,可以写人,如:老师、父母、自己、屈原、诸葛亮、孙悟空等。可以写物,如镜子、画像、钟表、书、蜘蛛、蚂蚁等。可以是景,如:蓝天、白云、青松、小花、大山等。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成功、失败、忠诚、坚韧、乐观、友善、寂寞、坦然等。写这篇文章拟题

41、角度易小,如我读等了蜘蛛,我读懂了你的眼神,我读懂了水的伟大就容易下笔。如果题目太大,如:我读等了社会、我读懂了历史就不容易把文章写好。文题中的核心词是“读懂”二字,让人感到这中间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要注意写清“读”的过程和“懂”的内容,所懂不能留于肤浅,应有更深的感悟、体验、了解。在文体上,文题告诉我们,该文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文题中的“我”暗示要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题二:你现在正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大自然王国,那里有美丽的花草树木相依相随,可爱的飞鸟鱼虫深情交谈,欢快的泉水山石友好对话,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你,在那里会有怎样的故

42、事发生呢?请你放飞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如果你选本文题,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成记叙文体;(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答案】范文我走进了动物王国天使,用她那神奇的魔法棒让我可以像鸟一样会飞,向鹿一样能跑,像猴子一样能灵巧地爬树更神奇的是,我还精通各种动物的语言。这天,我来到了美丽的原始森林。顿时,我为眼前呈现的一切而惊叹、折服,体会到“原始森林”这份独有的古老的美丽。原始森林内特定的气候,使我刚进去时,有些喘不过气来,因为奇妙的天使还赐给我能在原始森林里正常呼吸的器官,所以我很快就适应了原始森林内的气候。突然,一只美丽的

43、雄孔雀向我款款走来,“你好,你真漂亮!”我忙说。“谢谢,我很希望同你交谈,但很抱歉,我要去找我的女朋友了,再见。”雄孔雀彬彬有礼地答道,他向我展开了那迷人的“衣衫”,抖了抖,便走了。我心想:呵呵,原来孔雀也有约会呀,真有趣!我边想边走,不料,一阵大风袭来,树叶沙沙地响着,使神秘的原始森林更加阴森了。地面上不够刺激,去看看天上吧!这样想着,我身体一用力,“腾”地飞上了天空,俯视原始森林,森林的上空总是雾气蒸腾,恍如仙境,为神秘的原始森林又添上了一份妖娆。 就在这时,耳边响过一阵“晃”的响声,使我一惊,我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一只威风凛凛的苍鹰,“嗨,朋友,你好!”我赶忙追上去,“你好。”他似乎不是

44、很友好。“你很威风呢!”我望着他炯炯有神,闪着寒光的眼睛装出一副很崇拜他的样子。“谢谢。”他有礼而疏远的答道。看来,他是一直这样冷漠的,没办法了。“再见。”我和他挥手道别。“再见。”他依然孤傲地说。我“飞”累了,又落到了地面上。忽然,一群“大型蚂蚁”向我爬来。天哪!这不是会咬人的大蚂蚁吗?我吓了一大跳!我“腾”得又“浮”在了半空中。“啊乎”我大大地喘了一口气。“洞”哎呀,好痛呀,是谁把野果子往我头上扔呐!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顽皮的猴子!看他那调皮样,现在居然还向我做鬼脸!我赶忙爬上另一棵树,也用野果子朝他扔,这样,我们展开了一场有趣的“扔野果子大赛”哎呀,玩了这么久了,功课还没做呢!在无可奈

45、何之下,我只好和这次奇妙的旅程说“拜拜”了。这次的“原始森林之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真是个难忘的旅程啊!【解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 提示语的内容为我们设置了写作的情境。情境中给了三个信息点:“森林有各种动物”“各种植物能听懂他们的对话”“自己和他们对话”,因此写作的内容应是围绕“我”与“动物”之间的对话,展开想象进行写作。本文可以通过对“我”与森林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示“我”对环境的担忧,对动物种族濒临灭绝的担忧;还可以通过与森林里的某一种植物的对话,从中揭示植物的特点,点明其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在文体上,必须写成记叙文这种文体。在写法上,一定要使用想象、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写法,丰富写作内容,深化文章的主题。想象要大胆,要合乎情理。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