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题试卷(北京顺义区)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82223019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题试卷(北京顺义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题试卷(北京顺义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题试卷(北京顺义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题试卷(北京顺义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题试卷(北京顺义区)(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题试卷(北京顺义区)选择题图为2019年上半年的某个节气当天,某地拍摄的日出日落照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拍摄照片后的2个月之内,太阳直射点A.向北移动 B.向南移动 C.不动 D.先向北后向南移动【2】照片拍摄日后30天内,北京地区的农作物开始A.春种 B.夏管 C.秋收 D.冬藏【3】下列关于该地当天天气或空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气温4 B.阴天 C.微风 D.空气质量为优【4】下列古诗词与该节气相关的是A.“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宋代:郭应祥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杜牧C.“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2、唐代:白居易D.“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宋代:欧阳修【答案】【1】A【2】A【3】D【4】D【解析】【1】该地当天日出时间为6:19,日落时间为18:20,昼长为12小时,昼夜平分,由此推断该节气为春分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此后太阳直射点应该是向北移动,故答案选择A。【2】照片拍摄时为春分节气即3月21日前后,一个月后为4月21日左右,此时华北地区应该是农作物开始播种的季节,故答案选择A。【3】从丁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最高气温为12,最低气温为0,4为该时刻的温度,故A错。当天为晴天,故B错。当天为大风天气,故C错。可以看出当天该地空气质量为优。故D正确。【4】“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

3、见。”讲述了该年立春节气和除夕并到了一天,与立春节气相关。故A错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是清明节气时阴雨连绵的景观,故B错误。“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描述的是立夏节气白昼变长的特点,故C错误。“雨霁风光,春分天气。”描述的是春分的景色,故D正确。故答案选择D。选择题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赤道上每24小时出现一次昼夜更替B.北京地区连续两天出现阴雨天C.北京地区昼夜长短每天都在变化D.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北京市四季分明【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与产生时差。因此A正确。北京出现阴雨天气与自转无关,故B错误。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公

4、转有关,故C错误。北京四季分明与地球公转有关,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A。选择题 材料:武威市风能资源丰富,主要风向为西北风,风速稳定,年风能有效利用小时数达1800小时以上,极具风电开发价值。下图为中国西部某区域卫星影像图,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漠广布 B.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地形以山地为主 D.黑河发源于昆仑山脉【2】图示区域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 ( )森林资源 镍矿资源 风能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A. B. C. D.【3】图中标注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内蒙古 B.青 C.甘 D.秦【4】下列诗词中描写的景物与图

5、示区域有关的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A. B. C. D.【答案】【1】A【2】D【3】C【4】B【解析】【1】该区域位于祁连山以北的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沙漠广布,故A正确。该地为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错误。该区域主要为内蒙古高原的西部,以高原为主,故C错误。图中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A。【2】该区域紧邻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开阔,以及地形产生的狭管效应导致了风能资源丰富。从图例可知该地镍矿资源丰富。故答案选择D。【3】图中标注的城市如酒泉等均属于甘肃省,故该省的简称为甘

6、或陇。故答案选择C。【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沙漠地区开阔的景色,故正确。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南方地区江水优美,百花盛开的景色与西北地区不符,故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是我国泰山的雄伟,与西北地区无关,故错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述的是西北边塞凉州的景色,故正确,故答案选择B。选择题 某班组织学生到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公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行前学生查看了一星期天气预报(见下表),(开、闭园时间)12月-次年3月:6:30-19:00;4 月-5月 和911月:6:0020:30;6月-8月:6:0021:30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

7、】每年玉渊潭公园的开放时间都是如此,与其相关的地理依据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公转【2】某位同学提出此次活动应尽量避开周六,他主要考虑的是周六 ( )A.气温太低 B.有雨夹雪 C.风力太大 D.空气重污染【3】此时北京昼夜状况为 ( )A.昼渐长 B.昼夜等长C.昼最短,夜最长 D.昼渐短,夜渐长【4】此时北京地区 ( )A.冬小麦开始返青 B.冬小麦正在收获C.正处于冬季供暖期 D.玉米即将成熟【答案】【1】D【2】C【3】A【4】A【解析】【1】不同月份开放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由于地球公转导致昼夜长短不同导致,因此其地理依据为地球公转。故答案选择

8、D。【2】周六的天气情况为最高温度12,最低温度4,温度适宜。天气晴,适宜。空气质量植指数为18,为优,适宜。风力为西北风5级在这一周当中风力最大,故该同学考虑的主要为风力太大。故答案选择C。【3】此时即3月29日,为春分后几天,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故答案选择A。【4】此时为春分后几天,气温回暖,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开始返青,故A正确。冬小麦要到来年夏季才收获故B错误。3月底气温回暖,供暖已经结束,故C错误。玉米一般秋季成熟收获,不是春季,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A。选择题 下图呈现了横断山脉地区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近于南北走向的“三江并流”奇观,与其它

9、地区的江河分布截然不同。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海拔较高地势平坦C.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河网稠密水运发达【2】形成“三江并流”奇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江并流”B.降水丰富且雨季长,形成“三江并流”C.横断山脉是由多条近于南北走向的山岭组成,这些山岭构成分水岭,形成“三江并流”D.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形成“三江并流”【答案】【1】C【2】C【解析】【1】横断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稀疏故A错误。横断山区山谷众多,地势落差大,故B错误。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

10、丰富,故C正确。横断山区地形崎岖,河网并不密布,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C。【2】形成“三江并流”的奇观主要是因为横断山脉由多条南北向的山脉构成,这样的地形特点使得两山之间的谷地往往发育河流,这才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奇观。故C正确。横断山区地势并非西高东低,故A错误。降水丰富与三江并流无直接联系故B错误。地势由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度的特点与三江并流无关,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C。选择题下图为“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均耕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判断A.人口数量1970年以后持续增加 B.人口自然增长率1970年以后持续变大C.人均耕地1960年以后持续减少 D.耕地总面积在2000年后保持不变【

11、2】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B.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C.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D.提高人口素质【答案】【1】A【2】B【解析】【1】从图中看出1970年以后人口持续增加,故A正确。图中只能看出人口数量的变化并不能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B错误。1960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并不是持续减少,故C错误。图中只能看出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并不能看出耕地总面积的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A。【2】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的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故答案选择B。选择题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素有“黄

12、金水道”之称。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强调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第二的大河B.上、中、下游都有许多大的支流汇入C.鄱阳湖、洞庭湖对于长江中下游水位的变化有明显调节作用D.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坡,注入东海【2】长江之所以成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干流长,支流众多,水量充足 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具有江海联运、水陆联运优势 经过地势三级阶梯,落差大A. B. C. D.【3】下列关于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可持续发展

13、的叙述,正确的是 整治干流河道,改善支流通航条件,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大力发展砂石采掘业,建设化工厂及开发区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重点建设上海、武汉、重庆等国家中心城市,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A. B. C. D.【答案】【1】C【2】A【3】D【解析】【1】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不是第二长河,故A错误。长江主要在中游地区有众多支流湖泊汇入,不是全流域,故B错。鄱阳湖与洞庭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湖泊,对于调节长江中游的水位有重要作用,故C正确。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不是巴颜喀拉山,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C。【2】宜宾以下的长江河段支流众多、江阔水深航运便利同时

14、沿岸地区经济发达,物质、人员等运输量大因此被称之为“黄金水道”。主因此正确。长江流经地势三级阶梯落差大与长江航运便利无关,主要与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有关,故错误,故答案选择A。【3】整治长江干流河段、改善支流通航条件可以提高长江的航运条件,利于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故正确。大力发展砂石采掘业以及建设化工厂等会破坏长江的生态环境、污染长江水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错误。长江的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目前修复长江生态尤为重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国家战略,故正确。重点建设上海等中心城市,通过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发挥在那差距,利于可持续发展,故正确。故答案选择D。选择题成语“泾渭

15、分明”中的泾河与渭河属于下列水系中的A.长江水系 B.珠江水系 C.黄河水系 D.淮河水系【答案】C【解析】泾河与渭河均属于黄河的重要支流,故泾河与渭河属于黄河水系。故答案选择C。选择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王之涣凉州词中的佳句,从地理视角看,“春风”应指A.冬季风 B.夏季风 C.西风 D.台风【答案】B【解析】玉门关地处甘肃省敦煌市,位于非季风区,由此推断诗句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故答案选择B。选择题报撰文:一首诗词一座城,40首诗词带你走遍大美中国。结合下列诗词,完成下面小题。【1】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16、庭花。”写的是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成都【2】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的是A.南昌 B.杭州 C.重庆 D.成都【答案】【1】B【2】C【解析】【1】杜牧的泊秦淮中提到了重要地点秦淮地区,以此推断该诗句写的是位于秦淮地区的南京。故答案选择B。【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提到巴山,由此可以推断该诗句描述的是重庆的景色,重庆紧邻大巴山,位于大巴山的南侧,故本题答案选择C。选择题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能 B.森林 C.耕地 D.石油【答案】D【解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的是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水能、森林、耕地等均属于可

17、再生资源。故本题答案选择D。解答题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的数据,将图1和图2补绘完整。(2)北京平均气温高于22的月份有 ,是北京的 季。(3)北京平均气温低于1O的月份有 ,是北京的 季。(4)北京月均降水量大于 50 毫米的月份有 ,是北京的 季节。(5)北京月均降水量小于 10 毫米的月份有 ,是北京的 季节。(6)根据北京各季节气温和降水状况 , 描述北京的气候特征。(7)选择填空。后面括号中的词语能反映北京冬季天气特征的有 (漫天飞雪、瓢泼大雨、春暖花开、秋高气爽、落叶纷飞、阴雨连绵、天寒地冻)【答案】(1)根据表格中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定点在图中描绘即可(2)6、7、8

18、 夏(3)11、12、1、2、3 冬(4)6、7、8、9 多雨(5)11、12、1、2、3 少雨(6)北京的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7)漫天飞雪 天寒地冻(对错相抵,选对2个即可)【解析】(1)图1中缺失了7月均温的数据,从表格中可知北京7月均温为26.1,在7月这一列找到26.1的位置进行标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其与两端曲线相连即可。图2中缺失7月的降水数据,从表格中可知北京7月降水量为193mm,在7月这一列找到193mm的位置进行标注然后完成柱状图。(2)从北京月平均气温和月平混降水量表中可以看出北京月均温在22以上的月份为6月、7月、8月,分别为24.7、26.1、2

19、4.9。此时是北京气温最高的季节,属于夏季。(3)从北京月平均气温和月平混降水量表中可以看出北京月均温在10以下的月份为1、2、3、11、12月,分别为-4.7、-1.9、4.8、3.8、-2.7。此时主要为北京的冬季。(4)从北京月平均气温和月平混降水量表中可以看出北京降水量大于50mm月份主要为6、7、8、9月,是北京多雨的季节。(5)从北京月平均气温和月平混降水量表中可以看出北京降水量小于10mm月份主要为1、2、3、11、12月,是北京少雨的季节。(6)从气温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7)北京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干燥,符合其特征的词语为漫天飞雪

20、、天寒地冻。解答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间的界线山脉有 、太行山脉、 和 雪峰山。(2)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类型以 、 为主。(3)长江干流A、B两点附近河段相比,哪个河段更适合发电?哪个河段更适合航运?分别说明理由。(4)沿36N剖面线上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约 米,主要地形区是 。(5)简答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我国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我国地势的显著特征是:(6)简答我国地势特点对降水及河流的影响。【答案】(1)大兴安岭 巫山(2)平原 丘陵(3)A点附近河段适合发电;因为A点附近河段处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段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B点附近河段适合航运,因为B

21、点附近河段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流落差小,江阔水深,水流平稳。(4)5000 青藏高原(5)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空气深入大陆内部,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东西方交通。【解析】(1)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的山脉主要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包括三大平原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三大丘陵即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3)A点位于长江的上游,处在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

22、电站。B点位于长江下游,处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江阔水深,利于航运。(4)第一阶梯的海拔大致在5000米左右,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5)我国地形的显著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6)我国地势对降水和河流的影响主要有三点: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东西方交通。地势西高东低,利于太平洋的水汽深入内陆,带来降水。地势呈三界阶梯分布,解体交接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电站。解答题读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介于中、俄之间的是_(国),与辽宁接壤的邻国是_。(2)位于长江上游和下游的直辖市分别是_和

23、_。(3)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_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国土位于_带。(4)“齐鲁大地”和“蜀道难”分别与_省和_省有关。(5)中国最大的岛是_岛;东西跨经度最多的省区简称是_。(6)下列能说明我国是陆地大国有_、_。A.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B. 大陆海岸线长18 000多千米C. 陆地国界线长22 000多千米 D. 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答案】蒙古 朝鲜 重庆市 上海市 北温 热 山东省 四川省 台湾 内蒙古 A C【解析】(1)图中可以看出介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是蒙古,与辽宁省接壤的邻国是朝鲜。(2)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的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的湖口,因此位于上游

24、的直辖市是重庆市,位于下游的直辖市是上海市。(3)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4)齐鲁大地指的是山东,因为山东的简称是鲁,蜀道难指的是四川省,因为四川省的简称是蜀。(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东西跨经度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其简称是内蒙古。(6)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地国界线长22000多千米,这体现了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而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与东临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体现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故答案选择AC。解答题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_(多样或单一),耕地和林地所占比例_(大或小)。(2)旱地与

25、水田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_等温线一致,还与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比较接近。(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所以,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_为主。(4)图中利用价值较低的土地类型是_。(5)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土地国策的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说法后填写“正确”,错误说法后填写“错误”。为确保18亿亩耕地,凡建设用地占一亩耕地,就要在本县荒山陡坡开垦一亩耕地 (_)应完全停止在耕地上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_)北京郊区新建住宅小区应尽量使用原有村镇拆迁腾出的土地(_)【答案】多样 小 0 800 400 畜牧业 沙漠、戈壁、高寒荒漠 错误 错误 正确【解析】(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丰富,耕

26、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均有分布。其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较小,草地所占比重大。(2)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也是1月0等温线与800mm年降水量线吻合。(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北内陆地区,植被以草地为主,因此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4)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沙漠、戈壁与高寒荒漠属于难利用土地,利用价值较低。(5)陡坡不适宜开展农业生产,更不适合开垦耕地,因此错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修建大量的铁路与公路等基础设施,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适度占用耕地,不能完全停止占用。故错误。新建住宅小区尽量使用原有村镇拆迁腾出的土地,这样可以不用占用其他类型的土地,尤其是对耕地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做到节约用地。故正确。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