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2212697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3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2012中国中国(zhn(zhn u)u)工商管理理工商管理理论与教学高级研讨会论与教学高级研讨会 新儒商精神新儒商精神(jngshn)与财经人才培养与财经人才培养傅傅 志志 明明山东工商学院公共山东工商学院公共(gnggng)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第一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主要(zhyo)内容管理并不仅仅只有理论和方法(fngf)现实的反差与启示新儒商精神:管理人才之魂第二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一、管理(gunl)并不仅仅只有理论和方法第三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问题(wnt)与思考在管理学没有产生以前,人们是凭什么(shn me)

2、进行管理的?中国几千年的统治者及其各级各类官吏,又是凭什么进行管理的?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他们靠什么把中国的封建制度维持了将近2400年?主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各级政府官员,凭什么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也最辉煌的大唐盛世?我们敬爱的已故开国总理周恩来,以及现任总理温家宝,他们卓越的管理艺术从何而来?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包玉刚等都没有上过大学,他们凭什么进行管理并成为优秀企业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都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学过现代企业管理,却都取得了成功,他们凭什么管理经营企业的?第四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超人

3、(chorn)”李嘉诚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 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最成功的华人企业家。1928年7月29日诞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2岁,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13岁,年冬父亲去世(qsh);1944年14岁,开始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生活;1948年20岁,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一家塑胶厂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22岁,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72年44岁,创建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986年62岁,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 第五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邓小平

4、会见(hujin)包玉刚(宁波商帮文化公园 )邓小平少小离家干革命不愧世纪伟人包玉刚中学毕业当学徒终成一代船王第六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张瑞敏:全球(qunqi)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1949年1月5日出生(chshng),山东省莱州市人 1984年12月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1995年获中国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7年12月获香港亚洲周刊1997年度杰出华裔成就奖1999年出任董事局主席1999年12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第26位 2000年5月改任首席执行官 第七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基本(jbn)结论没有学过现代(xin

5、di)管理,同样可以搞好管理;没有学过现代管理,同样可以管好现代企业;管理并不是现代才有的,并不等于二十世纪才发展起来的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而是早已存在于人类文明之中;管理的精髓似乎并不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之中,至少可以说,现代管理理论与方并未囊括管理的精髓。第八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彼得德鲁克的教诲(jiohu)之一:管理植根于文化因为管理涉及人们在共同事业中的整合问题,所以它是被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者所做的工作内容在联邦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或巴西(b x)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却千差万别。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基本挑战就是,如何发现和确

6、定本国的传统、历史与文化中哪些内容可以用来构建管理,确定管理的方式。日本经济的成功与印度经济的相对落后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日本的管理者成功地把国外的管理观念植入本国的文化土壤之中,并使之茁壮成长,而印度却没有做到这一点。第九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彼得德鲁克的教诲(jiohu)之一:管理植根于文化管理的内容到处都一样但管理者的工作方式不应当一样因为管理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同时(tngsh)还涉及人们在共同事业中的整合问题而不同国家的人是不一样的人之差异则源于文化不同管理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第十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彼得德鲁克之二:管理(

7、gunl)是人文艺术管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文艺术它之所以被称为“人文”,是因为它涉及知识、自我认知、智慧与领导艺术等基本要素;它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管理是一种实践与应用。管理者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自然科学和伦理学)中吸取所需要的知识与见识。但是,他们必须把这些知识集中到效益与结果上医院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治愈一个病人上,学校要集中在培养一名学生,桥梁铸造公司(n s)集中在建造一座桥梁,计算机公司(n s)要注重设计并出售“用户满意”的软件。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彼得德鲁克之二:管理(gunl)是人文艺术知识:不仅仅是管理学知识,

8、而是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艺术:不是机械地运用知识,而是根据不断变换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人文:与科学相对应,以人的心理、情感、道德、习俗等为中心 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程颐伊川易传卷二:“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hn sh)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传统意义:人们一般所理解的意义,而不是现代管理学特有的意义。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管理者与企业家曾经有人问德鲁克,

9、是否认为“同时存在着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两种不同的人?”德鲁克回答:“既是也不是。工作有企业家与管理者之分。如果你不懂管理,那么(n me)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反过来,如果你只懂得管理而不具备企业家精神,那么,你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官僚主义者”。第十三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管理者与企业家管理者企业家管理是制度规范与技术方法管理是制度规范与技术方法管理是人文艺术管理是人文艺术管理是工具管理是工具管理是文化管理是文化管理无差异管理无差异管理千差万别管理千差万别以事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立足于岗位立足于岗位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社会用用“术术”,因事施术,因事施术用用

10、“道道”,以道御术,以道御术用脑工作用脑工作用心工作用心工作专业训练专业训练文化熏陶文化熏陶第十四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半部论语(ln y)治天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为后周节度使赵匡胤手下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至陈桥时,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并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并在宋太祖、宋太宗两朝担任宰相。曾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虽然不信,但有一次在和赵普闲聊时还是(hi shi)随便问了一下。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

11、辅陛下致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张瑞敏的三个老师(losh)如何(rh)做事有一个老师孔子的论语;如何做人有一个老师老子的道德经;如何参与经营、进入市场,还有一个老师孙武的孙子兵法。 张瑞敏第十六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基本(jbn)结论结论一:管理(gunl)不仅仅只有理论和方法,还有文化; 中国企业的管理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才有可能成功。结论二: 管理不仅仅是科学,还是人文艺术;管理人才不仅仅需要懂得管理,还需要具有备企业家精神,不仅要有“才”,还要有“魂”; 管理

12、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善于把国外的管理观念植入中国文化土壤之中,善于从中国的传统、历史与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构建管理方式,并使之茁壮成长。第十七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基本(jbn)结论结论(jiln)三: 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只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应包括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管理教育不仅是一种科学教育,同时也应当是一种人文教育; 管理教育的内容不应局限于管理理论与方法,还应包括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二、现实(xinsh)的反差与启示第十九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现实(xinsh)的

13、反差反差一: 一方面,财经学科的科学性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社会对财经人才人文性的呼唤却越来越强烈。反差二: 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已经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经济管理人才; 另一方面,经管专业毕业的中国著名企业家依然寥若晨星(lio ru chn xng),管理的中国学派依然只是遥远的期待。反差三: 一方面,中国的经管教育越来越发达; 另一方面,现实中的经济管理不仅中国色彩越来越淡薄,经济管理的人文环境也看不出有什么进步。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财经学科(xuk)的科学性越来越突出财经学科原本主要属于人文社会学科: 研究与工作对象主要是人和由人组成(z chn)的社

14、会总与人的心理、情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联系在一起; 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理性分析能力,还要对人的心理、情感等具有较强的感受能力与把握能力,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复杂社会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及良好的判断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既合理又合情。财经学科的科学性越来越突出: 经济学越来越具有理学的性质,表现为分析方法定量化和分析方法实证化。管理学则越来越具有工学性质,表现为决策的定量化和解决方案的系统化。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社会(shhu)对财经人才人文性的呼唤却越来越强烈以科学化等名义实行非人性化管理比比皆是:富士康十三跳;践踏(jint)商业伦理的经营管理行

15、为层出不穷,而且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毒奶粉、毒鸭蛋、毒豆芽、毒胶囊、毒韭菜、毒生姜、毒燕窝、染色馒头/蛋糕/紫菜、荧光增白爆米花、墨汁黑芝麻/粉条、福尔马林小银鱼、生虫巧克力/奶粉、虫雪碧、葡萄球菌水饺、醋精老陈醋、塑料珍珠奶茶、瘦肉精、地沟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违法行政、野蛮行政等等频繁发生:武汉围湖建楼致上万亩湖面缩减至119亩的“城市之泪”、GDP崇拜带来的各种问题、饱受病垢的强制拆迁等等;官员贪污腐败前仆后继:不仅人数众多,范围广大,而且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贪腐文化,发展起了一种贪腐生态,不贪腐就没法当官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

16、与财经人才培养1富士康十三连跳序号发生时间员工年龄结果12010年1月23日 员工马向前19岁死亡22010年3月11日 一李姓员工死亡32010年3月29日湖南籍男工23岁死亡42010年4月6日 饶姓女工18岁死亡52010年4月7日 一云南籍女员工18岁死亡62010年4月7日 一湖北籍男员工22岁死亡72010年5月6日 男工卢新从阳台跳下22岁死亡82010年5月11日一河南籍女工跳楼24岁死亡92010年5月14日 一名安徽籍男工7楼坠21岁死亡102010年5月21日 一名湖北籍男工坠楼21岁死亡112010年5月25日湖南籍男工李海坠楼19岁死亡122010年5月26日甘肃籍男

17、工贺某坠楼23岁死亡132010年5月27日湖南籍男工陈某割腕25岁获救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来自(li z)媒体的分析南方周末:人几乎被机器劫持了。京华时报: 把工人变成一架庞大生产机器中的一个“智能部件” “自愿加班切结书”使其失去或放弃作为“人”的自主权,被按进自贱的泥淖。 南方网:劳动者异化员工被封闭在狭窄的“城中城”, 生产线延至员工的全部生存活动中,家庭、亲友等社会关系被排挤,人变形成生产机器的一部分。中华工商时报:劳动世界过于突显,而生活世界极度边缘化:工作程序(chngx)把员工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一个智能机器人,除了劳动、睡眠之外,娱乐、休

18、闲、社会交往、情感交流、社会网络等被严重地边缘化。 南方都市报:“社会”匮乏只有工厂,没有城市;只有经济,没有社会。人被企业化、人与人之间绝对冷漠与疏离、像碎片一样地生存。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齐鲁晚报:人和人却似碎片一样存在着:每个人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影子,一样的工作服,一样的工作。太和顾问: 人文关怀的缺乏是导致员工接连跳楼的罪魁祸首。整个社会都处于焦虑状态,富士康只是最先被关注。中国青年报:忽略工人的发展权管理严苛、作业时间长、技术含量低、机械性重复高强度的工作将流水线上的工人异化为机器的一部分; 处于“原子状态”,相互之间非常疏离,即使住一个寝室,互相(

19、h xing)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更不愿在同事中交朋友。刘翔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劳动时间太长,造成员工身心疲惫,员工又很少与人沟通交流,没有社会、文化生活,身心上的疲惫无法排解,对未来失去了希望,觉得活着没有乐趣,也没有意义; 长期站于流水线上,长期孤独,使他们变得绝望,觉得根本没有出路,摆脱不了厄运,到哪里都是一样。来自(li z)媒体的分析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员工(yungng)的生存状态问题的两个方面: 工作生活 或 劳动力/生产要素人员工的生存状态: 工作的无限扩展和对生活的无情挤压(j y)员工作为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无限凸显和作为人

20、的无情萎缩三方面挤压: 空间上:社会厂区车间、宿舍、食堂车间、宿舍岗位、床 时间上:上班下班睡觉上班下班睡觉精神上:人的原子化 环境单一化 人员同质化 工作简单化 生活机械化 关系线性化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问题(wnt)与思考现行财经教育培养的人才(rnci)第一,能够避免成为“富士康十三跳”的后继者吗? 第二,能够避免成为“富士康十三跳”式管理的后继者或者说是推手吗?现行财经教育在广泛传播现代经济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是否也促进了经济伦理与管理伦理的发展? 是否也促进了经济管理人文环境的改善?是否也促进了中国的文明与进步?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

21、培养1问题(wnt)与思考现行财经(cijng)教育培养的人才: 会不会在牛奶里加三聚氰胺? 会不会给鸭子喂苏丹红? 会不会给猪、牛、羊等等喂瘦肉精? 会不会发毒豆芽? 会不会生产地沟油? 会不会野蛮行政、违法行政? 会不会成为胡长清、成克杰式的贪官污吏?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钱理群:大学正培养“精致(jngzh)的利己主义者”据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报道,著名人文报道,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言语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京大学中言语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业博士生导师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

22、刘道玉召集的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理想大学学专题研讨会专题研讨会”上说:上说: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lj zhy)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第三十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爱因斯坦论人才培养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又视对社会的贡献为人生第一要义的个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

23、善恶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shdng)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财经(cijng)学科人才培养与中国式管理财经学科专业设置越来越完备,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现实中经济管理的中国色彩却越来越淡: 各财经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中国的内容很少; 各财经专业教育教学内容与中国文化的联系(linx)也很少;越是学财经专业的学生,管理的中国色彩越淡; 只有那些没有受过西方财经教育的人,才主要也只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管理智慧。财经学科

24、培养的经管人才越多:中国式管理就越少?! “管理的中国学派”就越遥远?!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三、新儒商精神:管理(gunl)人才之魂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亚当斯密道德(dod)情操论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litng)着道德的血液。温家宝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新儒商精神(jngshn):中国式的企业家精神(jngshn)中国

25、式企业家精神的特征: 企业家精神的一般特征:创新(熊彼特)、冒险(坎迪隆、奈特 )、合作(艾伯特赫希曼 )、敬业(马克斯韦伯 )、学习(彼得圣吉 )、执着(葛洛夫 )、诚信(凡勃伦)等等; 中国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相契合,能够将管理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 既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人的动机、幻想和疾苦,也能被中国人很好地理解; 具有中国式的管理智慧:善于从中国的传统(chuntng)、历史与文化中汲取有用成分以构建管理方式,并使之茁壮成长。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商与新儒商“儒商”概念的由来: 最早出现在1992年,用来描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知识分子

26、下海经商现象; 历史上(主要是明清时期)类似的知识分子下海经商现象叫做“弃儒从商”,其称谓有 “士商”、“儒贾”、“贾儒”等多种,但没有(mi yu)叫做“儒商”的; 辞海中收有儒将、儒医等词条,但没有“儒商”。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商与新儒商对儒商的不同界定(ji dn):从商的知识分子:“经济上善于经营,而且本人就是知识分子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和相当丰富的科学知识”的企业家(于光远) 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商:他们是商人,而究其本质却是文人(水工) 奉行儒家伦理的德商:秉持儒家基本伦理观念,规范自己经商行为的文化型商人(纪宝成)、儒商又称为德商(潘亚暾)、儒商就是君

27、子商人(成中英); 好儒的商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具有重儒倾向乃至贵儒轻商倾向,具有儒士的追求,行儒士之行,甚至努力跻身儒士之列,热心出资兴儒或捐资助儒的商人; 怀抱经世济民理想的商人:儒商的意义超出了经济范畴,他们把社会变革的经济目标与人们寻求的人文目标合二为一,把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冶于一炉(潘亚暾)。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商与新儒商儒商的两个(lin )基本特征:信奉/遵循儒家伦理:义利观 遵循/运用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于管理新儒商之新:懂得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 具有科学精神 具有(新)国际视野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

28、1内容上: 理念层:管理哲学制度层:规则、程序、标准方法层:方法、技术、设备过程上: 管理者:管理实施者 被管理者:管理接受者业务事项:资源性(实物(shw)、资金、信息等)与事务性现代(xindi)管理的三个层次第四十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经典文化与现代(xindi)管理理念层 人性论 目的论方法论制度层方法层 现代管理:管理学 中国传统管理: 儒家:化成天下(tinxi) 道家:无为而治 法家:明罚必赏 兵家:权谋术数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管与化:儒家(Rji)管理与现代管理现代管理重“管”:以工作为中心,旨在(zh zi)事成其功,分三个层

29、次: 以人为主: 监管 外部管理 以制度为主:规范监管 外部管理 以文化为主:习惯 自我管理儒家管理重“理”:以人为中心,旨在化民成俗,分两个层次: 治理:以人为中心教化贤者在位 管理:以工作为中心礼法能者在职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现代管理(gunl)的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jish)X理论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管理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 复杂人假设权变理论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中国经典(jngdin)文化中的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善恶混)论性无善无恶论性三品(sn pn)论 (汉初)贾谊:上、中、下论 (汉中)董仲舒:上、中、下三等论(

30、东汉)王充:善、中、恶三种论 (东汉)荀悦:上、中、下三品论 (唐)韩愈:上、中、下三品论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管理(gunl)的人性论:实然必然本然 本然本质(bnzh)层:天命之性 必然内涵层:天命之性后天习染实然表现层:天命之性后天习染特定环境影响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管理的人性论:实然必然(brn)本然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xi do)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第十四大学一经上:天之赋予人物者谓之命,人与物受之者谓之性,主于一身者谓之心,有得

31、于天而光明正大者谓之明德。二程: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程子: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现代管理理论的分析(fnx)理路123n-1nabcdA样本 结论 人性现代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现代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管理理论(lln)的分析理路人性 习染 表现儒家管理的人性假设儒家管理的人性假设123n-1nabcdA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Rji)的人性层次及其转化1234Aabc习染习染习染环境环

32、境环境环境环境环境本然之性本然之性必然之性必然之性实然之性实然之性人性的三个层次及其转化人性的三个层次及其转化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的人性层次(cngc)与管理层次(cngc)实然表现层管理方法必然(brn)内涵层管理原则本然本质层管理哲学 第五十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Rji)管理目的论1.位育:位天地,育万物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尽性: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

33、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3.亲贤乐利各得其所大学: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xiorn)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Rji)管理的方法论1.化民成俗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wn zh)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謏同小,謏闻,小有名气。 君:作动词用,统治的意思。 兑命是尚书中的一篇。“兑”,通“悦”,下同。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一页。新儒

34、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Rji)管理的方法论2.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孔子论语 雍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尽心上: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jiny)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Rji)管理的方法论3.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35、 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论语(ln y)颜渊篇: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Rji)管理的方法论4.和而不同(h r b tng)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国语郑语: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一

36、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儒家(Rji)管理的方法论5.执中用中尚书-大禹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wi jng wi y),允执厥中。 论语尧曰第二十: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第六章: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新儒商的三个层次(cngc)儒商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义制利。重利但不害义,当义与利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有所不为,宁愿放弃利,也不做不义之事,不求不义之财

37、。这一层次的儒商可以称之为“有道德的利己主义(lj zhy)者”。 第二层次:义利兼顾。不仅追求利,也追求义,因而不仅能够在求利上“有所不为”,当义与利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以义制利”;而且能够在行义上“有所为”,把行义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和追求并积极付诸实践。传统上的 “义商”以及现代的 “慈善家” 都可以归结为这一层次的儒商。 第三层次:以义为利。具有经世济民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以行义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和追求,求利的目的就是为了兴义,在义与利发生冲突的时候不仅能够“以义制利”,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弃利从义甚至舍身取义。这一层次的儒商可以称之为“仁商”。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

38、才培养1儒商典范(dinfn):张謇1894年,恩科殿试一甲一名(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9年,当选江苏咨议局议长;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5年,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辞农商总长、全国水利局总裁,回乡致力地方建设(jinsh),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主张“父实业、母教育”,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曾经说过:“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8531926第

39、五十八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新儒商精神(jngshn)培育在改进完善现行的以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为主的教育之外, 第一,加强管理伦理(lnl)教育第二,加强中国经典文化特别是儒家经典文化教育具体方法: 开设新儒商精神核心课程 中国经典文化导修 论语精读孟子精读经典文化与现代管理 管理伦理学/经济伦理学中国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 营造新儒商精神文化氛围 构建以中国经典文化教育类课程为主系列课程群 建设以新儒商精神培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一页。谢谢谢谢(xi xie)!第六十页,共六十一页。新儒商精神与财经人才培养1内容(nirng)总结2012中国工商管理理。1999年12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第26位。艺术:不是机械地运用知识,而是根据不断变换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是否也促进了经济伦理与管理伦理的发展。会不会野蛮行政、违法行政。实然表现层:天命之性后天习染特定环境影响。上老老,而民兴孝。而且能够在行义上“有所为”,把行义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和追求并积极付诸实践。第二,加强(jiqing)中国经典文化特别是儒家经典文化教育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