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2178307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203 大小:4.8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资源描述: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20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目 录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评价依据21.3 评价目的61.4 评价范围71.5评价内容71.6评价方法81.7评价单元91.8评价程序91.9质量控制122项目概况及工程试运行情况132.1项目概况132.2工程试运行情况263总体布局263.1平面布置调查与评价263.2 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的调查与评价30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检测原则454.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454.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464.3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53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调查与评价545.1 生产工艺流程及职业病危

2、害因素识别545.2 各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调查与评价726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377建筑卫生学调查与评价1647.1建筑卫生学调查1647.2生产环境中检测指标检测结果1677.3建筑卫生学评价1698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1708.1辅助用室调查1708.2辅助用室评价1719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1729.1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1729.2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评价18210.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18310.1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18310.2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评价18411.结论18511.1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18511.2评价结论18511.3控制职业病危害措施整

3、改落实情况19212建议195附件:1、附表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2、附表2: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附表3:应急救援设施一览表;附表4: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一览表;附表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一览表;附表6:评价报告中引用标准明细表;3、“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2013年4月10日;4、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山西XXXX水泥有限 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核准的批复(晋经信办字2009270号文件),2009年11月5、山西省安全生产监

4、督管理局,关于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预评价批复(晋安监职监函20136号文件),2013年1月;6、地理(区域)位置图;7、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批复(晋安监职监函2013104号文件),2013年8月25日;8、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资质; 9、设计单位资质;11、工程施工单位资质;12、工程监理单位资质;1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总结报告;14、项目总平面布置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

5、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ZW-KPJ-2013-0111总论1.1项目背景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保德县窑洼乡孙家峁村。拥有22500t/d熟料生产线,具备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的 生产能力。该公司是由山西吉港水泥有限公司(出资66%)与山西 保德县冠宇水泥有限公司(出资34%)共同出资兴建的股份制企业,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公司厂区总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1272.76万元。2009年11月30日,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关于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

6、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核准的批复(晋经信办字2009270号),对该项目进行了立项。2009年9月,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凯盛水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 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于2012年10月由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对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编制完成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

7、害预评价报告,于2013年1月取得了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的预评价批复文件 (晋安监职监函20136号)。于2013年7月由山西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 设计专篇,于2013年8月取得了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设计专篇批复文件(晋安监职监函2013104号)。本项目一线工程于2009年4月动工,12月18日点火投产;二线工程于2011年8月份投产。于2013年4月委托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

8、术改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目前人员固定,能够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该项目具备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条件。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公布,2012年12月28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

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令 第105号公布)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国务院令 第352号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国务院令第376号公布)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12月20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2006年10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0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7号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48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

10、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年4月27日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49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51号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目录(2012版)的通知(2012年6月1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2011年8月5日安监总安健2011132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4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2012年6月29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年3月21日卫法监

11、发200263号)职业病目录(2002年3月21日卫法监发2002108号)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6月10日卫法监发2003142号)1.2.2技术规范与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

12、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

13、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189.6-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189.9-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4、2007)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 第1部分:一般要求(GBZ/T13441.1-200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采暖通风与空

14、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23466-2009)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18664-2002)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20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I部分:水泥制造业(GB18068.1-2012)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577-2010)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2008)水泥工厂余热发电设计规范(GB50588-201

15、0)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采光测量方法(GB/T5699-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声学 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指南 第1部分:噪声控制规划(GB/T17249.1-1998)声学 低噪声工作场所设计指南 第2部分:噪声控制措施(GB/T17249.2-2005)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T16911-200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佩戴护耳器时有效A计权声级的评价(ISO4869-2)1.2.3任务依据“

16、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2013年4月。1.2.4基础依据1)关于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核准的批复(晋经信办字2009270号),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09年9月22日;2)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申请报告,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凯盛水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9月;3)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

17、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12年12月;4)关于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 批复(晋安监职监函20136号),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3年1月21日;5)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山西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2013年8月;6)关于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批复(晋安监职监函2013104号),山

18、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3年8月25日。1.3 评价目的1.3.1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1.3.2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1.3.3针对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 防护的特殊要求。1.3.4为行政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1.3.5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1.3.6 识别、分析建设项目

19、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7 论证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验证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达到投产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为劳动者 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1.4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包括该项目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及运行后,工程内容中设置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防护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其具体工程内容包括有:1.4.1生产系统1)原料系统(原料均化及运输

20、、配料、生料粉磨系统)2)烧成系统(煤粉制备、熟料烧成系统)3)水泥制成及包装系统(水泥原料运输系统、水泥粉磨系统、水泥包装系统)4)余热发电系统(锅炉烟气系统、汽机系统、锅炉水处理系统)1.4.2公辅系统1)供、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处理)2)供热系统(燃煤锅炉)3)供电系统(总降压站)4)辅助系统(空压机房、机修间、分析化验室)1.4.3生活福利设施行政办公楼、食堂、浴室、单身宿舍楼等。1.5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职业健康监护及管理情况等。1.5.1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1.5

2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1.5.3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5.4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1.5.5建筑卫生学1.5.6辅助用室1.5.7应急救援措施1.5.8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1.5.9职业健康监护1.5.10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1.6评价方法1.6.1基本情况调查对该项目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象条件、水文特征、社会环境条件等自然环境概况基础资料进行调查。1.6.2职业卫生调查对该项目的基本概况、生产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料、辅助原料及产品、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

22、、建筑卫生学等进行调查。1.6.3职业健康检查按照国家职业健康检查、监护的相关规定、标准执行。1.6.4定量分析法1.6.4.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粉尘、物理因素等进行检测。1.6.4.2建筑卫生学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内容进行检测。1.6.5检查表分析法根据该公司职业病危害特点,对照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中相关防护设计内容、同时引用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列出检查单元、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检查表,逐项检查和分析该建设项目与国家标准、规范及卫生要求以及专篇的符合程度,确定其存

23、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险。1.7评价单元本次评价按项目的生产工艺及工作场所的具体分布情况,将该项目评价单元划分为原料系统、烧成系统、水泥制成及包装系统、余热 发电及辅助生产系统5个评价单元。评价单元见表1-1。表1-1 该项目评价单元划分序号评价单元工作场所1原料系统石灰石破碎区2辅助原料均化区3生料配料区4生料粉磨区5烧成系统煤粉制备区6熟料烧成区7窑尾烟气脱硝区8水泥制成及包装系统水泥配料区9水泥制成区10水泥包装区11余热发电系统余热锅炉区12汽机发电区13化水处理区14辅助生产系统锅炉房15机修车间16空压站17总降压站18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9化验室1.8评价程序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

24、院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 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评审阶段。准备阶段: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收集评价工作必需的国家法律、法规、条例、技术规范和标准,相关文件等基础依据,以及相关技术资料。在研读相关资料后进行建设单位的现场调查,并在初步工程 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单元,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经过质控组审核后,依据编制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实施阶段:按照控效评价方案,开展建设单位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着重对其工艺流程运行情况、职业卫生现场监督管理、职业病危害 防护设施、构建筑物采光照明、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以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严格按照 工

25、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实验室质量保证程序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及分析工作。报告编制评审阶段:对实施阶段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和检测数据 进行分析、整理,得出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可行性建议,编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根据内审意见和建设单位意见 进行修改,形成报告初稿,初稿提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根据建设单位专家审核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形成报告送审稿,送审稿报送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行专家评审,按照专家意见对报告 进行修改后完成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正式稿,提交建设单位并存档。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接受建设单位委托1、收集有关资料

26、(法律、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3、筛选重点评价因子准备阶段拟订评价方案确定评价单元质控审查确定评价方案根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实施阶段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职业卫生管理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职业健康监护 调查及资料收集职业病危害 防护设施调查汇总、分析检测结果和资料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得出结论、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安科院内审建设单位评审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初稿修改并提交评价报告送审稿省局专家组评审修改并提交正式评价报告并存档图1-1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及质量控制图1.9质量控制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取得计

27、量认证证书, 于2012年通过计量认证复审(证书编号:2012040394L),复审后的检测、检验能力总参数为68大类,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可向社会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 实验室制定有完善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技术记录、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满足该项目 评价所涉及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检验的质量技术条件的要求。1.9.1评价人员评价人员均持有由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并考核合格后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1.9.2仪器设备所使用的检测、检验仪器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进行

28、了定期检定。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均经过计量局检定合格。全部检测、检验设备实施专人保管、定期维护、期间 检查、使用前校准等质控程序。1.9.3评价过程1.9.3.1准备阶段按建设单位委托,收集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并要求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真实、可靠、齐全;进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编制评价方案。评价 方案由质控组、项目负责人进行分级审核,必要时送专家审核,体现科学性、针对性、使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本阶段,完成相关人员培训、仪器校准和调试、方法确认。1.9.3.2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严格依据工

29、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调查、检测、分析。1)严格按照评价方案和相关规定进行现场采样;2)样品由质控室检验,包装完好、无破损、无污染后交检验科;3)至少由两名检验人员共同完成实验;必要时,两人同时对 同一样品进行检验,以确定其误差大小;重要样品,留样待查;4)采取空白对照、平行样品分析、留样复检、同步检验等措施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进行检验数据分析,偏离值剔除。1.9.3.3完成阶段对实施阶段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得出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可行性建议,编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根据内审意见和建设单位意见进行修改

30、,形成报告初稿,初稿提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根据建设单位 专家审核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形成报告送审稿,送审稿送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行专家评审,按照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后完成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正式稿,提交建设单位并存档。本阶段进行资料完整性、真实性、数据溯源性分析。1.9.4评价结论对评价结果、职业病危害类别、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可行性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不受外界主观因素影响,力求评价结论客观、真实、科学、可行。2项目概况及工程试运行情况2.1项目概况2.1.1项目名称: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2.1.2工

31、程性质:技术改造2.1.3生产规模:新型干法水泥200万吨/年2.1.4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忻州市保德县窑洼乡孙家峁村。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5北纬3855,该项目的地理位置见图2-1。该项目距居民区方位和距离见表2-1。表2-1 该项目距居民区方位和距离序号村庄及企业名称位于该项目方位距离(km)户数人口1孙家峁村W0.413722郝家沟村E2 261263寨子山村SE2 281124芦子坪村W2.1301405买子山村E4.2381966长远石料厂SE0.6-根据对建设的实际调查,该项目防护距离符合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I部分:水泥制造业的规定。该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至2-2。

32、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 图2-1 该公司厂址地理位置图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图2-2 该公司厂址区域位置图2.1.5设计单位:企业名称:南京凯盛水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资质等级:建材行业(水泥专业)甲级证书编号:A1320000122.1.6施工单位:企业名称:中建材富磊(上海)建设有限公司资质等级:冶炼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 炉窑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 铜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证书编号:B25240310120012.1.7工程监理单位:企业名称:山西龙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资质等级:房屋建筑工程监理乙级证书编号:E2140002712.

33、1.8气象条件保德县气象条件如下:表2-2 保德县气象条件序 号项 目参 数 值1年平均气温10.32极端最低气温-24.23极端最高气温38.24最热月平均温度22.55最冷月平均温度-8.06年均降水量342.8mm7全年平均风速2.4m/s8全年主导风向N(北)9夏季主导风向N(北)10全年最小频率风向NNE(北北东)11夏季最小风向频率NE(北东) 图2-2 保德县2009-2012夏季及全年的风向频率玫瑰图2.1.9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2.1.9.1生产制度该项目生产制度采用机械自动化为主的生产方式。生产人员实行 四班三运转八小时连续周工作制,管理人员实行常白班工作制,其中供销部、发运

34、部执行两班两倒(其他部门常白班)、化验室分析工、物检工常白班,机修车间实行常白班。全年生产作业时间7200h/a,年作业天数为300天。2.1.9.2劳动定员本项目总定员232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32人,生产人员200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200人。劳动定员汇总表见表2-3。表2-2 该项目工种及劳动定员表序号部门名称岗位名称在职人数备注1公司高管总经理1-2党委书记1-3财务总监1-4副总经理4-5总经理助理1-小计8-6公司办公室主任1-7司机洒水车2-8办公用车1-9厨房厨师2-10帮厨7-办公室小计13-11财务资金部部长1-12总账、报表、审核1-13成本核算、制证、审

35、核1-14在建工程、费用报销、制证、固定资产1-15往来账款、合同台账、档案管理1-16出纳、税务、银行2-财务部小计7-17综合管理部部长1-18工作人员人力资源管理1-19法律事务及合同管理1-20内部考核、统计1-综合管理部小计32-表2-3 工作场所劳动定员表序 号评价单元工作场所劳动者岗位岗位人数最大班人数班次1原料系统石灰石破碎区石灰石破碎424班3倒2堆取石灰石424班3倒3辅助原料 均化区辅助原料库844班3倒4生料调配区配料站834班3倒5生料粉磨区磨机房834班3倒6输送机824班3倒7均化库834班3倒8烧成系统熟料烧成区计量器834班3倒9预热器834班3倒10窑巡检8

36、34班3倒11篦冷机834班3倒12喂料834班3倒13煤粉制备区煤粉均化424班3倒14煤磨巡检834班3倒15水泥制成及包装系统水泥配料区石膏破碎424班3倒16辅助原料运输834班3倒17配料站934班3倒18水泥制成区水泥磨巡检834班3倒19辅机巡检934班3倒20水泥包装区散装834班3倒21袋装发放834班3倒22余热发电系统余热锅炉巡检区锅炉巡检834班3倒23汽发电区汽轮机巡检524班3倒24化水处理区化学水巡检524班3倒25辅助生产系统总降压站值班524班3倒26锅炉房司炉624班3倒27机修车间设备维修64常白班28化验室化验室75常白班29生活水处理水处理巡检434班

37、3倒合计20082-2.1.10 建设情况2.1.10.1生产装置主要生产装置见表2-4表2-4 该项目主要生产装置序号生产系统工程内容1原料系统石灰石破碎一套石灰石破碎系统(1台破碎能力400t/h的单段锤式破碎机、1台破碎能力100-200t/h的二次破碎机)、石灰石堆场、破碎操作室及配电室预均化堆场(800t/h的石灰石堆料机;600t/h的石灰石取料机)2原料系统辅助原料均化生料配料库(1634.92m)3生料粉磨2个生料磨房(2台190t/h的辊式磨;2台1600KW的 生料磨风机)。2个生料圆库(16x45m)机。4烧成系 统熟料烧成2套4.060m的回转窑;2套五级旋风预热器带在

38、线 分解炉;控制流篦式冷却机(篦床面积63.6m2);等。5窑尾烟气脱硝两套窑尾烟气脱硝系统6煤粉制备及运输两个煤磨厂房(2台生产能力20t/h的风扫磨;2套处理风量50000 m3/h的防爆型高浓度气箱脉冲袋收尘器;2台200KW的煤磨系统风机等)。7水泥制成及包装系统水泥制成两座水泥调配站(4台1000KW的辊压机;2套处理风量50000 m3/h的气箱脉冲袋收尘器;4台3.813m的水泥管磨)。8水泥调配1个石膏库(8819.35m);1个石膏堆棚;1套石膏破碎系统(一台颚式破碎机)。9水泥包装两座水泥袋装厂房(6台3x100t/h的八嘴自动包装机);1个水泥中间仓;4台200t/h的水

39、泥散装设备; 8个 2221m钢板仓水泥库;4个618m水泥散装仓;8个空气输送斜槽。10余热发电系统余热锅炉2台锅炉蒸汽流量21.81t/h的窑头余热锅炉AQC炉;2台锅炉蒸汽流量13.20t/h的窑尾SP余热锅炉;1套窑头袋式除尘器;1套窑尾袋式除尘器。11汽机发电一座汽机发电厂房(1台输出功率:8460 kW的凝气式汽轮机;发电机、励磁额定功率:9000kW)。12化水处理1座水处理厂房(2台110%凝结水泵;1台汽封加热器;1台凝汽器;若干循环水管以及除盐水管、2套混床; 1套反渗透装置;1个水泵房;2台Q=12m3/h的清水泵;2台Q=9.5m3/h的中间水泵)。2.1.10.2辅助

40、装置辅助生产装置见表2-5。表2-5 该项目辅助生产装置序号评价单元性质工程内容1辅助生产系统空压站空压机房一间(5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排气量为21m3/min,排气压力为0.8MPa)2机修车间一套机修装置(电焊机、砂轮机)等3锅炉房两套燃煤锅炉系统(两台锅炉、一台鼓风机、一台除尘器)等4总降压站7台变压器5生活污水处理1套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6化验室一套理化分析设备、一台GJ1001粉碎机、一台电动抗折试验机等2.1.10.3公用工程1) 供水该项目所在地区地下水含量非常丰富,利用深井水作为水源,取水地距工厂约1000米。本工程水源供水量为1782 m3/d。水质、水量可满足生产、生活及消

41、防用水要求。(1)生产用水量:该项目熟料水泥生产线生产总用水量为9000m3/d,循环系统给水量为8400 m3/d,生产用新鲜水量600 m3/d,余热电站生产消耗水量为97.5m3/h;(2)生活用水量为100 m3/d;消防补充水量为288 m3/d;2)排水:(1)雨水排除雨水采用明沟就近排至厂区附近水沟中。(2)生产废水排除本项目生产废水排水量为180 m3/d。生产废水为水温略有升高的冷却水,无毒无害,所有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绿化、 厂区洒水方面,实现零排放。本工程生产废水排水量为180 m3/d,生活污水排水为1.7 m3/d经排水管道汇总至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达标后排

42、放。3)供电本项目供电电源有20000kVA的容量。全厂供电电源由35KV总降压站双回路供电。工程一线装机容量约24500kw,水泥综合电耗: 二线装机容量约22000kW。总降降压站内设一台20000kVA35/10.5kV有载调压变压器及相应的10kV配电设备。由总降提供二路10kV电源分别至原料磨电气室、窑头电气室及水泥磨电气室在各个电气室中设低压配电室,向各电气室供电范围内的低压用电设备供电,设有低压配电柜(MDB),电动机控制中心(MCC)。4)供热本工程余热发电系统的热源来自于窑头尾部余热换热器(余热电站利用换热后的低温废气再利用)产热媒为7095的热水;非生产区采暖热源主要来自于

43、生活锅炉房,采暖面积约为8500平方米。2.1.10.4总图运输该项目所需的原料及辅助原料均为固体,采用汽车运输的方式,设置储存仓库、堆场。在厂区内设两个出入口,分别是厂区西南侧的人流出入口和厂区东侧物流出入口。在原燃料进厂及成品出厂处设汽车衡。厂内道路满足水泥厂的生产、销售、消防的要求。道路在厂区内呈环状布置。设计主要道路宽7m,次要道路宽4m,在水泥产品车间前、汽车散装站的位置设计装车回转场。道路和回转场的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厂址距县城30公里,厂区毗邻忻保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储存及运输方式见表2-6表2-6 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储存及运输方式序号项目常

44、温形态来源运输方式储存方式1石灰石固态本项目石灰石矿山汽车90m圆形预均化堆场2粘土固态本项目粘土矿汽车开采后直接上料4矿渣固态外购汽车堆棚30x10x8m5原煤固态神木汽车长型预均化堆场100x30x8m6粉煤灰固态外购汽车8.32x19.35mx4圆库7生料固态自产-16x25.66m x2个圆库8熟料固态自产-15x34.6mx2个圆库12x19.8m圆库22x42m圆库9水泥固态自产-22x16mx6个圆库10水泥散装固态自产-5.5x10mx5个圆库11尿素固态外购汽车库房12铁粉固态外购汽车长型预均化堆场13石膏固态外购汽车长型堆场2.1.11生产过程使用原料、辅助原料的名称及用量

45、,产品、副产品的名称和产量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消耗量及产品产量见表2-7。表2-7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原料消耗量及产品产量表序号类别名称用量/产量单位1原、辅材料石灰石203.30万t/a2粉煤灰27.403铁粉2.594矿渣3.195原煤19.946石膏8.2937粘土11.648尿素0.249产品水泥20010电总装机容量9.0MW/a本项目原料化学成份见表2-8。表2-8 原料化学成份表序号物料名称SiO2Al2O3Fe2O3CaOMgOLOSS1石灰石2.00.750.552.521.5543.32粉煤灰86.146.093.910.670.181.893铁粉18.0212

46、.9146.915.650.8611.564硅石78.293.084.628.290.443.83本项目水泥产品配比表2-9。表2-9 本项目产品水泥配比情况表序号种类熟料(%)石膏(%)矿渣(%)粉煤灰(%)1P.O42.587.04.092P.C32.570.54.06.519.0本项目原煤煤质参数表见表2-10。表2-10 本项目原煤煤质参数表序号项目煤质参数1收到基地位发热值Qnet,ar(kj/kg)243602收到基全水分Mt(%)13.263空气干燥基水分Mad(%)2.164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30.525收到基灰分Aar(%)11.466收到基硫分St,ar(%)0

47、.87SiO250.28Al2O3+TiO218.09Fe2O311.2610SO31.0211CaO4.8812MgO1.162.1.12“三同时”执行情况该项目于2009年9月由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南京凯盛水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设计,并编制完成了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于2012年10月由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针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编制完成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于2013年1月取得了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8、下发的预评价批复文件(晋安监职监函20136号)。2013年8月由山西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进行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工作,并编制完成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于2013年8月取得了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复文件(晋安监职监函2013104号)。本项目一线工程于2009年4月动工,12月18日点火投产;二线工程于2011年8月份投产。于2013年4月委托我院(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山西XXXX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2x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49、评价。2.2工程试运行情况该项目从开始试运行以来,生产进入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状态。劳动者已熟练掌握了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及 人员设置基本固定,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运行,运行过程中没有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并配有专人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能够正常运行,项目具备了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条件。3总体布局3.1平面布置调查与评价3.1.1 平面布置调查根据生产工艺及辅助设施需求,按照合理布置各区域,整个厂区分为三个功能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非生产区。该项目生产区布置在厂区的东北部、中部和西北部,辅助生产区布置在厂区的西南部

50、和北部,非生产区位于厂区的西南部。3.1.1.1生产区生产区由北至南依次布置原料制备区、余热发电区、熟料烧成区 (一线和二线)、水泥制成区(一线和二线)和水泥包装区(一线)。(1)原料系统位于厂区北部偏东区域,由北至南依次为石灰石破碎、石灰石均化堆场、原煤堆场及原煤均化棚;一线的辅助原料堆场(矿渣堆场、粘土堆场)位于原料制备区东南部、二线的辅助原料堆场(矿渣堆场、粘土堆场)位于二线回转窑主体西部。(2)一线生产区:由东北至西南依次布置为生料粉磨区:包括原料配料站(石灰石库)和辅助原料配料站(炉渣库、矿渣库、粘土库、硅石库);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一线脱硝厂房位于窑尾东北侧,生料磨房东侧,熟料烧成

51、的回转窑、熟料储存及输送、煤粉制备及 尾气处理;水泥粉磨的水泥配料站(石膏库、粉煤灰库、炉渣库、 石子库)、水泥粉磨厂房;水泥袋装及水泥散装和水泥库等。(3)二线由东北至西南布置为:生料粉磨区(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配料站(石灰石库)及辅助原料配料站(矿渣库、粘土库、硅石库);生料均化库位于窑尾南侧;熟料烧成(窑尾、窑中、窑头、熟料储存及输送)位于厂区北部(二线生产区的中部);二线脱硝厂房位于窑尾东侧,原料磨房北侧,煤粉制备位于窑头南侧;熟料库、水泥袋装及水泥散装等位于二线的最北部。(4)余热发电主机房,位于二线原料磨房西侧。3.1.1.2辅助生产区主要布置在厂区的西南部和北部。厂区西侧为水处

52、理、循环水泵房,总降压站位于厂区西南侧入厂口处,一线窑头西北侧布置有中控室,东南侧布置有空压站,机修车间、综合材料库位于原料粉磨区的东部。二线空压站位于二线回转窑窑头东南侧。锅炉房位于厂区调度楼西部。3.1.1.3非生产区非生产区布置在生产区余热发电厂房的的西南部,由西南至东北依次为职工宿舍公寓、食堂、办公楼等。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件。3.1.2平面布置评价表3-1 平面布置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检查结果1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该项目分为三个生产区,分别布置在厂区的东部、中南部,西部,辅助生产区布置在西北部及西南部,非生产区位于厂区的

53、西北部。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 布置。2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第47号令3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等合理布局。GBZ1-20105.2.1.1该项目的平面布置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三个部分,各区之间通过厂内道路相连,并结合山地地形,考虑了回转窑水泥生产工艺、水泥运输路线等布置合理。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G

54、BZ1-20105.2.1.7煤磨除尘器、原煤仓、熟料烧成区露天布置,熟料烧成回转窑、锅炉房设有固定式CO报警仪,并留有专门的应急通道。5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隔或分隔。GBZ1-20105.2.1.3该项目的平面布置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非生产区,生产车间与生产有关的控制室布置在生产区内,未布置非生产用房。总降压站、

55、水循环处理、空压站等布置在辅助生产区,并有道路相隔。行政办公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设置在非生产区。6水泥厂房总平面的分区应按厂前区内设置行政办公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的原则处理。厂前区内应划定紧急集合区,生产区内除值班室、存衣室外,不宜设置非生产设施。GB50577-20104.2.27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GBZ1-20105.2.1.4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北北东

56、风(NNE),该项目生产区布置在厂区的东部及北部、中部,位于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NNE)的侧上风侧。非生产区位于厂区的西北部。办公楼、食堂位于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生产区的下风侧。8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GBZ1-20105.2.1.5该项目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回转窑(位于厂区中部)远离辅助生产区。各车间之间有厂区道路和绿化带隔开。非生产区和车间周围厂区绿化系数为30%。9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垂直。当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45。GBZ1-20105.2.1.8回转窑、余热发电站的纵轴为东-西,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为北风(N),纵轴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夹角为90。10高温热源应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 下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