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胸交界段手法

上传人:栀**** 文档编号:82137550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颈胸交界段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颈胸交界段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颈胸交界段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颈胸交界段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胸交界段手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龙氏颈胸交界段手法介绍(2009-12-22 21:14:01)一 .俯卧悬吊冲压法俯卧悬吊冲压法用于颈胸交界处(C6 T3 ) 的各类型椎间关节错位。本手法要认真注意冲压着力点 和方向, 应尽可能准确地落于向后隆起或偏歪相关的椎板 (棘突根部 )、或后旋的横突上,以避免损伤棘上韧带,根据不同错位类型,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分述如下:1.旋转冲压法:治疗左右旋转式错位以 C7 棘突偏左, T 1、2 棘突偏右, T 3 相对在左 (实为正常位 )为例。在床头边缘置软枕并突出边缘约5 公分宽的位置,患者俯卧于软枕上,头颈部悬吊于枕外床边,双手自然分开放于床两侧,术

2、者立于床头,左手掌根部按于T2 棘突右旁椎板部作动点,右手掌缘部按于T3 以下各椎棘突左旁作“定点 ”,令患者头面部向右转(此是通过姿势带动右偏的T2 棘突向左旋动 ) ,嘱患者颈背部肌肉放松,并令其作深呼吸,术者当其呼气时,双手同时用一有限度的冲压力 下按,由于术者左右手作用力方向不同,对T2/3错位椎体有旋转推压作用, 能使旋转错位关节复位。此左掌冲压力为复位动力, 右掌尺侧的阻力对正常椎体起定点保护作用。继 T2、3 纠正后,术者用左手按于 T1、2 棘突右侧为 “定点 ”,右手掌根部按于C7 棘突左旁椎板部,让患者头面转向左侧,术者双手作一有限度的旋转分压力,促使C7/T 1 间 “旋

3、转式错位 ”复正。2.侧向搬按法:纠正侧摆式错位仍以 C7 左 T 1 右为例,患者体位同上述,术者双手抱其头,双手同时向下用力牵引(向地面方向 )2、 3 下,继以右拇指按扶于其C7 棘突左侧旁作定点,左手掌扶其头右侧,将其头颈部保持垂直不弯曲整体推向左侧屈姿势(只有 C7/6 椎间作侧屈活动 ),定点拇指加大阻力,重复 2、 3 下;改用左拇指 “定点 ”在其 T1 棘突左旁,右手扶其头左侧,向右侧屈 1-3 下(动作要领同上 ),千万不要追求 响声 ,手法完成后,触诊棘突旁压痛减轻、 相关症状改善即止, 不求解剖位置的完美重建, 旋转分压法与此侧向搬正法可交替重复进行 2 次,以求复位完

4、善,但老年人有高血压者,不宜悬吊过久。3.推正法:纠正前后滑脱式错位以主诉肩背部疼痛,触诊C7 或 T1 后突 T2 凹陷有压痛,小菱形肌紧张不适者为例。经放松手法或上述手法完成后进行此法。患者术者体位同上,术者双手重叠,用掌根部“定点 ”于其后突的C7 或 T1 棘突上,由上后向下前方作短速的冲压,“冲压力 ”先轻渐重 (宁轻勿重 ) ,重复 2 3 下,手法完成。此手法前后均加用手牵引效佳。1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4.伸屈推正法:纠正倾仰式错位凡是检查相邻棘间距离上下宽窄不等者,为倾仰式错位。上宽下窄者是 “仰位式错位 ”,反之为 “倾位式错位 ”。设 C7/T 1 棘间增宽,

5、 T1/2 棘间距缩窄, 此为 T1 仰位。患者和术者体位同上,双手抱扶其颈,掌缘按头部,作2 3 下牵引,再以双拇指 “定点 ”在 T 1 棘旁偏下处,牵拉颈部前屈,术者同步将棘突向上顺势按压以促T1复位;另设 T 1“倾位 ”,其间距则成C7 /T1 窄, T1/2 棘间增宽,术者应 “定点 ”在 T 1 棘旁偏上处,先告知患者听口令 “3”时配合抬头 (颈部后伸 ),术者同步双拇指发力将T1 推压向下复位。 检查椎间矩离,如症状消失,间距改善即手法完成。操作技术要点: 先明确是 “前后滑脱式 ”或 “倾位仰位式 ”错位, 以决定复位时, 术者冲 (按 )压用力的方向,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6、每次复位前、后,都作手法牵引,前者牵引是增宽错位椎间距, 以利复位时椎关节还纳, 后者牵引是 整理 椎间关系, 可避免副反应。 年老体弱、高血压病者,此法应慎用,必须用时,缩短悬吊时间,预备手法可改用其它体位完成后,再取悬吊体位,进行复位手法,在3min 内完成。二 .牵引下正骨法牵引下正骨法适用于C2/3 以下颈椎病或外伤致病者,例如椎间盘突出并发多关节多类型错位, 颈椎椎间盘变性并发各类型错位,钩椎关节增生并发错位,颈椎倾位仰位式错位或脊髓型颈椎病因故不能手术者。牵引下正骨法, 是利用牵引时椎间隙相应增宽,能松解椎间嵌顿和椎周韧带扭屈、挤压和缓解肌痉挛, 有利于进行椎间关节手法复位,对小关

7、节有交锁现象时比徒手复位更安全。使用此法前必先纠正环枕和环枢关节错位后进行,以免牵引时加重头昏(椎动脉在扭屈状态下,受牵引力剌激引发痉挛所致) 。牵引使前纵、后纵韧带、棘上和椎间韧带牵张拉直,有利于错位关节的逐个调整复位;牵引能使早期退变,轻度变窄的椎间隙增宽,故对椎间盘变性合并错位者易于复位而避免副损伤。中下段颈椎多关节多类型错位,徒手复位, 常因错位方向复杂而顾此失彼复位不满意,牵引使全部颈椎被拉直,有利于手法逐个进行左右、前后、上下不同方向调整, 不会引起错位方向相反的关节错位加重而出现不良反应,故能较顺利地治愈疑难重症颈椎病; 对急性创伤致椎间盘突出的早期患者,牵引时椎间隙被拉宽,有利

8、于髓核的还纳, 故有较好的整复作用。牵引下正骨与徒手正骨手法原理相同。根据治疗需要, “动2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点”用动头或动肩, “定点 ”选棘突或横突均可。牵引能改善骨关节损变型的骨质增生对血管神经的纵向刺激,又有利于正骨复位,故对病因分型中的混合型疗效最佳。牵引下摇肩法: 用于 C5 T3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不宜作俯卧悬吊冲压法患者选用此法为宜) ,取屈颈 25 40,使后关节张开,患者双手自然下垂。以患者C5 横突左侧后旋, C6 横突右侧后旋为例。 术者立其右后侧, 术者左拇指 “定点 ”轻轻按住其C6 右后旋隆起的横突后方,右手掌按扶其右肩前锁骨部,将肩推向后使其上胸

9、部作转体活动,左拇指同时加以阻力,此时可纠正 C6/7 错位,亦能纠正该 “定点 ”以下各关节错位。继而术者立于其左后侧,以右拇指“定点 ” 在其 C5 左侧横突向后隆起处,用左手扶其左肩前侧,将肩向后推,使其下颈上胸部作左后旋转活动,促使C5/6 椎间旋转式错位复正 (C7 以下定点改为棘突 )。此法常规牵引力为 18kg,角度约35,每侧摇动重复 12 次 (快速法 ),青壮年患者可用 “闪动力 ” 的快速复位法。年老体弱者35 次(缓慢法 )三 .坐式旋转复位法坐式旋转复位法:适用于胸 /腰椎 “旋转式错位 ”和 “混合式错位 ” 者。1上中段胸椎旋转复位法:患者反向骑坐于木靠背椅上,双

10、臂互抱于胸前,术者立于其后,一手从患侧腋下抓健侧上臂,一手拇指或掌根定点于偏歪棘突旁,当转体到生理极限时动点手向下拉, 上臂拱抬患者患侧上臂,使患者胸椎侧屈,保持在侧屈和转体状态下,做一轻巧闪动。复位由下而上逐节施术。例如 T4 棘突旋右, T 5 左, T 6 右者,术者用左拇指按T 7 棘突左旁作 “定点 ”(加阻力 ),右手从患者右腋下穿过,握住其左上臂部,嘱其背部放松,并低头弯背, 术者顺势将其上体作前屈,右转体达6080时, 术者抬高右臂加“闪动力 ”将其右肩上抬,使其胸患椎作旋转并侧屈动作,促T 6/7 之间关节复正。接着,术者用右拇指按T 6棘突右侧位 “定点 ”,左手经其左腋下

11、穿过握其右肩臂部,如法逐节复位。操作要点是: 前屈胸背部使后关节张开, “定点 ”使下椎固定,转体使 “定点 ”以上椎体在转体活动中,受定点阻力致使错位关节被动还纳,在转体运动中,抬肩使胸椎侧屈运动是关键,易于复正。2坐式提臂冲压法:适用于上段胸椎旋转并侧弯侧摆式错位者。例如上述病例经以上手法后,症状已改善,触诊仍有T 4 右侧摆错位,患者体位同上,举起左手,右手自然下垂。助手3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立其左侧, 双手紧握患者左手腕或肘部,作好提臂准备, 术者立于其右后侧,左拇指定点于T4 棘突右旁,右掌扶其右肩前上,“口令 ”1 2-3,助手提臂的同时,术者左手指发冲压力,右手轻按其右肩向下,使错位关节在上胸椎侧屈活动中复位。其他错位类型亦可用此法,需改变 “定点 ”方向。此法完成后, 应加另侧轻力提臂或双臂提牵1 2 下,作 “整理 ”运动为宜。操作要点: 助手提臂时应该把患者上肢尽量贴在自己肩前,发力时通过自己的膝关节、踝关节屈伸来发力,不是通过胳膊向上提拉发力。医者推肩之手应该先向下,再向对侧推按。四 .肩锁、胸锁关节复位手法肩锁、胸锁关节复位法: 纠正肩锁、胸锁关节错位。通过肩关节复合体的特殊运动以及上肢的运动来完成复位。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