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汇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2116057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新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课时【情境导入】图片引入: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难民潮,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等【自主学习】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 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人口迁移和 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1)19世纪以前特点:以 的移民为主。方向: 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2)二战后特点:从 国家流向 国家; 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方向: 洲变为迁入地, 洲变为迁出地, 石油输出国

2、成为迁入地区。3国内人口迁移(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 、频繁的战争、 的影响而迁移。(2)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 制度下,有 地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 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 ,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第三段内容及图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小组合作探究19世纪以前和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完成下表。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时间特点举例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二战以后活动二:探究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探究下列问题。 (1)

3、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呢?完成下表。时间影响因素特点流向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成果展示】各小组展开讨论,选出小组代表并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课堂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并用知识框图总结。【检测反馈】1.从由西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中,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参观游览世博园。” B.乙说:“我去上海与丈夫一起生活”C.丙说:“我到上海为

4、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2二战后,由人口迁出地变为迁入地的是( ) A北美 B拉丁美洲 C欧洲 D西亚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沿海迁往内地 农村迁往城市 平原迁往山区 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 出现“民工流动”现象 A B C D第2课时【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主学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和 的变化。(2)个人对 的变化。2综合分析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 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特定时空条件下,

5、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 因素。【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阅读教材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完成下列探究。(1)阅读案例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并完成下表。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向19世纪中期 人口大规模 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的发展由 流入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自然灾害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 、 的“阳光地带”由 部迁往 部和 部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人口向 回流(2)综合分析,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因素?活动二:探究农民工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完

6、成下列探究。材料一 2008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说,在过去的10年中,流动人口增加了约1倍,目前已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10%,接近1.5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达0.5亿,在跨省流动人口中,九成以上为16岁及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具有较强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主流。材料二 2008年1月21日,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经过无记名投票,胡小燕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是我国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坦言自己“使命光荣,但责任重大”。她要带两个建议与会:一是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二是关注农民工就业环境问题。(1)下列省区中,属于跨省流动人口集中流入的省区的是(多

7、选) ( ) A.广东省B.上海市C.四川省D.河南省题解 在DIC发病中,早期凝血过程被激活,血液处于高凝阶段,形成大量微血栓。随着凝血过程的激活,凝血物质不断被消耗,同时继发性纤溶活性不断地增强,故在DIC晚期时血液又转为低凝状态,临床发生多器官明显出血。 E.浙江省F.安徽省 G.北京市D组织因子释放增多(2)试分析农民工对城市的积极影响。5蛇毒入血如何引起人体DIC的发生?一、A型题(2)6月30日,甲公司以8 000万元的拍卖价格取得一栋已达到预定可使刚状态的房屋,该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当地政府为鼓励甲公司在当地投资,于同日拨付甲公司2 000万元,作为对甲公司取得房屋的补偿

8、。(3)请为解决“民工潮”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借:其他业务收入 85A.系统说明书 B.评审报告C.开发合同 D.可行性报告【成果展示】从患儿的临床表现看患儿有可能发生了DIC,为了确诊,应进一步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进一步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DIC患者血小板计数通常低于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4秒),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1.5g/L。各小组展开讨论,选出小组代表并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16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诱发DIC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有关?【课堂总结】11、信息和数据的关系是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并用知识框图总结。【检测反馈】读“我国某年

9、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回答12题。1.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考虑,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率最高的城市是( )A. B. C. D.2.城市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内陆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3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 )(多选)A.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C.环境质量的改善 D.环境难民

10、的影响(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_。参考答案第1课时【自主学习】国际或本国 国际 国内 集团性、大批 欧洲 发展中 发达 定居 欧 拉丁美 西亚、北非 农业经济 自然灾害 户籍管理 有计划、有组织 改革开放 增大 【合作探究】活动一: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时间特点举例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7000多万欧洲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二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因为西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

11、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活动二:(1)时间影响因素特点流向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国家有组织、有计划从东部城市派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农民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自发迁移,流量增大内地沿海;山区平原;农村城市;贫困地区发达地区;出现大规模“民工流动”(2)不相同。对人口迁出地来说,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减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等。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等。对人口迁入地来说,好的影响有

12、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等,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等。【检测反馈】1B 2C 3A第2课时【自主学习】社会经济环境 生活或职业需求 经济因素 决定性【合作探究】活动一:(1)南北战争 西 工业化和城市化 乡村 城市 农业危机 新资源 新兴工业 东北 南 西 老工业区和城市(2)经济因素。活动二:(1)ABEG(2)进城农民大多数从事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弥补了脏、苦、累岗位劳动力的欠缺,活跃了城市的第三产业,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合理、有序地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大中城市或国外打工;【检测反馈】1B 2D 3(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2)国内人口迁移 (3)ABC(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