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2065421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3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所谓“百家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所谓“争鸣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等万事

2、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社会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百家家争争鸣鸣出出现现的的原原因:因:经济、政治、文化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政治: 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文化: 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的思想家。儒 家孟子孟子生卒年:(约前372前289)国籍: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履历: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游说诸侯,但没有机会,最后退居讲学。成就: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1 1、核心思想:仁政学说、核心思想:仁政学说2

3、 2、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贵君轻“3 3、人性论:人性本善、人性论:人性本善4 4、义利观:、义利观:先义后利先义后利孟子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小故事:朱元璋曾经一边读孟子,一边看到不称心处就骂:“这老头要如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根据朱元璋的标准,认为应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注明,结果共删去孟子全书85处,剩下170余节,编成孟子节文,于洪武五年(1372)颁发各级学校,作为钦定的教材。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荀子生卒年:( 前313年?前238年)国

4、籍:赵国人。履历:曾在稷下学宫讲学,晚年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成就: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思想主张1 1、在自然观方面在自然观方面:“天行有常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2 2、在人性问题上:在人性问题上:“性恶论性恶论”可教育可教育 思考:孟子的人性论?思考:孟子的人性论?3 3、在政治思想上:在政治思想上:礼法并施礼法并施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吉,应之以乱则凶。 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常规,不会因为尧统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常规,不会因为尧统治天下就存在

5、,也不会因为桀统治天下就消亡。用治天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统治天下就消亡。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糟。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 ,地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 ,君子不会因君子不

6、会因为小人喧哗不休就停止他的品行修养为小人喧哗不休就停止他的品行修养. . 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一致。在很长的时期里,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荀子的思想为何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他与孔孟的思想有何区别?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代表代表政治主张政治主张人性论人性论其他主张其他主张孔子孔子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性相近性相近习相远习相远“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孟子孟子“仁政仁政”学说学说人性本善人性本善“民贵君轻民贵君轻”义利观义利观荀子荀子礼法并施礼法并施人性本恶人性本恶 “民贵君

7、轻民贵君轻”义利观义利观墨墨子子生卒年:(约前生卒年:(约前468468前前376376)国籍:鲁国人。国籍:鲁国人。履历:墨子精于工技,他一生履历:墨子精于工技,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上说下教”,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期奔走于各诸侯国。成就: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成就: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家 1、“兼爱兼爱”、“非攻非攻”(政治思想)(政治思想) 2、“尚力尚力”、“节用节用”、“节葬节葬”墨子的思想主张止楚攻宋:止楚攻宋: 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约29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

8、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墨子对楚王说:“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鲁班组织了九次进攻,结果九次被墨子击破。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鲁班认输后故意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如道你如何赢我,我也不说。” 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是什么?”墨子义正辞严他说:

9、“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易中天认为,墨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双赢观念,“我去年在北京和龙永图对话,他问现代社会提倡的双赢在传统文化中有没有,我说有,在墨子那儿。墨子说,你爱别人,别人就爱你,你害别人,别人就害你。你为什么要做害人的事?你害人的结果是别人也害你,是双输。你为什么不去做对别人有利的事情?你这么做,别人也会对你有利,这就是双赢。”易中天认为,墨子的思想宝贵在于他谈到了利。“这一点

10、我一直认为是墨家比儒家高明和深刻的地方。儒家喜欢抽象的谈道德,要把道德和功利截然地对立起来,讲利的就不能讲义,讲义的地方就不能讲利。而墨子留给我们的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维护别人的利益,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我们也要保障别人的幸福。” 为什么墨子的思想能在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而在战国以后却遭受冷落呢? 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兼爱兼爱”还是还是“仁爱仁爱”?“民权民权”还是还是“君权君权”?儒家儒家墨家墨家道家宋国人。履历:曾做过宋国漆园吏的小官。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 。成就: 。 庄庄子子庄子成语故事v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v 成者英雄败者贼 v 东

11、施效颦 v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v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v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庄子的思想主张 一、世界观“齐物” 二、人生观“逍遥” 三、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在庄子看来,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妻死这件事上能够如所以他在妻死这件事上能够如此洒脱。此洒脱。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惠子认为不应该,庄子说:我的盆而歌。惠子认为不应该,庄子说:我的妻子,推察起来,开始并没有生命。不但妻子,推察起来,开始并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

12、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形体产生的气候征兆。在浑沌混而且没有形体产生的气候征兆。在浑沌混杂之中,逐渐酿成了产生形体的气候征兆,杂之中,逐渐酿成了产生形体的气候征兆,进而具有了形体,进而具有了生命,进而进而具有了形体,进而具有了生命,进而又有了现在的死亡。生生死死,如同春夏又有了现在的死亡。生生死死,如同春夏秋冬的交替运行。秋冬的交替运行。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先前往到那里表达心意,他们对庄子说:“楚威王愿意把国内的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大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

13、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宁愿像神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庄子在思想史上有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学、美学方面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为有为” vs “无为无为”?儒家儒家道家道家 韩非子韩非子 秦王嬴政是他的忠实秦王嬴政是他的忠实“粉条粉条”曾说,若能见到曾说,若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恨。法 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革新。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个君主

14、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知识注解韩非所说的“法”(基本),是指官府制定的法律,它好比马的笼头,是起规范作用的;韩非说的“术”(工具), 是指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它好比是人驾驭马的方法,也就是权术;韩非所谓的“势”(权威),其实质是指国家政权来说的,君主要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它好比马鞭,是具有惩罚作用的权威。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

15、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 样的政治观点?1、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2、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韩非的思想影响韩非的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的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德治” vs “法治法治”?儒家儒家法家法家兵 家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如兵贵神速、出其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如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等;不意、攻其无备等;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俄、意、西,先后被译为英、法、

16、德、日、俄、意、西班牙等十多种语言文本,被公认为班牙等十多种语言文本,被公认为“兵学圣典兵学圣典”、“世界世界兵经之最兵经之最”。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商战和人。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商战和人际关系处理上有重要借鉴意义。际关系处理上有重要借鉴意义。孙子兵法孙子兵法 孙武撰,孙武,春秋齐国人。孙武撰,孙武,春秋齐国人。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著名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的一部兵书。日本人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美国人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在美国孙子兵法成为美国军校学员必修课。从20世纪70年代末西点军校

17、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必修书开始,孙子兵法在美国军事院校以及一些著名的大学中渐成普及之势。目前,美国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大学,特别是军事院校,均将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和必修课。美国国防大学还将孙子兵法列为将官主修战略学的第一课,位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之前。孙子兵法的地位及影响孙膑,生卒年月不详,齐国人,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他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后遭同学庞涓嫉妒,被其设计诱骗至魏国,然后捏造罪名,诬陷孙膑,并施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孙膑也因此得名,真名失传。著作,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孙膑军事思想一、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二、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三、灵活利用战略战术。中国古

18、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儒家:儒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无为)法家:法家: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舍生而取义者也而取义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