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图像压缩

上传人:dg****3 文档编号:81903455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五、图像压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五、图像压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五、图像压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五、图像压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图像压缩(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理工大学实验报告班级软件15-1班学号24 XX周奎良同组实验者实验名称实验五图像压缩日期 2021年 11月20日一、 实验目的1 理解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概念;2 理解图像压缩的主要原那么和目的;3 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方式。4 利用MATLAB程序进展图像压缩。二、 实验环境1计算机;2 MATLAB、Photoshop等程序;3移动式存储器软盘、U盘等。4记录用的笔、纸。三、 实验内容1.图像压缩原理图像压缩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增加传输速度。图像压缩的理想标准是信息丧失最少,压缩比例最大。不损失图像质量的压缩称为无损压缩,无损压缩不可能到达很高的压缩比;损失图像质量

2、的压缩称为有损压缩,高的压缩比是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的。压缩的实现方法是对图像重新进展编码,希望用更少的数据表示图像。信息的冗余量有许多种,如空间冗余,时间冗余,构造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等,数据压缩实质上是减少这些冗余量。高效编码的主要方法是尽可能去除图像中的冗余成分,从而以最小的码元包含最大的图像信息。编码压缩方法有许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信息论角度出发可分为两大类。1冗余度压缩方法,也称无损压缩、信息保持编码或熵编码。具体说就是解码图像和压缩编码前的图像严格一样,没有失真,从数学上讲是一种可逆运算。2信息量压缩方法,也称有损压缩、失真度编码或烟压缩编码。也就是说解码

3、图像和原始图像是有差异的,允许有一定的失真。应用在多媒体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从压缩编码算法原理上可以分为以下3类:1无损压缩编码种类哈夫曼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行程RLE编码等。2有损压缩编码种类预测编码,DPCM,运动补偿;频率域方法:正交变换编码(如DCT),子带编码;空间域方法:统计分块编码;模型方法:分形编码,模型基编码;基于重要性:滤波,子采样,比特分配,向量量化;3混合编码。有IG,H261,JPEG,MPEG等技术标准。本实验主要利用MATLAB程序进展离散余弦变换DCT压缩和行程编码Run Length Encoding, RLE。1) 离散余弦变换(DCT)图像压缩

4、原理离散余弦变换DCT在图像压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是JPEG、MPEG等数据压缩标准的重要数学根底。和一样图像质量的其他常用文件格式(如GIF(可交换的图像文件格式),TIFF(标签图像文件格式),PCX(图形文件格式)相比,JPEG是目前静态图像中压缩比最高的。JPEG比其他几种压缩比要高得多,而图像质量都差不多(JPEG处理的图像只有真彩图和灰度图)。正是由于其高压缩比,使得JPEG被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和网络程序中。JPEG有几种模式,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DCT变换的顺序型模式,又称为根本系统(Baseline)。 用DCT压缩图像的过程为: (1)首先将输入图像分解为88或1616的块,

5、然后对每个子块进展二维DCT变换。 (2)将变换后得到的量化的DCT系数进展编码和传送,形成压缩后的图像格式。用DCT解压的过程为: (1)对每个88或1616块进展二维DCT反变换。 (2)将反变换的矩阵的块合成一个单一的图像。 余弦变换具有把高度相关数据能量集中的趋势,DCT变换后矩阵的能量集中在矩阵的左上角,右下的大多数的DCT系数值非常接近于0。对于通常的图像来说,舍弃这些接近于0的DCT的系数值,并不会对重构图像的画面质量带来显著的下降。所以,利用DCT变换进展图像压缩可以节约大量的存储空间。压缩应该在最合理地近似原图像的情况下使用最少的系数。使用系数的多少也决定了压缩比的大小。在压

6、缩过程的第2步中,可以合理地舍弃一些系数,从而得到压缩的目的。在压缩过程的第2步,还可以采用RLE和Huffman编码来进一步压缩。2)行程编码RLE原理:例如如下这幅 的二值图像,如果采用行程编码可以按如下格式保存其中10和8表示图像的宽和高。在这个小例子中行程编码并没有起到压缩图像的作用。这是由于这个图的尺寸过小,当图像尺寸较大时行程编码还是不错的无损压缩方法。对于灰度图像和二值图像,用行程编码般都有很高的压缩率。行程编码方法实现起来很容易,对于具有长重复值的串的压缩编码很有效,例如:对于有大面积的阴影或颜色一样的图像,使用这种方法压缩效果很好。很多位图文件格式都采用行程编码,如TIFF,

7、PCX,GEM,BMP等。3.2实验步骤1. 翻开计算机,启动MATLAB程序;2. 调入一幅BMP格式的数字图像,然后完成下面的实验;3. 使用DCT变换完成对该图像的压缩;4. 阅读下面的代码,分析该代码所实现的功能。I=imread(lenna.bmp); %读入原图像;I = rgb2gray(I);I=im2double(I); %将原图像转为双精度数据类型;T=dctmtx(8); %产生二维DCT变换矩阵B=blkproc(I,8 8,P1*x*P2,T,T); %计算二维DCT,矩阵T及其转置T是DCT函数P1*x*P2的参数mask= 1 1 1 1 0 0 0 0 1 1

8、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二值掩膜,用来压缩DCT系数,只留下DCT系数中左上角的10个B2=blkproc(B,8 8,P1.*x,mask); %只保存DCT变换的10个系数I2= blkproc(B2,8,8,P1*x*P2,T,T); %逆DCT,重构图像subplot(1,2,1);imshow(I);title(原图像); %显示原图像subplot(1,2,2);imshow(I2);ti

9、tle(压缩图像);%显示压缩后的图像。比照原始图像和压缩后的图像,虽然舍弃了85%的DCT系数,但图像仍然清晰当然有一些质量损失5. 根据行程RLE编码的原理,对一幅灰度图像进展行程编码压缩处理,并输出图像的压缩比。6. 记录和整理实验报告提示:3. 先将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rgb2gray,然后使用dct2 离散余弦变换;idct2 反离散余弦变换实现。3.3提交实验的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四、心得体会这次实验是一个体验性的实验,主要就是体验各种图像和视频压缩算法的效果,趣味性比较强。同时也加深了我对这些压缩算法的理解与体会。1参考代码:I=imread(F:program fileswor

10、klenna.bmp); %读入原图像;I1 = rgb2gray(I);I=im2double(I1); %将原图像转为双精度数据类型;T=dctmtx(8); %产生二维DCT变换矩阵B=blkproc(I,8 8,P1*x*P2,T,T); %计算二维DCT,矩阵T及其转置T是DCT函数P1*x*P2的参数mask= 1 1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二值掩膜,用来

11、压缩DCT系数,只留下DCT系数中左上角的10个B2=blkproc(B,8 8,P1.*x,mask); %只保存DCT变换的10个系数I2= blkproc(B2,8,8,P1*x*P2,T,T); %逆DCT,重构图像subplot(2,2,1);imshow(I);title(原图像); %显示原图像subplot(2,2,2);imshow(I2);title(压缩图像);%显示压缩后的图像。比照原始图像和压缩后的图像,虽然舍弃了85%的DCT系数,但图像仍然清晰当然有一些质量损失x1 = im2bw(I1, 0.7 );subplot(2,2,3);imshow(x1);a b=s

12、ize(x1);J=a b;value=x1(1,1); num=0;for i=1:afor j=1:bif x1(i,j)=value num=num+1;else J=J num value; num=1; value=x1(i,j);endendendJ=J num value ; disp(原图像)whos(x1);disp(压缩图像)whos(J);disp(图像压缩比)disp(a*b/length(J)t2=J(2);K(1:t2)=0;i1=1;j1=1;for i=3:2:length(J) c1=J(i); c2=J(i+1);for j=1:c1 K(i1,j1)=c2; j1=j1+1;if j1t2 i1=i1+1; j1=1;endendend subplot(2,2,4); imshow(K); title(a*b/length(J);. 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