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上传人:ly****51 文档编号:81899924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卷扬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卷扬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卷扬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卷扬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扬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卷扬机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规格型号外层钢丝绳静X力 (KN)容绳量 (m)钢丝绳传动比电动机参考重量(kN)外形尺寸 (mm)外层速度 (m/s)绳径(mm)型号功率 (kW)转速(r/min) JD-25254001.462042.24YBJ-4040148028.15179426201615绞车,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卷扬机,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 本次设计旨在以单卷筒行星齿轮传动调度绞车为依托,采用新的设计方法三维实体设计来完成产品的设计。三维实体设计实体造型是近年来开展

2、起来的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拟有许多优越性。长期以来,传统的设计方法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不得不放弃用直观感强的立体图来表达产品,而是遵循着一种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的方式进展设计:三维构思-平面图形-三维产品,不仅使原本直观的立体抽象化了,而且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为在这样一个抽象思维和想象的环境中,既不符合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规律,又不利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而三维实体设计实体造型弥补了传统设计法的这种缺陷,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架起一座桥梁,让我们在三维空间中直接认知和感知三维实体,更加充分地开展和提高了设计师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先进产品的开发提

3、供了广阔而优越的设计平台。本设计是应用以参数化为根底的CAD/CAE/CAM集成软件Pro/ENGINEER进展三维实体造型,来完成产品的零件、部件设计和整机的装配。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大大减少了设计师的工作量,从而加速了机械设计的过程。另外,还可以对产品进展优化,使其构造更加合理,性能更加良好。第一章 方案评述绞车有手动、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几类。手动绞车的手柄回转的传动机构上装有停顿器棘轮和棘爪,可使重物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装配或提升重物的手动绞车还应设置平安手柄和制动器。手动绞车一般用在起重量小、设施条件较差或无电源的地方。内燃机驱动的绞车,在卷筒与内燃机之间装有离合器。当离合器和卷筒轴上的制动

4、器松开后,卷筒上的绳索处于无载状态 ,此时绳索一端可从卷筒上自由地拽出,以缩短再次提拉物件时的挂绳时间。内燃机须在无载情况下启动,离合器能将卷筒与内燃机脱开,待启动正常后再使离合器接合而驱动卷筒。内燃机驱动的绞车常用于户外需要经常移动的作业,或缺乏电源的场所。电动调度绞车广泛用于工作繁重和需牵引力较大的场所。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可选用防爆型或非防爆型电动机为动力源。单卷筒电动绞车的电动机经减速器带动卷筒,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之间装有制动器。为适应提升、牵引 、回转等作业的需要,还有双卷筒和多卷筒装置的绞车。根据传动形式的不同,绞车可分为苏式多级内齿行星齿轮传动调度绞车、摆线针轮传动调度绞车、蜗轮

5、-蜗杆传动回柱绞车和少差齿回柱和调度绞车等。对于单滚筒行星齿轮传动调度绞车,其具有本钱低,效率较高,重量轻,构造简单,易于维修和保养等优点。本次设计的绞车用于矿井中井底车场、中间巷道、采区运输巷及掘进头等场合调度矿车,或用于矿山地面、冶金矿物或建筑工地的地面调度和搬运工作。根据实际工作要求,采用行星齿轮传动,传动简图如下:第二章 计算参数确实定第一节 电动机的选择一、类型的选择该绞车用于矿井中井底车场、中间巷道、采取运输巷及掘进头等场合调度矿车,矿井中含有沼气与煤尘等爆炸性气体,相对湿度在97%以内,周围介质温度不超过35,须选用YB系列防爆电机。当用于矿山地面、冶金矿物或建筑工地的地面调度和

6、搬运工作,要求环境湿度在80%以下,周围介质温度不超过40,且空气中不得含有沼气等爆炸性及具有腐蚀作用的气体,可选用非防爆电机。二、容量选择 电机计算功率: ,其中起重量F=10KN,绳速v=26m/min=0.43m/s(按满载时算)。由电动机到滚筒的传动总效率为: 其中 、 、 分别为轴承、齿轮传动和滚筒的传动效率,由P3选 =0.91脂润滑,均按球轴承计算, =0.938级精度的一般齿轮传动,脂润滑, =0.96,那么 ,选额定功率 =15kW( 连续工作制)。三、确定电动机转速由3表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且由简图知其经过两对圆柱齿轮减速传动,再经行星轮传动在满载时,制动器A放松,B制动

7、,故总传动比的合理范围是:=26(26) (39)=27324滚筒轴的工作转速为粗取滚筒直径为250mm:n= r/min那么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 =(27324) 32.8=88510627r/min由容量和电机转速,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价格等,根据7选定电动机为YB系列,方案比拟见表-1:表-1型号 额定功率(kW) 额定转速(r/min) 效率(%) 重量(kg)YB160M2-2 15 2930 88.2 149YB160L-4 15 1460 88.5 166YB180L-6 15 970 89.5 215经比拟,选电动机型号为YB160L-4,其主要外形和安

8、装尺寸见表-2: 表-2参数 A AB B C E H N P HD AD AC L尺寸 254 330 254 108 110 350 275 325 530 240 325 695第二节 传动比确实定和分配计算和说明 计算结果一、计算总传动比电动机满载转速 =1460r/min,总传动比: 二、分配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其中 、 、 分别为两对齿轮、行星轮的传动比。初步取 = =2.24,那么行星轮的传动比为: = =1460r/min=8.869第三节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一 、轴转速计算轴: = =1460r/min轴: r/min 轴: r/min滚筒:n= r/min二、功率计

9、算(一)各轴输入功率I轴: = 轴: 轴: 滚筒:P= (二)各轴输出功率轴: = 轴: 轴: 滚筒: = 三、转矩计算一各轴输入转矩电机输出转矩: Nm轴: = Nm轴: Nm 轴: Nm滚筒:T= Nm(二)各轴输出转矩轴: = Nm轴: Nm 轴: Nm滚筒: = Nm=1460r/minr/minr/minn=32.80 r/min=13.65kW P=8.274kW= = Nm= Nm Nm NmT=2646.72 Nm= Nm Nm Nm = Nm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见表-3。表-3轴号 功率(kW) 转矩(Nm) 转速(r/min) 传动比i 效率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动

10、机 15 98.12 1460 1 1=0.91轴 13.65 12.42 89.29 81.25 1460 2.24 1=0.912=0.93轴 11.55 10.51 186.01 169.27 651.79 2.24 1=0.912=0.93 轴 9.78 8.90 352.62 320.88 290.98 8.871 1=0.913=0.96滚筒 8.27 7.94 2646.72 2540.85 32.80 第三章 传动零件的设计第一节 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一、配齿及其校核(一)配齿 1行星轮传动比为:知该行星轮负载工作时,为NGW型行星齿轮传动,有2P198表10-4,修正配齿为:

11、=18, =60, =138二校核1.校核装配条件:有2表10-3,选行星轮数目K=3,那么:(为整数),满足条件。2.校核同心条件: 138-18=60= ,满足。3.校核邻接条件: 取标准值 ,满足条件。4.校核滚筒转速:实际传动比 滚筒实际转速 r/min滚筒转速的相对差值 0.6% ,平安系数S=1.25(较高可靠度),那么: 42.7441.00mm齿轮模数:m mm,取m=4mm中心轮a分度圆直径: 行星轮c分度圆直径: Ta Nmmkc1.6T1= Nmmd0.55ZH2.5u=3.33ZE189.8 1.046 1.046 m=4mm行星轮c齿宽: ,取 中心轮a齿宽: 二校核

12、计算1.按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式中 ,由1P215表12.9,使用情况系数 ,由1P216图12.9,动载荷系数 /b=1.251323/40=41.32N/mm100N/mm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 1P217表12.10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1P218表12.11,非对称布置,d0.55,b=40mm,8级精度b/h=40/(42.25)=4.44, (1P219图12.14)1.251.061.01.34=1.78= 1.251.061.01.17=1.55 ,平安.2.按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式中k= =1.55由1P229-230图12.21、12.22查的:2.9, 2.28, 1.52, 1

13、.742.92.281.521.74 ,由 1.046 , 1.046 得寿命系数 1, 0.89 1P38式3.2由5P339有 2.346HRC+605.6282.346(4854)605.628718.3732.3N/ 同上 711.2723N/ 平安系数S=1.60(较高可靠度,1P225表12.14) ,平安。1.046 , 1.046 10.89718.3732.3N/ 711.2723N/ 448.9457.5N/m =395.4402.2N/m三、内啮合齿轮传动的设计一确定材料及其相关参数选内齿轮齿宽 mm,选用ZG35,调质处理,硬度HB200250。二校核计算1.按接触疲劳

14、强度校核接触 ,k= ,由1P215表12.9,使用情况系数 1.25由1P216图12.9,动载荷系数 1.5圆周速度v=1.93m/su= , /b=1.251323/38=43.5N/mm ,平安系数S=1.25(较高可靠度),那么: ,平安2.按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式中k= =2.16由1P229-230图12.21、12.22查的:2.23, 2.14, 1.71, 1.77 ,由5P339有 0.5HBS+1750.5(200250)+175275300N/ 寿命系数 1,平安系数S=1.60(较高可靠度,1P225表12.14) ,平安1.25u= 1.01.01.34=1.15

15、2.51= 2.16335.3384N/ 1S=1.25k= =2.162.232.141.711.77 =172187.5N/m四、效率计算行星齿轮传动的啮合效率 式中转动机构的啮合损失系数,设转动机构的啮合效率为 0.95,那么: 1 10.950.05,| | 95.6,符合要求。0.950.0595.6行星齿轮传动参数表名称 单位 中心轮a 行星轮c 大内齿轮b中心距a mm 156模数m mm 4齿数z 18 60 138分度圆直径d mm 72 240 552齿顶圆直径da mm 80 248 544齿根圆直径df mm 62 230 562齿宽b mm 42 40 38第二节 连

16、轴齿轮3和小内齿轮4的传动设计一、设计计算一相关参数确实定由表-3知:输入功率 =10.51kW,主动轮转速 =651.79r/min,主动轮3传递的转矩 =169.27Nm=1.693 Nmm选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齿轮3用20CrMnTi,由1P211,渗碳淬火加低温回火,齿面硬度HRC56-62,齿轮4采用20Cr,HRC56-62。(参照5附表) 选齿宽系数d和齿轮精度查1P222表12.13,选d0.5硬齿面,非对称布置,直齿轮查1P207表12.6,选8级精度估计节点圆周速度 按齿轮3设计查1P206表12.3, 选m=3mm(传递动力的齿轮)那么分度圆直径 51mm114mm中心距

17、 82.5mm计算齿宽 25.5,取b=30mm, 圆周速度 二、校核计算一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使用系数 1P215表12.9动载系数 =1.11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1P218表12.11由5P336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 1P217表12.106639N重合度 =1.78重合度系数 弯曲最小平安系数 1P225,一般可靠度应力循环次数 弯曲寿命系数 尺寸系数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平安二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重合度系数 1P221式12.10弹性系数 1P221表12.12节点区域系数 1P222图12.16接触最小平安系数 1P225,一般可靠度接触寿命系数 允许一定点蚀接触疲劳极限 5P339许用接

18、触应力,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平安。d0.5=17=38u=2.235=1.502.932.371.511.66m=3mm51mm114mm82.5mmb=30mm6639N齿轮3和齿轮4的传动参数表名称 单位 小齿轮3 小内齿轮4中心距a mm 31.5模数m mm 3齿数z 17 38分度圆直径d mm 51 114齿顶圆直径da mm 57 108齿根圆直径df mm 43.5 121.5齿宽b mm 35 30第三节 主要传动轴的设计一、行星齿轮传动之中心齿轮轴的设计一受力分析轴传递转矩: Nm=3.35 Nmm齿轮分度圆直径:d=72mm齿轮上的圆周力: 齿轮上的径向力: 有三个行星轮,径

19、向力分布如图 取载荷不均匀系数 ,二轴的构造设计1.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轴受转矩作用,应满足 dc 轴的材料同齿轮,为20CrMnTi,b=1100N/m;S=850N/m(14P113表6-2)查1P314表16.2,选许用扭转切应力 =4052 N/m,系数c=10698d10698 =34.231.6 mm轴上有单个键槽,d 应增加3%,取d=34 mm取轴长l=100 mm。2.轴的弯矩计算把两滚动轴承简化为铰支,各尺寸如图轴只在垂直面受力,在水平面内不受力,作轴在垂直面的受力图及弯矩图。轴承A、B的支反力为 对A点取矩,M =0, 应力校正系数 ,扭转切应力按脉动循环变化,见P13

20、15表16.3从左端 从右端 B点弯矩 C点弯矩 三按弯矩校核轴的强度:1.应根据 来选择危险截面,由计算图可以看出,B截面危险。故对B截面进展校核:B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W=0.1 满足强度要求。2.疲劳强度平安系数校核应根据 和应力集中情况选择危险截面,可知B截面为危险截面,校核B截面。抗弯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系数 弯矩扭矩 弯曲应力, 按对称循环变化扭转应力 按脉动循环变化查1P329附录表1,插值得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 查1P331附录表5,有外表状态系数 查1P331附录表6,得尺寸系数 , 取寿命系数 查1P41表3.2 等效系数 平安系数查1P316,选S=1.50,SS,平安。 =

21、3.35 Nmmd=72mm=9806N=3569N=0.533=0.233=1071Nb=1100N/mS=850N/m =4052 N/mc=10698d=34 mml=100 mm=2039N=-968N=5.03 Nmm=2.12 NmmNmmNmmNmmNmmW=3.93 S=1.50二、行星齿轮轴的设计采用双臂分开式行星架,行星轮轴固定于臂中,属固定心轴,验算弯曲强度,构造取等直径轴,d=30mm,L=75mm。最大弯矩;危险剖面抗弯截面系数,材料选45钢, ,按脉动循环处理, ,平安。第四节 主要轴承的选择一、行星齿轮轴之轴承的选择1.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载荷R=2646N作用于轴

22、承上的当量动载荷 ,式中冲击载荷系数 =1.5中等冲击,X和Y为径向系数与轴向系数,由 0知X=1,Y=02.取轴承预期寿命:按五年计算3.行星轮轴承的相对转速: 4.选深沟球轴承,计算额定动载荷 =11087N选6306轴承,Cr=16630N,满足要求。 =1.5X=1Y=0C=11087NCr=16630N二、中心齿轮轴之轴承的选择1.该轴承受有连轴齿轮3和小内齿轮4传动产生的径向力,以及中心轮与行星轮传动产生的径向力,即2.作用在轴承上的当量动载荷其中 =1.5,X=1,Y=0,理由同上3.预期寿命: 4.轴承转速: 5.计算额定动载荷,选深沟球轴承 = N选6312轴承,Cr= N

23、,满足要求。P=11925NC= NCr= N第五节 主要键联接的选择一、行星齿轮架与滚筒间键联接的选择采用普通圆头平键,取 ,L=60mm为非标准件,采用双键。1.校核强度属于静联接,按挤压强度校核,由1P1257.1式可知校核公式为 式中:键联接所传递的转矩 键的工作长度 键的高度 ,配合直径 由1P126表7.1得许用挤压应力 静联接,铸铁,冲击载荷,强度满足要求。2.决定键与槽的配合,键槽外表粗糙度和键槽的对称度公差查4P51,按一般联接对待,键与轴28N9/h9,键与毂28Js9/h9。键槽外表粗糙度:工作外表,一般联接,取3.2键槽的对称度公差:一般联接,按7级精度决定对称度公差。

24、3.键槽的工作图 L=60mm二、中心轮a与内齿轮4的键联接的选择采用普通圆头平键,查4P51表4-1,由d=34mm,可知键的剖面尺寸为 ,参照轴长度l=100mm,取键长L=80mm符合4 P51表4-1长度系列键的标记为:键 1.校核强度属于静联接,校核挤压强度 其中:键联接所传递的转矩 键的工作长度 键的高度 ,配合直径 由1P126表7.1得许用挤压应力 静联接,钢,冲击载荷,强度满足要求。2.决定键与槽的配合,键槽外表粗糙度和键槽的对称度公差查4P51,按一般联接对待,键与轴10N9/h9,键与毂10Js9/h9。键槽外表粗糙度:工作外表,一般联接,取3.2,非工作外表取6.3均为

25、Ra值。键槽的对称度公差:一般联接,按7级精度决定对称度公差。3.键槽的工作图 L=80mm第六节 制动带的设计根据构造需要,采用凸缘式带制动。计算圆周力F 计算带的绕入端X力 和绕出端X力 式中:T制动转矩 摩擦系数,由16表29.13-48取 =0.45制动轮包角,取 D制动带直径,D=0.69m带宽b确实定 带宽b按许用单位压力p(其取值参考资料16,本计算取p=0.3N/ )决定,其取值应比轮宽B小510mm ,取b=75mm确定带厚 由1629-383表29.13-33,选 =6mm。=0.45D=0.69mb=75mm=6mm第四章 本产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第一节 技术参数表起重

26、量kN 10 电动机型号: YB160L-4;绳速:m/min 最小26 ;功率kW 15 最大 62 转速r/min 1460 平均 44 电压V 380/660减速比 44.5 整机质量kg ; 530;容绳量m 400 ;绳径mm 12.5 地脚孔直径mm 25卷筒直径mm 250 外形尺寸长宽高mm 1100766727卷筒宽度mm 310 第二节 相关说明一、装配说明、1.对于各轴承和定位零件,要将其装到规定的位置上;各轴承推荐热装在柴油中加热,温度在120-140之间。装前在结合面上涂以适量的机油,在各轴承内填入2/3容积的黄油,滚筒体内的小齿轮中,以及行星传动的大内齿轮中填入黄油

27、机体内的黄油均采用钙基润滑脂。2.行星传动的大内齿轮与滚筒之间应保证有0.5-1.5毫米的间隙,通过加工外表来保证;电机与滚筒端面之间的间隙为2毫米,可调整安装与其间的垫片来实现。3.电机和轴承支架中心高应保持一致,偏差不可大于0.1毫米。4.滚筒上的各固定螺钉和油堵,不得高出滚筒外外表。螺钉和地脚螺栓等紧固装置必须可靠。5.刹车带要平稳地与刹车毂接触;刹车带的松紧程度可由铰链螺栓来调整,要保证刹车把及杠杆系统动作灵活可靠。二、平安操作说明1.起重负荷不得超过1000公斤,而且不可运送人员。本绞车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绞车的性能,熟悉操作方法,才能单独操作。2.防爆电器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应符合有关平

28、安生产试行规程;非防爆电器设备也应符合有关电器设备的平安操作规程。3.工作前的考前须知:1检查钢丝绳接头是否结实,绳卡和轴承支架及电机地脚的连接螺栓固紧完好,车安装是否牢靠。2检查绞车部件制动性能是否良好,使用是否灵活,刹车把之顶丝、销轴的紧固,如果有折曲损伤或松动现象,应及时更换与紧固。3电器局部不得有漏电现象,电动机和开关盒应接地良好。4检查钢丝绳,不允许有结节、扭绕现象,如果在一个节距内断丝超过10%时,应以予更换。5清理行车轨道,并检查钢丝绳经过处有无障碍物,以防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6开场工作前应盘转滚筒一圈,然后刹紧滚筒,松开大内齿轮刹车带,启动电机试运行。4.操作考前须知:1开动滚

29、筒时,须将滚筒上的刹车带完全松开,而将大内齿轮上的刹车带刹紧。2在绞车作业过程中,如要使绞车暂时停顿运转,应将大内齿轮上的刹车带松开,而将滚筒上的刹车带刹紧;如果要微程调度负载物的位置时,只需交替提上或下压左、右刹车把,使滚筒时转时停即可。3如停车时间较长,应将电动机关闭;此时如果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为防止其坠滑,必须将滚筒上的刹车带牢牢刹紧,工作人员不得离开绞车。4当下放重物滚筒反转时,应松开大内齿轮上的刹车带并放松滚筒上的刹车带,滚筒在重物自重的驱动下正常反转;下放的速度可以借助刹车带对滚筒的半制动加以控制调整。假设电机为可逆型,在下放重物时,应先刹住滚筒,松开大内齿轮,使电机进入反转状态

30、,然后松开滚筒上的刹车带紧刹大内齿轮上的刹车带,滚筒将在电机驱动下反转。5滚筒在起动或停顿时,速度须逐渐增加或减少,不允许作急剧的开车、停车,以防损坏传动局部。6在电动机开动时,严禁两个刹车装置同时刹车,以防电机烧毁和主机内部受损,或其他意外事故。7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声响不正常,制动不灵,绞车的滚筒、刹车带及轴承等温度剧烈上升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车检查,及时排除。8钢丝绳在滚筒上要排列整齐,工作时不可全部放完,在滚筒上至少要保存三圈。 9预定任务完成后,应使刹车带置于松刹状态,切断电源,封闭开关;去除绞车上、电机上堆积的尘土;加工外表涂以保护油,以防锈蚀。三、维护与修理说明1.绞车应注意日常

31、维护保养工作,在使用1-2个月后,应把钢丝绳撤除,用油枪通过两油堵孔向滚筒体内挤入半千克左右黄油;拆下挡盘和大内齿轮联接的螺钉,并通过螺孔挤入一定数量的黄油。加油时,必须仔细去除油孔处的灰尘、污垢,勿使其随油进入绞车内部;注油完毕后将油堵拧紧。新绞车或大修理后更换了齿轮的绞车在运转三个月后,必须更换滚筒体内的润滑油,更换时应将零件清洗干净。绞车如果较长时间搁置不用,应通风防潮,其裸露局部应涂保护油,防止锈蚀。2.在检修时,发现绞车零件出现以下情况应予以更换:石棉带磨损厚度大于2毫米时,应更换相应的铆钉也应更换;因齿轮严重磨损而影响绞车正常运转时应予更换;发现轴承在弹道和滚珠上有金属剥落斑点时,

32、或因轴承磨损后在运转过程中发生不正常的噪音及使温升不正常时,应更换。主要零部件三维实体图参考文献1 邱宣怀.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1997年2 孙 恒, 陈作模.机械原理,第六版,:高等教育,2001年3 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高等教育,1990年4 X宗泽, 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高等教育,1999年5 杜白石.机械设计习题例题设计作业构造设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6 X龙根.机械系统设计,第二版,:机械工业,2002年7 机械设计手册新版5,:机械工业8 杜白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9 濮良贵.机械设计,第六版,:高等教育,1996年10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化学工业,2004年11 JD-11.4型调度绞车说明书,XX矿山设备制造厂,1995年12XX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机械制图,第四版,:高等教育,1993年13龚湘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第三版,:高等教育,1989年14李德玉.机械工程材料学,第二版,:中国农业,1997年15曾志新, 吕 明.机械制造技术根底,XX:XX理工大学,2001年16 机械设计手册4,:机械工业,1991年17X 品,X丽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根底,第二版,XX:XX工业大学,2001年. 优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