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1876817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7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中医学中医学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zhuny)使用第一页,共四十九页。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第三章 藏象第一节 五脏王怀健毕节医学高等(godng)专科学校第二页,共四十九页。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目录目录(ml)第三章第三章 藏象藏象 第一节第一节 五脏五脏(wzng) 一、心一、心 二、肺二、肺 三、脾三、脾 四、肝四、肝 五、肾五、肾第三页,共四十九页。 4 4 学习(xux)目标v1.掌握藏象和藏象学说的含义,脏腑的分类。v2.掌握五脏各脏的生理功能。v3.熟悉五脏各脏的系统联系,藏象学说的特点。v 4.能运用五脏理

2、论解释人体的相关(xinggun)生理功能。v5.具备运用五脏的生理功能分析其相关病理变化的能力。第四页,共四十九页。 5 5 藏象概述(i sh)一、藏象的含义v “藏”是指藏于体内(t ni)的内脏,“象”是征象,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藏象即是指藏于体内(t ni)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藏象学说v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v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是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最核心部分。第五页,共四十九页。 6 6 藏象概述(i sh)三、脏腑v 内脏的总称,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

3、(lif)和奇恒之腑三类。此外,还包括脏腑与形体、官窍等外在结构的联系。分类组成形态特点功能特点五脏心、肺、脾、肝、肾实体性脏器化生和贮藏精气,以藏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空腔性脏器受盛和传化水谷,以泻为主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多中空似腑主藏精气似脏第六页,共四十九页。 7 7 概述(i sh)形体:v广义: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v狭义:筋、脉、肉、皮、骨,简称五体。官窍:v官:目、舌、口、鼻、耳,称为五官。v窍:头面部(min b)七个孔窍和前后二阴共称九窍。四、藏象学说的特点v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第七页,共四十九页。 8 8 第一节 五脏(wzng)v心、肺、

4、脾、肝、肾合称为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加上心包络(bo lu),又称六脏,但在藏象学说中习惯将其归属于心。第八页,共四十九页。 9 9 一、心v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两肺之间;心形尖圆,中有空窍,有心包卫护于外。由于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shngmng)活动的作用,故称之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第九页,共四十九页。 10 10 (一)心的生理功能1.主血脉 心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v主-主持、管理;血-血液,脉-脉管。v心气推动、调控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在 脉中运行。v生理: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脉象节律一致,和缓有力。v病理:心气不足,血液亏虚,

5、脉道不利-见面白无华(whu),脉细弱无力等症,甚则血脉瘀阻而见面色晦暗、唇舌青紫、心胸憋闷刺痛等症。必备条件:必备条件:心气充沛心气充沛(chngpi),脉道通利,脉道通利,血液充盈。血液充盈。第十页,共四十九页。 11 11 (一)心的生理功能2.主神志 (又称藏神或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v 生理: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睡眠安稳(nwn),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协调。v病理:病理: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神乱或昏迷,以及各脏腑功能失调等。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关系: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关系:神赖血养,血靠神

6、使。神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12 12 (二)心的系统(xtng)联系1.心合小肠 v 心与小肠以经脉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与脉相互配合,以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其华在面,指心的气血盛衰可显露于面部。v生理:面色红润有光泽。v病理:心血亏少-面色苍白无华(whu)。 心血瘀阻-面色青紫。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13 13 (二)心的系统(xtng)联系3.开窍于舌 舌司味觉和表达语言等功能,与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紧密相关,故心的病变容易从舌上反映出来。v病理:心血不足(bz)-舌体淡白瘦薄;心神失常-舌强

7、语謇。4.在志为喜 v生理:喜乐适度对心的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v病理:过度喜乐-气涣散,神志不宁,甚至累及五脏。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14 14 (二)心的系统(xtng)联系5.在液为汗 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主血脉(xumi)、主神志的功能密切相关。 “血汗同源”v 病理:汗出过多-津液大伤-耗伤心血。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15 15 附:心包络(bo lu)简称心包,是裹护在心脏外面(wimin)的包膜。v生理:保护心脏。v病理:代心受邪。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16 16 二、肺v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如(yur)宰辅,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相傅之官”

8、。肺有“华盖”“娇脏”之称。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17 17 (一)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xun f)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肺任何功能发挥的前提宣发,布散(向上向外)清肃,下降(向下向内)肺气宣发肃降1. 呼出体内浊气;2. 将脾转输来的部分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3. 宣发卫气于肌表,调节腠理的开阖,控制汗液的排泄。1. 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2. 将脾转输至肺的部分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并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及膀胱,形成尿液;3.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18 18 (一)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

9、肃降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yndng)。v生理: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v病理:宣发与肃降失调,就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19 19 (一)肺的生理功能2.主气、司呼吸(1)肺主呼吸之气v指肺具有主司呼吸运动的作用,即由肺吸清呼浊,进行气体交换,实质上是肺气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v生理:宣降协调-气道通畅,呼吸调匀。v病理(bngl):肺失宣降-胸闷,咳嗽,气喘。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20 20 (一)肺的生理功能2.主气、司呼吸(2)肺主一身之气指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v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

10、调畅的基本条件。v 病理:呼吸功能失常,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宗气不能生成,新陈代谢停止,人的生命(shngmng)活动也就终结。宗气的生成方面:清气+水谷精微(胸中)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 21 21 (一)肺的生理功能3.通调水道(主行水)肺通调水道,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tioji)的作用。病理:通调失常-水液运行障碍:小便不利、痰饮、水肿等。宣发宣发(xun f)肃降肃降至头面诸窍,外达皮毛(p mo)肌腠。向上:水汽呼出;向外:汗。下输脏腑。浊液经肾气化生成尿液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22 22

11、 (一)肺的生理功能4.朝百脉,主治节 v朝百脉,就是全身的血液,都经由血脉上奉,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吸清呼浊进行气体交换,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肺和血脉输送至全身。v治节,即治理调节,实际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治理调节呼吸运动(yndng); 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治理调节津液的代谢。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23 23 (二)肺的系统(xtng)联系1.肺合大肠 v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2.在体合皮,其华在毛v皮毛,包括皮肤、汗腺(hnxin)、毫毛等组织,主一身之表,是防御外邪的屏障。v肺气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以温养、

12、滋润皮毛。v病理:肺气不足-皮毛失养,卫表不固。3.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 鼻主要有通气、司嗅觉和辅助发音的功能,喉有通气和发音功能,均与肺气的宣降有关。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24 24 (二)肺的系统(xtng)联系v 生理:肺气宣畅-呼吸通利,嗅觉灵敏,声音能彰。v病理(bngl):外邪犯肺,多从鼻、喉而入,肺的病变也多见鼻喉之症。4.在志为悲(忧) 悲和忧为非良性刺激,悲从外来,忧自内生。 v病理:过度悲忧-消耗肺气:呼吸气短、倦怠乏力。v5.在液为涕 涕为肺气宣发的津液经鼻粘膜分泌而成,有润泽鼻窍的作用而不外流。 v 病理:肺寒-流清涕;肺热-涕黄浊;肺燥-鼻干。第二十四页,共四

13、十九页。 25 25 三、脾v脾位于中焦,腹腔上部,在膈之下。人出生(chshng)之后,生命活动的维持以及所需精气血津液的产生,均赖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26 26 (一)脾的生理功能1.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及津液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1)运化水谷指脾能够把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及运送到全身的作用。v 生理:脾气健运,气、血、津液化源充足,并转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运送至全身。v 病理:脾失健运-消化、吸收、输布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不足,则出

14、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jun di)、消瘦等症。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27 27 (一)脾的生理功能(2)运化水液(运化水湿)脾之运化,将吸收的津液及时地转输到全身(qun shn),并通过肺和肾的气化作用,将代谢后的水液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v 病理:脾失健运-水液停滞:痰、饮、水、湿等。运化水谷和水液是同时进行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离。2.主统血v 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防止其逸出脉外的功能,实际上是依赖气对血的固摄作用。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28 28 (一)脾的生理功能v病理:脾气虚衰,固摄减退(jintu)-出血(脾

15、不统血):便血、尿血、崩漏等。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脾气以升为健v 指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以上升为主,体现在两方面:v升清:指脾气上升,将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为气血,营养全身,实质上是对运化功能的进一步说明。v升举:指脾气上升能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v病理:脾气虚弱,不能升清-头目清窍失养: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升举无力-内脏下垂:子宫脱垂及久泻脱肛。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29 29 (二)脾的系统(xtng)联系1.脾合胃 v 脾与胃通过经络相互(xingh)属络,构成表里关系。2.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肌肉四肢赖脾化生精微充养而丰满健壮、强劲有力。v病理:脾失健运-肌肉瘦削,四肢软弱无

16、力,甚至痿弱不用。3.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食欲口味与脾之运化相关,口唇反映脾气盛衰。v生理:脾气健运,则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v病理:脾失健运-口味有异常的感觉,口唇淡白不泽。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30 30 (二)脾的系统(xtng)联系4.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相关。v病理:思虑太过-脾气郁结,运化失常: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等。5.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是唾液(tuy)中较清稀的部分,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依赖于脾的运化和统摄而化生和分泌。 v病理:化生不足-口干舌燥;脾不摄涎,则口涎自出。脾虚不摄涎-口涎自出。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 31 31 四、肝v

17、肝位于(wiy)腹腔,右胁内,下附有胆,其色紫赤,从解剖形态认识来看,与西医学是一致的。其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为“将军之官”。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32 32 (一)肝的生理功能1.主疏泄 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节情志、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维持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调理生殖功能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调畅气机肝对人体之气的疏通发泄,可促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调畅气机是肝疏泄的最基本功能。生理: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zngf)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也就正常协调。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33 33

18、 (一)肝的生理功能v病理(bngl):肝失疏泄:(2)调节情志v生理: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精神愉快,情志舒畅,既不抑郁也不亢奋。v 病理:肝失疏泄: 肝的疏泄失常与情志失常,往往互为因果。疏泄不及肝气郁结:胸胁、少腹、两乳等肝经循行部位的胀痛不适。疏泄太过肝气上逆: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等症。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稍受刺激,即抑郁难解。疏泄太过肝气上逆:心情易于急躁,稍有刺激,即易于发怒。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34 34 (一)肝的生理功能(3)促进消化吸收主要体现(txin)在两个方面:v病理:肝失疏泄,影响脾之升清和胃之降浊,称为“肝脾不调”和“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19、,胆汁排泄不畅;肝气上逆,胆汁上逆外溢。(4)维持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依赖于气的推动。v病理:疏泄不及,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水液输布障碍。 疏泄太过,肝气上逆-迫血上涌,可致呕血等。协助脾胃气机升降。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以助消化。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35 35 (一)肝的生理功能(5)调理生殖功能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行经,与肝的疏泄有密切关系,是肝疏泄与肾闭藏相互协调的作用。v 病理:肝失疏泄,则见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女子则见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甚或(shnhu)闭经等。2.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1)贮藏血液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女子经血

20、之源。制约肝阳,以维持肝的阴阳平衡。闭藏防止出血。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36 36 (一)肝的生理功能v病理:(2)调节血量v人在休息或睡眠时,机体的血液(xuy)需求量少,多余的血液(xuy)回流并藏于肝。v 劳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求量增加,肝就调动贮藏的血液,供机体活动的需要。肝主疏泄与肝主藏血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形体官窍失养: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肢体麻木,或屈伸不利等。经血不足:月经后期、经量减少甚或闭经等。不能制约肝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肝不藏血:出血。 藏血不足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37 37 (二)肝的系统(xtng)联系1.肝合胆 v 肝与胆通过

21、经络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gun x)。2.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联结关节、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爪,即指(趾)甲,“爪为筋之余”,均赖肝血濡养。v 病理:肝血不足-筋、爪失养,见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爪甲软薄、枯而色夭、变形脆裂。3.开窍于目 目的视觉依赖肝的疏泄和肝血的营养。v病理:肝血不足-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v肝经风热-目赤痒痛。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38 38 (二)肝的系统(xtng)联系4.在志为怒 怒是人体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一般而言,一定限度内的情绪发泄,对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有重要意义。v病理(bngl):大怒-肝气上逆,抑郁-肝气不舒。5.

22、在液为泪 泪由肝之阴血化生,具有濡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 v病理:肝之阴血不足-两目干涩,甚则视物不清;肝经湿热-目眵增多;肝经风热-迎风流泪等。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39 39 五、肾v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脏腑(zngf)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之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40 40 (一)肾的生理功能1.藏精指肾具有封藏和贮存精气的作用。v肾精能化气,合称肾中精气,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shngzh)及调节全身功能活动密切相关。v(1)促进生长发育与生殖v肾中精

23、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及生殖功能的成熟与衰退。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 藏于肾中。后天之精: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转输至各脏腑 成为脏腑之精,余者藏肾。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生养肾精标志肾精标志(biozh):齿、骨、发。:齿、骨、发。第四十页,共四十九页。 41 41 (一)肾的生理功能v 病理:肾中精气不足(2)调节全身功能活动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shngl)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化生肾阴、肾阳。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如五迟、五软;成人早衰,出现耳鸣耳聋,齿摇发脱;生殖功能低下,如不孕、不育等。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

24、织起着濡润、滋养(zyng)的作用。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42 42 (一)肾的生理功能2.主水肾主水液,是指肾中阳气的气化作用对人体津液代谢起着主持和调节的作用。v病理:肾阳不足,蒸腾气化无力,开合失调,造成全身水液代谢的异常(ychng),可出现尿少、尿闭、水肿或见小便清长、尿量明显增多等。促进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蒸腾气化,升清降浊,生成尿液。控制膀胱的开合,排出尿液,维持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肾阳肾阳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43 43 (一)肾的生理功能3.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保持呼吸深度,协助肺完

25、成呼吸的功能,实质上是肾封藏特性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v生理(shngl):肾中精气充沛,则摄纳有力,表现为呼吸均匀平稳、和调通畅而有深度。v 病理:肾中精气不足,摄纳无力,难以助肺维持吸气深度,就会出现呼吸浅表,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病理表现,称之为“肾不纳气”。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44 44 (二)肾的系统(xtng)联系1.肾合膀胱 v肾与膀胱通过经络相互(xingh)属络,构成表里关系。2.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v 病理:肾精不足肾精髓脊髓脑髓骨髓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海骨 “齿为骨之余”生养血生“发为血之余”小儿囟门迟闭,老年人骨质脆弱等。小儿齿迟,成人牙齿松动脱落。头发枯槁无泽,

26、早脱早白。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45 45 (二)肾的系统(xtng)联系3.开窍于耳及二阴 v 耳的听觉与肾精密切相关。若肾精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或耳鸣、耳聋。v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尿液的生成及排泄依赖肾的蒸腾气化及固摄;生殖功能与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粪便的排泄依赖于肾气的推动(tu dng)和固摄。v 病理:蒸腾气化及固摄失常,可见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等;肾精不足,可导致性器官发育不良和生殖功能减退;若肾气不足,则推动无力而致便秘,或固摄无力而致大便失禁,久泻滑脱。第四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46 46 (二)肾的系统(x

27、tng)联系4.在志为恐 恐以肾中精气为基础。v病理:过度恐惧-损伤肾中精气,肾气不固:二便失禁、遗精等。5.在液为唾 v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唾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帮助消化的作用。v病理: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中精气;肾阴不足-唾液分泌量减少(jinsho),口干舌燥;肾水泛溢,气不固摄-多唾或久唾。第四十六页,共四十九页。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第四十七页,共四十九页。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第四十八页,共四十九页。肺的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肺气的运动形式内容(nirng)总结中医学。心气推动、调控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在。指脾能够把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及运送到全身的作用。脾不摄涎,则口涎自出。疏泄不及肝气郁结:胸胁、少。疏泄太过肝气上逆:头目胀痛,。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疏泄太过肝气上逆:心情易于急躁(jzo)。病理: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中精气。肾阴不足-唾液分泌量减少,口干舌燥。肾水泛溢,气不固摄-多唾或久唾第四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