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历史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十三08090156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1794716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历史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十三08090156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历史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十三08090156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历史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十三08090156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历史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十三080901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历史招生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十三08090156(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十三)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反映了当时()A. 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 B. 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C. 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 D.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2.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2、。“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A. 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 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C. 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 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原3.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A.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 唐代雕版印

3、刷进入黄金时代C. 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 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4. 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A.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 D. 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5. 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A. 谋求义利兼顾 B. 追求商业利益C

4、. 开辟谋利途径 D. 关注时局政治6. 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A. 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7. 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年代田赋工商税(含盐税、厘金、关税等)数额(单位:元)百分比数额(单位:元)百分比184242 293 2827613 030 58

5、924188549 829 4234853 405 20152189051 999 6754466 323 10056190357 269 1943892 143 42262191174 076 07327202 723 65873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 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B.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C.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 D. 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8.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

6、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A. 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 B. 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C. 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 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9.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武汉会战后战争特征B. 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C. “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D. 材料反映相关情况主要出现在抗战

7、初期10.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 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1.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会议()A. 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 B.

8、 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 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12. 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 ()A. 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C. 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 D. 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13. 在雅典贵族政治时代,能够参加公民大会的,除贵族外,只有少数与贵族有关系的平民。通过改革,所有雅典公民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9、,拥有同等的表决权。当时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约为10 000人,贵族约为2 000人。关于此次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改革发生在克利斯提尼时期 B.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检察机关C. 贵族世袭特权被彻底的根除 D. 雅典居民拥有同等的表决权14. 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这场战争()A. 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B. 荷兰取得独立,成为了“海上马车夫”C. 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D. 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15. 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反联邦党人。他们认为,宪法

10、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联邦党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由此可以看出反联邦党人()A. 认为分权体制能够保证公民自由 B. 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C. 强调制宪的核心是确保政府权力 D. 希望继续维持邦联体制的现状16. 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

11、康德()A. 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B. 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C. 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 D. 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17.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B. 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D. 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18. 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认为:“加速流通,扩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

12、这里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价格,进一步扩大市场。这是我们的生产道路。”“扩大市场的容纳量,提高商品总量,加速工农业之间和工农业内部的流转是加快我们经济生产速度的主要方法”,它“将提供使生产力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余地”。此观点的核心是()A. 利用市场是发展经济的合理手段 B. 价格降低是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C. 加速流通是扩大市场的唯一措施 D. 扩大总量是加快生产的主要方法19. 学者在剖析二战后美国相关政策时,说:“欧洲所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复兴计划。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缩小国家间的差别,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只要美国援助是被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只要欧洲仍然是

13、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经济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此观点强调美国应该()A. 为遏制苏联平等对待欧洲盟友 B. 为实施“冷战”推行马歇尔计划C. 为复兴经济推行知识经济模式 D. 为控制欧洲设计复兴新途径20.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在描述西方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使得它只可能在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流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根基,因而它显得底气匮乏和先天孱弱,更为糟糕的是,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下列作品符合这一流派的是()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

14、3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要求分析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 关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学术界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宗曰:“(隋文帝)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吴兢贞观政要卷1材料二(嘉庆曰)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于一切纶音宣布,无非断自宸衷,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即朕勤政以来,办理庶务,悉尊皇考遗训而至用人行政,令出唯行,大权从无旁落。清梁章钜枢垣纪略材料三钱穆认

15、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与隋文帝相比,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处理政事的做法。(2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该特点反映了什么本质问

16、题?(2分)(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22.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致力科学传播,促进中国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雷颐取静集材料二泰西之强,不在军兵炮械之

17、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其开智学而穷物理也,穷物理而知化也。今穷物理之本,制电、制雨、制冰、制水、制火,皆可以人代天工,是操造化之权也。操造化之权者,宜其无于敌也。夫中国今日不变法日新不可,稍变而不尽变不可,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欲开农、工、商、矿之学,非令士人通物理不可。康有为日本书目志材料三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神,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

18、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何变化,直接目的是什么。(3分)(2) 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科技与变法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这种观点的原因。(4分)(3) 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5分)(4)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先进的中国人科学传播所起到的共同历史作用。(1分)23.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史,就是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当年走出大萧条靠的是罗斯福新

19、政,而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就是中国的白银危机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新政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材料二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国汇率的任意波动,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1943年9月至11月,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就战后货币体系问题进行会谈。由于英美两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相差悬殊,双方会谈的结果是采用“怀特计划”,吸收“凯恩斯计划”中的一些成分。李增刚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材料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各

20、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的货币使命终结。而当前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弹性化、多样化的汇率制度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量剧增,各国发展特色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发、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化的过程中,汇率制度的弹性化为其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基础前提。朱丰根、朱延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大萧条”的标志性事件,以及新政中“导致世界白银市场价格大涨”的措施。(3分)(2) 根据材料二,概

21、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体系是如何解决汇率问题的。(4分)(3) 根据材料三,指出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货币形态和汇率机制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5分)(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2分)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重要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

22、以绝诈妄。”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资治通鉴齐纪二材料二(太和)九年,(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即种植)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着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前北魏面临哪些主要问题。(3分)(2) 根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改革时解决土地问题

23、的相关规定,并指出其积极作用。(5分)(3) 从文明史的视角,指出孝文帝上述改革的历史价值。(2分)25. 【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勇于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规则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规则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规则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材料二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

24、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十七八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度是什么?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材料三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25、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2分)(2) 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5分)(3) 根据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3分)(十三)1. 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信息“工师校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可知为官营手工业,A项错误。材料固然有陈列祭器的内容,而祭器主要是由青铜铸造,但根据所学知识,官营手工业并非主要生产青铜祭器,B、D两项片面。由“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可知C项正确。2. C解析

26、:本题考查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阴阳五行说并非道家思想,A项错误。董仲舒和朱熹都认为因人欲泛滥而导致恶,可见B项错误。董仲舒认为人性中“仁”和“欲”为阴阳二气化合出的,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可见C项正确。材料皆未涉及三纲五常,D项错误。3. 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从材料看,金刚经为唐朝印刷品,而活字印刷术为北宋毕升所发明,A项错误。雕版印刷术在宋代进入黄金时期,B项错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之际,而金刚经印刷于唐朝末年,C项错误。由金刚经为雕版印刷,可见D项正确。4. 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

27、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表明A项错误。 “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仅是一些商人的价值理念,“学而优则仕”仍是当时主要的社会价值观,B、D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人重利,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并未改变,C项错误。5. 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由此可看出申报的创办既谋利,又重义,A项正确。6. 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据此选B项。7. D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28、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的税收政策。从表格内容看,自1885年起,工商税所占比例已经超过田赋所占比例,A、B两项错误。表格反映的是1842年至1911年中国赋税的内容,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C项错误。赋税是国家制定的政策,D项正确。8. D解析: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根据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新三民主义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这是对三民主义“平均地权”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非指在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平均分配土地,A、B两项错误。国民党从旧三民主义中的“

29、平均地权”起就已开始关注民生,C项错误。9. A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可判断该战场处于与正面战场对峙的敌占区内,这与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基本信息一致,A项正确,D项错误。治安战是指为维持治安而进行的战争,即在敌占区所进行的维持治安的战争,据此可判断B项错误。全民族抗战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中日之间主要战场是淞沪会战正在进行中,尚未形成真正的“治安区”,C项错误。10. 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注意“新的对外政策”的特点是“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意味着中国重视发展与周边邻近国家的关系,努力构建安

30、全和平的周边环境,B项正确。11. 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到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即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 ,但通过了共同纲领是1949年,故A项错误;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不符,故B项错误;1953年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1956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表明是1956年,1956年,中共八大会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

31、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D项正确。12. C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南通、连云港对外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开始于1984年,它对于对外贸易的主要作用应是在第一个百亿期间,A、B两项错误。浦东开放于1990年,其目的是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新飞跃,C项正确。中国是在2001年加入WTO的,D项错误。13. 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材料看,该次改革前,能够参加公民大会的主要是贵族,也包括少数与贵族有关系的平民,而改革后,所有雅典公民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可知此次改革为梭伦改革,A项错误,B项

32、正确。梭伦革命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C项错误。注意享有民主权利的是雅典公民,而非全体居民,D项错误。14. C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A项是新航路开辟而非战争的影响,应排除。荷兰争取独立的战争不同于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的斗争,B项错误。据上述分析的情况看,这场战争只能是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殖民霸权的战争,结果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C项正确。西班牙失掉的是海上霸权,其广大海外殖民地依然掌握在西班牙手中,D项错误。15. 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从材料看,反联邦党人对“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和“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能保证公民的自由”并不乐观,由此可看出反联邦党人对联邦

33、政府的权力保持高度警觉,B项正确,A、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反联邦党人担心的是政府权力是否会凌驾于公民权力之上,而不是反对联邦体制,D项错误。16. B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时期康德的观点。1871年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与材料中“康德宣称”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 “也惟有自己已启蒙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表明侧重点在于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材料中“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等于认为所有君主都具有理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

34、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只是条件之一,没有涉及推崇军国主义,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17. A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分别指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从材料“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可以看出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利于十月革命的开展,A项正确。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但在经济上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B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C项错误。列宁并没有参加二月革命,D项错误。18. A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加速流通,扩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这

35、里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价格,进一步扩大市场。这是我们的生产道路”说明利用市场发展经济是正确的途径,A项正确。降低价格并非加速流通、扩大市场的唯一内容,B项错误。扩大商品总量是加速流通的必要前提,C项错误。加快生产是扩大总量的主要方法,D项因果关系颠倒,D项错误。19. D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从材料看,美国希望在援助欧洲的同时,打破欧洲各国在市场上相互独立的状况,实现欧洲经济融为一体,可以看出美国不仅为欧洲经济复兴提出了方案,也反映了美国要插手欧洲事务和控制欧洲的野心,D项正确。虽然材料中明确表明要缩小国家间的差别,但并没有平等对待盟国的信息,同时没有材料涉及“冷战”,且A、B两项偏离了材料

36、主旨,A、B两项错误。知识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20. C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发展。从材料“极端唯美”“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可以判断该文学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A、B、C、D分别属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21. (1) 信任群臣;集体筹划。(2分)(2) 特点:君主高度集权。(1分)本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1分)(3) 论点方面(2分)论据方面(6分)论证方面(1分)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1分)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 隋唐时期的

37、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 隋唐时期施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3分)表述成文;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只列举制度,没有阐释不得分。王亚南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完全的专制政治。(1分)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2分) 清朝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1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官僚政治。第(1)题根据“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可看出唐太宗信任臣、集体筹划的做法。第(2)题对于特点,从材料“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可得出君主高度集权的结论。联系所学知识,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据此可得出结论。第(3)题就该问而言,首先应明确钱

38、穆和王亚南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注意知识点全面、有序,运用的史实要恰当,不要混乱,要做到史论结合。22. (1) 变化:从引进仿制军事技术到全面学习科技知识。(2分)目的:解决内忧外患。(1分)(2) 认识:要实行全面变法必须要学习西方科技。(1分)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国家走向强盛的成功经验。(3分)(3) 内涵:怀疑批判的精神;推崇理性实证精神;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3分)影响: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任答两点,2分)(4) 推动近代化。(1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先进中国人的科

39、学传播。第(1)题,对于变化,对“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进行归纳即可,而直接目的,教材有明确说明。第(2)题,“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反映了全面变法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而原因,则可根据材料“泰西之强,不在军兵炮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其开智学而穷物理也,穷物理而知化也。今穷物理之本,制电、制雨、制冰、制水、制火,皆可以人代天工,是操造化之权也。操造化之权者,宜其无于敌也”并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进行归纳。第(3)题,新文化运动的所倡导科学精神的内涵,列出材料内容即可。而其影响,实际上就是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教

40、材中有明确说明。第(4)题,近代中国人的科学传播所起到的作用,要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进行说明。23. (1) 事件:华尔街股市崩溃。(1分)措施: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2分)(2) 原因: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美国成为头号强国。(2分)解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汇率)。(2分)(3) 变化:货币形态上,从黄金货币化到黄金非货币化;(2分)汇率机制上,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2分)实质: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经济多极化)。(1分)(4)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问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2分)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第(1)题,标志性事件在教材中有

41、明确说明,而措施,实际上就是考查罗斯福新政在金融领域的措施。第(2)题,“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英美两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相差悬殊”可见原因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内容则说明了解决的措施。第(3)题,根据“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并联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关于货币(汇率)的规定,可看出货币形成经历了一个从黄金货币化到非货币化的变化过程。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并布雷顿森林体系关于固定汇率的规定,可看出汇率机制经历了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的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强大实力的基础上的,因此上述两个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第(4)题,国际金融

42、与国际货币状况具有很强的内存联系,因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一方面表明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加强。24. (1) 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3分)(2) 规定:受田数量男女有别;鼓励垦荒;按级别给官僚分配公田;允许人民有条件迁移。(3分,任答三点)作用: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2分)(3) 促进了北魏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2分)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第(1)题材料一中的问题,对材料“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进行归纳。第(2)题解决土地问题的规定,“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

43、,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即种植)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可见材料涉及分田、垦荒、迁徙、官田等方面,据此进行归纳。而“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反映改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稳定社会的作用。第(3)题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领域的内容,因此应该从经济文明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改革前的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25. (1) “归纳演绎”(实验)法;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分)

44、(2) 主题: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1分)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建。(2分)思想上,文艺复兴的深入;近代科学的兴起。(2分)(3) 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为工业革命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思想解放(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冲击了神创说)。(3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1)题,由“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可看出牛顿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创造了归纳演绎法(推理、实验)。另外,教材中也列举了牛顿的贡献。第(2)题,材料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因此材料二中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是“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而原因,应该注意到牛顿以前之前英国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领域的变动,即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掌握国家政权和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思想解放。第(3)题,科学的发展,其影响一般表现在经济、思想解放和科学自身的发展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回答即可。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