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5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第14讲基因的本质夯基提能作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1712825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5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第14讲基因的本质夯基提能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5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第14讲基因的本质夯基提能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5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第14讲基因的本质夯基提能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5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第14讲基因的本质夯基提能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5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第14讲基因的本质夯基提能作(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4讲基因的本质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1.(2016宁夏银川九中第四次模拟,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D.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2.(2013课标,5,6分)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的X光衍射实验A. B. C. D.3.(2

2、016浙江嘉兴二模,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核糖体,其形成与核仁有关B.遗传物质是RNA,只位于拟核区C.能产生可遗传变异,其来源只有基因突变D.与R型菌相比,S型菌不易受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4.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C.F组S型肺炎双球菌的产生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3、: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B.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C.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D.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考点二DNA的结构与复制6.下面对大肠杆菌DNA分子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2是核糖,属于五碳糖B.图中的碱基对3和4可能是G-C,也可能是A-TC.磷酸、五碳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D.1、2、3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糖核苷酸分子7.(2017辽宁沈阳二中期中,9)真核细胞某DNA分子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20%,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DNA一定是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上B.该D

4、NA的一条链中(C+G)(A+T)=32C.该DNA中每个脱氧核糖与一个磷酸基团相连D.由于DNA中碱基A与T配对,故细胞中的A与T的数量一定相等8.(2014上海单科,4,2分)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9.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C.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D.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10.用1

5、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B.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16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后共产生16个DNA分子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6江苏单科,1,2分)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

6、体的遗传物质2.(2016上海单科,28,2分)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用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58 B.78 C.82 D.883.(2016浙江选考,2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共有14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C.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可能的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若连续复制两次,则需180个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2014山东理综,5,5分

7、)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5.(2016课标全国,2,6分)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6.(2017河南郑州一中模考,14)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35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

8、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4100种B.该DNA分子在第4次复制时消耗5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DNA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7.(2016江苏徐州期中调研,17)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特异性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分子数目与只含31P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38.(2

9、016浙江嘉兴一中期中,25)5-Brd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菌,接种到含有A、G、C、T、5-Brd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增殖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A.2次 B.3次 C.4次 D.5次二、非选择题9.(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中一模,29)如图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图解(15),请据图探讨相关问题。(1)物质1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与RNA的基本单位相比,两者成分方面的差别是。(2)催化形成图2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有(供选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解

10、旋酶)。(3)图3和图4中的氢键用于连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4)RNA病毒相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图5和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10.(2016课标全国,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和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PP或dA-PPP)。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或“”)位上

11、。(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或“”)位上。(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1.A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没有DNA高,且不能自我复制。2.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

12、色体上”;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NA的X光衍射实验为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3.D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有核糖体,但没有核仁,A错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培养获得S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错误;与R型菌相比,S型菌有荚膜,有毒,不易受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所以S型菌容易导致机体患病,D正确。4.D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组加入了S菌的DNA,可以分离出

13、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而S型肺炎双球菌的出现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组经煮沸、D组和E组为R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项错误。5.A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A正确;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会导致实验失败,B错误;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分开,C错误;标记的元素不同,放射性部位不同,D错误。考点二DNA的结构与复制6.C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图中1、2、3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2是脱氧核糖,A、D错误;磷酸和五碳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正确;内侧的碱基通

14、过氢键形成碱基对,其中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由此可判断3、4只能为G-C碱基对,B错误。7.B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上,少量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错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结合题意可知:在该DNA分子中,A=T=20%,则C=G=(1-20%-20%)2=30%,而每条链中(C+G)、(A+T)分别为该DNA全部(C+G)、(A+T)的一半,故该DNA的一条链中(C+G)(A+T)=32,B正确;DNA分子中多数的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C错误;细胞中含有DNA和RNA,DNA中A=T,但RNA中AT,故细胞中A与T的数量不一定相等,

15、D错误。8.D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亲代DNA的两条链(白色)应在不同的子代DNA分子中,A、B错误;第一次复制合成的子链(灰色)应有2条,第二次复制合成的子链(黑色)应有4条,由此可判断C错误、D正确。9.A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所形成的4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另外2个DNA分子含有放射性,但分子中都是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一条链无放射性。故选A。10.ADNA进行的是半保留复制,又因所用培养基含14N,所以后代含14N的DNA分子占100%;1个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会得到16个D

16、NA分子,32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母链(含15N),位于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故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16;DNA分子中不相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C与A不配对,故该DNA中A有2001/2-60=40(个),而该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会得到16个DNA分子,相当于新合成15个DNA分子,故需要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540=600(个)。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D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项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仅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

17、NA是利用大肠杆菌中含32P的脱氧核苷酸标记的,该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D项正确。2.C每个脱氧核苷酸的三部分间需2个订书钉,每条链上的10个脱氧核苷酸间需9个订书钉,两条链间的6个AT和4个GC间各需12个订书钉,故构建该DNA片段共需订书钉数量为(210+9)2+12+12=82。3.C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说明每条链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链中A、T、G、C个数分别为20、40、60、80。依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该DNA分子中,C=G=140,A=T=60。故该DNA分子共有14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正确;该DNA分

18、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6060140140=3377,B正确;该DNA分子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小于4200种,C错误;若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2-1)60=180,D正确。4.C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若DNA分子双链中(A+T)/(C+G)的比值均为m,则每条链中(A+T)/(C+G)比值为m,由此可判断C正确、D错误;DNA分子中(A+C)/(T+G)=1,而每条链中的(A+C)/(T+G)不能确定,但两条链中(A+C)/(T+G)的比值互为倒数,故A、B错误。5.C因为该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DNA复制时需要解旋,所以若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该物

19、质,会导致细胞中DNA复制发生障碍,A正确;由于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因此,转录时需要DNA解旋,B正确;因为该物质使DNA复制不能完成,所以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错误;该物质能抑制DNA复制,因此,可抑制癌细胞增殖,D正确。6.B该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少于4100种,A错误;该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腺嘌呤有35个,则胸腺嘧啶有35个,胞嘧啶=鸟嘌呤=65个,所以与第3次复制相比,第4次复制后增加的DNA分子数是16-8=8,第4次复制时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865=520(个),B正确;DNA分子中多数的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C错误;D

20、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由“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错误。7.B由题可推知,该DNA分子中胞嘧啶占30%,则该DNA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10 00030%(23-1)=2.1104,B错误。8.B5-BrdU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C配对,DNA复制一次:TAA5-BrdU,复制第二次:A5-BrdU5-BrdUC,复制第三次5-BrdUCCG,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9.答案(1)DNA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DNA特有碱基为T,RNA为U(2)DNA聚合酶(3)G-C(4)DNA双螺旋结构较稳定,RNA单链较不稳定解析(1)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

21、,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含脱氧核糖,含氮碱基为A、T、C、G,核糖核苷酸含核糖,含氮碱基为A、U、C、G。(2)R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聚合为RNA,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形成DNA,促使磷酸二酯键形成,DNA解旋酶作用于DNA双链的碱基对间的氢键,促使氢键断裂,DNA解旋。(3)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表明其稳定性越高,氢键数目越多,则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A-T间氢键数为2,G-C间氢键数为3。(4)DNA为规则双螺旋结构,较为稳定,而RNA为单链结构,稳定性较差,较容易变异。10.答案(1)(2)(3)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

22、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解析(1)由题意知,该酶可催化ATP水解产生ADP,此过程中断裂的应是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从而使ATP中位上的磷酸基团脱离,此磷酸基团可在该酶的作用下转移到DNA末端上。(2)脱氧核苷酸中的磷酸应对应于dATP的位上的磷酸基团,若用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则dATP需脱去位和位上的磷酸基团形成脱氧核苷酸,所以参与DNA分子组成的脱氧核苷酸中只有位上的磷酸基团。(3)1个噬菌体含有1个双链DNA分子,用DNA分子被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即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在复制中保留下来,且分别进入不同的DNA分子中,所以理论上不管增殖多少代,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