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概论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1562623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印刷概论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印刷概论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印刷概论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印刷概论复习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概论复习资料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印刷概论复习总结 SS& (*_*) 第一章 印刷综论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载物上的工艺技术。按复制方式可分为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传统印刷:主要工艺流程,原稿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印刷要素:原稿,印版,承载物,印刷油墨,印刷机械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对象,是载有需要印刷复制的图文信息的实物或记录媒体。原稿的分类:按原稿的容分类,文字原稿、图像原稿 按载体的特性来分, 反射原稿 、透射原稿按色彩来分, 彩色原稿和黑白原稿按原稿的形式分, 硬件原稿和电子原稿印刷的分类:按照有无印版可以分为无印版或电子印版的数字印刷和采用印版的传统有版印刷,有印版印刷按版面图文部分与空

2、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的图文部分处于同一平面,且高于空白部分;主要用于书刊报纸印刷。1、印刷品的特点: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份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凸起的印纹边缘受压较重,因而有轻微的印痕凸起。 2、印刷特点:墨色较浓厚(墨层厚度约为7m)。可印刷于较粗糙的承印物。色调再现性一般。3、应用围:商标、包装装潢印刷、报纸印刷等。4、印刷原理: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原理: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非图文部分,因此,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给纸机构将纸输送到印刷

3、部件,在印刷压力作用下,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品的印刷。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原理:墨斗中的油墨,在柔性版印刷部件中的网纹辊的作用下,网纹辊网穴和网纹辊的表面都带上了印刷油墨。网纹辊表面的油墨在刮墨刀的作用下被刮去,这样,油墨只存在网纹辊的网穴中。网穴中的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转移到柔性印版上。最后,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平版印刷: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无明显高低之分。1、印刷品的特点:线条或网点的中心部分墨色较浓,边缘不够整齐,而且又没有堆起的现象。在印版上有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的部分都是平坦的,而在边缘部分因受到水的侵蚀,而显得不平坦。 2、印

4、刷特点:色调再现性好,印刷质量好。成本低。印刷幅面大。墨层厚度较薄(约为12m),颜色较浅。3、应用围:书刊、画报、宣传画、商标、挂历、地图等4、印刷原理:采用油水不相溶原理来完成印刷的。首先由印版部件的供水装置向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供水,从而保护了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不受油墨的侵湿。由印刷部件的供墨装置向印版供墨,由于印版的非图文部分受到水的保护,因此,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最后是将印版是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上,再利用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将橡皮布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一次印刷,平版印刷是一种间接的印刷方式。凹版印刷: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凹版印刷是常规印刷中唯一可用油墨层厚度表现

5、色调层次的印刷方法;1、印刷品的特点:线条上所印的油墨有堆起来,并带锯齿的产品,就是凹版印刷品,因为凹版的印墨大多堆存在较深的凹槽里,所以墨色比较浓厚。 2、印刷特点:墨色厚实(墨层厚度约为1215m)。色调再现性很好,印刷质量优异。印版的耐印率高(百万印) 。制版复杂,成本高。3、应用围: 精美印刷、包装装潢印刷、有价证券印刷等。4、凹版印刷胶印印刷原理:凹版印刷的原理是供墨装置将油墨供到凹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在刮墨刀的作用下,将凹版印版表面(印版的非图文部分)的油墨刮除干净。通过印刷压力的作用,凹版网穴(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 孔板印刷:又称为滤过印刷。印

6、版种类有誊写版、镂空版、丝网版。1、印刷品的特点:凡是印刷品上墨层有立体感的,如瓶罐、曲面与一般电路板印刷,多用孔版印刷、用放大镜观察图像中存在有规律的白线。 2、印刷特点:墨色很浓厚(墨层厚度约为几十几百m,甚至上千m )。承印物围非常广。各种材料、各种形状的承印物,且不限幅面。色调再现性较差;印刷速度慢;印版耐印率较低。3、应用围(主要有:成型物品表面印刷;标牌、大幅面广告、织物、包装装潢印刷;印刷线路板等等。)4、孔板印刷丝网印刷原理:丝网印刷的原理就是在刮板的作用下,丝网框中的丝印油墨从丝网的网孔中漏至到印刷承印物上,由于印版非图文部分的油墨由于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

7、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平印墨层厚度最薄,凸版次之,但两者只有几微米,凹版墨层可达1215微米,丝网最厚10100微米直接印刷: 印刷时与承印物直接接触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承印物上;间接印刷:印刷时印版与承印物并不直接诶接触,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通过中间载体转移到承印物上油墨的分类;按印刷方式分类:凸版印刷油墨:平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孔版印刷油墨:特种印刷油墨:按干燥机理分为:氧化结膜干燥油墨:渗透干燥油墨:挥发干燥油墨;UV干燥油墨:红外干燥油墨:印刷机的分类:按有无印版:传统印刷,数字印刷印刷机;按印刷幅面大小:八开,四开,对开,全印刷机按印刷色数:单色,多色印刷机按印刷面:单面,

8、双面印刷机;按印刷过程中施压方式:平压平型印刷机,圆压平型印刷机,圆压圆型印刷机1、发明印刷术的前提文字的形成;2、发明印刷的物质基础是笔墨纸的出现;3、发明印刷术技术条件是盖印与拓石;、拓印是提供了从阴文正写取得正字的复制技术、印章和拓石是雕版印刷的萌芽、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兴于宋、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写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雕版印刷缺点:地雕版印刷费时,出书周期长;保存占用空间大;在雕刻中如有错行错字无法修补而整版丢弃、印刷技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活字印刷是第二代印刷术,由雕版印刷发展到活字印刷是印刷术的第一次革命、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主要贡献:1,创建金属活字 2,脂肪型油墨的应

9、用;3,木质印刷机的设计与制造;4,规了字体的大小;、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使用是第三代印刷技术的标志第二章)文字信息处理也称为文字排版)现代位置信息处理技术从铅字排版开始,经历了照相排版到计算机排版技术)外文字字体常用有白正体,黑正体,白斜体,黑斜体,花体)文字大小:国际通用点数制,中用以号数制为主,点数制为辅的混合制。5)计算机排版系统非为输入设备计算机,输出设备6)文字信息输入方式:编码输入,自然输入排版方式:批处理方式,交互方式7)文字信息的处存方式分为:栅格存储方式、矢量储存,曲线储存方式;8)评价图像的质量时候,从颜色,层次,清晰度三个方面入手9)阶调层次的在线实质上是

10、密度的再现10)颜色的视觉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称为颜色的三属性。11)色光加特点:混合后色光亮度增大,等于色光亮度之和;混合后饱和度降低,低于原有色成分的饱和度。12)色料减色混合与色光加色混合区别:色料减色混合后反射或透射的光能脸减少,因此越混越暗。13)印刷复制的对象可以分为:划线和图像14)在平板印刷中,只要通过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令划线部分亲油,使划线和非划线部分产生差异;15)在凹版印刷中,我们可以改变凹陷的深度,墨层厚,亮调部分墨层浅,墨层薄。墨层厚度连续变可以体现原稿的浓淡层次;16)体现连续调图像的明暗层次的另一种方法是用网点覆盖率,通过加网来改变纸的注墨面积率,从而来体现

11、连续的阶调。17)调幅网点对图像阶调的传递:图像上明亮的部分,形成网点小,相对周围的空白区域大,单位面积累网点总面积小,油墨覆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少。给人明亮的感觉。18)图像清晰度的含义:一是指图像的分辨率的高低,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图像反映的细节也就越多,图像也就越清晰。二是指图像相邻细部的阶调层次的差别,图像相邻细部的阶调层次的差别越明显,则图像的清晰度越好。三是指图像网点边缘虚实程度。19)调幅网点:网点是以某固定点为中心,向外固定的距离周期性地增长;20)调频网点:网点是由尺寸固定的胞点组成,网点中心无固定的空间位置,胞点数目的多少由图象信息的灰度层次来控制。21)调幅网点特点

12、:加网线数,加网角度,网点形状,网点大小。22)调频加网技术:也叫随机加网,通过一定大小的网点出现密集程度来改变印刷品的着墨面积率,从而体现原稿图像的浓淡色调变化。23)四色印刷的原因:由于油墨、滤色片等材料不理想,往往需要另外加一个黑版来弥补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在暗调部分再现颜色的不足,黑版可以起到增强轮廓清晰度和增强暗调反差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印刷中多使用青、品红、黄河黑四色油墨来复制原稿彩色。调频网点技术特点:1) 不使用周围性网点结构,不产生龟纹,和玫瑰斑2) 支持多色印刷,提高了颜色复制能力3) 无需考虑网角系数可以用较低的分辨率,扫描图像,使图 像数据减少 4) 不规则分布,克服

13、了网点在50%中间调发生的阶调跳跃不足。课的更光洁的阶调5) 网点细微不依赖改变网点大小改变层次6) 套印精度对色彩和清晰度的影响更小彩色复制原理:颜色分解就是将组合的色彩进行分解,分别制成色料三原色分色版,颜色合成就是对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分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对应颜色的印刷版上,再在纸上逐次叠合,再现原稿的色彩拷贝机:是将拍摄的阳图或阴图底片与感光材料密封在一起,经过曝光之作出共晒版的原版设备。1)感光材料分为银盐感光材料和非银盐感光材料)电子分色制版工艺:电子分色机时采用光电扫描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从彩色的原稿直接制成各色分色底片的制版设备。4)电子分色机有扫描,处理,记忆三部分组成5)彩色

14、桌面出版系统与工艺分为输入,加工处理,输出三部分6)DTP的输出设备由激光照排机,栅个图像处理,组成7)激光照排机是利用激光,将光束聚焦成点,达到感光材料,经显影后成为黑白底片。8)技术与工艺:系统具有良好的制版性能,取消了软片的优点外还可以扩大围。9)直接制版机的分类:鼓式,外鼓式,平板式,曲面式8)印版的制作;柔性版的制作:基本工艺流程原稿电子分色或照相正阴图背曝光主曝光显影冲洗干燥后处理后曝光贴板曝光:显影:干燥: 去粘:后曝光: 显影机 ,用显影液冲洗,去除版面上未曝光的感光树脂晒版机 , 密附正向阴图底片,先进行背面曝光,再正面主曝光背面曝光建立版的浮雕的基础;加强支撑层和感光树脂的

15、粘着力。 正面主曝光建立印刷图像用温度在60C以下的热风干燥,排除印版在冲洗中吸入的溶剂,使印版 恢复到原来的厚度。去除印版表面的粘性。再对印版全面曝光,使聚合物充分交联,以提高版面强度提高耐印力平板制作:是靠空白部分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吸水后能排斥油墨,而印刷部分具有亲油性能,能排斥水而亲油墨,现代印刷大部分采用将印版上的突围先转印到橡皮布的滚筒上,再由橡皮布转印到承印物上的间接的印刷方法这种平板印刷的方法叫胶印版制版版的曝光机理P型PS版:见光部分分解,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接纳水; 未见光部分保持原状,形成印版的图文部分。P型PS版的曝光机理N型PS版:见光部分交联,形成印版的图文部分,接

16、纳油墨; 未见光部分,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N型PS版的曝光机理版的工艺流程曝光:印版发生光化学反应,软片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印版上显影:在印版上形成接纳油墨的图文部分和接纳水的空白部分水洗:将印版上残余的药水冲洗干净干燥:干燥印版表面的水份,以防感光胶脱落修版:去除印版表面的脏迹烤版:提高印版的耐印力上胶:保护印版空白部分的亲水能力预涂感光版简称版,是指于现在铝板上涂布了感光层然后销售给印刷厂使用的印版。版胶印是目前最主流的平印工艺。凹版制作:凹版主要分为腐蚀凹版和雕刻凹版两类打样:打样是通过一定的的方法由印前处理过的图文信息复制出各种校样的工艺过程打样作用:可以发现和校正印前图文处理和制作过程

17、中的错误,并改正;合同样章可以交有客户审核和签样,校对版面设计,文字色调复制质量,确认印制品的最终效果和质量;可以为后续印刷提供标准猜的样作为印刷的依据;打样与印刷的差别:)打样设备与印刷设备结构差别)两者印刷方式不同)两者使用的材料不同打样的标准化容:晒版参数标准化;印刷材料标准化;印刷环境标准化第三章印刷印刷机主要组成:输纸,输水,输墨,印刷,收纸几部分色序的安排:四色胶印印刷采用黑,青,品,黄:或者黑,品,青,黄,但胶印的印刷色序安排应综合考虑印刷机,油墨,纸与加工工艺要求;胶印印刷用橡皮布有普通橡皮布和气垫橡皮布两类第四章印后加工:在书籍封皮或其他印刷品上进行上光,覆膜,烫箔,压凸凹,模切或其他的装饰加工覆膜工艺分为预涂覆膜和即涂覆膜两种上光:透明光亮的层干后期保护与增加印刷品表面光泽作用模切压痕技术:具有如如圆弧等复杂的外形的印刷品上无法用普通切纸机裁切时使用模切平装:是书籍常用的一种装订形式。以纸质软封面为特征,平装工艺简单廉价,实用。国普遍采用平装方式有:骑马钉平装,铁丝订平装,锁线订,胶印订;精装:是一种精致的书脊装订方式,一般用于经典著作,精美画册,或工具书籍外观精美,牢固耐用;骑马钉使用的特点:工艺流程短,出书快,成本低,书页能平摊,阅读方便。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