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密卷2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81498247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密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密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密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密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密卷2(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密卷2注意:图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卷面总分:120分答题时间:240分钟试卷题量:120题练习次数:0次 单选题 (共91题,共91分)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 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主要修订内容之一就是评价工作分

2、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新导则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2.大气环境评价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 A.主要污染物 B.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 C.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 D.受大气污染影响人口情况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3.某三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海湾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 A.大潮期和中潮期 B.大潮期和小潮期 C.中潮期和小潮期 D.小潮期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4.不利气象条件系指熏烟状态以及

3、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 A.风频和稳定度 B.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 C.污染系数和混合高度 D.污染系数和稳定度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的考点就是不利气象条件的定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一级、二级评价项目的预测内容之一就是:“评价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出现频率。”不利气象条件的定义是需掌握的最基本内容。 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的一次最大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 A.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低

4、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C.低于或筹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D.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13942007),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一般分为()。 A.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 B.建设期、运行期、服务期满 C.建设期、运行前期、运行中后期 D.工程前期、建设期、服务期满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7.()是各个规划方案环境效益的基点,规划方案的取舍正是参照它的排序后决定的。 A.备选方案 B.推荐方案 C.替代方案 D.零方案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8.大气环境影

5、响评价工作划分为()。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2008-12-31发布,2009-04-01实施,修订后的导则,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然是三级。 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等级的划分,需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等。 A.1个 B.13个 C.3个以上 D.24个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0.下列关于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

6、测资料 B.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种类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照已有资料 C.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的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 D.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即可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选项B为旧导则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C也为旧导则的说法,新导则要求分别预测其不同阶段的噪声级。 11.对较为特殊的噪声源应同时测量声级的()。 A.声压和声级 B.声功率级和声压 C.频率特性和声级 D.频率特性和声功率级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2.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

7、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60,240 B.120,240 C.60,180 D.90,180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大气导则这次修订细化具体了监测点的布置位置。二级评价项目需布置6个点,其中4个点是在一周360、每隔90的4个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 13.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A.现状调查 B.水源防护区调查 C.建设项目初步工程分析 D.建设项目类别识别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4.进行地下水一级评

8、价的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是()。 A.50km2 B.50km2 C.20km2 D.20km2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5.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是指车流量()的道路两侧。 A.100辆/h B.100辆/d C.100辆/h D.100辆/d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6.下列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 A.矩阵法 B.类比分析法 C.实测法 D.物料平衡计算法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注意题面问的是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矩阵法属于环境影响识别所采用的方法。 17.某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区,项目建设前

9、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开展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一级或二级评价 D.三级评价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在考查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新旧导则的区别)。本项目位于1类区,应按二级评价开展工作;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A)3dB(A),应按三级评价开展工作,根据导则5.2.5“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选项B。 18.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

10、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和专业判断法等。 A.收集资料 B.类比调查法 C.矩阵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9.下列选项中()的常规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要求每天至少有18小时的采样时间。 A.NO2、CO和TSP B.SO2、NO2和CO C.NO2、CO和O3 D.SO2、NO2和O3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0.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A.不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B.不经处理的粪便 C.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

11、物 D.禽畜养殖废物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首先注意题目考的是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选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下列废物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除符合第6.3条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外的危险废物;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未经处理的粪便;禽畜养殖废物;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21.开发区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A.一维稳态模式 B.完全混合模式 C.简易(快速) D.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12、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2.某二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河口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 A.丰水期和平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和丰水期 D.平水期和枯水期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3.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88)适用于发生的()、冲击振动和()。 A.稳态振动,规则振动 B.稳态振动,不规则振动 C.不稳态振动,规则振动 D.不稳态振动、不规则振动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4.居民、文教区执行城市区域铅垂向Z振级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70dB,67d B.75dB,65dB C.75dB,72dB D.80dB,80

13、dB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5.某建设项目处于声环境功能区1类地区,项目建设后评价范围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6dB(A),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无法判定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6.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3年)内兴建并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的情况可以采用()进行单项评价。 A.极值指数法 B.标准指数法 C.自净利用指数法 D.内梅罗指数法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2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 A.一级、二级 B.一级、二级、三级 C.一级 D

14、.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好多人容易混淆为一级、二级、三级。 28.对于工业噪声,一般以()为评价量。 A.等效连续A声级 B.A声级 C.声功率级 D.A计权声功率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工业噪声属于稳态噪声。 29.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A.5d B.10dB C.15dB D.20dB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30.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

15、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A.生产车间边界 B.生产车间中心点 C.污染源中心点 D.污染源排放边界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3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要求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并分析现状监测数据的()。 A.合理性和代表性 B.可靠性和科学性 C.科学性和代表性 D.可靠性和代表性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3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中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影响分析。 A

16、.推荐方案 B.替代方案 C.零方案 D.比选方案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33.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根据污染源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确定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5.3.2.3.5规定:“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34.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

17、是事故对厂(场)界()的影响。 A.内环境 B.外环境 C.外经济 D.内经济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35.某项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20%,最远影响距离为5k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或三级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注意一级评价中Pmax80%和D10%5km的条件为“且”的关系,三级评价Pmax10%和D10%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或”的关系,题中没有给出污染源距离厂界的距离,Pmax又为20%(大于10%)。首先排除三级评价的判定,其次尽管满足D10%5km的条件,但并不满足Pmax80%的要求,

18、一级评价这两个条件是“且”的关系,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为二级。 3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 A.小于5km B.小于1km C.小于10km D.小于3km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新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评价范围确定中第二条规定: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37.下列关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对工业炉窑建设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类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B.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C.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

19、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D.在一类区内,可以新建各种工业炉窑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分别与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在一类区内,除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外,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3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20、.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39.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其水域规模属于()。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分为大、中、小河三个级别,划分节点为150m3/s,15m3/s。因此据本题所给条件水域可判断为中河。 4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目的()和影响程度。 A.影响

21、因子、影响方式 B.影响范围、影响方式 C.影响范围、影响途径 D.影响途径、影响方式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41.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要求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A.生产运行初期和中期 B.生产运行中期和后期 C.生产运行初期和后期 D.生产运行初期、中期和后期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4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2008年颁

22、布的声环境质量新标准扩大了标准适用区域,标准对于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确定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和年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mg/m3。 A.0.05和0.04 B.0.15和0.10 C.0.25和0.15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44.编制调查报告需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论证分析,针对()的各类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整改与补救措施,明确验收调查结论,编制验收调查报告文本。 A.尚未达到环境标准 B.尚未达到环境保护验收要求 C.尚未达到环境影响评价审

23、批文件要求 D.尚未达到初步设计文件提出的要求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45.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下,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布置在(),靠近声源测量点密度应()距离声源源点远的测点密度。 A.整个评价范围高于 B.声源周围高于 C.整个评价范围低于 D.声源周围低于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46.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风险类型可分为火灾、爆炸和()三种类型。 A.易燃 B.泄漏 C.有毒 D.易碎,易裂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风险识别,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类型。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放散的危害环境事故起

24、因,将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 47.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1类场和第II类场的场址选址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800m以外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选项B有两个地方错误: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而不是上风侧;按照环保部公告(公告2013年第36号),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GB18599-2001)第5.1.2条修改为:应依

25、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场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4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第一类污染物六价铬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mg/L。 A.1.5 B.0.5 C.0.05 D.0.1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49.大气环境评价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遵循下列原则: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个小时浓度值,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个小时浓度值。 A.8,5 B.5,3 C.8,4 D.4,4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

26、,都是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时、08时、14时、20时4个小时浓度值。 5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步。 A.六 B.八 C.十 D.七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确定计算点、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确定气象条件、确定地形数据、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选择预测模式、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个步骤。 5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要求根据(),结合各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 A.建设项

27、目类型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 B.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环境现状 C.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 D.建设项目类型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52.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阶段。 A.四个 B.五个 C.三个 D.六个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 5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影响的()。 A.方式及其影响程度 B.方式及其强度 C.源及其影响方式

28、 D.源及其强度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为()。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排入GB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排入GB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排入GB3095中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 55.某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超过标准,其评价等级判定一般()。 A.根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Pmax和D10%的计算结果确定 B.不低于一级 C.不低于二级 D.不高于二级 正确答案: C 本

29、题解析: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的规定还包括:“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56.地面水环境评价时,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由()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 A.国家环保部门 B.地方环保部门 C.地方政府 D.国务院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由当地环保部门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 5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工作等

30、级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进行划分。 A.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B.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C.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D.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5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是()的标准。 A.推荐型 B.强制型 C.试用型 D.标准型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注意新旧导则的区别,旧导则为推荐导则,新导则是强制型导则。 59.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时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以()为调查

31、分析的重点。 A.勘察期和施工期 B.施工期和运营期 C.运营期和退役期 D.退役期和勘察期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0.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8%,最远影响距离为3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或三级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当Pmax10%或D10%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评价等级为三级。 6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生态现状评价调查方法的是()。 A.景观生态学法 B.资料收集法 C.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D.生态监测法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注意两点,一是题面问的

32、是不属于,二是需熟悉生态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法、现场勘查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生态监测法和遥感调查法等,景观生态学法属于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所采用的方法。 6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划分原则,()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 A.类和类建设项目 B.类和类建设项目 C.类和类建设项目 D.类建设项目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地下水评价工作可划分为()。 A.准备、现状调查阶段与工程分析、预测评价和报告编写四个阶段 B.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

33、案三个阶段 C.前期准备、现状调查阶段和预测评价三个阶段 D.前期准备、调研、工作方案和报告编写四个阶段阶段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4.大气评价等级确定中(有图),其中C0i说法不正确的是()。 A.C0i表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B.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 C.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五倍值 D.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选项C的正确答案应是:“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

34、限值的三倍值”,是三倍而不是五倍。 6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规划的层次、相近程度。 A.高于 B.低于 C.一致于 D.不低于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6.常用大气预测模式中的“静风”是指()。 A.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100.5m/s B.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101.5m/s C.距地面5m高处最大风速U51.5m/s D.距地面5m高处平均风速U51.5m/s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按大纲要求:“掌握常用预测模式的适用条件”,本题通过考核静风的定义,提醒复习时应同时注意其他的五种适用条件。 67.以球面波形式辐射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

35、声波传播距离()。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规律 D.成平方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8.噪声评价中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的噪声级。 A.近期 B.中期 C.远期 D.不同时期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69.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一般景观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A.类 B.类 C.类 D.类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70.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为了绘制噪声现状WECPNL等值图,可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跑道方向网格可取(),侧向取()。 A.24km1km B.0

36、.51km0.5km C.12km0.5km D.12km1km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71.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说法错误的是()。 A.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C.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D.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注意新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对评价范围做了新的规定,在复习时一定要熟悉掌握。 72.危险废物焚

37、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适用于除()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 A.生活垃圾期工程 B.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C.易爆和具有放射性 D.餐饮垃圾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73.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有效数据,每天不少于()。 A.7天5次 B.7天8次 C.5天4次 D.5天5次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核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掌握。对于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

38、05,08,11,14,17,20,23时8个小时浓度值。注意旧导则是每天不少于6次(北京时间02、07、10、14、16、19时)。 74.大气环境影响一级、二级评价项目的预测内容中规定须预测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 A.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频率 B.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 C.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出现频率 D.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无论是考试还是日常环评工作中都需要知道一级、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另外注意新旧导则的区别,旧导则中要求预测的是一次和24h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而新导则要求预测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75.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和()。 A.影响方式 B.影响规模 C.影响性质 D.影响途径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76.下列情况不适合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是()。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非持久性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