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1495473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卷尺、米尺等。(1)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2)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km、dm cm mm卩m nm33339换算关系:1km=10m 1mm=10 卩 m 1 卩 m=10nm 1nm=10 卩 m 1nm=10 m(3) 估测:黑板长2.5m、课桌高0.7m、指甲宽1cm、铅笔芯直径1mm新铅笔长1.75dm。(4)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 会放:刻度尺要紧贴并平行于被测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测量结

2、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5)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测跑道长度等常用 轮滚法(化直为曲) 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2. 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脉搏;(现代)钟表、秒表(停表)(2)单位: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小、分(min)3. 误差:(1)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2) 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3)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4) 误差只能减

3、小而不能避免,无法消除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二、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 参照物(1)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而假定不动的物体。(2) 除被研究对象以外,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被研究对象; 选参照物;(即假定不动的物体) 判断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3) 不能选取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4)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不同。同一个物体是

4、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t= SV(常用)km/h 关系:2. 速度 公式:V=S 二S=Vtt单位:(国际)m/s、匕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3. 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根据运动速度)匀速运动变速运动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a1m/s=3.6km/h。图像:图a是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S与时间t的

5、关系图像,图b是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直线但速度变化的运动。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公式:V平=St总粗略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b意义:表示人步行1s通过的路程为1.1m。平均速度物理意义:5.常识:人步行1.1m/s ,自行车5m/s、火车140 km/h、小汽车108km/h、光速3x 108m/s四、测量平均速度1. 原理:V= t2. 工具:斜面(带刻度)、小车、垫块、挡板、刻度尺、秒表、3.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时间3#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仁11=V仁S2=t 2=V2=4.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 声

6、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注:传声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 _3.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注: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在一般情况下,v固注液氾气。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4. 回声:(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声音。注: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吐以上,此时人离障碍物的距1离至少为17m( S= 1 vt)2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更响亮, 原

7、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原声与回声到 达人耳的时间差不足 0.1s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 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 加强。(2)回声测距: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离山崖的距离等。测量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回声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相应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代入公式S=1 vt进行计算。25. 人们如何听到声音:空气传导:声音经空气传到耳膜,引起耳膜振动,再经听小骨等传给听觉神经和大 脑,引起听觉。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和大脑,引起听觉。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等也就不同,人们根据这些差异就能判断声源方向。二、声音的

8、特性1. 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咼音调越咼;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Hz。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f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2. 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 (大小)。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 音色:声音的品质。由物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4. 区分声音的三要素:闻声知人(指音色);高声大叫(指响度);咼音歌唱家(指音调)。三、声的利用1.

9、 声包括:声音、超声、次声。2. 声的利用:B超)、超声波金属探伤、次声波(1)传递信息:声呐(回声定位)、超声波诊断(地震预报等。(2)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污垢、超声除结石。四、噪音的危害和控制1. 乐音: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 噪声:(1)噪声的定义: 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3. 噪声强弱的等级: 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听觉下限,OdB;为保护听力,应

10、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4. 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传播) 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C,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C。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叫1C。2摄氏温度t-3 C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单位:摄氏度(C)热力学温度T: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单位:开尔文(K)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换算关系:T=t + 273 K (即0 K= -27

11、3C)3. 温度计一一测量温度的工具(1)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毛细管、刻度和符号。(2)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分类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十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C110C-30 C 50 C35C 42C分度值11C1C0.1 C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两观察”:量程、分度值。使用时“三让”: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让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让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

12、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二、熔化和凝固1. 物态变化:(1)物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2)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2. 熔化和凝固:(1)定义: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注:熔化和凝固是互逆的物态变化过程。(2)熔点与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常见的晶体:冰、海波、金属、石英、水晶、食盐、萘等。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注: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f晶体熔化条件:

13、a温度达到熔点,b继续吸热。(固态t固液共存态t液态)1晶体凝固条件:a温度达到凝固点,b继续放热。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 吸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固液共存态时)。L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 放热、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不变(固液共存态时)。(2)非晶体熔化特点: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固态T变软T变稀T液态)非晶体凝固特点: 放热、温度不断下降。三、汽化和液化1. 汽化和液化的定义: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注:汽化和液化是互逆的物态变化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2.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液

14、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上空气的 流动速度作用广定义沸点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 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测焦距fu2f幻灯机、投影仪U=f不成像v= oo制作平行光源uu放大镜2.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u=2f是实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

15、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四、眼睛和眼镜1. 眼睛:晶状体I相当于凸透镜。 角膜J 眼睛的结构 睫状体:作用: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放松时,晶状体变薄;收缩时,晶状体变厚。I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远点和近点: 眼睛调节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特点2. 近视眼q成因L矫正特点3. 远视眼彳成因L矫正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凹透镜(度数为负数)。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

16、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凸透镜(老花镜)(度数为正数)。医别粪型咸偉将点矫正為准俾咸在视朗膜丽配載近视眼價(凹透瞬)远视眼像成在视两膜后觇載远视眼锻k凸透擬)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 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 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视角:物体两端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17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质量 m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17、做质量。符号:m2. 单位:(国际)kg、(常用)t g mg3. 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等改变。4. 测量: 日常生活:案秤、台秤、杆秤、电子秤等;实验室:托盘天平(学生天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看: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幅相冋),这时横梁平衡。 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数 +游码对应的质量数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18、C使用后游码归零。、密度p (表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一特性的物理量。)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m =1 mVP3.单位:(国际)kg/m3、(常用)g/cm 3 换算关系:1g/cm3=1 x 103kg/m 34.常见物质的密度:见教材。p水=1.0 x 103kg/m3,物理意义:体积为 1m3的水的质量为 1.0X io3kg。常识:p铜 p铁p铝5.注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密度。即同种物质在状态不变时,密 度不变;物质的种类不同时,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在

19、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如:p水p冰)一般地:p固p液p气;在 中:V当p 一定时(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不能说 p与m或V成正比、反比) 不同物质:当m 定时,p与V成反比,当V 定时,p与m成正比。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 量筒的使用: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广 看:量程、分度值;注:单位:1ml=1cm3 , 1L=1dm 3使用方法w 放:放在水平台上;-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处相平。2. 测固体密度(小石子):原理 t = mV(2)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 ;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i ; 用细线系住石块,把石块没入量筒的水中,测出石块和

20、水的总体积V2 ;计算石块的密度:J =m V V2-V1注: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形状规则一一用刻度尺测相关的长、宽、高、直径等再用公式计算。浮在水面 J 针压法(量筒、水、大头针)形状不规则 Y1 沉坠法(量筒、水、细线、石块)I沉入水中:量筒、水、细线3. 测液体密度(盐水):原理:mV步骤: 用天平称液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 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m mi m2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二m = mV V四、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与温度:(1)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地,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热胀冷缩)mV算出它的体积。(2)水比较特殊(反膨胀),在4C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或低于4C时,密度都变小。2.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种类或验纯:物质种类不冋,密度一般不冋,可用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 =算出它的质量。求体积: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3. 两类典型计算题:“空心”问题和“瓶子”问题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