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1494078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7.8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九年十月目录1.学院简介0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基本概况03.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13.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情况13.1.1专业培养目标23.1.2人才培养模式23.1.3服务岗位(群)及其所需能力23.1.4人才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53.1.5职业资格证书73.1.6修业年限83.1.7专业主要课程设置、讲授内容、基本教学要求及时间分配83.1.8教学进程计划113.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183.2.1专任教师建设情况183.2.2兼职教师建设情况203.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情

2、况213.3.1学生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213.3.2举办“建筑文化巡礼”活动223.3.3 学生获得的荣誉233.3.4毕业生就业情况243.3.5社会对毕业生评价情况253.4教学条件建设情况253.4.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53.4.2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303.4.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323.5产学研结合、社会服务情况343.6方案运行情况384.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方面及所做的工作384.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384.1.1教学内容改革394.1.2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394.2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带动教学改革454.2.1精品课程建设概况454.2.2 部分

3、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464.3加强教材建设,编制“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带动教学改革514.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514.4.1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514.4.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524.4.3一体化教学改革524.5考核方法改革524.6实践教学改革544.6.1构建“四贯穿”网络实训平台,实现“三结合”实践教学改革544.6.2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554.6.3推行“双证书制度”554.6.4进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555教学管理制度健全566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577取得的进展和成效588本专业的特色优势629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6312连云

4、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1.学院简介黄海之滨,花果山下,座落着一所环境优美、景致宜人的高等学府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其前身是1983年3月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连云港职业大学,1999年3月更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于2008年9月迁入占地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功能设施更为齐全和现代化的新校区。现开设60多个专业,涵盖工业制造、土建、生化、农林、制造、电子信息、环保、轻纺、财经、旅游、公共事业、艺术、外语等12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大类,初步形成了文、理、工、经、艺、农等学科门类

5、较为齐全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多人,教职员工500多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4人。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5390.45万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学校自主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7个。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1个,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和1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并拥有多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校图书馆藏书69万余册,各种期刊1200余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先后推进和深化了教学改革和产学研一体化等一系列

6、改革,并将产学研一体化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近两年来,学校在招生、就业,对外合作办学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学校面向全国招生,2007年招生3000人,2008年招生3100人,2009年招生3180人。学校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2005年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联合办学招收江苏省普通高考学生60人;与韩国木浦技能大学和木浦机械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结为友好姊妹学校,每年互派留学生30余人;另与美、德、澳、日等国也有着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校留学生人数居江苏省100多所高校第14位。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基本概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学校重点专业,为我校第一批录取专

7、业,她的创立与发展,凝聚着我校老、中、青三代领导、专家心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参与、关心、支持和帮助。其前身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3年学校招收第一届学生,历经26年的发展历程,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整合教学改革成果,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内涵,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课程体系,办学条件较完善,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项目化”,“二双”( “双师、双证”)、“三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工地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 “现代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把高职人才培养

8、作为学院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专业教学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强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双师型队伍、教材、实训基地等建设工作。我院“建筑工程专业”招生质量和就业率逐年提高,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近四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招生人数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加,2006年招生154人,2007年招生222人,2008年招生226人,2009年招生282人。近三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且许多毕业生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岗位,已提升为企事业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和业务骨干,他们已经在连云港市的建设行业各部门占有重要领导地位。本专业具有一支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多年教学实践及

9、研究工作经验、具有较高学历和学术水平,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的中青年“双师型”骨干教师团队。师资队伍中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双师结构和专兼职教师比例等均处于良好状态,构建专兼结合“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21人,高级职称7人(含正高2人),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10人,双师型教师17人,教师队伍在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和科研活动,科研成果显著,主持十几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其中已有4项省级科研项目通过鉴定、4项市级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在研省市级项目4项,成果显著,公开发表刊物50多篇。获连云港市科技进步奖;获江苏省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 “青蓝工程

10、”骨干教师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1人,省“333”高级人才1人,市“521”培养对象2人,享受政府津贴1人。3.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3.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情况2003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05年,被学院确定为院级品牌专业,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实践教学;06年,被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07年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08年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在08级部分学生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二双”(双师、双证”)、“三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工地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的

11、人才培养方案,并突出“1条主线”、“2个主体”、“2个并重”的构建理念。“1条主线”即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2个主体”即学校和企业2个育人主体,即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和一些课内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单项技能,然后去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在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个并重”指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重;09年在08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依托“中央对连云港市大开发、大建设”的大好形势,进一步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3.1.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即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检查验收、

12、施工测量、现场施工管理、工程造价、内业资料整理等技能,并取得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测量工的等职业资格证书。能够在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或建设监理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直接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具有较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坚持与社会、企业及地方经济密切联系,实行项目化教学,使毕业生能够“零距离”就业。3.1.2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为中心,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三个要素出发,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项目化”、“二双

13、”、“三合一”、“工学交替、产学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突出“1条主线”、“2个主体”、“2个并重”的构建理念。3.1.3服务岗位(群)及其所需能力1、典型建筑工程工作任务一览表序号典型工作任务1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2施工图图纸会审3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识别、选用、取样送检、检测、保管、的能力4填报实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单的审查5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设计6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抄平、垂直度控制以及复核7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8处理施工技术问题及事故的能力9熟悉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施工程序10制定施工方案,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的能力11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14、各种资源需用量计划,编制进度计划12进行施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指导1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序质量控制14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与评定15一般质量缺陷与安全事故的分析处理、撰写施工质量与安全事故报告16现场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归档17施工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归档18绘制工程项目竣工图19变形观测20工程招投标技术标编制21分部分项工程工程计量和计价22竣工结算23工程招投标商务标编制24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25具有一、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初步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26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2、职业能力与岗位分析3、其它能力(1)具有利用文献、计算机网络等手段

15、,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一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能力;(3)具有较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4)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注重团队协作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备学习新文件、新法规、新技术的能力,具备自我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能力。识图、会审能力编制施工方案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资料收集能力施工文件编写能力施工安全管理能力工程计价能力投标书编写能力施工时造价控制能力 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分析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管理造价员负责对工程进行预算、投标标价材料员负责材料采购供货管理质检员负责对施工质量监督检查资料员负责对施工文件收集管理工作岗位材料选购能力

16、材料检测能力材料验收能力工程质量检验能力施工问题处理能力施工安全管理能力3.1.4人才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地基与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建筑材料、房屋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专业技术知识,了解建筑设备、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等相关知识。(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建筑CAD绘图能力。(3)具有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施工现场技术及管理技能:制图、识图技能;组织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能力;编制工程概预算的能力;施工组织管理的技能和解决本专业工程

17、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具有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验收技能:审查工程设计图纸能力;建筑材料、构件、工程质量检验技能。(5)学习一门外语,通过三级考试。同时具备初步阅读专业外语资料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踏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同时具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2、各培养阶段对应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学生培养与教学模式对应图对应课程内容职业岗位训练各培养阶段教学模式入 学职业基本素质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做一体模拟工程现场,基于工作工程的项目化教学现场真实环境实践公共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

18、测量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工程造价高层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工程建筑CAD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房屋建筑学实训建筑结构实训建筑法规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施工组织实训建筑设备工程实训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建筑工程资料整理实训施工图会审实训五大员岗位技能培训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测量放线施工现场技术交底施工现场质量检查验收编写施工方案施工资料整理技术标底编制现场旁站顶岗实训就 业3、其它综合素质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

19、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2)文化素质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3)身体和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4)业务素质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好与工作单位、同事的关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3.1.5职业

20、资格证书本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必须获得至少1个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认证单位和级别如下表所示。证书种类认证单位级别AutoCAD官方认证证书AUTODESK公司(国际认证)1、初级工程师2、工程师建筑施工员证书建筑预算员证书建筑测量员证书建筑安全员证书建筑材料员证书建筑资料员证书建筑质检员证书建筑机械保管员证书江苏省建设厅认证初级同时,学生在校期间,还应取得江苏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一级合格证书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3.1.6修业年限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3年。3.1.7专业主要课程设置、讲授内容、基本教学要求及时间分

21、配 课程设置依据生产、技术、工艺等要求,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施工工作任务为载体,把职业岗位课程设计为工学结合课程,实现“教学做”三合一。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技能实训课、职业技能选修课,共计40多门课程。第1-4学期,学生学习主要以课堂教学、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特别是在第二学期期末,安排3周职业技能工程测量专项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本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在45学期安排双证考核所必须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实施校

22、企结合学习,学生从6月中旬10月底在施工现场参加一个完整的施工周期,完成各分项工程施工能力的培养。第5学期10月底返校集中学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岗位需求开设专业拓展课程、综合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第6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式零距离顶岗实训,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50%左右。(一)专业主要理论课程设置、讲授内容、基本教学要求及时间分配序号课程及学时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课程特点1建筑制图与识图60(50+10)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掌握点、线、面、形体正投影基本理论及作图方法,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识读方

23、法。增加工程施工图识图训练的内容,立足于实际工会审图纸的培养,以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识读图纸工作过程为主线,逐步体现高职高专业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观念。2建筑材料与检测42(28+14)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主要技术性能、用途、质量标准、检测试验方法、保管要求,建材试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技术性能、用途、质量标准、检测试验方法、保管要求。采用工程案例导入教学主题、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教师引入建筑材料理论、再转入理论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强调基本原理、弱化公式推理,最后重心落在工程应用上,实验环节与理论教学紧密配合。3房屋建筑学(28+

24、14)建筑设计程序及原则,民用建筑构造,民用建筑施工图,工业建筑构造,工业建筑施工图。通过到新校区现场参观,进一步掌握建筑基本构造,提高感性认识。掌握常用建筑构造的原理与典型做法,能识读和理解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施工图。将书本上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对应的学生身边的实例,选择指导学生到现场去看或将实景拍成照片,在课堂上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对于屋面、楼梯、变形缝、地面、门窗等构造结合新老校区的搬迁,对照新老校区的不同材料、构造形式等进行比较分析,吸引学生的兴趣。4建筑力学(84+6)物体受力分析,平面一般力系;轴心拉压、扭转、弯曲、应力计算、压杆稳定、截面几何特性;静力结构内力位移计算、力法、位移

25、法、弯矩分配法。能熟练进行结构受力分析,掌握静定结构和简单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方法。以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为主要内容,对超静定结构的计算以力法为主,简化教学内容,增大例题、习题课时,以此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着重实际应用,在教学中,应用大量的例题,介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课程结束后,有一周力学大作业,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5建筑工程测量(28+14)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设备的操作实践,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小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建筑施工测量。能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设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按照工程测量职业岗位为

26、课程目标,以测量工作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通过从仿真项目到真实项目的进一步实践,对项目驱动教学过程的展开,确保教学与工作岗位的良好对接。使学生具备工程建设中工程测量放线能力。6建筑结构(64+16)材料的力学性能,概率理论的极限设计法,受弯构件的截面设计,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轴心和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构件的裂缝变形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板结构设计,单层厂房、多层框架。砌体结构设计原理、方法和构造。在实践教学部分,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到新校区工地参观、设计、复核各建筑物结构构件,以此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和检验。掌握结构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各种结构和构件的构造要

27、求,能识读和理解建筑结构施工图。注重师生“互动”;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最基础、最常规的梁、板、柱的承载力计算,单层厂房与多层框架结构设计,采取基础知识讲解,观看模拟受力过程录像、工地现场参观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中注重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业教学与就业教育相结合。精教课内,搞活课外,利用中国建工网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7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60+30)土方工程、桩基础、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修工程等的施工技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和方法。通过到新校区现场参观,了解建筑施工基本过程,增强对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感

28、性认识。掌握工程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并具有解决现场一般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独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突出施工员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让学生了解掌握工程中各主要工种施工技术及工艺原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施工管理的能力。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程施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通过多媒体将职业资格证考试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补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内容。8建筑工程造价(30+30)现行定额原理及使用方法、工程量计算、计价表(定额)套用、工程竣工决算、费用组成、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

29、(结)算的基本方法,以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投标书编制内容为主线,系统介绍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基本方法、应用建筑工程造价计算软件方法、运用建筑工程造价计算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和编制工程招投标标底的基本方法。掌握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基本方法,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的编制细节和编制过程,能够正确掌握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掌握运用建筑工程造价计算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和编制工程招投标标底方法。使学生具有学后即用的上岗能力。搭建网络课程,突出项目化教学,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定实施检查评价6个工作过程进行任务划分展开教学实施。在教师(师傅)指导下,通过入门项目、引领项目、自主项目、综合项目

30、四个不同结构工程预算的训练,学生(造价员)能完成常见工程工程量计算、正确套用计价表、进行定额换算、掌握建筑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正确查阅工具书、应用预算软件完成工程招投标等任务。9建筑设备工程(30+15)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组成、设计内容和计算方法;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热水供应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交流电基本知识,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组成、设计内容和计算方法,建筑供配电、建筑防雷及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能识读建筑水、暖、电施工图。结合新校区工程实践,重点读懂水、暖、电施工图。以识读建筑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供配电、电气照明等工程施工图及防雷与接地等系统施工图的基本能力为主,注重建筑水、

31、暖、电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将讨论的方式引入教学当中,按照创设问题、引发讨论、深入识图、成果(图片)展示等步骤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10建筑CAD(30+30)建筑CAD基本概念、实用命令、绘图命令等基本知识。掌握CAD绘制施工图纸的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在建筑设计及施工领域的应用方法为目标,着重提高其计算机绘图操作能力,补充AutoCAD官方认证的初级工程师/工程师证书考试内容,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理论内容及演示制作实例过程,再通过学生上机实践操作,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11钢结构钢材性质、钢结构的连接、钢结构的基本构件、钢结构的设计、计算。能进行一般钢结构

32、的设计计算,能识读钢结构施工图。课程理论性较强,以各种钢构件的设计计算为主要内容,以满足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对钢结构知识的需求为目标,以施工够用为尺度,简化过程分析,授课以钢结构识图、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以及钢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为主要内容。12建设工程监理(30)建设工程监理基本概念;监理工程师;建设监理单位;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组织;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基本知识;工程建设监理基本文件。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组织及程序,熟悉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文件。掌握监理部的组织形式以及监理工作程序,熟悉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文件。突出案例教学,课程以先进、应用为目标,内容选择充分考虑课程教学特点与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

33、格考试特点相结合,重点突出,力求反映当前监理现状,并以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13建筑法规(30)介绍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实体、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法、民事诉讼法、合同法等。熟悉工程建设主要法规,能运用有关法规分析、处理一般纠纷。主要以培养学生应具备运用建设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为重点教学。将书本上的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案例,并选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分析,使学生充分的理解。课堂上通过导入案例,学生讨论发言,分组辩论,分析总结的模式,实现活学活用的

34、目的。14土力学与地基基础(30+6)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性质;天然地基上刚性基础、桩基的设计原理、方法及基础方案的选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地质基本概念,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结合有关结构设计理论,分析而后解决一般的地基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归纳、分析、渗透和综合的处理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借助现场图片、动画、视频以及现场实物资料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加大信息量。15高层建筑施工(30)深基坑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土层锚杆(土锚)工程、桩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起重及运输机械、脚手架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和钢结构高层

35、建筑施工等内容。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计算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课程内容注重高层建筑施工工艺和基本理论,并结合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和特点,以基坑工程施工和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教学为主,向学生反映国际上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引导学习探索解决高层建筑施工中问题,以培养解决大型复杂施工技术问题的创新人才。16建筑抗震设计(30)地震的基本知识和抗震设防原则,场地、地基和基础,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多高层房屋的抗震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及方法和构造要求,并区别抗震及非抗震设计的不同要求。该课程是建立在规范和震害调查基础上的理论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结合建筑

36、抗震设计规范,对房屋建筑结构抗震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讲述,突出抗震构造设计,并针对汶川大地震,培养学生的抗震意识,对房屋建筑抗震等级提出更高的要求。17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30)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常见施工项目的质量检验、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施工项目的安全技术、职业卫生、文明施工、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与救援、质量检验和安全管理综合实训等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相关基本知识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具备初步的工程质量检验技能和安全管理的能力。课程以施工现场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工作项目和建设程序组织教学过程,讲授质量管理、检验、施工安全管理等内容。根据岗位技能进行

37、项目模拟实训,以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专业主要实践环节设置、基本内容、基本教学要求及时间分配序号实训课程及学时基本内容基本要求1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1周)根据建筑制图基本规定、掌握绘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组合体的画法、尺寸标注及其投影图的阅读方法;简单工程物体的视图、平、立、剖画法;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给水排水工程图的画法及阅读等。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建筑结构的感性认识。对制图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综合运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2建筑结构实训(1周)应用塑性理论和弹性理论进行单向板肋型楼盖的设计,包括

38、:内力计算、绘制内力包络图、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结合实际结构施工图进行配筋复核验算,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和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实训中加强对各种结构构件的配筋图的识读,特别是结构施工图平法标注的识图与理解,培养学生熟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3建筑工程测量实训(2周)平面控制测量、水准测量、碎部测量;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和高程的测设,管网中线测量。在完成建筑测量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基础上,结合测量工作技能应用需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平面定位,小组上交平面和高程测量外业记录手册、绘制的地形图,个人上交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的计算成果,放样数据计算成果,实习报告书。4房屋建筑学实训(1周

39、)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立面图要用A2图纸完成;剖面图可以选择某一部位剖切绘制;大样图可以选择建筑的不同部位绘制,重点要选择墙身节点部位。设计选题选择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民用建筑作为课程设计出题的范畴,抛开运用少的工业建筑。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5施工组织实训(1周)以实际施工图纸依据,学生独立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书的编制任务,包括一般中小型建筑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的确定、编制施工进度表及施工现场平面图等内容。整个实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程施工

40、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实训开发,培养学生独立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并参考实际施工组织设计书,找出不足,提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书的技能。6建筑工程造价实训(1周)土(石)方工程、桩与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垫层、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天棚工程、门窗工程等编制工程量清单实训、措施项目、其他项目、零星工作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实训、利用软件编制招投标用工程量清单实训。学生参考我校新校区行政楼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投标书编制的实训内容,进行我校新校区教学楼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措施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其他项目、零星工作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利用

41、软件编制招标用实际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利用建筑工程造价软件的编制投标用建筑工程造价书,提高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建筑设备工程实训(1周)一般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抄绘建筑电气施工图。基本内容包括:设计说明、图纸目录;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系统图;厨房和卫生间详图。结合新校区工程实践,重点进行新校区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学主楼等工程的水、暖、电施工图识读与设计,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建筑水电施工图,绘制施工图2至3张(2号图),必须绘制平面图、系统图、厨房和卫生间详图。坚持在识图的基础上设计,在设计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识图。8建筑工程资料整理实训(1周)实训内容以资料员的职业活动

42、为导向,对工程文件等资料收集、整理、筛分、建档、归档。对工程验收的资料内容、收集范围、表格填写、整理、立卷、装订等进行进行模拟训练。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以工程施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使学生上机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完成一套小型工程的资料整理,培养学生解决资料员工程问题的能力。9施工图会审实训(2周)以实际工程设计为基础,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建筑工程施工图(框架结构、砖混结构、软土地基及基础、钢结构),以此为蓝本具体指导学生从施工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识读建筑施工图。实训特点:实训内容以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图(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为蓝本,分小组模拟会审现场,使学生从施工技术人员的角

43、度出发,识读建筑施工图,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用情景教学。10毕业设计(6周):通过综合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典型房屋进行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较完整的工程设计(包括小型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书编制等)。要求以学生顶岗实训中参与的实际工程或新校区的工程项目为主要选题,真题真做,使学生掌握组织设计和应用计算机等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11岗位技能培训(5周)建筑造价员、施工员、测量员岗位技能培训。对学生开展岗位培训与鉴定,按建筑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为即将就业、上岗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采用多媒体职业技能网络

44、教学、现场操作等培训方法,通过培训参加全省建筑造价员、施工员、测量员、安全员等岗位考试,并获得相应的岗位证书。12顶岗实训(18周)顶岗实训以现场参观、辅助工地施工员进行测量放线、内业资料整理、现场旁站为主。从建筑构造、结构、施工、监理、施工现场生产过程和常用建筑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现场操作训练,使学生一毕业“零距离”上岗。学生在实习期间应注意安全;学生每天记下实习日记;要求学生根据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写出实习报告。学生可到施工现场进行实习,提高施工管理技能。13毕业答辩(3周)综合三年所学理论知识、结合顶岗实习中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性的现场答辩。以本专业基本知识、技能知识提问,要求学生回答

45、,判断学生的识图、施工测量、结构设计、施工现场管理、概预算、内业资料整理的能力。每人陈述10分钟,注意仪表和礼仪,注意掌握速度和时间,陈述要清楚明了,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3.1.8教学进程计划 (一) 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教学进程计划(统/单招)课程类别(学时)顺序课 程 名 称学分主干课程教学时数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数)共计理论实践一16周二17周三19周四17周五18周六16周公共基础课682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645410315-0210-42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504010215-0210-33形势与政策120206(0)6(0)4(0)4(1)

46、4大学生就业与创业118186(0)6(0)6(1)5体育510822862*14(1.5)2*13(1.5)2*16(1.5)1*16(0.5)6英语12180120604*15(4)5*12(4)4*15(4)7高等数学692926*14(5)2*14(3)8计算机应用基础46030304*12(0)6*2(4)9计算机语言VB46030304*15(4)10科技论文写作230302*15(2)职业基础课29411建筑制图与识图56050104*15(5)12房屋建筑学56050104*15(5)13建筑材料与检测34228143*14(3)14建筑工程测量34228143*14(3)15

47、建筑力学6908467*13(6)职业技能课56216建筑结构68064165*16(6)17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69060306*15(6)18建筑设备工程34430143*15(3)19建筑CAD230302*15(2)20建筑工程造价56030304*15(5)21钢结构34228143*14(3)22土力学与地基基础2363063*12(2)23建筑抗震设计230302*15(2)24建设工程监理230302*15(2)25高层建筑施工230302*15(2)26建筑法规230302*15(2)27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230302*15(2)28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230302*15(2

48、)职业技能实训课91229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124241W30房屋建筑学实训124241W31建筑工程测量实训248482W32建筑结构实训124241W33施工组织实训124241W34建筑设备工程实训124241W35建筑工程造价实训124241W36建筑工程资料整理实训124241W37施工图会审实训248482W38毕业设计61441446W39顶岗实训184324325W13W40毕业答辩372723W职业技能选修12041造价员岗位技能培训51201205W42施工员岗位技能培训51201205W43资料员岗位技能培训51201205W44质检员岗位技能培训51201205W45测

49、量员岗位技能培训51201205W选修课10046公选课5100100合计学 时26701118155229312526学 分15122.533.526.529.51816课程总门数441112121542教研室: 系(部): 教务处: 院长: 年 月 日 订(二)周数分配学年学期A课堂教学B课程设计C实习D实训E毕业设计/论文(答辩)F实验课G考试H入学教育军训J机动教学周数KL合计寒假暑假I115211862421322171027II3163196254152171027III55761862461331616合 计591816931051820143(二)教学进程安排 周次学期1234

50、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HAAAAAAAAAAAAAAADDKKKKKK2AAAAAAAHHAAAAAADDLLLLLLLLLL3AAAAAAAAAAAAAAAA DDDKKKKKK4AAAAAAAAAAAAAAAD DLLLLLLLLLL5DDDDDDDEEEEEECCCCCKKKKKK6CCCCCCCCCCCCCEEE(四)教学学时分配3年总周数:143周寒、暑假: 38周教学活动: 103周军训及理论:5学分总学分: 151+5=156最低毕业学分要求:156教学总学时:1118+1552=2670实践教学学时:1552其中实践

51、教学所占比重:1552/2670=58.13%教学活动学时分配及比例课程教学时数分配及比例项 目学时百分比项 目学时百分比入学教育与军训722.58%必修课公共基础课68238.78%军事理论281.00%职业基础课29416.71%理论教学121743.62%职业技能课56232.00%实践教学147352.80%选修课职业限选课1206.83%考试00%任选课1005.68%3.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3.2.1专任教师建设情况1、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条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本专业大多数教师经过房产测量师培训,并全部通过。目前本专业中有注册监理工程师3名,一级注册建造师1

52、名,注册咨询工程师1名,江苏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1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1名。2、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提高师资水平。除现有的2名博士、10名硕士外,目前还有5人在进行硕士学习,1人在进行博士学习。3、把培养学科带头人作为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每年派出教师参加专业学术讲座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提高,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要求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必须每两年至少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一次。4、参加课题研究在主持或参加科研、教研课题研究中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教学科研能力。项目组老师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了1个国家级课题,多个省级的课题,多项市级课题,现有专业教师21人,高级职称7

53、人(含正高2人),高级职称比例达33.3%,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10人,3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7人,达70%,双师型教师占85%。本专业教学队伍是一支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多年教学实践及研究工作经验、具有较高学历和学术水平,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的中青年“双师型”骨干教师团队。师资队伍中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双师结构和专兼职教师比例等均处于良好状态,构建专兼结合“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教书育人,刻苦钻研业务,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努力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此外,本教师队伍在承担大量教

54、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和科研活动,科研成果显著,主持十几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其中已有4项省级科研项目通过鉴定、4项市级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在研省市级项目4项,成果显著,公开发表刊物50多篇。获连云港市科技进步奖;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1人,省“333”高级人才1人,市“521”培养对象2人,享受政府津贴1人。任课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全部具备职业课程设计能力,比例达100%;高级职称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主持的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比例达90%;坚持教师跟

55、进工程,实行教师下现场挂职实习制度,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打造了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完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务职称职业资格证1苏慧女1968-4博士研究生博士教师教授评审专家、高级考评员2张正威男1964-9博士研究生博士教师教授反恐专家3郭家明男1963-5大学本科学士教师副教授材料员4马庆华男1971-2大学本科学士教师副教授注册估价师5祁欣荣女1955-5大学本科学士教师副教授心理咨询师6王倩女1972-6大学本科硕士教师副教授注册监理工程师7张文军男1971-4硕士研究生硕士教师副教授材料员8崔启兵男1965-8大学本科硕士教师工程师测量师9李鑫锋女1977-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