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NET的802.11建模与性能测试

上传人:wdg****89 文档编号:81465119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3.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OPNET的802.11建模与性能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OPNET的802.11建模与性能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OPNET的802.11建模与性能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基于OPNET的802.11建模与性能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OPNET的802.11建模与性能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OPNET的802.11建模与性能测试仿真实验内容1.熟悉无线局域网络拓扑构造。2熟悉OPNET软件环境,在计算机通信网的学习根底上模拟802.11,掌握OPNET运行,了解802.11协议和应用领域。3.在OPNET环境下建立802.11,并进展仿真调试,测试802.11的网络性能,包括网络时延、网络吞吐量和网络丢包率。4.对仿真测试的数据、图表结合所学内容进展分析包括原理,仿真结果,图表等,以报告的形式上交。二、实验原理2.1 802.11概述无线局域网协议是以IEEE 802II标准为根底。该标准定义了一个信道接入控制(MAC)子层和3个物理(PHY)层。IEEE 802I I协议

2、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能够提供与有线网络类似效劳的无线网络。IEEE 802Il无线局域网的架构是用来支持一种移动站以分布式的方式进展协议会话的网络。组成IEEE 802I I网络可能有以下几种等级成分:(I)移动站(Station):移动站是直接与无线信道连接的组件。它可以是移动的、便携式的或是固定的。每个移动站支持包括授权、认证、密码保护和交换数据(MAC JI务数据单元)等效劳。(2)根本效劳子集(Basic Service Set,BSS):一个IEEE 8021 I无线局域网至少包含一个BSS。BSS是由一系列可以互相通信的移动站组成。如果根本效劳子集中的所有移动站可以直接互相通信而不与有

3、线网络相连,我们称该BSS为独立根本效劳子集(Independent BSS)。IBSS代表一种典型的自组织网络,它构成简单,规模小,而且源和目的结点之间的路由只有一跳。如果BSS包含一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那么称该BSS为“架构BSS(1nfrastructure BSS),意味着它可以作为更大网络的一个组成局部。在一个架构BSS中,所有移动站和AP进展通信。AP既可以作为无线子网通向有线网络的入口设备,又可以作为本地无线子网路由交换设备。(3)扩展效劳子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一个ESS由多个“架构BSS组成,而每个“架构BSS都含有一

4、个AP,这些AP就成为数据从一个BSS通向另一个BSS的桥梁。同时AP也可将数据转交给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主干分布式网络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DS)。它的布网方式一般是有线的。1.无线局域网的协议行为建模由于IEEE 802I I协议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对其建模非常困难。我们根据协议标准将其拆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局部,称之为“协议行为,首先列举无线局域网的如下各种行为:MAC协议会话:至少涉及两种帧的交互参与,分别是从源到目的结点的数据帧和从目的到源结点的Ack帧。如果源结点没有接收到确认帧,那么它会等待适宜的退避时间并且次数有限地重传数据帧。数据帧和确认帧的交互可以提供数据传

5、输一定的可靠性保证。如果要进一步增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MAC协议会话额外要求请求发送帧Rts和确认发送帧Cts的参与,它们用来预留信道带宽。首次源结点向目的结点发送Rts请求预留信道,如果成功,目的结点会响应一个Cts帧,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传输数据之前的握手。燕a提标准中定义根本的接入机制采用基于二进制指数退避的载波监听冲突防止协议(CSMACA)的DCF接入方案。在传输开场之前,移动站先监听信道。如果监听到信道被占用,那么移动站不会传输分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移动站同时传输分组,那么产生冲突,而导致一个或多个分组受损。这是根本的CSMA机制。为了进一步防止冲突,移动站在开场传输分组之前如

6、果监测到信道被占用,那么自动进入基于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退避阶段。退避算法随机选择一定的时间量,规定移动站必须等待这段时间才能尝试发送间隔)长的时间间隔,那么移动站就可以开场传输数据帧。接入机制:标准中定义根本的接入机制采用基于二进制指数退避的载波监听冲突防止协议(CSMACA)的DCF接入方案。在传输开场之前,移动站先监听信道。如果监听到信道被占用,那么移动站不会传输分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移动站同时传输分组,那么产生冲突,而导致一个或多个分组受损。这是根本的CSMA机制。为了进一步防止冲突,移动站在开场传输分组之前如果监测到信道被占用,那么自动进入基于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退避阶段。退避

7、算法随机选择一定的时间量,规定移动站必须等待这段时间才能尝试发送分组。帧间强制等待:在两帧之间的传输必须经历一个强制等待时间:DCF机制包含DIFS、SIFS和EIFS。这些帧间间隔的具体取值是根据物理信道特征(跳频,红外,直接序列)来定。2.OPNET建模对于网络的设计和管理,一般分为3 个阶段:第1 阶段为设计阶段,包括网络拓扑构造的设计,协议的设计和配置以及网络中设备的设计和选择;第2 阶段为发布阶段,设计出的网络能够具有一定性能,如吞吐率、响应时间等等;第3 阶段为实际运营中的故障诊断、排错和升级优化。而OPNET公司的整个产品线正好能面向网络研发的不同阶段,即可以作网络的设计,也可以

8、作为发布网络性能的依据,还可以作为已投入运营的网络的优化和故障诊断工具。OPNET公司也是当前业界智能化网络管理分析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OPNET公司的第一个商用化产品为Modeler,在此根底上又开发出了其他产品,使得其产品得种类更加丰富。目前OPNET公司得产品线除了Modeler外,还包括ITGuru、SPGuru、OPNET Development Kit以及WDMGuru。不同的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也不一样。 Modeler主要面向研发,其宗旨是为了“Accelerating Network R&D 加速网络研发 ITGuru可以用于大中型企业,做智能化的网络设计、规划和管理; SPG

9、uru相对ITGuru在功能上更加强大,内嵌了更多的OPNET附加功能模块,包括流分析模块、网络医生模块、多提供商导入模块、MPLS模块,使得SPGuru成为电信运营商量身定做的智能化网络管理、规划以及优化的平台;WDMGuru是面向光纤网络的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为其提供了管理WDM光纤网络,并为测试产品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光网络环境。OPNET开发包ODK ,OPNET Development Kit和NetBizODK 是一个更底层的开发平台,其中ODK 为开发时环境,NetBiz 为运行时环境,可以用于设计用户自定制的解决方案,定制用户的界面,并且ODK 提供了大量的函数,用于网络优化和规划

10、。OPNET主要被大型通信设备制造商如3、Cisco、Nortel Network、Lucent 、大中型企业如BOEING、Daimler、Benz等、电信运营商如AT&T、NTT Doo 、France Tele 等、军方和政府方的研发机构、大专院校等客户应用。OPNET Modeler 采用层次化的网络模型。使用无限嵌套的子网来建立复杂的网络拓扑构造。简单明了的建模方法。Modeler建模过程分为3 个层次:过程process层次、节点Node层次以及网络Network 层次。在过程层次模拟单个对象的行为,在节点层次中将其互连成设备,在网络层次中将这些设备互连组成网络。几个不同的网络场景

11、组成“工程,用以比较不同的设计方案。这也是Modeler建模的重要机制,这种机制有利于工程的管理和分工。三、802.11建模仿真与性能测试1 .输入接口RTs 门限:该门限决定某个数据帧的传输是否要启动Rts/Cts协议会话。如果从高层接收到的分组( 也称为MAC效劳数据单元MSDU)大于Rts门限,为了增加传输效率(对于大分组额外花销资源预留带宽而增加这次发送成功的概率是值得的),那么启动Rts/Cts协议会话。由于Rts/Cts协议会话是协议非强制的功能,因此该值缺省为None,意味着不管MSDU多大也不启用该功能。当Rts/Cts协议会话功能启用那么意味着对于每次成功的数据帧的传输,为了

12、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都必须为预留信道消耗额外带宽。拆分门限:该门限决定高层数据分组(MSDU)是否需要拆分。拆分后帧的数量是由MSDU的大小和拆分门限决定的。目的站点会将当前接收的帧放入隶属于某个MSDU的集成缓存,直到收到所有的帧才集成复原为MSDU并释放集成缓存。对大分组采用拆分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是由于对于每一个数据拆分帧都需要目的站点恢复一个确认帧,从而使协议开销增大。拆分门限和Rts门限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拆分门限小于Rts门限那么Rts/Cts协议会话功能不可能启用。为了提高信道预留效率,这两个门限值的设置尽可能匹配。数据率:802.11模型支持1Mbps、2Mbps

13、,5.5Mbps ,和11Mbps 4种数据率。移动站可以根据界面所选的数据率参数来发送数据,但是可以以任意速率接收分组。物理特征的选择:IEEE 802.11标准指定3种物理层配置方案:跳频,红外和直接序列。虽然802.11模型没有实现这些物理层的建模,但是提供了MAC 层所需的物理层的参数。这些参数是根据物理特征来设置:(1)信令帧间间隔 (SIFS) ;(2) DCF帧间间隔(DIFS) ;(3)最小和最大的竞争窗口大小(退避时隙的个数)。模型缺省的设置是跳频。短包重试限制:该参数为数据帧传输可允许的最大的重传次数,如果超过次数那么被丢弃。短重试限制只针对MSDU大小超过或者等于Rts门

14、限的数据帧,也即只针对需要Rts/ Cts协议会话的数据帧。缺省值为4。信道设置:802.11模型有4个传输接收信道对。用户可以设置这些信道的最小频率和带宽。缓存大小:指定高层缓存的最大容量。如果接收当前高层分组会导致该缓存溢出那么被丢弃,直到有分组移出缓存。最大接收生存时间:该参数为目的站点集成络绎到达的数据拆分帧所能等待的最大时间,如果在生存时限之前成功地集成隶属于某个高层数据分组(MSDU)的所有拆分帧,那么此次传输成功,并将集成的分组送往高层。无线LAN通信范围:该参数指定移动站能够互相通信的最大距离。根据IEEE 802.11标准指定的内容,移动站之间的空中传播时间为1s,从而计算出

15、最大允许的通信范围为300m。图2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MAC 的输入接口2 输出接口仿真完毕后通过观察模型提供的统计状态可以对无线局域网的性能进展分析。模型的输出接口界面如图3所示。按照图中顺序,输出接口参数分别为:(1) 退避时隙个数;(2)信道预留(NAV计数器);(3) 发送的信令业务(包括Ack,Rts和Cts);(4) 接收的信令业务(包括Ack,Rts和Cts);(5) 发送的数据业务;(6) 接收的数据业务;(7) 丢弃的数据分组( 由于高层缓存的溢出);(8) 高层数据分组队列大小; (9) 负载:从高层接收的总比特数据量(高层到达的分组将被存储在高层队列中);

16、(10) 信道接入延时:分组在高层队列停留的时间,也即从高层分组到达队列的时刻和移出队列被传输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11) 重传尝试次数;(12) 吞吐量:作为分组的目的节点,移动站将接收的数据从MAC层送往高层的所累积的总比特数。图3 IEEE 802.11 MAC的输出接口数3802.11网络建模要创立一个新的网络模型,首先要创立一个新的工程和一个新的场景。重要应用知识点:采用开场建立向导 (Startup Wizard)来建立一个新的工程和一个新的场景。开场建立向导有以下几个步骤:一、选择网络拓扑类型;二、设定网络的范围和大小;三、设定网络背景图;四、选择对象模型家族。创立一个场景:1.

17、新建一个工程2.输入工程名称和场景名称,每个工程必须至少有一个场景。将新建场景向导打勾。3按默认选择创立一个空场景:4.选择办公室网络:5.设置场景大小,这里设置为1000m7.选择要用的模型库,依次选择3、ethernet和wireless_lan:8.确认场景信息无误,完成向导。9下面开场建模,从弹出的模型窗口中分别选择交换机、以太网效劳器、无线AP、无线终端,并放置在场景中,修改为可理解的名字,并将以太网效劳器和交换机,交换机和无线AP之间用10BaseT的链路模型。以下图是完成后的拓扑图:4 .802.11的运行仿真配置仿真参数,如图在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Choose Individu

18、al DES Statistics,对需要仿真的工程打上勾。配置完成后点击ok,在工具栏里找到下面这个仿真按钮,配置仿真时间为400s,点击运行开场仿真。关闭对话框,查看结果,在空白处点右键选择View Results如下:仿真结果分析:1.以太网延时仿真2. 802.11丢包率、延时、吞吐量仿真3.以太网交换机与802.11路由器间吞吐量仿真4.以太网交换机与路由器节点间的吞吐量仿真5.以太网平均延时仿真6.802.11丢包率、延时、吞吐量平均仿真7.交换机与802.11路由器间吞吐量平均仿真8.以太网交换机与路由器节点间的吞吐量平均仿真5802.11的性能测试图1图2给出了全局和802.1

19、1的统计量,网络时延802.11 Delay)、负载量(802.11 load)、吞吐量(802.11 Throughput)的统计量。平均系统延时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配置的仿真时间均为l小时,其他为默认配置。为方便比较,仿真结果取平均值。图1显示在33S时全局的时延为0.00001082。图2显示在33S时802.11的延时为0.000281,图2各图比较显示当网络的负载量200,250、吞吐量2000,2900时出现时延。图3、图4分别收集以太网交换机与802.11路由器间的延时Delay)、吞吐量(Throughput)和效劳器与交换机间的吞吐量(Throughput)。36S时交

20、换机与路由器间时延为0.0000944,吞吐量到达200或接近时节点间出现时延,其他时间节点间数据传输稳定,性能良好。由图4知道交换机到效劳器吞吐量持续为0,效劳器到交换机时吞吐量最大可到达200以上。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结论以前的所有正文内容都要编写在此行之前。. v.四、实验结论通过OPNET仿真可得下述结论:随着业务总负载的加大,网络吞吐量也逐渐加大。当业务总负载达某个数时,网络各种性能指标根本到达最优,随着业务总负载的继续增加,网络丧失率和端对端延时性能开场下降;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性能当到达最优时开场趋于稳定(有微弱下降),但丧失率和端对端延时等性能开场急剧下降

21、。当负载过大,而移动站不能及时竞争到有限的信道资源,从而造成高层数据分组队列积压过多分组,导致数据丧失;同时分组的积压使分组在队列中等待效劳的时间增大,造成分组的端对端延时增大。网络延时方面,所设计拓扑构造性能呈周期性变化,每当网络负载量、吞吐量到达峰值或接近峰值时开场出现时延。不要自己写,要利用word来自动生成。详情请看最后一页心得体会这次课程设计为期三周,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刚开场课设时,由于没任务书,自己也迷茫过,后来经过查阅资料和向学长教师咨询,我学会了OPNET软件根本操作,进而开场了本次课程设计。经过三周个课题的仿真,加深了对 OPNET 的理解,掌握了OP

22、NET 的根本操作,对与802.11相关的模块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日后,OPNET 还将继续在802.11的仿真中发挥它的巨大潜力。这不仅需要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还需要对相关的源程序有更多的理解,例如目前802.11的研究仅限于802.11的物理层和 MAC 层,而要进展其网络层以上的研究,就必须对网络层以上的相关程序进展解读。当然这同时也是一种对802.11的协议进展更加深刻的理解的途径。现在课程设计已经完毕,但它的影响却留存长久,它让我们自己动手,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我们对实践的兴趣与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们的学习决心,它让我们做了一回成功的自己,有着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通过我的检查与查阅,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果,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让我以更大的勇气面对以后的学习与人生,此外,这次课程设计给了我开拓进取的动力。. 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