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81381044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论文导读: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信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及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根据该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输入,然后读者在自己头脑贮存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图式。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读者就产生了理解,否则就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读理解,自上而下过程,自下而上过程一、图式理论概述图式(Schema )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Kant 1871 )的著作。英国心理学家巴利特(F Burlett 1932 )认为图式是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20世纪

2、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 Rumelhart)把图式概念发展为图式理论。即阅读理解产生于文字及文字含义与读者的背景知识的有机结合。读者必须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作者利用文字所表达的确切含义。图式理论指出,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替使用以下两种阅读过程:TDP(Top-down Processing)即“自上而下过程”BUP(Bottom-upprocessing),即“自下而上过程”。研究发现,在阅读过程中,两种策略常常交替使用。下面简要介绍这两个过程。(一)此阅读过程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是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及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

3、结果(张维友,1995)。论文写作,自下而上过程。论文写作,自下而上过程。属于由读者自己推动的过程,用读者的经验和期望对印刷语言文字做出反应,并达到理解的阅读过程。这种理解是基于读者所拥有的知识与语言文字之间所产生的联系或结合之上的。许多人认为,初学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视觉宽度不超过一个字,而且往往是在阅读时将视觉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词的词头和词尾。所以,教授初学者当然应从TDP开始。这个阶段的训练特点:不强调阅读速度,而强调对阅读材料准确的理解,以及对文章的内容的详细了解。在此阶段,重点一般放在词汇、语法和理解上面。初学阅读者在学习并掌握一些词汇的同时,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逐步具备一些阅读能力。

4、(二)BUPBUP过程是指阅读过程中的理解主要是对精确的语言文字及其连续性进行处理而产生的。该过程不涉及读者的个人经验,并不产生影响阅读过程中的预见和期望。在读者阅读文章的标题之后,即进行从文章(每页)的最后一行向上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被认为是进行快速阅读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可以将阅读理解建立在两个基本点上:(1)阅读内容的题目。阅读者通过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建立一个先入为关键词句,也会得到对阅读内容的一般性理解。二、图式理论论与阅读理解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信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及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根据该理论,阅

5、读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输入,然后读者在自己头脑贮存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图式。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读者就产生了理解,否则就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论文写作,自下而上过程。如初中生一般都能认识下面英文句子: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without a bicycle.字面意思很简单:女人没有男人就象鱼没有自行车。然而他们却很难明白这句话究竟表达的是何意?因为他们头脑中没有英美国家女权运动及其相关知识的图式。懂英文并具有女权运动知识的人都明白上句英文是英语国家女权运动者常用的一句谚语,意为:Women dont need men at al

6、l.鲁梅哈特曾经指出,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1)读者没有具备与文章相适应的图式,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不理解文章的内容。(2)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有关的图式,但文章的作者提供的线索不足以使读者的图式活动起来。(3)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能够对文章作始终如一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并非作者的表达意图,这就是说读者误解了作者的意思。三、图式理论的启示图式除了有共同性和差异性之外,还有其兼容性。图式的兼容性表明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有意识的学习,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图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知识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调动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活化教

7、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一) 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如地图、画册、书刊、录像、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化特色和交际方式。论文写作,自下而上过程。在阅读开始前,讲解一些关于该材料的背景知识。(二) 举办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讲座,开展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活动不定期地举办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讲座,介绍中国与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与特点。开展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戏剧表演、英语之角、圣诞晚会、英语知识竞答等,寓教于活动之中。论文写作,自下而上过程。(三) 结合词汇教学,加强背景知识的了解词汇是语言的心脏,它包含着三种意义:

8、词汇意义、结构意义以及社会文化意义(谷启楠,1988)。大多数词汇蕴含着大量的背景知识,教师要善于向学生传授其社会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Christmas一词就涉及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和风土人情,应适当作些介绍。再如teacher在英语里总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sir只可单独用作称呼,Sir White意为怀特爵士,Mr. White意为怀特先生。这些词都有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四、结论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教授学生一些有关语言的基本知识外,还应不间断地、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尽可能多的、详细的背景知识。论文写作,自下而上过程。除此之外应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主动建

9、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式。依照图式理论所论述的阅读过程及其方式方法去指导学生阅读,无疑会有助于尽快提高学门的阅读水平。参考文献:1.Clarke, M. A.,& Silberstein, S. Toward a Realization of Psycholinguistic Principles inthe ESL Reading Class. 1977,1.2.Patricia L.Carrell & Joan C.Eisterhold . Schema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TESOL QUARTERLY, Vol. 17, No. 4, December1983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维友.外语界J. 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1995, (2)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