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毕业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1252234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毕业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届毕业设计题 目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专 业纺织品检测与贸易学 号姓 名指导老师交稿日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2、,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摘要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因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涤棉产品,色彩丰富,轻薄易洗,一般价格相对较低,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接受。本文根据涤棉的性能,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了工艺设计,通过对纱线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织造及后整理工艺流程的设计,还介绍了生产中各个工序要注

3、意的问题,使织制出的织物充分体现了涤棉织物的风格特征。关键词:涤棉混纺 工艺设计 工艺流程作者:李娜娜导师:刘华AbstractPolyester cotton blended fabric is our country in the early nineteen sixties developed a variety, the fiber has a crisp, smooth, durable, quick-drying features, was the favorite of consumers. Especially polyester cotton printing product

4、s, rich colors, light and easy to wash, generally relatively low prices, most consumers can accept.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 cotton, polyester / cotton blended fabric on by the process design, through the yarn winding, warping, sizing, wear nodes via, weav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d

5、esign, also introduced in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so that the fabric made from fabric fully embodies the polyester cotton fabric style.Key words: Polyester / cotton blended fabric by technological design and process. Author: linana Tutor: liu hua绪论涤纶织物具

6、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涤纶织物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不过洗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棉纤维纺织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吸湿性能、耐热性能。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涤棉布料目前是非常普通的面料,价格上比全棉的要便宜几千块钱每吨。涤棉面料有一定优点:光泽明亮,摸起来比较滑爽,挺括,有一定弹性手攥后折痕不明显且恢复较快。但同样继承化纤的缺点:摩擦之处易起毛、结球。涤棉混纺出的面料手感厚实柔软,穿着较舒适,洗涤不变形,不会起褶,不会缩水

7、。为了进一步提高织物手感及方便纺纱工艺的顺利进行,我们采用涤棉混纺比为70/30,在棉纺加工设备上进行纺制。一、选题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舒适,又要有型。新型的涤棉纤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且是经过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用涤棉纤维制成的床垫、枕头、坐垫、桌布等,不仅具有吸湿、干燥、聚热作用,还具有发放红外线的功能,增强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涤棉纱线开发出来的产品会在未来的时间里占市场的主要地位。二、涤棉纤维的性能特点1涤纶纤维的性能特点 涤纶纤维作为新型的差别化纤维材料,具有强度高,模量大,伸长小,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该纤维

8、质地柔软,抱合力好,光泽柔和,具有一定的芯暖效应。涤纶吸湿性差,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只有0.4%左右,因而纯涤纶织物穿着有闷热感,但其织品易洗快干,具有“洗可穿”的美称,而且吸湿少对工业用纤维却是一个有利的特性。涤纶的模量较高,仅次于麻纤维,弹性优良,所以织物挺括抗皱,尺寸稳定,保形性好。涤纶的耐磨性优良,仅次于锦纶,但易起毛起球,且毛球不易脱落。 2. 棉纤维的性能特点棉纤维的截面是不规则腰圆形,内有中腔;纵向一端是封闭的管状细胞,中间较粗,两端较细,天然卷曲是棉纤维特有的形态特征。棉纤维耐碱不耐酸,吸湿性强。棉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回潮率为7%8%,其湿态强度大于干态强度,其比值为1.11

9、.15。棉纤维在100的高温下处理8h,强度不受影响。棉纤维在150时分解,在320时火燃烧。棉纤维的比电阻较低,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静电。3. 棉涤混纺的优越性既突出了涤棉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折皱、易洗、快干的特点。而且光泽明亮,摸起来比较滑爽,挺括,有一定弹性手攥后折痕不明显且恢复较快。但同样继承化纤的缺点:摩擦之处易起毛、结球。涤棉混纺出的面料手感厚实柔软,穿着较舒适,洗涤不变形,不会起褶,不会缩水。三、涤棉小提花桌布设计1.产品设计定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民对生活舒适度的向往,人们对家庭装饰上的要求越来越

10、高,尤其在餐饮上,从而设计了一款桌布。一张桌布不仅可以保护餐桌,防止耐磨、热烫,还可以有助于卫生,有时暖暖的颜色还可以提高人们的食欲,增加家庭温暖。小花纹桌布是一种实用的工艺美术品及服饰用料,就是根据地区、消费者的爱好、风俗习惯以及产品的用途,不断地设计出实用、经济、美观的新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由于家庭餐桌大多以长形桌布为主,根据桌布的用途,设计了一款涤棉混纺小提花织物是以两个菱形为地组织,以一上一下的平纹为边组织,并且外观紧密、细致,花纹不很突出、夸张,具有出实用、经济、美观的特点,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涤棉布料目前是非常普通的面料,价格上比全棉的要便宜几千块钱每吨。用涤棉混纺纱制成的桌布,

11、着色性好、手感细腻,集环保、时尚、保健于一身,市场前景广阔。2 纹版设计本文设计的涤棉混纺小提花织物是以两个菱形为地组织,以一上一下的平纹为边组织。3.经纬色纱配置经纱: 布边:灰色 布身:红色纬纱:黑色4.上机图5.模拟效果6.产品适用对象 由于颜色比较暗,图案较为简单,而且耐脏,实用,有利于清晰后循环利用,比较适用于中老年人群。第二章2.1 经纱原料及规格选择2.1.1 原料原则选配原则:(1)应符合桌布耐磨,抗皱,悬垂性好,耐热,无污染等特点。(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3)节约用料。根据以上选配原则,结合所选纤维的特点,本设计采用涤棉混纺纱。2.1.2 线密度的确定纱线的粗细

12、对产品的外观、手感、质量及机械性能均有影响。由于产品用于桌布,织物应有一定的厚度,所以选择的纱线为29.5tex的中支纱。2.13 捻度与捻向的选择纱线的捻度对织物的手感、弹性、耐磨、强力、起球及光泽都有影响。选择捻度时要考虑纺纱能否顺利进行,即使用了股线,也应使单纱具有一定强力,以减少织造过程中的断头。另外,中厚风格的织物捻度应刚适中,手感柔软丰满的织物要采用较低捻度。因此本文设计经纱的捻度为340。所用纱线为股线,故纱线的捻向为s捻。 2.1 纬纱原料及规格的选择2.2.1 纬纱原料及线密度的选择本设计纬纱采用涤棉混纺纱。纱线线密度的确定是织物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线密度大小对织物的性能起着

13、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桌布的耐磨、抗皱、免烫、及悬垂性等性能要求及桌布的中厚程度。本文选择的纱线线密度为29.5tex。 2.2.2捻度及捻向的选择纱线的捻度与织物外观、紧劳度都有关系。在临界捻度范围内,适当增加纱线捻度,能提高织物的强力,但捻度过大,织物手感变硬挺,光泽较弱。捻度较小的织物手感柔软,光泽较佳。设计时应根据织物的特点、经纬纱性质、纤维长度的不同来选择捻系数。因此本文设计纬纱的捻度为320。所用纱线,故纱线的捻向为s捻。第三章 织物规格设计与工艺流程3.1规格设计 单位项目织物组织小提花组织织物幅宽织物匹长cm米/匹16040原纱经纱边纱纬纱号数号数号数29.5tex29.5tex2

14、9.5tex密度经向纬向根/10cm根/10cm317220织物紧度经向纬向总%63.744.2179.74经纱根数总经根数边经根数根根507248钢筘筘号筘幅齿/10cmcm齿/10cm165cm穿扣数布身布边根根23.1.1 设计幅宽织物幅宽以厘米、米或英寸为单位。应根据织物的用途、重量、厚度、产量和生产条件合理选择,幅宽会随组织结构、加工工艺等产生一定的变化。机织物的幅宽主要根据用途而定。该织物设计为装饰面料。故本设计织物幅宽设定为160cm。3.1.2经纬密选择与紧度计算织物的紧度、密度是影响织物结构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到织物的风格特征和物理机械性能。织物经纬密度的大小和经纬密度是影响

15、织物结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考虑到织物布身硬挺厚实,结构紧密,布面匀净,手感滑爽、柔软的风格,本设计织物经纱密度:317根/10cm,纬纱密度:220根/10cm。紧度计算:(1) 织物经向紧度: =63.7%(2) 织物纬向紧度:=44.21%(3) 织物总紧度:E =(63.7%+44.21%)-=79.74%3.1.3 计算总经根数N= =5072(根)3.1.4 筘号的计算筘号= =147.722齿/10cm3.15 筘幅计算 筘幅=171cm按计算式修正纬纱缩率: = =6.4% = = 148.356查棉织手册(第二版)上册表7-60,筘号修正为:148.53.1.6 上机幅宽的计算

16、 3.17 织物紧度的计算 = = =63.7% = =44.21% E = =(63.7%+44.21%)- =79.74%:织物的经纱紧度 :织物的纬纱紧度 E: 织物紧度3.1.8 百米经纬用纱量计算 = =167.09 g/m百米纬纱用纱量= = =113.4 g/m织物每米用纱量 = 每米经纱用纱量 + 每米纬纱用纱量=167.09 g/m + 113.4g/m=280.49g/m注:查棉纺织工厂设计第119页:经纱回丝率为0.4%;纬纱回丝率为1%;加放率取0.9% 。 3.1.9 每平方米坯布的无浆干燥重量 棉纤维与涤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分别为8.5%与0.4%,所以涤棉混纺的 =

17、 =165.4 式中:;3.2 工艺流程(1)经纱 络筒 整经 浆纱 穿结经(2)纬纱 络筒(1)+(2) 织造 后整理 打包 入库第四章 络筒工艺设计络筒是机织准备的第一道工序,它根据工艺要求,将管纱卷绕成筒纱,同时清除部分纱线疵点。本章主要介绍了络筒工艺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设备选型、设计要点及具体的工艺配备等。络筒时为减少静电现象和断头,防止纱线以外伸长,采用金属槽筒,偏小配置张力,偏低车速控制。4.1 设备选型奥托康纳338型自动络筒机。奥托康纳338型自动络筒机该机设计新颖、结构精巧、反应灵敏、高速优质、全程监控、外形美观、优良耐用。338型自动络筒机属于细络联型或纱库型,锭数:1

18、060锭,10锭/节;适用原料:天然和人造与合成纤维纱线;纱支范围:5.8291.6tex;适用管纱规格:直径72mm、 5.8291.6tex;经纱速度:3002000m/min;防叠装置:电子式; 捻接方式:空气捻接;电子清纱器:常用tsepfelFR700型;上蜡装置:电动机带动蜡辊与纱逆向转动;清洁装置:由管纱除尘巡回吸风机及喷嘴组成;附属装置有:防脱圈装置、摇架补偿装置、槽筒横动装置、断电质量保护装置等。 4.2 具体的工艺配置(1)张力装置的形式、张力垫圈的重量配置张力器形式:电磁加压式张力装置。张力圈重量配置:12g。注:查棉纺手册第三版第785页 (2)清纱器形式、隔距或电清的

19、清纱设定 338型采用电子式清纱。 电子清纱器清纱效果好,对纱线无损伤,调整方便, 能够较好地捕捉和清除毛羽、粗节等,有利于提高织物质量和织造生产率。尤其在断头自动化的自动络筒机上用电子清纱器更为有利。一般速度200r/min。 (3)结头形式及要求338型采用空气捻接方式。 对结头的要求是牢而小。结头不牢,在后工序中会脱结而重新断头。结头过大,织造时就不能顺利通过棕眼和筘齿,会造成断头。结头纱尾太长,织造时会与邻纱缠绕,造成开口不清或断头,引起飞梭、三跳等纱疵;纱尾太短易产生脱结。(4)络筒张力及工艺参数 络筒张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通过调整张力装置的工艺参数来加以控制。一般情况下调节加压的

20、压力,应采用较轻的加压压力,最大限度的保持纱线原有质量。保证络成的筒子成型良好,具有一定卷绕程度而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这里采用小张力为5-9cN。(5)络筒速度 络筒机的速度影响络筒机效率和劳动强度,因为涤纶纤维生产时容易产生摩擦静电,引起纱线的毛羽增多,影响络筒机的产量和效率。所以络筒速度要低一些,则综合考虑速度800r/min。4.3工艺计算4.3.1筒子卷绕体积: V=(+DD1)H+(+Dd)h-(+d1+dd1)(H+h) =(+2117)14.5+(+6.821) 3-(+6.82.8)(14.5+3) = 4282.9注:H筒子的卷纱高度14.5cm; D锥形筒子的大端直径

21、21cm 锥形筒子的小端直径17cm d锥形筒管的大端直径6.8cm 锥形筒管的小端直径2.8cm h筒子的卷纱高度为3cm4.3.2筒子绕纱重量: G=V0.001=4282.90.300.001 =1.2848kg 注:这里筒子卷绕密度g/cm 克与千克的换算率是0.001.4.3.3 筒子的理论绕纱长度:筒子的卷绕密度与经纱线密度有关、卷绕张力、络筒速度、筒子加压程度等因素有关。L= 1000000= =44303.4483m 注: Tt经纱线密4.3.4筒子计划卷绕长度:为了减少筒脚回丝,避免出现小轴,一个筒子的绕纱长度应保证整经时卷绕若干个完整的经轴,所以应先算出一批筒子的卷绕的经轴

22、数n 取整数2 注:L筒子的理论绕纱长度 经轴的实际绕纱长度4.3.5 筒子实际卷绕长度: +回丝长度 =33033.52+800 = 6867m注:回丝长度包括筒脚回丝长度、筒子插座与经轴卷绕点之间的经纱长度,因筒子卷绕及经轴卷绕过程中,有时会有滑移,造成测长不准,为防止整经时个别筒子出现跑空现象,所以这个回丝量通常考虑比较大。一般回丝长度在5002000m之间。取回丝长度为800m。4.2 络筒配置计算络筒机理论生产率= = =1.416kg(锭.h)络筒机实际生产率=络筒机理论生产率时间效率 =1,41680% =1.1328 kg(锭.h)注:考虑开机消耗时间、纱线断头或者出现的意外情

23、况,时间效率取80%.络纱每台实际产量=每锭实际产量锭数 =1.1328 60 =67.968 kg/h4.5 络筒质量控制络筒的质量主要由络筒去疵除杂效果和毛羽增加程度、筒子外观疵点和筒子内在疵点等方面决定。加强络筒的工艺技术管理、设备维修管理以及运转操作管理是控制络筒质量的根本途径。自动络筒机的高度自动化从很大程度上排除了络筒优质高产对人为因素的依赖。由完善的络筒技术和强化络筒生产管理所形成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使上述的筒子外观疵点及内在疵点得以避免。第五章 整经工艺设计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工艺规定的长度和幅宽,以适宜的、均匀的张力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本章主要根据所选课题进

24、行具体的工艺设计,包括设备选型及各工艺参数的确定等内容。由于该产品属于小花纹、大循环的效益化织物,因此选用分批整经。5.1设备选型(1) 本宁格ZC/GCF-160型整经机(瑞士)工作幅宽:1800mm;经轴轴长:1900mm;盘片直径:815mm;轴心直径:306mm;速度:200900m/min;整经架容量为800个筒子;采用单式筒子架,有利于片纱张力的均匀和整经速度的提高;筒子架装有落针接触式电气自停装置。(2)特点:生产效率高,整经质量好;先整后浆,浆纱效果好;浆回丝多、 品种的适应性不广。(3)适用:原色或单色织物;花型较简单的色织物大批量生产。 5.2工艺设计中注意的问题(1)整经

25、过程中保持片纱张力均匀一致,整经过程不应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弹性。(2)全片纱线排列均匀、形成好,经轴表平整、圆整,卷绕质量好。(3)卷绕密度适应而均匀,边纱卷绕结构正常。(4)整经长度、根数,纱线排列符合工艺设计要求。(5)接结质量符合要求。(6)保持良好的机械效率,速度高、回丝少5.3具体工艺配备(1)张力垫圈重量与分布分布原则:前排重于后排,中间重于上层和下层。根据筒子在筒子架上前后高低的不同位置,分别配置不同的加压垫圈,以收到均匀片纱张力的效果。表2-1 张力圈重量分布筒子架排与层张力圈重量前排上下层5.5g前排中层6.0g中排上下层5.0g中排中层5.5g后排上下层4.5g后排中

26、层5.0g后排边纱7.0g (2)伸缩筘的穿法人字形伸缩筘,上、下、左、右微动。 (3)结头形式及规格要求结头形式分为织布结和自紧结。采用自紧结,自紧结结尾长4-7mm,结头牢固,操作方面,成结率高,也容易保养、维修。54 整经工艺设计整经根数的计算AGA221型ASGA221型筒子架的最大容量为725,织物总经根数为6072根,则整经轴数为:初算整经轴数= = =6.996 取整为7初算每轴根数= = =724.5根 取725根即:每轴725根,将其平均分配于其中的7个轴上。然后修正配轴为7257.5.5 整经速度一般情况下,整经的速度提高,则纱线的断头率会增加,影响织造效率。同时整经的断头

27、率与纱线的种类、线密度、原纱质量等有关。所以在纱线品质良好时,整经速度可适当提高。故一般采用400m/min之间。5.4 整经张力整经张力与纤维的材料,织物组织,整经速度,筒子架形式等有关。一般情况下,随着整经张力的提高,纱线断头率将会增加影响整经效率。为保证纱线张力的适度,片纱张力均匀。这里采用分段配置张力圈重量,应具备前排重于后排,中间重于上下层。这里经纱的线密度为29.5tex,整经速度为400r/min。张力配置如下前排为5.0g、前中排为4.6g、中后排为3.8g、后排为3.3g。线密度 (英支) 张力圈重量(克)前排前中排中后排后排13-16(44-36)5.04.63.83.31

28、8-20(32-28)5.54.64.23.824-30(24-20)6.45.55.04.432-60(18-10)8.46.46.04.6142(42/2)6.45.54.84.45.5 整经卷绕密度整经的卷绕密度与纤维种类,纱线线密度,整经张力和整经速度有关。合理的选择卷绕密度有利于保持纱线的弹性,增加卷绕长度和后工序的顺利退绕。经向纱线的线密度为29.5tex,则卷绕密度在0.43-0.56g/之间,这里取0.54g/.5.6 工艺计算 卷绕计算(1)绕纱体积的计算 式中:;。(2)经轴卷绕经纱重量查棉织手册(第二版)下册表14-4,卷绕密度r=0.510.62g/,r取0.6 g/。

29、(3)=19214.1m 查棉织手册(第二版)下册表14-4,卷绕密度r=0.510.62 g/,r取0.62 g/。=2648m5.5整经质量控制整经工序应减少经轴间的差异,保证张力,排列及卷绕均匀,减少单纱间和片纱间的张力差异。整经时要求做到“小摩擦、轻张力、小伸长、低速度”,提高经轴的号轴率,以提高织造效率;合理选择停经片,以减少经纱产生断头的机率;保持纱线弹性,适当选择车速。整经线速度应控制在300m/min以下,后伸缩筘采用大花穿,边纱张力略增加,注意保持经纱排列和卷绕张力的均衡。 第六章 浆纱工艺设计6.1 上浆目的 (1) 增强(2) 减磨6.2 浆料配方及各成分作用 浆液组分重

30、量(kg)淀粉40PVA20丙烯酸类10分解剂1抗静电剂1(1)淀粉:其浆料浆液粘度低,热稳定性好,流动性佳,渗透性强,透明度高、上浆均匀。使形成的浆膜柔韧、光洁、耐磨抗曲张、强度高、水溶性好,容易退浆。 (2)PVA:其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可以和其它浆料混用,能均匀混合,混溶后溶液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分层脱混现象。 (3)丙烯酸类:黏着力强,浆膜具有一定强度。其乳化液单体组分可以改变,能够调整浆膜的柔软性和断裂伸长。水溶性也很好,对环境污染小。 (4)抗静电剂:减少织造时纱线上静电的集聚。6.3 浆纱机的选型采用GA338型浆纱机。可供使用品种棉及棉与化纤或合成纤维混纺7.397tex。其工作幅

31、宽:2000mm;车速:50m/min; 织轴盘片直径:800mm;织轴管直径:110mm;主浆槽:240;辅助浆槽:180。6.4 工艺设备中注意的问题(1)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浆料。不合格或由于存放不当造成变质的浆料不能对助剂的处理如油脂的乳化等也要严格要求;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比例、先将上浆材料分组称量放置。(2)做好调浆前的预处理。特别是对不溶于水的助剂,一定要提前溶解与溶剂中,供调浆时使用。(3)浆液对纱线的浸透和被覆要有适当的比例 6.5 具体的工艺参数 退绕张力350N,湿纱伸长率0。9%,浆槽粘度8s,为防止过度上浆,使浆纱脆硬而造成脆断头增多,浆液的含固量不能太高,浆液含固量为1

32、0,上浆率10%,浆纱速度45m/min,回潮率9,干区张力2000N,卷绕张力2400N,压纱辊压力2000N。为保持纱线的强力和弹性,浆槽温度控制在92,烘房温度控制在100,避免烘燥过度而造成浆纱脆断头。6.6 浆纱机卷绕长度及产量的计算浆轴卷绕体积 =232203 式中:D-织轴绕纱直径(一般比织轴盘片直径100cm小2cm) d-织轴轴管直径11cm W-织轴两侧盘片间的宽度200cm 浆轴卷绕浆纱重量 G=V10-3 =2322030.420.001 =97.5kg式中:这里取0.42g/无浆经纱干重 W= =92.9kg 式中:J浆纱上浆率为5% 织轴上纱线的最大绕纱长度 = =

33、 =184.1m 式中:N总经根数 W无浆经纱干重 Tex经纱线密度浆纱机理论产量= = =583.6kg/h 实际产量=理论产量时间效率 =583.675% =433.7kg/h 注:浆纱机速度:60m/min,浆纱机的时间效率:75%第七章 穿结经工艺设计7.1 穿结经目的,要求及方法1)目的:在于按织物的工艺要求将经纱依次穿入停经片、综丝和钢筘中,使经纱在织造时按所设计的织物组织提升和降落。2)要求:不可错穿、漏穿和多穿。否则,织物组织就会被破坏,织物外观出现疵点。3)方法:手工穿经、机械穿经和结经。7.2 设备选型 采用G177180型自动穿经机。结构紧凑,适用方便。自动分纱,自动吸片

34、,动作连续,效果好,有固定机架式和活动小车式供选用。可供使用纱线细度为587tex。其工作幅宽:1800mm;适用经密范围:150530根/min;使用钢筘高度:1200mm;适用织轴直径:4001000mm;分秒速度:80根/min。7.3工艺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1) 经纱的上机筘幅应小于织机的最大筘幅,两边留有余筘。 (2)停经片的尺寸,形状和重量的选择,视纤维原料,纱线特数,织机型式和织机车速等因素而定,一般纱线特数大,车速快,选用较重的停经片;反之,则用较轻的停经片。(3)穿结经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不可出现绞头、错穿、漏穿、多穿,否则将直接影响织造的顺利进行,造成织物外观疵点。7.

35、4 具体的工艺配备(1)综框页数,综丝规格根据设计的提花织物上机图,选用11页综框。综丝的长短根据织物的种类,开口大小而定。它应比最后页综的梭口高度的两倍还长些,因而,梭口大用长综丝,梭口小用短综丝。(2)钢筘规格钢筘在织机上的功用是确定织物的幅宽和经纱密度,为梭子通过梭口提供导向面,并把纬纱打向织口。钢筘规格:筘片厚度:0.20mm;长度120mm;英制筘号:75/2英寸 (3)筘入数、穿经方法筘入数:每筘两入。穿经方法:布边采用顺穿法,布身采用照图穿法。7.5 生产质量管理值车工应熟悉结经机性能,并对双纱、断头、打结失灵和结头毛等疵点造成原因和消除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在不影响断头原则下,张力

36、以偏紧为宜,特别对富有弹性的纱线和高经密的品种,张力稍紧可以减少双经产生。 第八章 纬纱准备工序纬纱准备工程要比经纱简单。适当的纬纱回潮率,有利提高纬纱的强力,稳定纬纱的捻度,增加纱层间的附着力,加大纬纱的摩擦力,可减少纬缩或脱纬疵布。1 纱线的给湿与定捻(1)纱线给湿定捻是指纱线在较高回潮率的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以稳定纱线捻度。 (2)纱线给湿后,由于水的润滑性,易使纤维分子间结合松弛,加速纤维内应力的下降,使纱线捻度迅速稳定下来。同时,纱线吸湿后,体积增大,比如,棉纱在相对湿度由40%增加到100%的条件下,体积可增加14%左右,因此,适当的纬纱回潮率,可增大纤维间的抱合力,有利于提高纬纱

37、强力,增加纱层间的附着力,加大纬纱通过梭眼时的摩擦力,减少纬缩和脱纬疵布。(3)热湿定捻机型2 SFVC1型热定捻锅3 采用热湿定捻,纬纱定捻效率大大提高,对涤棉混纺纱、化纤纱等,筒纱或管纱较为合适。4 定捻温度:8085。5 保温时间:筒纱为4050分钟;管纱为2030分钟。第十章 织造工艺设计10.1 设备选型: GA787型 挠性剑杆织机 10.2适用范围: 该机适用织造天然纤维(棉、毛、麻)、化学纤维、混纺纱等织物。(1)剑杆引纬以剑头夹持纬纱,纬纱完全处于受控状态,为积极引纬方式。在强捻纬纱织造时,抑制了纬纱的退捻和织物纬缩疵点的形成。(2)剑杆引纬具有极强的纬纱选色功能,且选纬运动

38、对织机无不良影响,在装饰织物、毛织物和棉型色织物加工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特点(3)打纬:四连杆中牵手式打纬.(4)送经:外侧机械间歇式送经、纬密范围从6纬至60纬/厘米卷取:机械间歇式卷取、纬密范围从6纬至60纬/厘米(6)实用:坚固耐用、适应性广,复合式筘座打纬运动,打纬力大,柔和,能适应从轻型、中型至厚重型织物织造。10.3 解决措施10.3. 1、纬缩解决措施(1)稳定捻度是解决纬缩疵点的有效保障。纬纱需在络筒后存放24h以上定捻。(2)严格控制浆纱边纱排头,校正盘板开档的距离,确保盘板开档与筘幅匹配。(3)为提高压缩空气纯度,本文在进气口处加装双层过滤网,并定期

39、清洗和保养。(4)在上机初始时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好综框及开口动程,并且在调整综框时要注意综框两侧工艺的一致性。(5)为了解决喷射受阻造成纬缩,要合理调整前梭口几何形状,增加开口清晰度,并适当增加上机张力。上机张力大小要在断经与开口清晰之间选择合理方案。适当延长最后一组辅助喷嘴的喷射时间,适当使右侧绞边装置的开口时间提前,以及时将纬纱的头端夹持住。(6)车间温湿度不稳定,使经纬纱性能发生变化,影响梭口清晰度,要及时调节,一般喷气织机温湿度为24,相对湿度77之间。10.3.2、松边的解决措施(1)改变边纱穿综方法。尽量将边纱穿在前综上。(2)废边纱采用废边纱采用8根18.2tex2棉股线。(3)调

40、整剪切时间:剪切时间过早容易造成松边,将剪切的时间南20调为24。(4)调整边撑位置:边撑第一个刺环要压住布边。(5)调整各种喷气压力,原则是:常喷气压剪切气压主喷气压辅喷气压。(6)绞边纱采用77dtex的化纤长丝,并使绞边纱张力适当。(7)调整开口时间。纬纱到达时间为230时开口时间为290,纬纱到达时间为2400时开口时间则为3100。(8)拉伸喷嘴定位要适当。采用4格3度,让纬纱自然吹直即可。第十一章 整理工艺设计11.1 整理的目的1.使织物幅宽整齐,尺寸形态稳定:属于此类的有定幅、防缩防皱和热定形等,称为定形整理。2.改善织物手感: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3.改善织物外观:光泽、白

41、度、悬垂度等。4.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11.2 整理的工艺流程验布折布分等修布复验折布打包入库11.2.1 验布 机型:GA801-180 1)目的:检验织物的外观质量。 (2)验布机产量和配台计算 产量:已知验布机线速度15m/min,时间效率为20%,则 验布机理论生产率=验布机线速度60 =15 60 =900 11.2.2 折布机型:GA841-180目的:将从验布机下来的织物以一定幅度整齐地折叠成匹,并测量和计算织机的下机产量。11.2.3 分等(1)目的:经过复验,按布面疵点评等,分成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以判明产品的质量情况。(2)分等的职责:复验、评等、定修和开剪、分

42、类11.2.4 打包入库打包:将织物按规定批件成包。要求在包外刷上厂名、商标、布名、规格、长度、日期等标志供印染厂的坯布还需要标明漂白白坯、染色坯、印花坯等。11.3 常见织疵成因(1)断经和断疵(2)吊经纱(3)经缩、纬缩(4)跳纱、跳花、星跳(5)双纬、百脚、脱纬、缺纬、断纬、稀纬、密路(6)云织、豁边、烂边、边撑疵、油疵 (7)棉布长度和宽度不合规格结论通过对涤棉小提花织物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涤棉纺织面料的生产难度大,织造时为保证织口的稳定,应尽量减少经纱的张力不匀和意外断头,优化织造工艺。但是其附加值高,服用性能好。产品具有吸湿快、透气性好、滑爽、染色性好等优点,称为“会呼吸的面料”

43、。在棉织物中添加柔软剂和少量平滑剂,可提高面料产品的档次和风格,是高档内衣的理想面料。生产实践证明,该产品的生产技术措施可行,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翟才新,张荣华.纺织材料基础M.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4(2) 朱苏康.机织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3) 棉织手册编写组,棉织手册。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6第二版(4) 张依鸿.浆纱与调浆M.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1991.(5) 棉织手册M.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6) 毛新华.纺织工艺与设备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7) 刘秀,刘培民.机织物结构与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 棉织手册

44、编委会.棉织手册(上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9) 棉织手册编委会.棉织手册(下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0) 沈兰萍.新型纺织产品设计与生产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11) 任家智.纺织工艺与设备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3月(12) 郭兴峰.现代准备与织造工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3) 刘森,王作宏,机织技术M,中国纺织出版社(14) 周勇元 纺织学报 2009(15) 姚穆.纺织材料学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16) 朱苏康,陈元甫.织造学(上)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17) 瞿才新.来样分析与产品设计.盐城纺院

45、纺织工程系.2009.08.(18) 杨建忠 崔世忠 张一心.新型纺织材料及应用.东华大学出版社.2002.11.(19) 马芹.织造工艺与质量控制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4月(20) 陈秋水.织物结构与设计M.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年:23.致谢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三年的学习生活,感受颇深,收获丰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无论是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在论文的选题、资料查四询、开题、研究和撰写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借此机会我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刘玲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正是刘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刘老师!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