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测验(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81208458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1.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测验(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测验(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测验(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测验(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测验(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测验(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在日常生活中,你不难确定道路旁的树木,花圃里的鲜花,小河里游动的鱼,空中飞翔的小鸟都是生物,因为它们是活的,有生命的。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 玩具熊猫 B. 蝴蝶C. 氧气 D. 电脑病毒【答案】B【解析】玩具熊猫、氧气、电脑病毒,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蝴蝶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选择题科学探究往往经历五个基本步骤:实施计划;通过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制订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这5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

2、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科学探究往往经历5个步骤:通过仔细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选择题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间的合作关系的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羊以草为食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七星瓢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需要许多个体,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B正确;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是相互

3、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C错误;羊以草为食物,羊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 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时,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A. 确定调查目的 B. 准备材料用具C. 制定调查方案 D. 认识所有生物【答案】D【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开展调查前,需要A、确定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C、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列出注意事项,B准备材料用具等。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时,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所有的生物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故D符合题意。 淡水鱼类最适合在2028的温度范围内生活,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中,选择的变量是A. 水温 B. 光照

4、 C. 湿度 D. 空气【答案】A【解析】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松树的叶为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夏日炎炎,松树下却比较凉爽。这个实例说明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C. 生物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 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答案】D【解析】松树的叶变态成针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松树可以适应干旱少雨的生活环境。夏日植物的蒸腾作用旺盛,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

5、气,使气温降低,所以感觉凉爽,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 B. 陆地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答案】D【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如果穿白裤子坐在青草地上,往往裤子会因为与青草摩擦而沾染了绿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洗去绿色汁液的是A. 用洗衣粉洗 B. 用酒精洗 C. 用肥皂洗 D

6、. 用清水洗【答案】B【解析】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而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沾染了绿色汁液”,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酒精。 选择题小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和同学们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地点鼠妇只数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26种花的湿花盆下20干草地中4A. 空气新鲜 B. 阳光充足 C. 高温干燥 D. 阴暗潮湿【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看出,水槽边的石头下、种花的湿花盆下的阴暗潮湿环境中鼠妇数量多,因此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选择题枯叶蝶的身体与枯黄的叶片

7、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体色与环境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能生存下来,是枯叶蝶对环境(枯树叶)的一种适应。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将小鱼、田螺和一些水生植物一起放在盛有水的密封透明的广口瓶里,并将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几天后小鱼仍能正常地生活的最关键原因是A. 水草能制造氧气 B. 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C. 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D. 水草能提供充足的食物【答案

8、】A【解析】该生态瓶中的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气,小鱼的呼吸作用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它的排泄物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肥料,所以瓶中的小鱼因有足够的氧气而几天后仍能正常地生活。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答案】B【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A正确,B错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9、正确;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绿色植物除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外,凡含有叶绿体的部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影响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是A. 温度计 B. 显微镜C. 铲子 D. 干湿表【答案】D【解析】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来说夏季室温为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为18时,相对湿度在30%-40%,所以测量空气的湿度一般用干湿计、记时器等。不用温度计、显微镜和铲子。 选择题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 无光 B干燥 湿润C有光 无水 D有空

10、气 无空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不是单一实验变量,它有光和水两个变量。 在现代温室生产蔬菜的过程中,常增施一种气体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使蔬菜早熟丰产,该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有人把增施的气体叫做“气肥”,这种气体是A. 氧气 B. 二氧化碳C. 二氧化硫 D. 氮气【答案】B【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

11、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是:,原料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所以向大棚内施加的“气肥”是二氧化碳。 综合题如图为一台显微镜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1)显微镜的结构中,与物像放大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_(填序号)(2)在使用显微镜的对光操作中,升降镜筒应转动_(填名称)(3)如果这台显微镜只有两个目镜(分别标有“5”、“10”)和两个物镜(分别标有“10”、

12、“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_倍(4)小明将一张写有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了载物台上进行观察调节显微镜后,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了物像,但是不够清晰,他可以转动_ 使物像更清晰【答案】? ? 粗准焦螺旋? 400? 细准焦螺旋【解析】试题分析:观图可知:是目镜、是转换器、是物镜、是压片夹、是反光镜、是粗准焦螺旋、是细准焦螺旋,解答即可。(1)显微镜放到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在图中与观察物像的放大倍数有关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2)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升降,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所以在使用显微镜的对光操作中

13、,升降镜筒应转动粗准焦螺旋;(3)显微镜放到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只有两个目镜(分别标有“5X”、“10X”)和两个物镜(分别标有“10X”、“40X”)的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4)显微镜的使用中过程中,显微镜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在显微镜的部件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细准焦螺旋。所以此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 综合题在一块稻田里,稻卷叶虫、蝗虫是危害水稻的害虫,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依据生态系统的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这块稻田中的水稻是_者,其作用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14、物;稻卷叶虫、蝗虫和青蛙是_者。(2)在这块稻田里,还有许多细菌、_等微生物,它们是分解者,其作用是分解动植物遗体及其排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3)从生态系统类型来分,这块稻田是_(填“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答案】? 生产? 消费? 真菌? 人工【解析】(1)在这块稻田的生态系统组成中,水稻是生产者,其作用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稻卷叶虫、蝗虫、青蛙等是消费者;分解者是指细菌、真菌等腐生微生物和少部分腐生动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2)从生态系统的类型来分,这块稻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综合题下面是验证“

1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具体步骤:把盆裁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均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片,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完全褪去;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酒,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如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过程中,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2)该实验中有无对照实验_(填“有”或“无”)。(3)滴加碘酒叶片变蓝的部分是_(填“遮光部分”或“未遮光部分”)。(4)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是_。【答案】? 让叶内的淀粉等有机物运走耗尽

16、? 有? 未遮光部分? 光【解析】(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内的淀粉等有机物运走耗尽。(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均盖住,另一部分不遮光,是为了设置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因此该实验中有对照实验。(3)滴加碘液,叶片变蓝色的是未遮光部分,原因是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4)此实验中滴加碘液后,未被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是光。 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

17、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大耳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15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 地球在变暖(1)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它们耳朵的大小不同,如图所示这与它们生活地区的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_A水 B温度 C空气 D阳光(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_相适应(3)随着北极温度的变暖,试推测极地狐的耳将会变_(填“大”或“小”)【答案】? B? 环境? 大【解析】(1)(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如极地狐耳朵较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沙漠狐生活在温度较高的非洲热带沙漠,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适应高温的沙漠环境,这主要与它们生活地区的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3)极地狐已经适应了寒冷的北极环境,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北极温度升高,狐耳朵较大,嘴巴突出,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炎热干燥的沙漠环境,因此极地狐的耳将会变大。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