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孙权劝学导学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81146333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5、孙权劝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5、孙权劝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5、孙权劝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15、孙权劝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孙权劝学导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7;文末的“ ”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o、给下列加点字注音。ffl() 涉猎()孰()逐()三、解释加点词。1、当涂掌事2、家醉以军中多务3、迨经为博士5、见往事耳6、蒙刀使就学即更刮目相看7、卿今者才略四、翻译下列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五、问答题: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安排的?邪4、但当涉卷8、【自主预习案】一、填空1、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

2、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 略,15、孙权劝学导学案设计:刘升中学学校七年级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 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 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重难点1、 学习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 成语。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自主预习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记载了从一到一共1362年间的史事。2、孙

3、权劝学的原因是:“ ;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以上“ ;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均填原句)。(-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 绍一 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 悉, 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 (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 1019 - 1086 ) ,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 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 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 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 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 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 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

4、经验和教 训。(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认读:先听录音,后查找不懂的字音,及不懂字词的注 释。(同 学自由上台板书,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 论。)听准字音、 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2、解读:边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3、释疑:重点词语积累,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4、故事复述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 告诉 我们“开卷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三)、合作探究,设疑解惑 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 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 文章中人物对 话的语气来谈。1. 孙权又是怎样

5、劝学的 ?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非复吴下阿蒙。3、惊讶、敬佩学有所获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二、qlng she shu sui三、1当权 2 推辞 3 研究 4粗略地阅读5 了解 6 于是,就 7 才干和谋略 8 刮 擦四、1 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2 我难道要你研究 儒家经典成为博 士吗?3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 、你现在的才干和 谋略,不再是 过去吴下阿蒙了!五、劝学 - 就学 论 议 - 结交 【课内探究案】 一、故事导入,明确目标。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 来大家 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

6、,终不 能如愿。直 到建安二十四年( 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 关羽率主力攻樊城, 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 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 , 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 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 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 败,走麦城,中埋伏被 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 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而是为自己的进步

7、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 得的 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 快之大。 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唱-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 彩之处。(语言)3.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 所折 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这最后 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 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四)、朗读训练1、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2、模仿表演: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

8、权、吕蒙与鲁肃, 旁白。3、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 , 演完后老师作点评。(五)、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 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 向 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 同时严厉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邪”表示反问语气

9、译为“吗”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 和责备的意 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 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 励吕 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小结: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 对吕 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2. 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 就学,效 果如何?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可以看出来。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可见鲁肃当吋的神情和心 理? 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 情不 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

10、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 才略有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 而且很有学识, 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 非同 - 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 奇、 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乎”表 感叹语气, 相当于“啊”。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并不是埋怨鲁肃,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 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卿()涉(邪()孰()遂()岂()2. 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当涂掌事

11、:涉猎:才略:大 兄:3. 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 中加点 虚词所表示的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4. 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 面两句 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 段文字。(1)比喻人学识尚浅。()(2)另写的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一段文字:5. 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 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六)记一记解释成语并记下意思:吴下阿蒙、士别三日,舌I目相待 “吴

12、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 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 的人。?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 眼光来看待。(七)谈一谈谈谈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与学 习有关,却恰好一正 - 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是年 幼不学 , 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 接受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 “刮目相待”。而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 “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孙权劝学一文,以对话 为主,言简 意丰。伤仲永叙

13、议结合,借事说理。【拓展检测案】 一、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 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下阿(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答:(2)卿言多务 , 孰若孤答: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 现身 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 显著 成效,也进一步告诉

14、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 二人 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 的结 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6. 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 从中 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拓展检测案】一、1.卿qlng涉shl邪yG孰shii遂sui岂qi 2.当官掌 权,浏览群书但不作深入研究,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能 和谋略,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3.邪:表示 疑问的语气,耳:用在陈述句尾,表“只有如此而 已”、“罢 了”的语气。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同“啊”。4.(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参考答案

15、: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 务知识不熟,教学经验少,在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 他勤 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 人们谈起而孙权劝学则以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精段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 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卿今爭涂掌事但爭涉

16、猎B. 蒙辞峪军中多务自峪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亭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的今义今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 ?词语。“博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士”学位的最高一义:4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 语言的作用。他时,都喜滋滋地说:“张老师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 啦! ”5比. 喻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 获。对话。二1. C (A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 动词, 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2我经常读书, 自认为有很大 的益处(或“好处”)。 3.文中的“往事” 在这里是“历史”, 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过去的事情” 的意思;文中的“但”在这里 是“只”,而在现代汉语 中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4.(1)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2)神情激 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 的可能性。 5. B(正面) 6.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 地学习, 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