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生本教育'实验课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1118794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生本教育'实验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生本教育'实验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生本教育'实验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生本教育'实验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生本教育'实验课题...(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促进师生协同发展“生本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佛山市大沥实验小学 许贤苏 李佩球一问题的提出新的世纪是学习化的社会,中华民族的振兴关键在教育。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扩大了的教育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财富。”教育要适应形势发展必须改革,而在教学领域改革中,应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放在核心地位。而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生本教育则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此,本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如生源的复杂性、基础不扎实、程度差异大、良好习惯尚未形成、家长期望高等因素,我们发现必须要从实际问题

2、出发,创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让每一个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正当我们陷在困惑中,而我们又惊奇地发现“生本教育”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正是我们努力寻找解决困惑的良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生本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的许多缺陷和误区,它认为学生的潜能无限,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力和主人,是教育的重要资源,这超前的理念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理念,它为每个学生设计发展蓝图,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得到充分发展。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立足本校师生发展,侧

3、重于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把生本教育理念转化为学生的具体学习行动,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原来的“教堂”的师本课堂组织形式变成“学堂”生本课堂组织形式,冲破旧式“师本教育”的樊篱,创建“生本教育”的体系,注重教学的交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自主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真正实现行为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体现教育过程中的生命意义。二实验目标(一)总目标:“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此思想引领下,结合本校和师生发展实际情况,本课题研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本教育理念为理论依据,

4、以生本教育语文和数学实验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辅助工具,以学校和师生自主发展为最终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和解读生本教育理念,建构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的现代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二)具体研究目标:1、语文学科为学生提供自主识字、读书、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实践创新的学习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实践中养成听、说、读、写、思、议等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语言交际及综合学习的

5、能力和兴趣,要求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水平层次比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年级水平层次提早一年达标。如对二年级的学生要求:识字量达2000字左右,掌握阅读一般文章所必需的常用字量,对阅读感兴趣,并能独立阅读,喜欢写作,能进行简单的写作,能主动与人交往,语言表达通顺、连贯、清晰。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学生提出的学习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2、数学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我校坚持以生为本,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实现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在生活体验中学数学悟数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会用数学,要求学

6、生数学知识能力的水平层次比国家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年级水平层次提早一年达标,全面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三实验过程(一)实验准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本课题从2002年2月开始研究(一年级下学期中途插入),选择一年级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每学年继续发展一年级两个班为实验班,现在,从一年级至四年级共开设八个生本教育实验班,开设语文和数学两个实验科目。本课题实验的教师都是学科教学骨干,教师对实验热情高涨,积极参加总课题组举行的培训及研讨活动,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在行动研究中茁壮成长,这正是课题实验发展的原动力。此外,学校还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创建了教育网络环境,使学校教育实现“四化

7、”:信息呈现多元化、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储存光盘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为课题实验提供技术支持及优越的教学环境,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二)实验过程学生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理念。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本校坚定不移地开展生本教育研究,坚持思想观念上的变革,行为模式上的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进行了革新,建构了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的现代学习方式,把课堂变为学堂,使学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充分释放学生能量,充分展现

8、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在,实验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具体如下:一、 建构以生为本的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实验过程中,我校构建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全面实施“先学后教,先会后学,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等生本教育理念与方法,这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更适应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真正实现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模式如下:操作程序:自主感悟 合作探究 互动评价 拓展延伸 学习方法: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总结方法 自主创新 能力发展:自主定向 自主运作 自主调节 自主发展在探索中我们发现这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为学生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9、,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使课堂教学呈现四性:(1)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这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开放、更自主。在教学中,我们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这几种学习方式有机组合,适当运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读书、思考、汇报、感悟、体验等活动,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开放式课堂,坚持做到:学生能学的要自学;学生能教的让位教;学生能说的给机会;学生能做的鼓励做;学生不懂的尝试学。教师适时指导、点拔、激励、评价,充分地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性。课堂教学中

10、,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挖掘问题共讨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游戏、比赛、表演等学习活动共同探究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知识规律、问题答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实践与创新的主体。(3)充分体现学生的发展性。在以生为本的开放课堂中,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与发展,如:畅谈收获、诉说感受、作画想象、高声歌唱、尽情表演、细细品读、实践体验等拓展性活动,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把自已的所感、所想、所悟、所获与别人分享、交流,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有创造性地学习。(4)充分

11、体现师生的民主性。以生为本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转变了,不再是教和学的关系,而是一起探讨问题、研究问题的朋友关系。老师能够倾听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相待。学生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做,课堂中经常听到“我来说、我来评、我来演、我发现、我有不同意见”等等的主动学习的声音,看到互帮、互学、互教、互评、互励的和谐气氛,而老师则适时地给予点拔、帮助、鼓励、评价,课堂出现了师生互教互学互敬、生生互帮互学互励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之的。二、建构以生为本的现代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基本

12、特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生本教育实验中,我们把可以托付给学生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坚持实施生本教育的先做后教、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等方法论,把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平等权、发展权还给学生,顺应学生发展,爱护学生天性,使学生的才能充分展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弘扬,构建了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的现代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使生本实验研究不断出现惊喜。1、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会自主学习。 生本理论认为:“创新是生命的本义”。教育的本质是生命

13、提升,是在儿童的生命里完成的,儿童的生命自身就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场,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是最大的资源。我们不可能教会学生“创新”,只有通过儿童自身的精神生命活动完成的才是真正的创造。郭思乐教授也提出“儿童人人可创新”。儿童所想所做,对他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就是创新,如:他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个括号,有新的思考、新的意思,也是创新。因此,在实验中老师们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讨论、操作、试验、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启思维,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信心,发展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

14、资源的开发者,成为问题的探究者。如:(1) 课前,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发现问题。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感悟和探究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天性,如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搜集、查阅书籍、请教别人等方式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有关知识的了解,有关方法的掌握。让学生自主感悟新知识,自主发现新问题,自主学会新知识,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然后,学生在已有一定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使问题成为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并向着自定目标大胆探究,大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及学习兴趣。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把疑问记录下来等待着课堂上的发问。因此,课前探究凸现以下优势:(A)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和

15、思路,做到提前思考;(B)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中的浅显问题,为新课学习作铺垫;(C)让学生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确立学习目标。 这正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正如当代著名数学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2)课中,合作探究,评价交流,解决问题。通过课前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急待解决。因此,课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同学共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打开思维的空间,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们在实验研究中,通常适当引导学生开展以下四种探究学习活动:(A)个人自主探究,

16、提出问题;(B)小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C)集体交流探究,解决重点问题;(D)拓展性探究,解决创新问题。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形成过程,提高对新知识的理性认识,拓宽学生的思维,拓展文本教学,我们引导学生做到六有: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有自己的思考与疑问;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有自己的评价与体验;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实验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只要老师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充分让学生展现智慧的灵性,产生智慧的火花、思维的碰撞,课堂就会不断生成、纵深发展,收获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在课堂上,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资源的无穷魅

17、力,如:让学生当小老师、小设计师、小发明家、小作家、小导演等等,开展编故事、编课本剧、编小诗、画画、演小品、编游戏、编谜语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创意。因此,在数学课上学生对打折问题的探究想出了13种不同的方法,而且每一种都是比较有价值的发现: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原来标价打折就等于实际付费”有的说:“我发现了打折后的价钱会比原来的标价便宜”有的说:“我发现了实际付费标价=折数 ; 打折标价=实际付费 但要注意8折是0.8,不要把小数点给忘记了”有的说:“原来打折也有一个数量关系式就是:标价打折=实际付费 ,我还发现了原来打折的数越大,它减少的钱就越少,打的折数越小,它减少的钱就越多,我们就可以更便宜的

18、买到东西了。”看!这是多有意义的发现,还有更有趣的、更深入的发现:“我发现了打折是商家为了挣钱而采用的一种手段,这样可以使它的商品快点卖完,要是我长大了做生意的时候,我想我会借鉴他们这些那么好的方法的。”这就是生本教育理念实施的精华所在。(3)课外,实践探究,自主体验,发展创新。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我们根据学生、家长、学校及社区丰富的资源,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开展专题性小研究,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主题、自由选择研究方式、自主组织研究活动、自主开展汇报活动。通过实践调查、上网、访问、实验、撰写研究报告、做手抄报、收集图片、出版版报、开辩论会、主题汇报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体验研究

19、过程,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二年级集体力量大一课时,老师让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体验团结力量大的真正含义,活动后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把一个个“蚂蚁搬家”“小动物搬食物”“找我”“拔河比赛“等生动形象的例子图文并茂地展示出自己的感悟。又如三年级学生根据学校、家庭、社区等周边资源,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蔬菜与健康美食广场金雅轩奥运精神激励我等,写出了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报告,使迸发出来的学习潜能让人不可估量。2、让学生体验生活,自主获取知识。我国学者庞国维认为“如果学生在活动之前自己能够决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再

20、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在实验中,我们引导学生关注、发现、探究身边的事物,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通过多种的渠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以生为本的学习,具体操作如下:(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能力,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生活化、自动化,如认识自己班上同学的姓名、校园里的告示牌、教室里的牌匾、班训、名人名言、课程表和墙报的字、自己的文具名称、逛超市购物认识

21、商品的名称、电视节目字幕等。(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小研究及写数学日记,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去理解或解决问题,再以日记的形式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感受、收获录下来,这过程中能让学生自觉观察身边的数学,养成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和感悟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实验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发生了让人惊喜的变化,如:二、三年级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充满灵性:分西瓜二年级 关俊环今天,我们一家人在家里吃西瓜。爸爸笑着问:“我来考考你们。怎样才能把西瓜平均

22、分给我们?”我得意地说:“把它切成四份,拿其中一份不就行了吗?”大家听了哈哈大笑。妈妈按照我说的话去切。我恍然大悟,立刻更正刚才那句话,应该是:“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每个人就可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大家听了微微笑。(只字未改)猴王分蛋糕三年级 梁颖淇 猴子出了名顽皮的,可你一定还不知道猴子不但贪玩还喜欢吃东西吧?更奇怪的是这次还学人分起饼来了,呵呵话说今天是圣诞节,猴子们都纷纷议论着送什么给猴王。猴子李静静地来到城市里买了一个蛋糕,心想:啊,猴王从来没有吃过蛋糕,这一次我们送蛋糕给猴王,他一定高兴!于是猴子李一跃身捧起蛋糕就回山洞去了,把蛋糕奉献给猴王。猴王高兴地接过蛋糕说:“今天是圣诞节,现在这

23、里有一个好吃的蛋糕,我就分给去年立了功的3只猴子吧!”说完猴王把蛋糕平均分成了3份,让每个猴子拿1份,这时猴子李嚷着说:“不行,大王太少了,太少了!”猴王笑着点点头,又把蛋糕平均分成6份,让每只猴子拿2份,猴子吴又嚷说:“太少了!”这时猴王一下把蛋糕分成12份,每只猴子得4份,这时三只猴子都欢呼起来!同学们,要是你的话,你会欢呼起来吗?我就不那么认为,我觉得小猴子们真笨,只要份数多被猴王骗了也不知道,因为份数是多了,但表示的实际大小是一样的,本来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二还有十二分之四都是相等,它们的大小都是与三分之一是一样的。还好,我学习了分数的进一步认识知道其中的道理,要不我也会让它给骗了的。嘻嘻

24、用X求未知数的小研究三年级 陈少珍 “X”是一个人人都认识的英文字母,用它就能求出未知数?奇怪吗?其实只要你弄懂了方法,用“X”来代替未知数,并按一定的关系式去计算,要求出未知数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用X代替未知数,这其实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了 ,举个例子说吧:88-()=36,那括号就是未知数,而用X来代替未知数的例子是:88-X=36。不同的是88-(52)=36的52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用X的例子:88-X=36的X是用英文字母来表示的,X里隐含着52,它们是不是有些不一样呀? 经过思考,我发现了用X来求未知数非常方便,根据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去求未知数。如: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

25、差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记住这些关系式后可以直接套用,简单吗?提醒大家做完题后一定要验算检查,这样肯定万无一失了。知道了可以用“X”代替在加减算式里的未知数并通过关系式求出“X”的数值,但假如是乘法和除法里有未知数又该怎么求呢?我想我一定会尽快去弄懂它的。(3)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学会读书和写作。“以读引读,以读引写”是生本教育中创造性阅读、写作的理念之一,这理念的实施为我们的实验带来无穷惊喜。(A)引导学生喜欢读书,感悟生活。好的读物,会影响着一个人很长的时期,甚至整个终生,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作品,必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情操和有益于学生智力开发、有益于学生语言发展等。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需要丰富

26、的精神食粮,因此引导学生读一些贴近生活、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让他们通过阅读从正面受到教育,打开其智慧的窗口,启迪其创造的的灵感,开阔其无边的视野,滋润其幼稚的心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采取“以读引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生活,引申去读更广泛的书籍,通过网络、报刊、杂志、书籍等方式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心得、谈收获。如教了孙悟空系列课文,推荐学生看西游记;教了母亲的恩情,推荐劈山救母、陈毅探母等;教了萤火虫、乳燕、看流星,推荐学生看十万个为什么、奇妙的太空等;教了古诗推荐学生看古诗三百首;教了成语故事,推荐学生看成语故事书和内容相关

27、的故事等。此外,我们还根据各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状况及身心发展的特点,编列了各年级的必读书目及推荐读物,还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如:“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读书活动及“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家庭读书活动,使读书活动深入开展,使读书成为习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会读书,学做人。现在,生本教育实验班学生三年级部分学生以读了 万字。(B)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生活中观察不够细致,对生活中的事物、事件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我们引导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做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不仅能读有字书,还会读无字书。古人云:“与有肝胆人相交,于无字句处读书”。 叶圣陶老先生说

28、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善于积累生活,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开展家庭主题活动、校园主题活动及各类社会热点话题活动,为学生创造作文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写生活。比如:我们引导学生以“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这话题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现实生活中什么人什么时候最快乐?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后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有趣、真情流露。又如写家务劳动-擦地板时,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尝试,然后再观察别人的做法,在学生有了这样的生活实践后,再指导学生写文章,学生就有话可写,自然而然解决了无话可说这个问题。就是这样,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

29、自己的见闻,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生活素材,喜欢写、大胆写,一篇篇生活写真令人震撼、回味的文章就跃然纸上。3、让学生学会评价交流,学会自主发展。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是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生本教育中非常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挑战老师、与老师交流评价、与同学交流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我们通过师生互动互评、生生互动互评,营造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让学生在平等、开放、多元的评价交流平台中充分展现个性。因此,课堂中经常听到“我来说、我来评、

30、我来演、我发现、我有不同意见”等等的主动学习的声音,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尽情流露,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质疑,相互争论、批判、评价,相互激励、竞争,形成评价交流的互动平台,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起学生内在的潜能,对新知识有所感悟,寻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奥秘,总结出方法和规律,为学生营造释放灵性的天地。此外,教师相机行动,巧用激励性语言,给予学生鼓励、表扬,从正面引导学生公平、公正、有针对性地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课堂中常常出现老师、学生互帮、互学、互教、互评、互励的和谐气氛,充分利用了学生自身资源,展示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四实验成果实践

31、证明,丰富多彩的生本教育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变革,焕发出课堂学习的真正活力,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三年的实验研究,教师在生本教育研究道路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1、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呈跨越式发展,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主要体现如下:(1)从阅读状况指标学生学习兴趣、能力、习惯方面的对比,体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阅读方面对比阅读状况调查统计结果实验前项目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面等级ABCDABCDABCDABCD百分比103520151225253851630498172055实验后项

32、目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面等级ABCDABCDABCDABCD百分比60201010451520204020171340202515 写作能力方面对比:二年级生本教材写作实验对照表 等级具体情况普通班(百分率)实验班(百分率)A1、能按一定的顺序写,语句通顺,描写具体、生动,能用上一些好词好句。2、立意新颖,中心明确。3、只有个别的错别字或有个别的字用拼音代替。4、能写200个字以上。15%60%B1、文章语句比较通顺,描写比较具体。2、错别字较少或有个别的字用拼音代替。3、能写150个字以上。30%20%C文1、章基本通顺,但描写较简单。错2、别字较多。能3、写100个字以上。35%1

33、5%D1、文章不够通顺,错句病句较多。2、错别字很多。3、字数在100字以下。20%5%三年级生本教材写作实验对照表 等级具体情况普通班(百分率)实验班(百分率)A1、1、勤于动笔,乐于写作。2、2、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能3、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件事说清楚,句子连贯,条理清楚,用词恰当、准确,善用成语。能4、写300字以上的短文。20%65%B1、比较喜欢写作。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语句通顺,用词恰当、准确,能用上一些好词好句。3、只有个别的错别字或有个别的字用拼音代替。4、能写250个字以上。40%20%C1、 章基本通顺,能写出自己的观点。2、 别字教多。3、 字数在2

34、00字以上。20%10%D1、文章不够通顺,错句病句较多。2、错别字很多。3、字数在150字以下。20%5%从表格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体现进步飞跃,如阅读方面的调查统计:A等、B等的比例比实验前调查统计都有了较明显的上升。C等D等的比例都有所下降。说明学生的阅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前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最快,比实验前提高了35%,阅读习惯也逐渐养成,阅读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课余学生追逐打闹的少了,无所事事的没了。课室里常常看到的是一个个捧着书本静心翻阅的身影,或是一群群聚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讨论读书心得的“小集团”。另外,学生阅读品味文章的

35、能力也有所提高,还大胆创作,喜欢写作。数学思维发展方面: 评价量化表评价指标具体表现实验前实验中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能积极动手操作。75%95%能主动发现问题50%90%能自主探究问题50%95%兴趣的维持85%93%思维活跃思维敏捷,反应迅速50%70%提出问题有针对性,有深度35%80%见解独到,分析深刻47%60%想象丰富,自由活跃。78%95%合作学习能在小组里分工合作,共同研究问题。80%98%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有较强的协作会话能力。77%90%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80%95%创新能力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69%88%有创造的意识和兴趣75%95%想象力丰富50%90% 从上表中

36、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不再是从前的三五成群在玩尺子,不再是成群结队的在你追我闹。现在,每天数学课前学生都沉迷在三五成群的玩数学游戏、讨论数学问题、动手进行数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等课前活动上。(2)成长记录袋的设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校为每个实验班学生设立的成长记录袋中收集了学生的作文集、研究报告、日记本、读书笔记、数学日记、数学编题、手抄报、编童话故事、书法美术作品、学习评价表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充分展示了学生在生本教育实验中的成长足迹及成长进程。例如,三年级学生麦绮莹、梁颖淇

37、、陈少珍三位同学还出版了个人作品集,这是南海地区小学生中出版的档次最高、内涵最丰富的个人作品集,收藏在成长记录袋中是对她们终身的激励,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实验中跨越发展式的,真正达到了不教而教的境地。(3)优秀作品集的出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0022005年学校为生本实验班学生出版了优秀作品集心泉叮咚、班级作文集小苗圃、李嘉琪、麦绮莹、梁颖淇、陈少珍个人作品集及各实验班学生个人作品集共240本。而且印发到每学生一本作文集与家长共同阅读和评价。从家长的反馈意见中发现,许多家长给予教师们高度的评价,非常赞赏学校的做法,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大幅度攀升。生本教育课堂中,教师的

38、角色地位、教学行为大大转变,教师的教学由以前的满堂灌、唱独角戏,转变为让位给学生,而且创造性地使用生本教材、创造性地进行超课堂教学。如今,教师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重视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个性化的感悟体验、独特见解,重视的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的科研能力、理论水平不断攀升,课题研究初露曙光,摸索出一条新路子,探讨了一些新思想,形成自己的特色,取得一定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2002年,扶有连老师总结的教学经验浅谈活用生本理念教学数学在生本教学参考书上发表,并在生本

39、教材培训活动中宣读,反响较好。20032004年,课题报告构建“生本”课堂教学新模式,促进师生协同发展获省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实验老师周锦萍、董敏思、黄智娟、彭淑贞、扶有连、黄妙冰、吴穗平、赵念华等老师制作的课件、撰写的论文和案例评析共20多份获得了省一、二、三等奖。20032005年周锦萍、董敏思、彭淑贞、扶有连老师课堂教学获广东省、南海区或大沥镇一、二等奖,周锦萍老师被邀代表发佛山市现场作课,得到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的高度评价。开发了语文和数学专题教学网页。设立了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电子档案。包括:学生个人、班级和学校作文集、成长足迹、获奖情况等。制作了语文和数学教学课件一批,如:语文第二

40、册森林音乐会、望梅止渴、铁杵磨成针,第四册竹子、我;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认识图形,第三册毫米的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第四册乘数字中含有零的秒法、攻占敌岛等等,而且每个班级还做了班级主页,学生们可以在班级主页的讨论区里与同学或老师讨论、发表意见、吐露心声、留言等,为老师和学生建立密切关系提供平台。其中有10个课件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一等奖。3、生本教育理念引领各项课题实验出成果,喜获多项殊荣。近几年,我校各项课题实验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蓬勃发展,其中五项科研成果显著,大大鼓舞着全体师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如:2001年我校的“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实验成果获南海市人民

41、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学校被评为“科技进步先进单位”,2002年学校被评为“南海区教育城域网应用先进学校”;200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促进学校和师生协同发展的行动研究实验成果荣获广东省第四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时也获南海区首届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综合实践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新模式,促进学生个体素质和谐发展实验课题成果在全国活动课程教学研讨第五届年会中获一等奖,同时也获南海区首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自我发展”联合课题开展自学性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层次性的实验成果获广东省一等奖;生本教育构建“生本”教学新模式 促进师生协

42、同发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获广东省一等奖;还有音乐课题沿海版音乐教材光盘制作与应用研究结题成果获广东省二等奖。2002年3月,学校还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2002年6月,我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3年学校还出版了现代信息教育文集世纪飞腾和新课程改革文集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赞赏。这些科研成果时刻鼓舞着全体师生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攀登。4、 成功举办研讨活动,社会声誉好。生本教育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促使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多场研讨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2000-2003学年,学校成功主办了佛山市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讨会、南海市计算机网络教学

43、研讨会、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现代英语交际研讨会、佛山市美术优秀课例观摩会、佛山市小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观摩研讨会、南海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教学开放日活动、广东省二次试验室改造现场观摩活动;教师先后为来自国内多个省市及香港等地5000多名教师和专家学者提供了300多节观摩课例,均得到较高的评价。许贤苏校长、李佩球副校长、邹淑梅主任、刘少君、陈幼勤等老师还多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的大型研讨会、教师培训活动中作专题报告。国家教育部李连宁、于芳、郑增仪、王宝山等领导、全国教育督导团、全国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团、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协调司副司长马维野、法规处副处长赵梅生、省知识产权

44、局副局长唐善新等领导及广东省首届校长论坛的专家到校视察后,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2004年4月8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人才培养中心在我校隆重举行了“许贤苏教育改革思想实践研讨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综合水平。广东省教育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高度评价我校生本教育深入人心,师生跨越发展,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实验几年来,师生齐努力,教学质量居于区的前列,科研成果居于领先地位。其中,教师获各级各类荣誉称号85人次,许贤苏校长于2001年推荐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同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校长”,2003年获得由团中央颁发的“星星火炬”奖章;200220

45、04年间,李佩球、刘少君、李红波等老师分别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现在,学校有32位教师被评为南海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有160篇在全国、省、市、区各级获奖或发表,78个课件、35节课例获全国、省、市、区级以上奖励,学科基本功竞赛45人次获奖,各类公开课、接待课近400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喜人,如:获国家级奖励共274人次,获省级奖励共132人次,获佛山市级奖励共159人次,获南海区级奖励共150人次,获大沥街级奖励共131人次。这充分印证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其中,2004年,我校创编的舞蹈初生牛犊参加南海区少儿文艺汇演获金奖,五年级学生参加

46、全国奥林匹克英语竞赛6人获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三年级学生矿铭业参加佛山市美术比赛获唯一的一个特等奖,五年级学生梁晓文参加佛山市小学生即堂作文比赛获一等奖,并被邀作写作经验介绍。20022004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与全国艺术委员会举办的全国少儿艺术绘画、书法比赛有45人次获一等奖,四年级学生邓成怀参加佛山市电脑绘画大赛获得一等奖;2003年,五年级6位学生参加广东省数学“育苗杯”赛均获一二等奖。这些成绩充实了师生们的人生,充实了实小深远的内涵,使生本教育充分显示着无穷魅力。五、结束语一位著名物理学家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将地球撬起来。”领导的关怀与鼓舞,专家的指导与支持,就是我们开展“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促进师生协同发展”实验研究坚实的支点,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孜孜探求,努力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让师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真知,丰富情感,发展能力,独立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跨世纪的一代英才。材料提供:扶有连、周锦萍、董敏思、彭淑贞、黄智娟、黄妙冰、吴穗平 本实验报告曾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实践模式研究”阶段优秀成果一等奖 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